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杆摩擦铰链加强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使部件倾斜的铰链,特别是一种四连杆摩擦铰链。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建筑中,玻璃幕墙是常见的结构,幕墙的翼扇开闭大都采用四连杆摩擦铰链,幕墙翼扇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的墙体框架,其另一端则以四连杆摩擦铰链连接支承,通常幕墙翼扇的质量可达40公斤至135公斤,同时幕墙翼扇还承受不同方向的风压,而这些载荷均可能作用在四连杆摩擦铰链,因此要求四连杆摩擦铰链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现有的四连杆摩铰链的各杆体均为平直板条状,其杆体截面形状呈简单矩形,对应同一杆体截面惯性矩和回转半径均较小,从而承受幕墙翼扇的重荷和不同方向的风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低,因而现有杆体结构尺寸(宽度或厚度)均较大以适应重载需求,同时给四连杆摩擦铰链的有限安装空间和运动空间的布设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四连杆摩擦铰链加强构造,它能提高杆体承受不同方向载荷的强度和刚度,改善四连杆摩擦铰链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二连杆的杆体上,在其两端铰接孔的内侧,沿杆体的纵向设置有一体成型的加强结构。
杆体加强结构横截面形状呈U字形、V字形或梯形。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加强结构,是尽量用较簿的板条材成型为具有较大地截面轮廓,从而在相同截面面积的情况下,加大截面惯性矩和回转半径,使杆件具有较强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即在和同等截面积的杆件比较,本实用新型能承受较大的载荷,更能适应幕墙翼扇重载荷和不同方向风压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四连杆摩擦铰链加强构造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剖视图。
图5是图2中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四连杆摩擦铰链包括有连杆1、连杆2、窗扇杆3、短杆4和座杆5;连杆1一端铰接在座杆5下端,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杆2和窗扇杆3,连杆1是支撑窗扇的主要构件之一,承受较大载荷,且其长度也较大;连杆2一端铰接在连杆1,另一端分别铰接短杆4和座杆5,连杆2支撑连杆1且长度也较大,也是承载较大的杆件;窗扇杆3,是固设在窗扇框9上,其一端铰接在连杆1,另一端铰接在短杆4,通常由于该杆件和窗扇框9固接呈一体,其承受载荷的条件较连杆1、2好;短杆4,其一端铰接在窗扇杆3,另一端分别铰接在连杆2和座杆5,该杆也承受窗扇的部分重荷,但其长度较小,承载条件较好;座杆5,是四连杆摩擦铰链的基座,主要用以将整套构件固定在窗框8上,并保证窗扇闭合后的定位,其一端铰接在连杆1,另一端分别铰接在连杆2和短杆4,由于该杆件和窗框9固接呈一体,承载条件和窗扇杆3相似。
参照图2、3、4、5,连杆1和连杆2,具有相似的承载和长度特征,通常二者杆体11、12的结构基本相同,为了提高二连杆1、2的强度和刚度,在其杆体11、12上一体成型有加强结构(加强筋)12、22,加强结构12、22沿杆体11、12的纵轴向设置并对称于纵轴,其纵向位置是在杆体11、12两端铰接孔10、20的内侧;加强结构12、22相应的截面形状可为U字形(如图4)、较浅的U字形(如图5)、V字形、梯形或弧形,加强结构12、22在杆体11、12上的各连接处均具有较大的圆角,其纵向的两端部呈半球形或类似圆滑连接形状,以减小杆件承载的应力集中损坏。
本实用新型连杆1、2的加强结构12、22可在同等尺寸的板条材条件下,提高杆件(尤其是长度较大杆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或在同等载荷条件下,可采用较薄的板条材,以适应幕墙翼扇布设的需求,该加强结构12、22在需要时,同样适用于窗扇杆3、短杆4和座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