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97895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20099968.0

申请日:

2005.11.22

公开号:

CN200985602Y

公开日:

2007.12.0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D 13/18申请日:20051122授权公告日:20071205终止日期:20131122|||授权

IPC分类号:

E04D13/18(2006.01)

主分类号:

E04D13/18

申请人:

涂济民;

发明人:

涂济民

地址:

650021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22号省科协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属太阳能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与坡屋顶瓦片外形几何尺寸相似,其上装有防漏通道的过渡瓦,置于太阳收集器边框横梁两端下方和瓦面坡屋顶承重受力结构的上方;紧线/固螺栓通过过渡瓦上的防漏通道,一头与边框横梁上的固定螺栓连接,另一头与已锁固在屋顶承重受力结构上的自锁抱箍的接口锚固连接。本装置不仅实现了太阳收集器与既有的瓦面坡屋顶建筑一体化的协调安装,而且达到防雨、防漏、抗风、抗震、防滑落,简单实用,低成本的目的。这一技术的推广利用,必将为我国太阳能在各类瓦面坡屋顶上建筑一体化安装,提供一种更简单而实用的新技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由过渡瓦(1)、自锁抱箍(3)、紧线/固螺栓(4)、边框横梁(5)、固定螺栓(11)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与坡屋顶瓦片外形几何尺寸相似,其上装有防漏通道(2)的过渡瓦(1),置于太阳收集器边框横梁(5)两端下方和瓦面坡屋顶承重受力结构的上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其特征在于:自锁抱箍(3)与坡屋顶承重受力结构的断面几何尺寸相吻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其特征在于:紧线/固螺栓(4)通过过渡瓦(1)上的防漏通道(2),一头与边框横梁(5)上的固定螺栓(11)连接,另一头与已锁固在屋顶承重受力结构上的自锁抱箍(3)的接口锚固连接。

说明书

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利用领域,是一种能将太阳能收集器简易而牢固地锚固在瓦面坡屋顶承重受力系统上的专用器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热、光伏利用不可或缺的主要部件,就是能直接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热能的集热器,或电能的光伏电池板(以下统称为:太阳能收集器)。一般而言,太阳能收集器的面积与所能接收转化的太阳能量成正比,而且与太阳入射角直接相关。为节约土地资源,方便利用,无论在城市或农村,太阳能收集器一般都被就近安装在耗能建筑的屋顶上;对于钢混结构的平面屋顶,只要不造成大的视觉污染,事实上不存在太大困难。但对于瓦面斜坡屋顶,特别是既有在用的民族民居土木结构的瓦面坡屋顶,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在民族民居瓦面斜坡屋顶上,按建筑一体化理念和太阳能利用的特殊要求来安装太阳能收集器,一直这就是我国太阳能业界,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之一。自从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要求之后,各地也开发出了一些可能用于斜坡屋顶的太阳能收集器支架系统。例如:“鹤立”屋面,“跨骑”屋顶的角钢支架系统;“钩挂”屋脊让太阳能收集器斜躺在坡屋面上的非锚固挂钩系统;以及事先在斜坡屋面上布置一个凹槽,再将太阳能收集器镶嵌上去的安装工艺;等等。上述种种办法不同程度地存在视觉污染;不安全;或者工程量大,易造成屋面漏水等弊端。对于既有的瓦面坡屋顶建筑物,特别是广泛分布在农村和中小城镇的,土木结构瓦面坡屋顶民族民居。上述几种方案几乎都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多年来,由于始终未能找到一种简单实用的解决办法,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的进步,以及太阳能在瓦面坡屋顶建筑为主的农村和小城镇建筑上的推广利用;在現代大城市兴起的“平改坡”高潮中,这一技术难关再得不到突破,太阳能收集器在大中城市也将丧失立足之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用耐腐蚀、耐候性强的材料加工成带有防漏通道的特种瓦面部件,与相配套的自锁抱箍和紧线(固)螺栓,在不破坏既有的民族民居瓦面坡屋顶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就能将平板太阳集热器或太阳光伏电池板,牢固地锚固在瓦面坡屋顶的承重受力结构上,而不引起安全、漏雨和与建筑风格不协调,而造成新的视觉污染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过渡瓦(1)、自锁抱箍(3)、紧线/固螺栓(4)、边框横梁(5)、固定螺栓(11)组合而成的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其特征在于:与坡屋顶瓦片外形几何尺寸相似,其上装有防漏通道(2)的过渡瓦(1),置于太阳收集器边框横梁(5)两端下方和瓦面坡屋顶承重受力结构的上方。
自锁抱箍(3)与坡屋顶承重受力结构的断面几何尺寸相吻合。
紧线/固螺栓(4)通过过渡瓦(1)上的防漏通道(2),一头与边框横梁(5)上的固定螺栓(11)连接,另一头与已锁固在屋顶承重受力结构上的自锁抱箍(3)的接口锚固连接。
用两块与坡屋顶瓦片外形几何尺寸相似,其上装有防漏通道的特制“过渡瓦”,分别替换处于(准备安装的)太阳收集器边框横梁两端下方和瓦面坡屋顶承重檩梁上方之间的原屋面板瓦片,以沟通坡屋顶瓦面的上下方;随即将与坡屋顶承重受力檩梁断面几何尺寸相吻合的自锁抱箍,通过(过渡瓦上的)防漏通道伸入屋面下方抱紧檩梁;然后再用紧线(固)螺栓同样通过过渡瓦上的防漏通道,将处于坡屋面上方太阳收集器边框横梁上的固定螺栓和置于坡屋面下方已锁固在檩梁上的自锁抱箍的接口锚固连接;用同样的程序处理其他边框横梁和相对应部位檩梁的锚固问题。从而达到将收集器与瓦面坡屋顶承载受力系统,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的前提下,简易而牢固地锚固为一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現有技术相比较,不仅实現了收集器与既有的瓦面坡屋顶的建筑一体化协调安装;而且达到防雨、防漏、抗风、抗震、防滑落,简单实用,低成本安装的目的。这一技术的推广利用,不仅撤底解决了我国太阳能收集器,在农村和小城镇土木结构的民族民居瓦面坡屋顶建筑上安装的难题;而且为我国太阳能在各类瓦面坡屋顶上实現建筑一体化安装,提供一种更简单而实用的新技术。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构不仅限于附图所示。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将太阳收集器安装在土木结构瓦面坡屋顶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用的特制“过渡瓦”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专项用于钢混瓦面坡屋顶的特制过渡瓦的示意图。
图4为联接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特制过渡瓦的锚固部件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专用的特制过渡瓦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专项用于与土木结构斜坡屋顶承重受力檩梁连接的,两种自锁抱箍和太阳能收集器边框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的屋顶承重受力檩梁自锁抱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用自锁抱箍(3)抱箍住圆柱状横梁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专用的特制过渡瓦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专用的特制过渡瓦的主视图。
图中,1、为根据坡屋面瓦片形状特制的过渡瓦;2、为过渡瓦上的流线型防漏水通道;3、为屋顶承重受力檩梁自锁抱箍;4、为紧线/固螺栓;5、为太阳能收集器边框横梁;6、为坡屋顶承重受力檩梁;7、为坡屋顶椽子;8、为板瓦;9、为筒瓦;10、为橡胶垫;11、为边框横梁固定螺栓;12、为太阳能收集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瓦面坡屋顶承重受力檩梁(6)的上方,太阳能收集器宽度范围内的平行方向上,首先抽走原来的两块板瓦(8),用同型号的特制过渡瓦(1)取而代之;随即将与屋顶承重受力檩梁(6)断面几何尺寸相吻合的自锁抱箍(3),由过渡瓦上的流线型防漏水通道(2)伸入屋顶下方,并与坡屋顶承重檩梁(6)挂牢扣紧;然后再用紧线/固螺栓(4)通过流线型防漏水通道(2),将瓦屋面上方太阳收集器边框横梁(5)上相对应处的固定螺栓(11),与瓦屋面下方自锁抱箍(3)的接口锚固连接;同時做好防锈、防水处理。最后,将太阳能收集器(12)与边框横梁(5)锁紧,亦可完成最后的安装。
对于钢混结构的瓦面斜坡屋面,可先用膨胀螺栓将太阳能收集器边框横梁(5)锚固连接好,最后再安装太阳收集器(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办法,可普遍适用于既有的有的各式瓦面坡屋顶建筑和实現了集储分离的太阳集热器、太阳光伏电池板等类型收集器的简易牢固安装,并且勿需改变現有坡屋顶建筑结构,因而也不会因此造成屋顶漏水。抗风、抗震、防滑落功能也远远高于“立”、“骑”、“钩”在屋面、屋脊上的角钢架支架和钩挂一类安装方式。利用本实用新型相关技术部件,相应改造真空管或热管热水器的支架系统,同样可有效地将其有效地锚固在斜坡屋顶上,实現建筑一体化安装。

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太阳能瓦面坡屋顶专用锁固支架,属太阳能设备领域。其特征在于与坡屋顶瓦片外形几何尺寸相似,其上装有防漏通道的过渡瓦,置于太阳收集器边框横梁两端下方和瓦面坡屋顶承重受力结构的上方;紧线/固螺栓通过过渡瓦上的防漏通道,一头与边框横梁上的固定螺栓连接,另一头与已锁固在屋顶承重受力结构上的自锁抱箍的接口锚固连接。本装置不仅实现了太阳收集器与既有的瓦面坡屋顶建筑一体化的协调安装,而且达到防雨、防漏、抗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