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20088024.7
2008.05.29
CN201250592Y
2009.06.03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6B 9/24申请日:20080529授权公告日:20090603终止日期:20150529|||授权
E06B9/24
戴海泉
311400浙江省富阳市东洲街道民丰村杭州富兴竹业有限公司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尉伟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多用帘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两层窗帘需要同步动作完成窗帘的功能,造成控制麻烦的缺点,包括架体,帘子和升降装置,其中,帘子分两层,一层为光线透射层,另一层为阻光层;光线透射层用一套升降装置控制,阻光层用一套升降装置控制,两套升降装置可单独分开控制,两层共用一个升降装置并可单独进行控制,互不干涉,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对帘子的升降动作控制操作简单。
1、 一种双层多用帘子,包括架体(1),帘子和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子分两层,一层为光线透射层(8),另一层为阻光层(2);光线透射层用一套升降装置控制,阻光层用一套升降装置控制,两套升降装置可单独分开控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多用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线透射层为相互平行的纤维条用绳索连接而成,纤维条之间留出透射的空隙,阻光层为无纺布编织而成;光线透射层和阻光层的上端固定在架体上。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多用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条为天然材料;光线透射层的下端设有边架(3),阻光层的下端设有边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多用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架体上的滑轮组(9)和穿在滑轮组上的拉绳(4),拉绳分别为两套,各自连接在光线透射层的下端边架和阻光层的下端边架。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多用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固定在光线透射层和阻光层之间。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多用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光层的中间设有若干道平行的横杆(6),在阻光层上两组穿孔,最上排的穿孔设置在远离架体的位置处,在横杆的位置设有套圈(5),套圈与穿孔在同一竖直位置,控制阻光层的升降装置穿过套圈。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多用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阻光层的升降装置内的拉绳从滑轮组伸出后穿过阻光层最上排的穿孔,再穿过横杆上的套圈,最后固定在下端的边架上。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多用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组通过销轴(11)固定在架体上,滑轮组可沿着销轴摆动;所述拉绳在两侧为控制端,拉绳上设有锁止扣(10)。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多用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内设有可旋转的滚轮(12),滚轮的轮面上设有弧形的轮槽,拉绳绕在轮槽上。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多用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线透射层上的纤维条为水平布置,纤维条的宽度全部相同或者为不同的宽度间隔连接起来。
双层多用帘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帘子,尤其是双层的多用帘子。 背景技术 窗帘可以调节室内通风透光的强度,并且还起到家居装饰的效果。近年来卷帘式窗帘得到广泛的使用,逐渐得到住户的认可,但是卷帘式窗帘大都采用单层帘布,通过旋转叶片来完成光线强弱的调节功能,这种窗帘结构复杂,而且操作时容易卡滞,使用不便,因此有人重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窗帘结构。 比如一个专利,其公告号为CN2843270Y,名称为一种窗帘,该窗帘包括窗帘架,滚轮,窗帘布,在滚轮的一端设有可拉动滚轮旋转的拉动机构,其特征是窗帘布的一端缠绕固定在滚轮上,窗帘布的另一端固定在滚轮旁侧的窗帘架上,使窗帘布构成“U”形折叠状,在窗帘布中间的“U”形底部设有能在窗帘布上滑动的滑动轴,窗帘布上设有相间设置的遮光部和透光部。这种结构的窗帘,其工作部位为两层,而且两层总是同时工作,同时不工作,因此光线总是需要透过两层的阻隔才能进入,不能分开控制,而且这种结构的窗帘其驱动机构复杂,整体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两层窗帘需要同步动作完成窗帘的功能,造成控制麻烦的缺点,提供一种双层可单独控制的双层多用帘子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两层结构的窗帘其驱动机构复杂,成本较高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双层多用帘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多用帘子,包括架体,帘子和升降装置,其中,帘子分两层,一层为光线透射层,另一层为阻光层;光线透射层用一套升降装置控制,阻光层用一套升降装置控制,两套升降装置可单独分开控制。当使用时可以将其中一层朝外,另一层朝内,阻光层的阻光效果高,光线透射层可以允许光线透入,根据住户的需要可以合并或者单独使用。 光线透射层为相互平行的纤维条用绳索连接而成,纤维条之间留出透射的空隙,阻光层为无纺布编织而成;光线透射层和阻光层的上端固定在架体上。光线透射层也可以采用网格状结构。 纤维条为天然材料制成,比如麻、竹或者草等;光线透射层的下端设有边架,阻光层的下端设有边架。 升降装置包括固定在架体上的滑轮组和穿在滑轮组上的拉绳,拉绳分别为两套,各自连接在光线透射层的下端边架和阻光层的下端边架。 升降装置固定在光线透射层和阻光层之间。 阻光层的中间设有若干道平行的横杆,在阻光层上两组穿孔,最上排的穿孔设置在远离架体的位置处,在横杆的位置设有套圈,套圈与穿孔在同一竖直位置,控制阻光层的升降装置穿过套圈。 控制阻光层的升降装置内的拉绳从滑轮组伸出后穿过阻光层最上排的穿孔,再穿过横杆上的套圈,最后固定在下端的边架上。 滑轮组通过销轴固定在架体上,滑轮组可沿着销轴摆动;所述拉绳在两侧为控制端,拉绳上设有锁止扣。 滑轮内设有可旋转的滚轮,滚轮的轮面上设有弧形的轮槽,拉绳绕在轮槽上。 光线透射层上的纤维条为水平布置,纤维条的宽度全部相同或者为不同的宽度间隔连接起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相互平行的双层帘子可以对光线的强弱进行调节,一层为纤维条平行构成的光线透射层,另一层为无纺布构成的阻光层,两层共用一个升降装置并可单独进行控制,互不干涉,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对帘子的升降动作控制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正面展开示意图; 图中:1、架体,2、阻光层,3、边架,4、拉绳,5、套圈,6、横杆,8、光线透射层,9、滑轮组,10、锁止扣,11、销轴,1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双层多用帘子(参加附图1附图2),包括架体1,固定在架体上相互平行的两层帘子,一层为光线透射层8,另一层为阻光层2,光线透射层为相互平行的竹条用绳索连接而成,竹条水平连接并且在竹条之间留出透射的空隙,竹条用一条粗和4条细相互间隔而成,阻光层为无纺布编织而成,光线透射层和阻光层的上端固定在架体上,光线透射层和阻光层的下端设有边架3,边架上固定有套圈5,阻光层的中间部位还设有横杆6,架体上光线透射层和阻光层之间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滑轮组9和穿在滑轮组上的拉绳4,滑轮组通过销轴11与架体固定,并可绕着销轴摆动,滑轮共两套,光线透射层用一套控制,阻光层用一套控制,两套滑轮组可单独分开控制,滑轮内设有可旋转的滚轮12,滚轮的轮面上设有弧形的轮槽,拉绳绕在轮槽上,拉绳也为两套,各自连接在光线透射层的下端边架和阻光层的下端边架,在阻光层上两个穿孔,穿孔设置在远离架体在阻光层上1/4的位置处,在横杆的位置设有套圈,套圈与穿孔在同一竖直位置,控制阻光层的升降装置内的拉绳从滑轮组伸出后穿过阻光层最上排的穿孔,再穿过横杆上的套圈,最后固定在下端的边架上,拉绳在两侧为控制端,拉绳上设有锁止扣。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双层多用帘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层多用帘子.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多用帘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两层窗帘需要同步动作完成窗帘的功能,造成控制麻烦的缺点,包括架体,帘子和升降装置,其中,帘子分两层,一层为光线透射层,另一层为阻光层;光线透射层用一套升降装置控制,阻光层用一套升降装置控制,两套升降装置可单独分开控制,两层共用一个升降装置并可单独进行控制,互不干涉,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对帘子的升降动作控制操作简单。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