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袋式井点管系统.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980723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037800.6

申请日:

2007.05.23

公开号:

CN201031386Y

公开日:

2008.03.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3/10申请日:20070523授权公告日:20080305终止日期:20110523|||授权

IPC分类号:

E02D3/10

主分类号:

E02D3/10

申请人:

叶凝雯; 叶 吉

发明人:

叶凝雯; 叶 吉

地址:

214431江苏省江阴市澄江镇滨江中路13号黄田新村1幢20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唐纫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袋式井点管系统,包括井点管(1),井点管(1)下部打孔(1.1)制成滤头(1.2),井点管(1)底部封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点管(1)插入一滤网袋(2)内,并居中放置,滤网袋(2)内灌满滤料(3),滤网袋(2)袋底(2.1)封底、袋口(2.2)封口。本实用新型既能确保降排地下水的质量又能通过控制井点管的排水通道影响范围,确保井点排水通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滤袋式井点管系统,包括井点管(1),井点管(1)下部打孔(1.1)制成滤头(1.2),井点管(1)底部封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点管(1)插入一滤网袋(2)内,并居中放置,滤网袋(2)内灌满滤料(3),滤网袋(2)袋底(2.1)封底、袋口(2.2)封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袋式井点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3)为中粗砂。

说明书

滤袋式井点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井点降水、高真空降水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轻型井点降水、高真空降水系统用滤袋式井点管系统。应用于传统的轻型井点降水或真空井点降水施工作软弱地基加固处理。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目前,在建筑施工区域降低地下水常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和高真空降水等。在施工中,传统的井点管制作工艺是在所需井点管下部0.8~1.0m处打眼(滤头),然后包裹2~3层滤网。在施工中采取“水冲法”或“机械插管法”沉孔,将加工好的井点管插入已沉孔的井点孔中。在孔壁周围用人工投入中粗沙(构通排水通道),在地面表层0.5m处用粘土捣实,然后连接支管、总管开泵降水。此井点管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滤头”入土后容易堵塞,造成“死管”
在“水冲法”或“机械插管法”沉孔后,所形成一定深度的井点孔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其孔形是不规则的。由于土性不同,其淤积速度也不同。因此,在常规施工过程中当井点管还末入孔时,井点孔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已部分塌落或已积聚泥浆。因此,当插入井点管后,其滤头部位已被泥浆封堵,而这些被泥浆封堵的井点管,在抽吸地下水前已无法发挥作用,形成实际上的“死管”。
2、不能按要求灌砂量投入,构成排水通道困难
由于井点孔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已部分塌落或已积聚泥浆,因此,当插入井点管后按要求用人工灌中粗砂时,难以灌入,所设想的用中粗砂构通排水通道无法实现,造成井点管吸排水不理想,甚至产生隔断层,即通道畅通部位含水量明显降低,而不畅通部位含水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使得井点降水的效力大大降低。
3、传统的井点管插入地下后,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吸水困难,有时甚至仅滤头部分能达到降低地下水及含水量,因此其影响范围很小,施工质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能确保降排地下水的质量又能通过控制井点管的排水通道影响范围,确保井点排水通畅的滤袋式井点管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滤袋式井点管系统,包括井点管,井点管下部打孔制成滤头,井点管底部封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点管插入一滤网袋内,并居中放置,滤网袋内灌满滤料,滤网袋袋底封底、袋口封口。
与现有轻型井点降水、高真空降水或电渗井点降水系统用井点管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滤袋式井点管系统有如下的优点:
1、滤袋式井点管系统,由于井点管自身建立了排水通道。因此,与传统工艺制作的井点管系统相比,中粗砂构通排水通道直观、可靠,降低了成本又节约人工。
2、由于井点管自身滤袋式系统起到了构通排水通道的作用,因此能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及不同土质的降低地下水的要求,特别适应淤泥质土层降水,克服了传统井点降水系统中的井点滤头堵塞造成“死管”的难点。
3、施工方便,能根据不同土质及不同降水要求,任意调整滤袋式井点管的长度和直径,这是传统工艺井点所无法达到的。
4、经水冲法冲孔插入滤袋式井点管系统,由于滤袋式井点管系统自身的重量,因此能垂直下沉直达所需深度并保持其直径不变。
5、在大面积软弱地基需采取降低地下水并通过动力固结来达到提高承载力的施工中,由于滤袋式井点管系统扩充了井点管吸取地下水的直径(达到10~15cm),使其降水能力大大提高,而且在地下水及含水量达到所需要求,在拨除井点管进行强夯施工时,由于滤袋内的“滤料”仍完整地保留在井孔内,所形成“砂柱”本身为提高承载力奠定了基础。
6、由于“砂柱”所形成的竖向通道,为大面积强夯施工后孔隙压力的快速消散提供了条件,从而克服了软弱地基在强夯后的孔隙压力消散慢,处理时间长的弱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滤袋式井点管系统既能确保降排地下水的质量又能通过控制井点管的排水通道影响范围,确保井点排水通畅。同时,由于随井点管的滤袋形成了实质意义上的“砂柱”不仅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而且在应用于大面积降水强夯施工上能快速有效地消散夯后所引起的孔隙水压力,为加速处理软弱地基奠定了基础。滤袋式井点管系统制作工艺施工方便,成本低,工效高,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制作井点管滤头示意图。
图2为在滤头上包敷滤网示意图。
图3为制作滤网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滤袋式井点管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井点管1、滤网袋2、滤料3、小孔1.1、滤头1.2、滤网2.1、袋底2.2、袋口2.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滤袋式井点管系统,是将井点管1下部打孔1.1制成滤头1.2,井点管1底部封底,井点管1插入一滤网袋2内,并居中放置,滤网袋2内灌满滤料3,滤网袋2袋底2.2封底、袋口2.3封口。其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根据所需长度的井点管,在井点管1下部的管壁上钻若干φ12~18mm的小孔1.1,小孔1.1在井点管管壁上呈60°夹角梅花形分布形成滤头1.2,滤头部分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一般为1.0~2.0m。
2、滤头制作完成后,按常规在滤头1.2部分包敷2~3层滤网2.1,井点管1底部封堵。
3、将滤网2.1扩径制作直径10~15cm的滤网袋2,滤网袋2长度短于井点管1长度1.0m,滤网袋2袋底2.2封底。
4、将制作好滤头的井点管1插入滤网袋,并居中放置;完成后,在滤网袋内灌入中粗砂滤料或其他滤料,所灌入的滤料应灌实、灌足,然后将滤网袋袋口2.3封口,扎实。
5、按上述方法完成滤袋式井点管系统的制作后即可投入使用。
在施工中,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渗透系数对滤袋式井点管系统的长度进行调整,同时还可通过对滤袋式井点管系统直径进行调整,以获得不同的降水要求。

滤袋式井点管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滤袋式井点管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滤袋式井点管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滤袋式井点管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滤袋式井点管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袋式井点管系统,包括井点管(1),井点管(1)下部打孔(1.1)制成滤头(1.2),井点管(1)底部封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点管(1)插入一滤网袋(2)内,并居中放置,滤网袋(2)内灌满滤料(3),滤网袋(2)袋底(2.1)封底、袋口(2.2)封口。本实用新型既能确保降排地下水的质量又能通过控制井点管的排水通道影响范围,确保井点排水通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