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承台塔吊基础.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978240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6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039867.3

申请日:

2007.06.14

公开号:

CN201050066Y

公开日:

2008.04.2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其他有关事项(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放弃生效日: 2007.6.14|||授权

IPC分类号:

E02D27/44(2006.01); E02D27/12(2006.01)

主分类号:

E02D27/44

申请人:

苏州二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干兆和; 李建华; 陈赟

地址:

215131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开发区澄阳路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陶海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桩承台塔吊基础,包括塔吊基础承台及固定连接于塔吊基础承台下方的至少4根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顶部露出基底,露出部分的高度在1米至7米之间,灌注桩与建筑物底板间设置有止水结构。本实用新型构成高桩承台结构,减少了塔吊基础埋深,基础施工时一般不需要降水,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限制高度7米以内,可以在不提高制作成本的前提下保障施工安全;塔吊基础灌注桩施工,可与前期工程桩同时施工,不占用工期,塔吊安装可在大面积土方开挖前完成,地下室底板施工时便可提前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桩承台塔吊基础,包括塔吊基础承台[2]及固定连接于塔吊基础承台下方的至少4根灌注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顶部露出基底,露出部分的高度在1米至7米之间,灌注桩与建筑物底板间设置有止水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承台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为,与所述灌注桩固定连接有超前止水板[3],灌注桩与超前止水板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所述超前止水板与建筑物底板间经弹性材料构件连接,超前止水板与上方后浇的建筑物底板间预留沉降空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桩承台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构件包括,设置于超前止水板与建筑物底板内的一体相连的橡胶止水带[5]、位于橡胶止水带上、下两侧的泡沫塑料板[7]及其外侧的聚氯乙烯胶泥[6]。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桩承台塔吊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为,连接于建筑物底板下部的附加承台[8],附加承台与灌注桩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附加承台与建筑物底板一起浇筑。

说明书

高桩承台塔吊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行业吊装作业的塔吊,具体涉及一种塔吊基础。
背景技术
塔吊是建筑行业进行吊装运输作业的重要设备,大部分建筑材料的垂直运输都是由塔吊完成的。为保证塔吊的平稳运行,塔吊被安装于塔吊基础上,塔吊基础必须满足两项要求:一是将塔吊上部荷载均匀地传给地基并不得超过地耐力;二是要使塔吊在各种不利工况下均能保持整体稳定而不致倾翻。因而,塔吊基础通常由较大尺寸的混凝土承台构成。为不影响建筑主体施工,现有技术中,塔吊基础通常设置在建筑基坑中,施工时,需要开挖土方、降水、再制作塔吊基础,然而,如果停止对深基坑的降水,塔吊基础就会浸泡在水中,会影响塔吊的稳定性,因而,需要对塔吊基础单独降水,这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建设涌现出一大批高大体量建筑。其特点是单体建筑规模大,均设有超大面积多层地下室和裙房建筑,地下室基础埋深较深,占足建筑用地规划红线;主楼部分高度高,且大部分主楼缩进裙房立面的距离较大,给塔吊布置与附着带来较大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将塔吊基础设置在裙房内,通常的方法是,在裙房内的土坑内先打四根灌注桩,然后降水,开挖土方,并在四根灌注桩上浇注塔吊基础,但采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塔吊基础结构,需要挖土降水、回填土等作业,土方施工量大,同时,需要在建筑底板层上开设用于容纳塔吊基础的通孔,在塔吊使用完成拆除后再补建底板层,在此过程中,需要持续地对该部位进行降水操作,甚至可能因此造成建筑的防水效能下降。
因而,采用现有技术制作塔吊基础,降水周期长,塔吊安装困难,塔吊使用滞后。如何在保证塔吊基础强度的同时减少降水作业的要求,并适应现代建筑高主体、大裙房的状况,是本领域所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设置于建筑物裙房中,不会对建筑物底板防水产生不良影响的塔吊基础,从而,构建完成后不需要再进行降水作业,以适应高主楼大裙房的现代建筑的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桩承台塔吊基础,包括塔吊基础承台及固定连接于塔吊基础承台下方的至少4根灌注桩,所述灌注桩顶部露出基底,露出部分的高度在1米至7米之间,灌注桩与建筑物底板间设置有止水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地基条件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止水结构,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时,为防止沉降不均造成的影响,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止水结构为,与所述灌注桩固定连接有超前止水板,灌注桩与超前止水板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超前止水板与建筑物底板间经弹性材料构件连接,超前止水板与上方后浇的建筑物底板间预留沉降空间。
其中,所述弹性材料构件包括,设置于超前止水板与建筑物底板内的一体相连的橡胶止水带、位于橡胶止水带上、下两侧的泡沫塑料板及其外侧的聚氯乙烯胶泥。
建筑物采用工程桩基础时,本身可有效避免沉降不均的影响,因而,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止水结构为,连接于建筑物底板下部的附加承台,附加承台与灌注桩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附加承台与建筑物底板一起浇筑。
为构建上述建筑用塔吊基础,基本的制造方法是,首先确定塔吊基础位置及参数、制作至少4根灌注桩,灌注桩顶部应高于基底标高1至7米;然后开挖土方至塔吊基础承台底部标高,在灌注桩顶部制作钢筋混凝土塔吊基础承台并预埋塔吊螺栓或塔吊标准节;随建筑物地下室土方一起进行桩基外露部分土方开挖,开挖后在灌注桩与建筑物底板之间设置止水结构。
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时,所述设置止水结构的方法是,所述设置止水结构的方法是,桩侧清理;底板垫层施工;地下室底板及超前止水板钢筋绑扎、侧模安装;桩侧止水条固定,桩侧四周均设置膨胀止水条,将桩侧基层清理干净后,采用钢钉固定膨胀止水条,止水条的铺设应形成闭合环路;超前止水板橡胶止水带安装;混凝土浇筑;其中,超前止水板与上方后浇的建筑物底板间预留沉降空间。
建筑物采用工程桩基础时,所述设置止水结构的方法是,桩侧清理;底板垫层施工;地下室底板及附加承台钢筋绑扎、侧模安装;桩侧止水条固定,桩侧四周均设置膨胀止水条,将桩侧基层清理干净后,采用钢钉固定膨胀止水条,止水条的铺设应形成闭合环路;混凝土浇筑。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灌注桩露出基底1米至7米,构成高桩承台结构,减少了塔吊基础埋深,基础施工时一般不需要降水,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限制高度7米以内,可以在不提高制作成本的前提下保障施工安全。
2.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灌注桩和建筑物地下室底板间设置了超前止水结构,不必进行后期降水,同时不受不良地质条件影响,在软土、填土层较厚以及地下承压水位较高的地质条件下也可进行塔吊安装布置。
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塔吊基础灌注桩施工,可与前期工程桩同时施工,不占用工期,塔吊安装可在大面积土方开挖前完成,地下室底板施工时便可提前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高桩承台塔吊基础立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一中止水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
附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止水结构示意图。
其中:1、灌注桩;2、承台;3、超前止水板;4、遇水膨胀止水条;5、橡胶止水带;6、聚氯乙烯胶泥;7、泡沫塑料板;8、附加承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至附图4所示,一种建筑用塔吊基础,包括塔吊基础承台2及固定连接于塔吊基础承台下方的4根灌注桩1,所述灌注桩在安装位置下露出基底的高度为5~7米,灌注桩与建筑物底板间设置有止水结构。
本实施例的止水结构为,与所述4根灌注桩固定连接有超前止水板3,灌注桩与超前止水板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所述超前止水板与建筑物底板间经弹性材料构件连接,超前止水板与上方后浇的建筑物底板间预留沉降空间;所述弹性材料构件包括,设置于超前止水板与建筑物底板内的一体相连的橡胶止水带5、位于橡胶止水带上、下两侧的泡沫塑料板7及其外侧的聚氯乙烯胶泥6。
本实施例适用于有大型地下室的高层建筑以及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塔吊基础施工。通过利用高桩承台塔吊基础穿越地下室结构,实现塔吊的灵活合理布置,解决塔吊施工附着难题,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便可提前使用,且塔吊施工覆盖范围大大增加,提高机械利用率。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5,一种建筑用塔吊基础,包括塔吊基础承台2及固定连接于塔吊基础承台下方的4根灌注桩1,所述灌注桩在安装位置下露出基底的高度不少于1米,灌注桩与建筑物底板间设置有止水结构。
本实施例的止水结构为,连接于建筑物底板下部的附加承台8,附加承台与灌注桩间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4,附加承台与建筑物底板一起浇筑。

高桩承台塔吊基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桩承台塔吊基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桩承台塔吊基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桩承台塔吊基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桩承台塔吊基础.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桩承台塔吊基础,包括塔吊基础承台及固定连接于塔吊基础承台下方的至少4根灌注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桩顶部露出基底,露出部分的高度在1米至7米之间,灌注桩与建筑物底板间设置有止水结构。本实用新型构成高桩承台结构,减少了塔吊基础埋深,基础施工时一般不需要降水,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限制高度7米以内,可以在不提高制作成本的前提下保障施工安全;塔吊基础灌注桩施工,可与前期工程桩同时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