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97713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7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20015917.5

申请日:

2005.04.13

公开号:

CN2791165Y

公开日:

2006.06.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E04H 1/00申请日:20050413授权公告日:20060628期满终止日期:20150413|||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00(2006.01); E04C1/39(2006.01); E04C3/00(2006.01); A01G9/00(2006.01)

主分类号:

E04H1/00

申请人:

秦国光;

发明人:

秦国光

地址:

100054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内大街万博苑小区6号楼120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若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它包括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构造柱、构造梁和顶板等建筑构件构成,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上设置有向下凹的空心空间,在其空心空间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在地面建筑物及构筑物,也可以适用在地下建筑物及构筑物,归结起来讲都是设置在建筑的顶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顶部设置20-30厘米厚的种植土壤,并且和建筑构件上设有的下凹空心空间内的种植土壤连为一片,形成既种植有高大的乔木,又有灌木和花草的园林绿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它包括有建筑 物及构筑物的构造柱、构造梁和顶板等建筑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上设置有向下凹的空心空间,在 其空心空间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 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建筑物或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中的 构造柱上部设为空心状,在其空心空间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 植土壤。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 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中的 构造梁的侧面设有连为一体的构筑件,其构筑件的上部设为空心 状,在其空心空间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 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中的 顶板下方可设有连为一体的构筑件,在顶板上设有空缺,构筑件上 部设为空心状,在其空心空间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 态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构筑件与构造梁或顶板分别涛成一 个整体。

说明书


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及构筑物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使建筑物同绿化植树相结合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亚洲国家,人均土地面积逐年减少,大量的人员流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暴增,城市更加拥挤,地价高涨,交通堵塞,停车困难,垃圾成倍增长,居住环境恶化,出现这些现象后,往往都是以减少城市绿地和树木为代价,从而进一步造成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失衡和恶化,使人们常年处于心理上和体力上的疲劳状态,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存和发展,在这种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趋势面前,在必须满足不断增长的住房需要的同时,最大可能的提高容积率和土地利用率,最大可能地增大绿地和植树。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为提高城市绿化面积,提出了在建筑的顶部和阳台开辟为绿地。一般常识中种有大树、灌木和花草地园林绿地,为保证其成活大约需要3-5米厚的种植土壤。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技术方案只能种植一些花草,但是对种植各种树木在房屋和楼房顶部一般是达不到树木的种植土壤要求的。在现有技术中人们为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在一些地下建筑物上建设成绿地,一般为了保护绿地中树木的成活率,需要将地下建筑物设计到地表面3米以下,这样不但需要大大加大地下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物本身的制造成本,而且也增加了施工中的土方数量,或因造价过高而不能被实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1生态复合结构,以达到在各种建筑物和构造物的顶部实现种植树木,甚至种植大树的要求,并配合种植灌木和花草,以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它包括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构造柱、构造梁和顶板等建筑构件构成,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上设置有向下凹的空心空间,在其空心空间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设置在建筑物或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中的构造柱上部设为空心状,在其空心空间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设置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中的构造梁的侧面设有连为一体的构筑件,其构筑件的上部设为空心状,在其空心空间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设置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中的顶板下方可设有连为一体的构筑件,在顶板上设有空缺,构筑件上部设为空心状,在其空心空间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

    所述构筑件与构造梁或顶板分别涛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可以适用在地面建筑物及构筑物,也可以适用在地下建筑物及构筑物,归结起来讲都是设置在建筑的顶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顶部设置20-30厘米厚的种植土壤,并且和建筑构件上设有的下凹空心空间内的种植土壤连为一片,形成即种植有高大的乔木,又有灌木和花草的园林绿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在地下建筑物及构筑物上时,可以大大的减少施工中的土方数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地下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土壤厚度,减少了地下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承重要求,使地下建筑物和构筑物只要做到低于地表面20-30厘米处即可,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和施工费用。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在作为特定道路的地下行车道路时,它不但可以满足地面上形成园林绿地,而且可以有效的缩短引路的长度或车道的爬升角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造柱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个相互相交的承重墙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组合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重墙和构件梁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构造柱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承重墙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地下建筑的构造柱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顶板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应用在具有多层地下建筑物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应用在地下交通设施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应用在楼房顶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应用在城市道路建筑的剖面示意图。

    图13为应用在高层楼房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应用在阶梯式楼房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应用在复合式建筑的剖面示意图。

    图16为应用在复合式建筑组合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构造梁、2构造柱、3空心空间、4种植土壤、5构筑件、6土地、7顶板、8树木、9基础、10交通车道、11绿地、12建筑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中所示,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它包括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构造柱2、构造梁1和顶板7等建筑构件构成,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上设置有向下凹的空心空间3,在其空心空间3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4。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建筑物或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中的构造柱2上部设为空心状,在其空心空间3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4。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中的构造梁1的侧面设有连为一体的构筑件5,其构筑件5的上部设为空心状,在其空心空间3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4。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中的顶板7下方可设有连为一体的构筑件,在顶板7上设有空缺,构筑件5上部设为空心状,在其空心空间3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

    所述构筑件5与构造梁1或顶板7分别涛成一个整体。

    如图9-16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空心状的空心空间3的深度,对于建设在地面上的建筑物,一般设置为1个楼层的高度,大约为2-4米,而对于建设在地下的建筑物及构造物,可以采用上述的设计方案,也可以将其空心状的空心空间3内的种植土壤4直接与土地6相连。

    图中的图9和图10给出了在地下建筑物中应用本设计方案的剖面结构图,其中图10为地下交通设施的应用情况,在建筑物的建筑空间12内设有交通车道10,在其空心状的空心空间3内的种植土壤4直接与土地6相连,在其空心空间3内种植有树木8,并且种植土壤4在地表面连成一片,在树木8旁边可以种植花草构成绿地11。

    图中的图11-图14为地面建筑物的应用,在建筑物的顶部通过本设计方案种有树木8,并且建有连成一片的绿地11。图16为应用在复合式建筑组合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复合建筑物的构造梁1和构造件5的多种组合,以实现更多的植树空间。

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上的园林生态复合结构,它包括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构造柱、构造梁和顶板等建筑构件构成,在建筑物及构筑物顶层的建筑构件上设置有向下凹的空心空间,在其空心空间内填装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种植土壤;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在地面建筑物及构筑物,也可以适用在地下建筑物及构筑物,归结起来讲都是设置在建筑的顶部,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顶部设置2030厘米厚的种植土壤,并且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