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98192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230371.9

申请日:

2008.12.17

公开号:

CN201406635Y

公开日:

2010.0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19/14合同备案号:2010420000184让与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受让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实用新型名称: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申请日:20081217授权公告日:20100217许可种类:独占许可备案日期:20101115|||授权

IPC分类号:

E01D19/14

主分类号:

E01D19/14

申请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宗平; 曲洪春; 李 鉴

地址:

430014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南京路1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俞 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它是在承台施工时,将预应力杆设在锚桩内部和/或外部,预应力杆下端与锚桩连接锚固在承台顶面内,然后锚桩与承台连接,预应力杆的另一端锚固在锚桩的顶部与梁段连接,对预应力杆施加预加力;这样预应力杆与锚桩组成的竖直锚固体系,使预应力杆和锚桩通过自动协调变形进行内力重分配,实现梁段与承台之间自平衡加载锚。本实用新型利用预应力杆预张力来消除锚桩朔性变形和部分弹性变形,很好的解决了钢箱梁悬拼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强大拉压荷载造成支架变形很大的问题。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实施容易,易于控制稳定;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它包括梁段与承台之间连接的锚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桩内和/或外设有预应力杆,预应力杆的一端连接承台,预应力杆的另一端连接梁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应力杆与承台的连接结构:预应力杆一端间隔连接锚板和垫板,锚板预制在承台内,垫板与承台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应力杆与梁段的结构为:预应力杆穿过梁段由锚固件施加预加力与连接梁段;锚固件预制在混凝土砂浆内。

说明书

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桥梁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锚固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桥梁的主梁采用分离式钢箱梁,上下行两幅之间用钢横梁连接,其中下塔柱为”人”字形结构,中、上塔柱为独柱结构,独柱部分塔柱从钢箱梁上下行两幅的中间空挡穿过,一直延伸至塔顶最高点。独柱结构的存在及塔梁之间的相互位置,决定零号块梁段只能锚固在临时支架上,临时支架生根于承台顶面,承台顶面与支架顶面的距离达56m,钢箱梁悬拼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强大拉压荷载造成支架变形很大,现有的承台与梁段之间采用的锚固方式及装置,无法满足钢箱梁悬拼施工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它包括梁段与承台之间连接的锚桩,所述锚桩内和/或外设有预应力杆,预应力杆的一端连接承台,预应力杆的另一端连接梁段。
本实用新型利用预应力杆特别是利用精扎螺纹钢筋强度高、变形小的特性,来抵抗主梁悬拼施工过程中重复荷载的作用,利用预张力来消除锚桩朔性变形和部分弹性变形,很好的解决了钢箱梁悬拼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强大拉压荷载造成支架变形很大的问题。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实施容易,易于控制稳定;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图2中D-D剖视示意图。
图4图1中B处放大图。
图5图3中E-E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承台1上连接锚桩2,锚桩2上端连接梁段3。本实施例锚桩2采用钢管桩。锚桩2之间连接平联装置4。平联装置4与现有的结构相同,不再此类述其结构。锚桩2内设有预应力杆5,预应力杆5的一端与承台1连接,另一端与梁段3连接。本实施例中预应力杆5采用精轧螺纹钢筋。
承台1与精轧螺纹钢筋5的连接结构如图4所示,精轧螺纹钢筋5下端连接锚板6,锚板6的周围设有加强钢筋7。锚板6、加强钢筋7和精轧螺纹钢筋5下部预制在承台1内。承台1上连接垫板8,垫板8通过螺纹及钢筋9固定在承台1上。精轧螺纹钢筋5穿过垫板8由锚具10连接在承台1上。锚具10可为螺母。锚桩2与垫板8连接,可采用焊接。本实施例中精轧螺纹钢筋5沿圆周设在锚桩2内(图5)。锚桩2侧壁上设加强筋板10与垫板8焊接。
梁段3与精轧螺纹钢筋5的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梁段3上连接锚板11,精轧螺纹钢筋5穿过梁段3和锚板11由锚具12施加预加力使之与梁段3连接(锚板11上开设孔,精轧螺纹钢筋5从孔中穿过),锚具12采用螺母。锚板11上连接接长钢管桩13,精轧螺纹钢筋5沿圆周设在接长钢管桩13(图3),接长钢管桩13覆设混凝土砂浆14,将施加有预应力的精轧螺纹钢筋5及锚具12预制在混凝土砂浆14内。接长钢管桩13外设有加强筋板15与锚板11焊接。
承台施工时,将预应力杆精轧螺纹钢筋5与锚板6通过螺母连接,在锚板6覆设加强钢筋7后进行预制,将垫板8穿过露出的精轧螺纹钢筋5并用锚具10螺母连接,再利用螺纹及钢筋9将垫板8连接在承台上;将钢管桩2与垫板8焊接;接长精扎螺纹钢筋及锚桩,锚桩接长到位后;将精扎螺纹钢筋5穿过梁段3及其上的锚板11,通过锚具12螺母施加预应力后覆设混凝土砂浆14,完成施工。
预应力施加工作原理:其原理来源于虎克定理,即
p=E.AL.Δl,]]>P为荷载值;E为弹性模量;A为截面面积;L为杆件长度;ΔL为变形值;设A1为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A2为钢管截面面积;E为钢材弹性模量;L为锚固立柱长度(预应力钢筋和钢管近似等长);ΔL1为预应力钢筋伸长量;ΔL2为钢管压缩量;P0为初始预轴向力;
则对预应力钢筋:p0=E.A1L.Δl1]]>(P0为拉力);
对钢管桩:p0=E.A2L.Δl2]]>(P0为压力)
由上贰式可知,在不考虑力的方向时,可得A1ΔL1=A2ΔL2  (1)
设ΔL为锚固立柱受到外力P(p<=p0)后的变形值;
(当P为向上的拉力时,预应力筋总伸长量增大,前面括号取+号,钢管伸长总伸长量减小,取-号,当P  为向下的压力时则反之),即
PLE=A1ΔL1±A1Δ-A2ΔL2±A2ΔL---(2)]]>
将(1)式代入(2)式,ΔL=PLE(A1+A2)]]>即有预应力杆和钢管桩共同组成的竖直锚固体系,在预轴向力作用下,不仅消除了结构的初始变形,而且无论锚固钢管体系是在受到拉力或压力的情况下,预应力筋和钢管立柱通过自动协调变形进行内力重分配来使得变形均小于实现梁段与承台之间自平衡加载锚。

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段与承台之间实现自平衡加载锚装置。它是在承台施工时,将预应力杆设在锚桩内部和/或外部,预应力杆下端与锚桩连接锚固在承台顶面内,然后锚桩与承台连接,预应力杆的另一端锚固在锚桩的顶部与梁段连接,对预应力杆施加预加力;这样预应力杆与锚桩组成的竖直锚固体系,使预应力杆和锚桩通过自动协调变形进行内力重分配,实现梁段与承台之间自平衡加载锚。本实用新型利用预应力杆预张力来消除锚桩朔性变形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