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直埋线缆装置.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97843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0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200583.8

申请日:

2007.06.29

公开号:

CN201053125Y

公开日:

2008.04.30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 IPC(主分类):E02F 5/10申请日:20070629授权公告日:20080430|||授权

IPC分类号:

E02F5/10(2006.01); H02G1/06(2006.01)

主分类号:

E02F5/10

申请人:

孙建忠

发明人:

孙建忠

地址:

83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青年路17号阳光花苑A座19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汤建武;张先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线缆铺埋入地下的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包括开沟犁和牵引架,开沟犁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牵引架上,开沟犁上部有能使线缆进入的线缆进入通道,开沟犁下部有能使线缆输出的线缆输出通道,线缆进入通道与线缆输出通道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操作方便,利用该自动直埋线缆装置能方便地进行开沟、敷缆自动作业,还可边敷缆边进行回填、打埂自动作业,这样就可完全代替传统的人工、机械开沟、回填的施工方式,形成了新的施工方式和工艺,实现了直埋线缆的自动作业。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沟犁和牵引架,开沟犁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牵引架上,开沟犁上部有能使线缆进入的线缆进入通道,开沟犁下部有能使线缆输出的线缆输出通道,线缆进入通道与线缆输出通道相互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开沟犁内部有空腔,导向轮安装在开沟犁的空腔内,开沟犁上部有与空腔相通并能使线缆进入后绕着导向轮的线缆进入通道,开沟犁下部有与空腔相通并能使绕着导向轮的线缆输出的线缆输出通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轮包括大导向轮或小导向轮,该大导向轮或小导向轮通过轴安装在开沟犁的空腔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轮包括大导向轮和小导轮,大导向轮通过大轴安装在开沟犁的空腔内,小导向轮通过小轴安装在开沟犁的空腔内,小导向轮位于大导向轮的下方并靠近线缆输出通道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线缆进入通道或/和线缆输出通道内安装有导向软管。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架或开沟犁或线缆轮支撑装置通过绳索与打埂器相连接,该打埂器包括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和工字连接架,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呈八字形固定安装在工字连接架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埂器的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前部安装能前后调整长度的收土调节板。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架或打埂器上固定安装有线缆轮支撑装置,该线缆轮支撑装置包括横架和竖架,横架固定安装在牵引架上,竖架的下部固定安装在横架上,竖架的上部能放置人工或电动转动的线缆轮。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竖架上安装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采用套管式升降装置或螺旋升降装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架采用动力机上的液压升降式牵引架。

说明书

自动直埋线缆装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线缆铺埋入地下的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动直埋线缆装置。
二、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光缆等线缆直埋施工主要是采用人工和机械开挖、工人布放及回填方式,其劳动工作量大,人工布放对电缆、光缆等线缆安全性差,工艺不标准,建设成本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实现了开沟、敷缆自动作业。本实用新型还可边敷缆边进行回填、打埂自动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包括开沟犁和牵引架,开沟犁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牵引架上,开沟犁上部有能使线缆进入的线缆进入通道,开沟犁下部有能使线缆输出的线缆输出通道,线缆进入通道与线缆输出通道相互连通。
下面是对上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开沟犁内部可有空腔,导向轮安装在开沟犁的空腔内,开沟犁上部有与空腔相通并能使线缆进入后绕着导向轮的线缆进入通道,开沟犁下部有与空腔相通并能使绕着导向轮的线缆输出的线缆输出通道。
上述导向轮可包括大导向轮或小导向轮,该大导向轮或小导向轮通过轴安装在开沟犁的空腔内。
上述导向轮可包括大导向轮和小导轮,大导向轮通过大轴安装在开沟犁的空腔内,小导向轮通过小轴安装在开沟犁的空腔内,小导向轮位于大导向轮的下方并靠近线缆输出通道处。
上述线缆进入通道或/和线缆输出通道内可安装有导向软管。
上述牵引架或开沟犁或线缆轮支撑装置可通过绳索与打埂器相连接,该打埂器包括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和工字连接架,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呈八字形固定安装在工字连接架上。
上述打埂器的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前部可安装能前后调整长度的收土调节板。
上述牵引架或打埂器上可固定安装有线缆轮支撑装置,该线缆轮支撑装置包括横架和竖架,横架固定安装在牵引架上,竖架的下部固定安装在横架上,竖架的上部能放置人工或电动转动的线缆轮。
在上述竖架上可安装有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采用套管式升降装置或螺旋升降装置。
上述牵引架可采用动力机上的液压升降式牵引架。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操作方便,利用该自动直埋线缆装置能方便地进行开沟、敷缆自动作业,还可边敷缆边进行回填、打埂自动作业,这样就可完全代替传统的人工、机械开沟、回填的施工方式,形成了新的施工方式和工艺,实现了直埋线缆的自动作业。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开沟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开沟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开沟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5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线缆轮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打埂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9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附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附图1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附图1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7为附图1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8为附图16中打埂器和线缆轮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9为附图18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0为附图1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线缆,2为小导向轮,3为大导向轮,4为导向软管,5为开沟犁,6为定位孔,7为端盖,8为牵引架,9为固定耳,10为线缆轮支撑装置,11为套管式升降装置,12为定位孔及定位销,13为线缆轮,14为挂耳,15为绳索,16为牵引耳,17为打埂器,18为收土调节板,19为横架。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和2所示,该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包括开沟犁5和牵引架8,开沟犁5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牵引架8上,开沟犁5上部有能使线缆1进入的线缆进入通道,开沟犁5下部有能使线缆1输出的线缆输出通道,线缆进入通道与线缆输出通道相互连通,利用实施例1能够实现开沟、敷缆自动作业。
实施例2,如附图3和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的线缆进入通道和线缆输出通道内安装有导向软管4。
实施例3,如附图5和6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2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的开沟犁5内部有空腔,导向轮安装在开沟犁5的空腔内(为了便于安装导向轮,最好在开沟犁5上有端盖7),开沟犁5上部有与空腔相通并能使线缆1进入后绕着导向轮的线缆进入通道,开沟犁5下部有与空腔相通并能使绕着导向轮的线缆1输出的线缆输出通道,并且导向轮包括大导向轮3和小导轮2,大导向轮3通过大轴安装在开沟犁5的空腔内,小导向轮2通过小轴安装在开沟犁5的空腔内,小导向轮2位于大导向轮3的下方并靠近线缆输出通道处(但是,可根据需要导向轮包括大导向轮或小导向轮,该大导向轮或小导向轮通过轴安装在开沟犁的空腔内),在线缆进入通道内安装有导向软管4。
实施例4,如附图7和8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1、2和3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的牵引架8上固定安装有线缆轮支撑装置10,该线缆轮支撑装置10包括横架和竖架,横架固定安装在牵引架8上,竖架的下部固定安装在横架上,竖架的上部能放置人工或电动转动的线缆轮13,最好在竖架上安装有升降装置,如附图7所示,该升降装置最好采用套管式升降装置,可通过定位孔及定位销12来实现升降,但也可根据需要采用螺旋升降装置。
实施例5,如附图9、10和11所示,实施例5与实施例1、2、3和4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5的线缆轮支撑装置10(或牵引架)通过绳索15与打埂器17相连接,该打埂器17包括第一刮板、第二刮板和工字连接架,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呈八字形固定安装在工字连接架上,利用实施例5还能实现边敷缆边进行回填、打埂自动作业。
实施例6,如附图12和13所示,实施例6与实施例1、2、3、4和5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6是由实施例3、4和5组合而成的最佳实施例之一。
实施例7,如附图14和15所示,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7的线缆进入通道和线缆输出通道都是由引导管构成,该引导管固定安装在如附图14和15所示开沟犁5右侧面的上部和下部。
实施例8,如附图16至20所示,实施例8与实施例1至7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6将实施例4与实施例5组合在一起,并且最好在打埂器17的第一刮板和第二刮板的前部安装能前后调整长度的收土调节板18,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牵引架最好采用动力机上的液压升降式牵引架,但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其它形式的现有公知的牵引架,动力机也为公知的技术,一般可采用推土机。上述套管式升降装置、上述螺旋升降装置都为公知的技术。人工或电动转动线缆轮13的装置都采用现有公知的技术。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利用动力机带动牵引架8使开沟犁5、线缆轮支撑装置10和打埂器17移动,这样就实现了边开沟、边敷缆、边进行回填、打埂自动作业。

自动直埋线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动直埋线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动直埋线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直埋线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直埋线缆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线缆铺埋入地下的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自动直埋线缆装置,其包括开沟犁和牵引架,开沟犁的上部固定安装在牵引架上,开沟犁上部有能使线缆进入的线缆进入通道,开沟犁下部有能使线缆输出的线缆输出通道,线缆进入通道与线缆输出通道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操作方便,利用该自动直埋线缆装置能方便地进行开沟、敷缆自动作业,还可边敷缆边进行回填、打埂自动作业,这样就可完全代替传统的人工、机械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