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路界石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公路和道路及地面的水泥制品。
二、现有技术:
现有的路沿石(路牙石)就是路界石的一种类型。它的缺点:一是其六面体的棱角均为直角,而棱角容易被车轮碰破或被行人踏破、踩坏,破损后难以修复。为此,有的路沿石把朝向路面的长边的一面与顶面相交处的一个直角改为一圆弧面,或者改为一小斜面。即便如此,使用几年后仍有破损,直到用完废弃,即只能使用一次;二是搬运、施工时不方便;三是一般用新材料制造它,因而成本较高;四是其反光性差。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设计成可重复使用的降低成本的长效路界石;二是设计出便于搬运和施工的长效路界石;三是增加其功能,不仅能护路,而且能够使司机和行人醒目,避免交通事故;又能转用在公路上作为划分路面、规定车行道路上行和下行的分界;转用在地面上,作为划分地区、地域、地段间的长效路界石。
长效路界石其实是一种区别路与路(公路、道路)、地段与地段、地域与地域、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界线石。它主要包括:一是区分人行道和公路之间的界限石;二是在高速公路、等级公路或者道路上划分上、下车行道(或左车行道、右车行道)的界线石,或者作为行人信道上斑马线的界线石;三是在飞机场、停车场、广场、码头、庭院、林阴道以及公共场所地区上划分地区间的界线石;四是区别地域与地域(例如国界、省界、市界、区界)之间的界线石;五是作为特种线路的标线石;六是作为高速公路路旁的挡车石。
完成长效路界石任务地技术要点是:将其4个长表面两两相交形成的棱角(直角)改为两个到四个原弧面和/或小斜面;其基体是废旧物体(废旧水泥混凝土砌块、废旧路沿石材、废旧地面砖板),也可以是水泥混凝土砌块;在基体上依次包覆彩色混凝土、发光层、玻璃微珠;在基体上包覆彩色混凝土与涂料的混合物;在基体上粘黏护套层;在长效路界石对称的两个表面(截面)上设有四指并拢后可伸进去的2~4个凹部;在另外表面——侧面上设有更大的凹部,或者设有斜槽横及弧形槽,槽内设有反光板或反光器件;长效路界石的表面制作有用以显示符号及线条的凸部或凹部;在其内部沿垂直于截面方向设有纵向通孔。
四、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是长效路界石的截面示意图;图7、图8是设有废旧装饰材料、彩色水泥的长效路界石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长效路界石的左视图;图10是长效路界石的主视图;图11是长效路界石的右视图;图12是长效路界石基体两侧设有提耳的示意图;图13是长效路界石的左视图;图14是长效路界石的主视图;图15是长效路界石的主视图;图16是长效路界石的左视图;图17是长效路界石的主视图;图18是长效路界石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长效路界石的实施过程。为此按自然段的描述顺序和附图顺序,依次给出每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图1、图2、图3中的基体(1)是水泥混凝土砌块或各种石材块。基体(1)上显示的是4个长表面两两相交形成的棱角(直角)改为有两个以上的圆弧面和/或小斜面。例如一块长效路界石上的截面上有3个圆弧面、1个小斜面,或者4个圆弧面。
图1显示了截面上一条对角线两端的顶角是直角,而把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的顶角改为圆弧面(2)的情形。做这样的改动,只是为了达到倒置并反转180°后仍然能重复使用的目的。由于第一次铺装在路面或路旁的长效路界石的顶层或棱角、圆弧面,经过几年后被车轮碰破或被行人踩破,不但难看,而且难以修复,所以几年后仍可以在公路边或道路边就地倒置并翻转,作为第二次铺装使用,以便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延长使用寿命。
与图1相类似,图2显示了截面上一条对角线两端的顶角仍然是直角,而把另一条对角线两端改为小斜面(3)的情形。
图3中保留了截面右侧上、下两个顶角为直角,而把截面左侧上、下两个顶角改为圆弧面(2)的情形。当然也可以把截面左侧上、下的两个顶角改为小斜面。作为第一次铺装(立放)使用,可使用图3中截面左侧朝向公路(道路);若干年后,左侧上圆弧面及顶面破损(而截面右侧上棱角是直角,与人行道边的土层或地面砖层相衔接,被踩坏、撞坏的可能性很小,截面下部的圆弧面及棱角完整无损),这时只要将它在原地倒置过来,作为第二次铺装(立放)使用;再使用若干年后,与上述情形同样,其左侧上圆弧面及顶面破损,这时可将其平放,作为第三次铺装使用,即将两个带圆弧面的侧面埋到地下,而将其右侧面朝上,又可作为公路(道路)两侧(平铺)的护路石。
上述长效路界石的结构,使其连续一、二、三次铺装使用。这样,无形中使长效路界石的使用寿命比现有路界石延长了1~2倍。基于同样的目的,在下述实施例附图中,大多也设有圆弧面(2)和/或小斜面(3)。为了使产品具有长效耐用性,所制做的长效路界石在强度、光洁度、平整度等方面要达到国家路沿石质量标准和重复使用的标准及要求。
图4中的基体(1)是废旧水泥混凝土砌块、废旧路沿石、废旧石材、废旧地面砖(板);基体(1)也可以是水泥混凝土、石材块。在基体(1)上包覆彩色水泥混凝土(4),彩色水泥混凝土是由颜料、水泥、细砂、碎石、石子或以工业废弃的矿渣、废矿石、粉煤灰碴、炉碴、煤矸石、石材边角料等组成的骨料,另添加防紫外线剂、早强剂、光亮剂、速凝剂等水泥混凝土添加剂构成。在彩色混凝土的表面包覆发光层(6)——(例如含有荧光粉物质的)自发光材料和/或(例如道路反光漆类的)反光材料,故统称发光层(6)。再在发光层(6)的表面嵌进玻璃微珠(7)。玻璃微珠是实心的或空心的,是透明的或单色的,例如红、黄、绿、蓝等颜色,或者是复合色(白色)以及其它颜色的。玻璃微珠(7)也可以是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同法,发光层也可以设计到后面所述的高速公路的挡车石上。
图5中在基体(1)上包覆着彩色水泥混凝土(4)和涂料(9)的混合层(5)。
图6中显示了护套层(8)通过粘黏剂与基体(1)粘贴在一起的情形。粘黏剂可以是化学制剂,也可以是水泥,或者是化学制剂与水泥的混合物。护套层(8)是:彩色水泥混凝土套层,或者是本色水泥混凝土套层;仿自然物体(仿云彩、仿山水、仿植物、仿动物、仿木纹、仿竹子等)以及仿人造自然物体(建筑物,人类生产及生活用品,字、画、雕刻、图案、花纹等观赏用品,等等)的釉面砖板护套层。它应是经得起机动车轮撞击、行人踩踏的耐压、耐磨、耐冲击的护套层。为了简单使用,也可以在护套层(8)的表面涂覆一层涂料(9),像纳米漆、氟碳漆、公路路面划线漆及其它们的混合物。当然,它也可以是具有各种色彩的、反光的例如夜间的车灯照射在反光护套层(8)上,明亮的反射光对司机和行人具有醒目和警示作用的不同材质的砖板套层。
图7、图8是在基体(1)的表面嵌进拼装的废旧装饰材料(10)和作为填缝用的彩色水泥(11)和将涂料(9)涂覆在废旧装饰材料(10)表面的横截面。实际上彩色水泥(11)中往往添些细砂,所以填缝材料也可以是彩色水泥与细砂的混合物。
图7中显示的废旧装饰材料(10)是指厂家生产正品过程中被损坏而成的报废品、正品积压处理的具有装饰性、功能性材料。例如由于加工、搬运不当、管理不善等被损坏的地面砖板、石材板及正品加工后的余料等。可以是木质的、瓷制的、橡胶的、塑料的、玻璃的、岩石的等。把这些废旧材料再经特殊处理,例如表面刨光或喷涂涂料,进行仿瓷、钢化、瓷釉等工艺处理,嵌在长效路界石的表面,就能起到废物利用,节能环保,美化城镇的作用。当然在具体制造中,尽量选用颜色一样的废旧饰面材料,再加以翻新处理。
图8中显示了长效路界石平放时的状态。基体(1)的上表面设有嵌进的废旧装饰材料(10)和填充的彩色水泥(11),在废旧装饰材料(10)上涂覆一层涂料(9)。根据用户需求可以将它做大或者做小,做薄或者做厚,更适合于铺装在旅游区的小道、住宅区及企事业单位内的小道、小街道、小巷道上。
上述图4、图5、图6、图7、图8的结构,还特别适用于旧公路、旧城镇改造工程。如果把已经铺装在公路、道路上的包括路沿石在内的灰色(本色)的路界石,就地或者拉到厂里通过翻新包装——用包覆层、护套层以及装饰砖板层把基体(1)“包装”一番,其效果有三:一是保护公路(道路);二是美化城镇、公路(道路);三是对司机和行人具有醒目和警示作用;可以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相比之下,为了交通安全让政府有关部门花费一点点的翻新包装费用,是明智、划算和推广之举。
特别值得向政府有关部门(国家交通部、公安部、城建部门等)推荐的是,将长效路界石首选在三级公路(例如县、乡沥青路面两侧)及三级公路以下的路面上,更具有护路作用,对司机和行人醒目和警示作用以及装饰美化路面作用。三级公路也称油路,是没有路沿石的。其油路两侧因与土路或石砂路面相接。往往因雨水侵蚀使土路或石砂路面下沉,从而使沥青路面边缘高出土路或石砂路面一些,故沥青路面边缘因受车轮冲撞容易开裂而破损。还因土路或石砂路面很窄(三级路面本来就窄),仅供行人行走,但汽车超车、会车时往往把人力车、手扶拖拉机、摩托车等小型机动车连同行人挤赶到土路或石砂路面上,很不安全。再者沥青路面边缘破损,也不美观。有些公路连沥青都没铺,车辆和行人混行,没有路界石所造成的安全隐患更大。因此,与时俱进,政府有关部门因将尽快实施本实用新型案。具体做法是,将图3所示的长效路界石平放并且使两个圆弧面朝上,平放铺装在三级公路及三级公路以下的路面上。也可以使长效路界石高出沥青路面或机动车辆行驶路面一、二公分。还可以将截面上有四个圆弧面或有三个圆弧面和一个小斜面的长效路界石平放铺装,这样总有圆弧面或小斜面朝上。经若干年使用,虽然上表及圆弧面或小斜面破损,但埋在地下的下表面及圆弧面或小斜面却完整无损。这时完全可以将其翻转180°后,作为第二次铺装使用。
图9、图10和图11分别是长效路界石的左视图、主视图和右视图。由于现有的路沿石几乎是一块长方体,工人无处下手搬运和铺装,所以基体(1)的截面上面设计了手指并拢后可以伸进去的凹部或者在侧面上设计了更大一些的凹部(12)。例如一个人左右手指并拢后分别伸进一块0.371×0.600×0.100m3的长效路界石两侧凹部后,就可以抬起、搬运和铺装。而对于一块0.618×1.000×0.140m3大小的路界石或者比它还大的,则需两人利用其两侧各为两个凹部就可以抬起、搬运和铺装。而在侧面上的凹部嵌进或粘黏进具有夜间发光作用的护套层(8)的相应尺寸材料,可以对夜间的司机和行人有醒目作用。这种凹部也可以设在基体(1)上已经包覆了彩色水泥层面上,或粘黏了护套层的层面上。当然还可以设计在后面所述的高速公路的挡车石上。
图12中显示了在基体(1)两侧各设计两个钢筋提耳(13)的情形。它与上述有凹部的长效路界石配对使用,以便铺装中将提耳伸进相互对接的长效路界石的凹部。也可以把它用于等级公路、高速公路的两侧。为避免铺装中因提耳占据较多空间间距,可以将提耳平行于其截面方向嵌入,即使提耳朝向公路路面的外侧。
图13、图14分别是长效路界石的左视图、主视图。在基体(1)内沿垂直于截面方向设有纵向通孔(14),便于插进钢棒(钎),或穿进钢丝绳后两人抬起,也可以一个人在地面上用插进钢棒(钎)移动它。为了防止搬运中钢棒(钎)将其截面上的通孔口损坏,故将截面的通孔口设计成由小斜面(或弧面)的喇叭口(15)。
为了减轻车轮的压力和冲击力,可以把长效路界石朝向路边的一面制成波浪形或者瓦形。
根据特种路面的需要,可以在长效路界石的表面设有凸起或凹进的雕刻、图案、符号、线条和文字,并涂以相应色彩。
图15是设计成我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长效路界石的主视图。按照我国地图图例中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界线符号及线条的形状,在长效路界石上设计出用以显示符号、文字、图案及线条的凹部或凸部(16),并按图例规定的色彩将其涂刷为浅兰色。再在凹部或凸部(16)的两侧涂刷具体省份的相应颜色,还可以绘出相应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地图图形,并写上相应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名称(对于地区之间的地区界线也同法处理。对于别国的地界,同样视本国的具体图例相应设计)。在它的背面同样是对称的设计图形(对称的凹部和凸部)。再将其下侧埋在地面(17)上。
长效路界石还可以作为特种线路的路界石。例如埋在地下的光缆(纤)线路,电缆线路,天然气管,输油管道,水管道等管道。为了便于确定他们的方位和走向,根据交通、通讯、石化、水电等运输行业和部门的需要,按国家行业法规要求的颜色、符号及线条、图案、文字等制成各种线路路界石。其大小和形状,则按所需规定和实际要求具体设计。
图16、图17、图18分别是长效路界石的左视图、主视图和俯视图。它其实是高速公路上的挡车石。图17显示了基体的表面设有直角三角形形状的立体斜槽(18)及弧形槽(19)的情形,斜槽(18)的斜面从斜槽的左侧起逐渐向基体(1)内部陷进,直到斜槽的右侧。而紧贴斜槽右侧的,即斜槽的底面嵌进或粘黏一块反光板或高速公路用反光器件(20),当然也可以将其设置在斜槽的斜面上,或设在弧形槽(19)的表面上。其作用有二:一是长效路界石在高速公路上起挡车使用,它阻挡行驶错误方向的行车掉落桥下或路边悬崖下;二是夜间在其上的反光板或反光器件(20)对司机有醒目和警示作用。上述的立体斜槽结构和弧形槽结构及其装置同样可以设计在前述的长效路界石上。
构成长效路界石的材料可以是现有技术制造的,也可以是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还可以是待研究开发并届时应用的。例如水泥,是被列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国家973项目)的项目。在《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上,已开发和将开发出的系列水泥和彩色水泥,其成本低,性能好。又如北京城建工程研究院开发的《新型彩色耐磨水泥混凝土》属已有技术。再如现开发和将开发的纳米涂料、氟碳漆类、纳米漆类以及高性能的马路划线漆,路用标志线涂料,等等。其耐磨、耐腐蚀、抗压抗折等性能优越,必将为长效路界石所选用。
为了使长效路界石的结构尺寸对于司机和行人产生视觉美感,将黄金分割方法应用于长效路界石上,其宽与长之比应是0.618,反之为1.618。这个比例值是最佳值,也是呈现最美观的几何尺寸在长效路界石上的应用。例如长效路界石的宽与长尺寸分别设计为105×170mm2,128×207mm2,209×469mm2,317×600mm2,501×811mm2,618×1000mm2,649×1050mm2,1050×1700mm2,2090×3380mm2等。其比值的百分差最好在0.2%以内。当然制造的产品允许正负几毫米内的偏差。对于竖埋着的路界石,例如用于区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间的界线石,应使其进入司机和行人眼帘(即露出路面)的尺寸也应是上述比例尺寸。为此,可在露出地面的一部分长效路界石上专门框定、设计出上述比例尺寸的一块,并以醒目的颜色和符号及线条表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