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985104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7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51378.2

申请日:

2017.04.18

公开号:

CN106930774A

公开日:

2017.07.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D 9/14申请日:20170418|||公开

IPC分类号:

E21D9/14; E01C1/00; E05F15/70(2015.01)I; E05F15/71(2015.01)I; E05F15/72(2015.01)I

主分类号:

E21D9/14

申请人:

浙江锡鑫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玉琪

地址:

325400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新河南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倪志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解决了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容易造成交通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隧道本体的下方埋设有地下通道,地下通道的两端与地面之间均通过坡道与地面相衔接,以形成供车辆进出的开口;隧道本体的两端并于地面的位置均枢接有水平盖合于所述开口的升降台,隧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升降台升降的升降装置,本发明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当隧道本体内发生消防事故而导致无法通行时,车辆能够通过开口进入到地下通道内,并从地下通道内穿过隧道,坡道能够起衔接作用,使得地面的车辆能够平稳地进入到地下通道内;升降装置能够在隧道本体发生消防事故时驱动升降台升起,以使车辆能够从开口进入到地下通道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包括隧道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隧道本体(1)的下方埋设
有地下通道(2),所述地下通道(2)沿着隧道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地下通道(2)的
两端与地面之间均通过坡道(3)与地面相衔接,以形成供车辆进出的开口(4);所述隧道本
体(1)的两端并于地面的位置均枢接有水平盖合于所述开口(4)的升降台(5),所述升降台
(5)的形状适应于开口(4)的形状;所述隧道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升降台(5)
升降的升降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隧道本体(1)内还设
有温度传感器(7)、光线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9)以及控制器(10),所述升降装置(6)受控
于控制器(10);
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或者光线传感器(8)检测
到隧道本体(1)内的光线强度高于标准光线强度,亦或者烟雾传感器(9)检测到隧道本体
(1)内的烟雾浓度高于标准烟雾浓度时,所述控制器(10)控制升降装置(6)正向运行,以将
升降台(5)升起;
反之,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温度低于标准温度,且光线传感器(8)
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光线强度低于标准光线强度,同时烟雾传感器(9)检测到隧道本体
(1)内的烟雾浓度低于标准烟雾浓度时,所述控制器(10)控制升降装置(6)反向运行,以使
升降台(5)下降,直至完全盖合于开口(4)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隧道本体(1)内还设
有用于检测隧道本体(1)内是否存在车辆以输出第一车辆检测信号至控制器(10)的第一车
辆检测传感器(11);当第一车辆检测传感器(11)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存在车辆时,所述控
制器(10)控制升降装置(6)停止正向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地下通道(2)内还设
有用于检测地下通道(2)内是否存在车辆以输出第二车辆检测信号至控制器(10)的第二车
辆检测传感器(12);当第二车辆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地下通道(2)内存在车辆时,所述控
制器(10)控制升降装置(6)停止反向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隧道本体(1)内于其
顶部位置并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第一排风机(13),所述第一排风机(13)的送风方向沿
着隧道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受控于控制器(10);
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或者光线传感器(8)检测
到隧道本体(1)内的光线强度高于标准光线强度,亦或者烟雾传感器(9)检测到隧道本体
(1)内的烟雾浓度高于标准烟雾浓度时,所述控制器(10)控制第一排风机(13)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地下通道(2)内于其
顶部位置并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第二排风机(14),所述第二排风机(14)的送风方向沿
着地下通道(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受控于控制器(10),所述地下通道(2)内还设有一氧化碳
浓度传感器(15)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6);
当控制器(10)检测到升降装置(6)处于正向运行状态,同时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5)
检测到地下通道(2)内的一氧化碳浓度高于一氧化碳安全浓度或者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16)检测到地下通道(2)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二氧化碳安全浓度时,所述控制器(10)控
制第二排风机(14)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隧道本体(1)的两个
出口的上端均设置有激光测距仪(17),所述激光测距仪(17)用于检测对应升降台(5)与隧
道本体(1)出口之间的距离以输出相应的距离检测信号至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具
有一基准距离值;
当升降装置(6)处于正向运行状态时,若激光测距仪(17)检测到升降台(5)与隧道本体
(1)出口之间的距离等于基准距离值时,所述控制器(10)控制升降装置(6)停止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装置(6)为卷扬
机,所述卷扬机的牵引绳连接于升降台(5)的侧边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台(5)的端部并
于靠近开口(4)的一侧开设有适应于坡道(3)的斜切面(18)。

说明书

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高速公路路段中相对事故率较高的隧道区域,为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行车效
率,通常在长隧道或特长隧道内设置隧道监控系统,除了监控隧道内通风、照明以及行车情
况,在必要时候发布诱导和指导性信息外。同时,还要建设隧道消防联动系统,从而确定合
理、有效的消防安全措施。消防联动管理系统功能是自动监测区域内火灾发生时的热、光和
烟雾,从而发出声光报警并联动其他设备的输出接点,控制自动灭火系统、紧急广播、事故
照明,消防给水和排烟系统等,实现监测、报警和灭火的自动化。

然而当隧道内发生消防事故时,其会禁止车辆通行,严重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以
及行车效率,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当隧道内发生消防事故时,能够避
免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包括隧道本体,所述隧道本体的下方埋设有地下通道,所述地
下通道沿着隧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地下通道的两端与地面之间均通过坡道与地面
相衔接,以形成供车辆进出的开口;所述隧道本体的两端并于地面的位置均枢接有水平盖
合于所述开口的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形状适应于开口的形状;所述隧道本体的顶部设置
有用于驱动两个升降台升降的升降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当隧道本体内发生消防事故而导致无法通行时,车辆能够通过开
口进入到地下通道内,并从地下通道内穿过隧道,以保证交通的正常秩序;坡道能够起衔接
作用,使得地面的车辆能够平稳地进入到地下通道内;通过盖合于开口的升降台,能够使车
辆正常地进入隧道本体,而升降装置能够在隧道本体发生消防事故时驱动升降台升起,从
而将开口裸露出来,以使车辆能够从开口进入到地下通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本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控制
器,所述升降装置受控于控制器;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隧道本体内的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或者光线传感器检测到隧道本
体内的光线强度高于标准光线强度,亦或者烟雾传感器检测到隧道本体内的烟雾浓度高于
标准烟雾浓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正向运行,以将升降台升起;

反之,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隧道本体内的温度低于标准温度,且光线传感器检测到隧
道本体内的光线强度低于标准光线强度,同时烟雾传感器检测到隧道本体内的烟雾浓度低
于标准烟雾浓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反向运行,以使升降台下降,直至完全盖合于
开口处。

采用上述方案,当隧道本体内发生火灾时,隧道内的温度、光照以及烟雾浓度都会
上升,通过温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以及烟雾传感器来检测上述参数的值,能够有效判断隧
道内是否发生火灾;当监测到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控制器能够自动控制升降装置正向运行,
以将升降台升起,从而打开地下通道;反之,当隧道内的火灾被消除后,上述对应的参数值
就会下降至对应的标准值以下,此时,控制器能够控制升降装置反向运行,以驱动升降台下
降,从而重新封住开口,同时让隧道本体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本体内还设有用于检测隧道本体内是否存在车辆以输出第一
车辆检测信号至控制器的第一车辆检测传感器;当第一车辆检测传感器检测到隧道本体内
存在车辆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停止正向运行。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一车辆检测传感器能够有效监测隧道本体内的车辆运行情
况,若隧道本体内出现火灾等消防事故时,控制器能够在隧道内的车辆全都驶出隧道后再
控制升降装置将升降台升起,避免隧道本体内的车辆被升降台阻挡在隧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地下通道内还设有用于检测地下通道内是否存在车辆以输出第二
车辆检测信号至控制器的第二车辆检测传感器;当第二车辆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地下通道内
存在车辆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停止反向运行。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第二车辆检测传感器能够有效监测地下通道内是否存在车
辆,若检测到地下通道内存在车辆时,控制器能够控制升降装置停止反向运行,避免造成车
辆无法驶出地下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本体内于其顶部位置并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第一排风
机,所述第一排风机的送风方向沿着隧道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受控于控制器;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隧道本体内的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或者光线传感器检测到隧道本
体内的光线强度高于标准光线强度,亦或者烟雾传感器检测到隧道本体内的烟雾浓度高于
标准烟雾浓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排风机运行。

采用上述方案,当隧道本体内发生火灾时,通过第一排风机能够有效排除隧道本
体内的烟雾颗粒以及有害气体,从而降低对隧道内驾驶人员的伤害,更加人性化。

作为优选,所述地下通道内于其顶部位置并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第二排风
机,所述第二排风机的送风方向沿着地下通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受控于控制器,所述地下
通道内还设有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当控制器检测到升降装置处于正向运行状态,同时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到地下通
道内的一氧化碳浓度高于一氧化碳安全浓度或者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检测到地下通道内
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二氧化碳安全浓度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排风机运行。

采用上述方案,当升降台升起,以使地下通道处于使用状态时,通过第二排风机能
够有效排除地下通道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避免驾驶人员在地下通道内因为
缺氧而感到不适;通过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以及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能够有效监测地下通
道内对应气体的浓度,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地下通道内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的浓度,控
制第二排风机进行相应的启停,更加智能化。

作为优选,所述隧道本体的两个出口的上端均设置有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
仪用于检测对应升降台与隧道本体出口之间的距离以输出相应的距离检测信号至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具有一基准距离值;

当升降装置处于正向运行状态时,若激光测距仪检测到升降台与隧道本体出口之间的
距离等于基准距离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停止运行。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激光测距仪能够有效监测升降台与隧道本体出口之间的距
离,从而判断升降台升起的角度;基准距离值对应于升降台升起时的基准角度,当激光测距
仪检测到升降台与隧道本体出口之间的距离等于基准距离时,说明升降台的升起角度已经
达到了基准角度;此时升降台与隧道本体的出口之间形成了一个向上倾斜的引导斜面,使
得从隧道本体内排出的烟雾颗粒能够沿着该引导斜面向上运行,避免烟雾进入到地下通道
内。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装置为卷扬机,所述卷扬机的牵引绳连接于升降台的侧边位
置。

采用上述方案,卷扬机的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平稳、传动准确可靠,可传递空间
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从而能够稳定驱动升降台进行相应地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台的端部并于靠近开口的一侧开设有适应于坡道的斜切面。

采用上述方案,斜切面能够使升降台更加贴合于开口内的坡道,使得升降台的上
表面不会突出于地面,同时坡道与斜切面之间的配合,能够起承托作用,以使升降台能够稳
定地架设在坡道上而不会下陷。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隧道本体内发生消防事故而导致无法通
行时,车辆能够通过开口进入到地下通道内,并从地下通道内穿过隧道,以保证交通的正常
秩序;坡道能够起衔接作用,使得地面的车辆能够平稳地进入到地下通道内;通过盖合于开
口的升降台,能够使车辆正常地进入隧道本体,而升降装置能够在隧道本体发生消防事故
时驱动升降台升起,从而将开口裸露出来,以使车辆能够从开口进入到地下通道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二;

图3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系统框图。

图中:1、隧道本体;2、地下通道;3、坡道;4、开口;5、升降台;6、升降装置;7、温度传
感器;8、光线传感器;9、烟雾传感器;10、控制器;11、第一车辆检测传感器;12、第二车辆检
测传感器;13、第一排风机;14、第二排风机;15、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6、二氧化碳浓度传
感器;17、激光测距仪;18、斜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隧道本体1,
隧道本体1的下方埋设有地下通道2,地下通道2沿着隧道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两者
呈相互平行的状态。地下通道2的两端与地面之间均通过坡道3与地面相衔接,坡道3的上端
与隧道本体1的底面相平齐,同时与隧道本体1的入口底面之间形成有供车辆进出的开口4。

隧道本体1的两端并于地面的位置均枢接有水平盖合于开口4的升降台5,该升降
台5呈板状设置,其形状适应于开口4的形状,从而能够完全盖住开口4,并且升降台5的转动
平面呈竖直设置。升降台5的端部并于靠近开口4的一侧开设有适应于坡道3的斜切面18。

隧道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升降台5升降的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设有
两个,两个升降装置6分别位于隧道本体1的两端位置。升降装置6为卷扬机,卷扬机的牵引
绳连接于升降台5的侧边位置,并且优选连接于升降台5侧边的中间位置。

当卷扬机上的电机正向运行时,其能不断收紧牵引绳,以将升降台5升起,从而使
开口4裸露出来,使得车辆能够通过开口4进入到地下通道2内;反之,当卷扬机上的电机反
向运行时,其能通过牵引绳控制升降台5下降,以衔接隧道本体1与坡道3上端之间的开口4,
从而使车辆能够平稳地驶入隧道本体1内。

如图4所示,隧道本体1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7、光线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9以及控
制器10,其中控制器10优选为单片机,而升降装置6受控于控制器10。

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或者光线传感器8检测到
隧道本体1内的光线强度高于标准光线强度,亦或者烟雾传感器9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烟
雾浓度高于标准烟雾浓度时,说明隧道内发生了火灾,此时控制器10控制升降装置6正向运
行,以将升降台5升起,使得车辆能够通过地下通道2进行通行,而使交通不会受到影响。

反之,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温度低于标准温度,且光线传感器8检
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光线强度低于标准光线强度,同时烟雾传感器9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
烟雾浓度低于标准烟雾浓度时,说明隧道内的火灾情况已经消除,此时控制器10控制升降
装置6反向运行,以使升降台5下降,直至完全盖合于开口4处,使得隧道本体1能够恢复正常
的交通运输,同时地下通道2也被关闭。

隧道本体1内还设有用于检测隧道本体1内是否存在车辆以输出第一车辆检测信
号至控制器10的第一车辆检测传感器11。当第一车辆检测传感器11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存
在车辆时,为了避免车辆被阻挡在隧道本体1内,控制器10控制升降装置6停止正向运行,使
得升降台5能够保持在水平状态,以使隧道本体1内的车辆能够顺利驶出隧道本体1。只有当
第一车辆检测传感器11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没有车辆时,控制器10才能控制升降装置6正向
运行。

地下通道2内还设有用于检测地下通道2内是否存在车辆以输出第二车辆检测信
号至控制器10的第二车辆检测传感器12。当第二车辆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地下通道2内存
在车辆时,为了避免车辆被阻挡在地下通道2内,控制器10控制升降装置6停止反向运行,使
得升降台5能够保持在升起状态,以使地下通道2内的车辆能够顺利驶出至地面。只有当第
二车辆检测传感器12检测到地下通道2内没有车辆时,控制器10才会控制升降装置6反向运
行,以驱动升降台5盖住开口4。

隧道本体1内于其顶部位置并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第一排风机13,第一排风
机13的送风方向沿着隧道本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受控于控制器10;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
隧道本体1内的温度超过标准温度或者光线传感器8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光线强度高于标
准光线强度,亦或者烟雾传感器9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烟雾浓度高于标准烟雾浓度时,控
制器10控制第一排风机13全速运行,以在最短时间内将隧道本体1内由于火灾所引起的烟
雾颗粒以及有害气体排出隧道。

反之,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温度低于标准温度且光线传感器8检
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光线强度低于标准光线强度,同时烟雾传感器9检测到隧道本体1内的
烟雾浓度低于标准烟雾浓度时,控制器10控制第一排风机13以正常速率运行,以排除隧道
本体1内少量的有害气体,同时还能节省电能。

地下通道2内于其顶部位置并沿其长度方向排列有若干第二排风机14,第二排风
机14的送风方向沿着地下通道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受控于控制器10。地下通道2内还设有一
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5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6。

当控制器10检测到升降装置6处于正向运行状态,同时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5检
测到地下通道2内的一氧化碳浓度高于一氧化碳安全浓度或者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6检测
到地下通道2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二氧化碳安全浓度时,控制器10控制第二排风机14全
速运行,以在最短时间内排除地下通道2内的有害气体,从而降低对驾驶人员的伤害。

隧道本体1的两个出口的上端均设置有激光测距仪17,激光测距仪17用于检测对
应升降台5与隧道本体1出口之间的距离以输出相应的距离检测信号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
具有一基准距离值,该基准距离值对应于升降台5升起后相较于地面的基准角度。

当升降装置6处于正向运行状态时,若激光测距仪17检测到升降台5与隧道本体1
出口之间的距离等于基准距离值时,说明升降台5升起的角度已经达到了基准角度值,此时
控制器10控制升降装置6停止运行,从而使升降台5能够与隧道本体1的开口4之间保持有一
定间隔,使得从隧道本体1内排出的毒害气体以及烟雾颗粒能够在升降台5的引导作用下向
上升起。

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解决了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容易造成交通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隧道本体的下方埋设有地下通道,地下通道的两端与地面之间均通过坡道与地面相衔接,以形成供车辆进出的开口;隧道本体的两端并于地面的位置均枢接有水平盖合于所述开口的升降台,隧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升降台升降的升降装置,本发明的一种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当隧道本体内发生消防事故而导致无法通行时,车辆能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