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拦河坝闸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拦河坝闸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利工程设施中。建设拦河坝是很普及的水利建设,其中广泛使用闸门来控制水量。这种闸门目前普遍使用的有上下升降式,它多是用螺杆来实现;在大江大河上的大坝的过船闸,普遍使用双扇门式的人字闸门,它的开启和关闭使用电动机械来完成。对于山区和丘陵区的中小溪流来说,由于规模小,几乎都是用土法修建拦河坝,即用打桩、砌石等办法来构筑坝,不能蓄较多的水,更不能控制水。当洪水来时坝毁,洪水退后再建。如像在大江大河上建坝的方式来修建中小溪流的拦河坝,其闸门的修建就显复杂、太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于中小溪流修建拦河坝用闸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采用倾倒式开启闸门的办法来设计闸门,并围绕这种闸门来建设闸坝坝基。一种拦河坝闸门,它包括门板,在闸门门板的底边设有与底板相连的便于闸门门板倾倒地活动铰链,闸门门板背面的上部与闸门起落滑道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可在闸门起落滑道上滑动;为改善闸门门板的受力,在闸门门板的背面布有应力加强筋。这样,支撑架带动闸门门板,沿闸门起落滑道滑动,实现闸门开启或关闭,并由支撑架支撑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架由横梁和支撑板组成,支撑板一边和横梁固定连接,另一边通过铰链与闸门门板背面连接;所述横梁的长度大于支撑板的长度,两头各伸出10-40公分长的一段轴,轴上设有可在闸门起落滑道上滑动的滚筒。这样,便于支撑架在起落滑道上滑动,并当卡在起落滑道的端部,使闸门门板关闭时,支撑架成为便于行人过河的桥。
本实用新型为防止漏水,有较好的蓄水功能,在闸门门板正面的底部连有一块可塑的底止水层;在闸门门板的两侧各有一块侧止水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闸门门板在垂直方向上呈弧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投资少,使用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向视图之一;
图3是图1的B-B向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可知,一种拦河坝闸门,它包括门板,在闸门门板5的底边设有与底板9相连的便于闸门门板5倾倒的活动铰链10,闸门门板5背面的上部与闸门起落滑道8之间设有支撑架1,支撑架1可在闸门起落滑道8上滑动;为改善闸门门板5的受力,在闸门门板5的背面布有应力加强筋。这样,支撑架1带动闸门门板5,沿闸门起落滑道8滑动,实现闸门开启或关闭,并由支撑架1支撑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架1由横梁2和支撑板3组成,支撑板3一边和横梁2固定连接,另一边通过铰链4与闸门门板5背面连接;所述横梁2的长度大于支撑板3的长度,两头各伸出10-40(本实施例为20)cm的一段轴,轴上设有可在闸门起落滑道8上滑动的滚筒。这样,便于支撑架1在起落滑道8上滑动,并当卡在起落滑道8的端部,使闸门门板5关闭时,支撑架1成为便于行人过河的桥。
本实用新型为防止漏水,有较好的蓄水功能,在闸门门板5正面的底部连有一块可塑的底止水层6,底止水层6用压板分别与闸门门板5和底基板9通过螺钉固定压紧;在闸门门板5的两侧各有一块侧止水层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闸门门板5可以做成平板形,如图2所示,也可做成在垂直方向上呈向上游凸出的弧形,如图3所示。
整个闸门的开启或关闭可由一套简单的绞车机构完成,可用人力或机械实现闸门的启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