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81695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190259.2

申请日:

2007.11.20

公开号:

CN201148862Y

公开日:

2008.1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21B 43/34申请日:20071120授权公告日:20081112|||授权

IPC分类号:

E21B43/34(2006.01)

主分类号:

E21B43/3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予新; 杨柏松; 蒋大风

地址:

100724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李玉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应用于油田采出液脱水处理。特征是:上布液器下部有缓冲室。进液管穿过上布液器并连通缓冲室。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的油溢流口在上布液器内;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的水溢流口在下布液器内。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中部的液入口在缓冲室内。下布液器的内底部有填料。在上布液器的壁上有分离油出口,在下布液器的壁上有分离水出口。效果是:利用流体自身的动能,通过低倍数超重力场,实现油井采出液油水分离,结构紧凑、无易损部件,操作维护简单,投资及维护成本低,该设备体积小,投资为常规流程的10%,运行成本节约80%。用于采出液处理站新建和改造建设中,能降低投资及后期维护费用,节约占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主要由上布液器(2)、缓冲室(3)、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下布液器(5)和填料(6)组成,上布液器(2)顶部固定有进液管(1),其特征在于:上布液器(2)下部有缓冲室(3),进液管(1)穿过上布液器(2)并连通缓冲室(3),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的油溢流口(11)在上布液器(2)内;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的水溢流口(7)在下布液器(5)内,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中部的液入口(9)在缓冲室(3)内,下布液器(5)的内底部有填料(6),在上布液器(2)的壁上有分离油出口(10),在下布液器(5)的壁上有分离水出口(8)。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布液器(2)、下布液器(5)和缓冲室(3)的结构是钢板焊接成的筒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其特征是:在上布液器(2)的底部有按照三角形排列方式均布的布液孔。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其特征是: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的数量为3-20个,均匀分布。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其特征是: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的型号为DBCZ 108×700-1.0/C。

说明书

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出液脱水处理设备,是一种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成本,降低能耗,提高原油质量,国家对原油外输的含水量有强制性要求。目前我国许多油田基本上都进入开采后期,采出液中含水量高并且强乳化日趋严重,需要进行严格脱水处理。这就对采出液脱水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出液脱水处理主要采用的设备是水力旋流器和离心机。水力旋流器的主要问题:一是压力损失大,压降一般都达到2~4kg/cm2,采用水力旋流器进行脱水处理增大了油井回压,降低了产量;二是水力旋流器适应工况窄,并且存在严重的原油二次乳化现象,处理后的原油中含水量和分离后的水中含油量都达不导规定指标;离心机应用于实际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固体颗粒能堵塞离心机滤孔不易排除,不能长期连续运行;二是伴随机械震动和泄漏严重,难以处理;三是离心机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更加稳定的二次乳化液,使得脱水更加困难。
超重力能使质量大的分子迅速沉淀,目前超重力的开发与应用非常广泛。超重力在生物科学、核能、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研究与应用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并形成许多新工艺方法。工业上已经利用超重力原理进行分离、脱水、烟气脱硫除尘,以及在超重力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制备化工产品等。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764485Y,公开了一种超重力脱水器,是一种预分离设备。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发现利用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进行油田采出液脱水处理的文献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利用低倍数超重力分离原理,完成油田采出液脱水处理。提高油水分离效率,促进采出液脱水处理工艺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主要由上布液器、缓冲室、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下布液器和填料组成,上布液器顶部固定有进液管,是油田采出液的进口。其特征在于:上布液器下部有缓冲室。进液管穿过上布液器并连通缓冲室。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的油溢流口在上布液器内;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的水溢流口在下布液器内。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中部的液入口在缓冲室内。经过缓冲后的油田采出液由液入口进入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下布液器的内底部有填料。在上布液器的壁上有分离油出口,分离出的原油从油出口流出。在下布液器的壁上有分离水出口,分离出的水从水出口流出。
所述的上布液器、下布液器和缓冲室的结构是钢板焊接成的筒形。
在上布液器的底部有按照三角形排列方式均布布液孔。在上布液器筒壁上分布有油出口。在下布液器筒壁上分布有水出口。
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的数量为3-20个,均匀分布。
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是一种利用流体自身能量产生低倍数超重力场的发生原件,中部为约束型的涡流发生通道,下部为带锥度的低倍数超重力分离管,上部为水溢流管。型号规格DBCZ 108×700-1.0/C,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有限公司能提供产品。
所述的填料采用的不锈钢丝网组成,用以抗来液的波动,避免对下游冲击,造成二次乳化。
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工作原理:油田采出液体通过进液管进入缓冲室,再经过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的液入口进入约束型涡流通道,通过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实现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油通过溢流管进入上布液器,从油出口流出。分离出的水通过带锥度的低倍数超重力分离管进入底部的下布液器,并通过下布液器内的填料减小水的翻滚,避免分离出的水二次乳化,并通过水出口流出,最后实现油田采出液的油水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利用流体自身的能量,通过低倍数超重力场能实现油井采出液油水分离,提高油水分离效果。该设备体积小,结构紧凑,无易损部件,操作维护简单,投资及维护成本底。投资仅为常规分离器的10%。运行成本节约80%左右,满足了油水分离的目的。应用于采出液处理站的新建和改造建设中,能降低投资,节约占地,降低操作、维修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内容。
图中,1.进液管,2.上布液器,3.缓冲室,4.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5.下布液器,6.填料,7.水溢流口,8.水出口,9.液入口,10.油出口,11.油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是采用钢板焊接的立式组合设备,上布液器2顶部固定有进液管1。主体是由五部分组成:上布液器2、缓冲室3、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下布液器5和填料6。
按照1000m3/d的处理量,进口原油含水≤98%,出口原油含水≤30%,出口污水含油≤500mg/l设计。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整体高1835mm,其中:进液管1直径150mm;上布液器2尺寸为ф450×200mm,缓冲室3尺寸为ф450×230mm,下布液器5尺寸为ф450×230mm,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共采用7根,周围均匀分布7根。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规格型号DBCZ 108×700-1.0/C,由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有限公司制造。
缓冲室3在上布液器2下部,进液管1穿过上布液器2并连通到缓冲室2。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的油溢流口11在上布液器2内;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的水溢流口7在下布液器5内。在上布液器2的底部有按照三角形排列方式均布的布液孔。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4中部的液入口9在缓冲室3内。下布液器5的内底部有8层填料6。在上布液器2的壁上均匀分布有分离油出口10,在下布液器5的壁上均匀分布有分离水出口8。

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低倍数超重力发生器,应用于油田采出液脱水处理。特征是:上布液器下部有缓冲室。进液管穿过上布液器并连通缓冲室。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的油溢流口在上布液器内;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的水溢流口在下布液器内。低倍数超重力发生管中部的液入口在缓冲室内。下布液器的内底部有填料。在上布液器的壁上有分离油出口,在下布液器的壁上有分离水出口。效果是:利用流体自身的动能,通过低倍数超重力场,实现油井采出液油水分离,结构紧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