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数码锁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数码锁芯。
背景技术
目前的机械数码锁,一种是旋转密码锁,由于开锁时需要观察对准剖线,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就很难打开,还有一种是按键数字锁,其数字排列比较单一,很容易被人在不知道密码的情况下凭手感打开,而且以往的机械数码锁芯还存在不容易调整开锁号码的缺点,开锁密码单一,容易被互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号码可调的机械数码锁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械数码锁芯,锁芯的壳体中心转动安装有芯轴,壳体内的芯轴上套有一与芯轴轴向滑动配合的轴套,轴套上在圆周方向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径向地识别杆,在每相邻两识别杆之间分别安装有一识别齿条,各识别齿条以与芯轴平行滑动方式安装在壳体上,齿条朝向芯轴方向的中部开有可容识别杆旋转通过的识别凹槽,识别齿条上部外侧设有齿条朝下的锯齿段,每个锯齿段对应一个可径向滑动的滑动卡板,滑动卡板上设有供识别齿条的锯齿段出入和止回配合的齿条卡槽,滑动卡板和壳体之间装配有复位弹簧,识别齿条和壳体之间安装有向下作用的下推弹簧,芯轴上在滑动卡板对应位置处固定有一滑动卡板复位套,在识别齿条的下端设有可调节识别齿条复位距离的数码调节装置。
所述的复位套为上大下小的锥台形套。
所述的数码调节装置为一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优点叙述如下: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机械数码锁芯,采用识别杆与识别齿条的识别凹槽的相对位置关系来控制芯轴的转动范围,识别齿条上的齿片可单向逐个通过并卡入锁芯壳体上的齿条卡槽内,识别齿条可以通过按键推动来控制其移动,一个齿距即代表一次按键,按键次数可控制齿条运动距离,只有正确的按键次数可以将识别齿条的识别凹槽推到与转动盘的识别识别杆对应的位置上,使芯轴转动时识别识别杆可以通过识别凹槽,反之识别识别杆将顶止在识别齿条上使芯轴无法转动,以按键次数控制开锁,操作十分简单,当用多根识别齿条控制识别转盘的转动时,每个按键均有多个按键次数可以选择,可供选择的数字组合方式非常繁多,十分安全可靠。
另外芯轴上具有可以顶推齿条卡槽移动的复位块,齿条单向卡入齿条卡槽后,通过拉动芯轴将齿条卡槽推开,使齿条恢复未插入的状态,复位动作简单,当输入数码和次数错误时可迅速归零。
识别齿条一端设有可以调节识别凹槽与识别识别杆相对位置的调节装置,通过该调节装置可以预先设定识别齿条上的识别凹槽与识别转盘上的识别识别杆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识别凹槽与识别识别杆对应时识别齿条需要移动的位移,即识别齿条上的凹槽可以以不同的距离达到与识别转盘上的凹槽对应的位置,因识别齿条是单向逐个以齿距的倍数移动的,就实现了开锁时所需识别齿条移动次数的可更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仰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顶推齿条工作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齿条复位工作原理图。
1上圆盘、2下圆盘、3固定肋条、4芯轴、5锥形轴套、6圆柱轴套、7识别转盘、8识别杆、9上导向槽、10下导向槽、11识别齿条、12识别杆、13齿条复位弹簧、14螺旋调节片、15齿片、16识别凹槽、17滑动卡板、18限位条、19限位块、20卡板复位弹簧、21齿条卡槽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锁芯壳体由具有统一轴线的上圆盘1与下圆盘2构成,上圆盘1与下圆盘2之间设有固定肋条3,可转动的芯轴4穿设在上圆盘1与下圆盘2的中心,芯轴4向上穿出上圆盘1的一端穿设有一个小端朝下的锥形轴套5,芯轴4在上、下圆盘之间的部分固定有一个圆柱轴套6,识别转盘7的中心被圆柱轴套6贯穿并固定在圆柱轴套6上,识别转盘7的圆周上分布有呈均匀辐射状的八个相同的识别杆8。上圆盘1上开有呈均匀辐射状的八个上导向槽9,下圆盘2上开有与上导向槽9对应的下导向槽10,一组上导向槽9与下导向槽10之间可容识别齿条11穿入,识别齿条11上端具有识别杆12,该识别杆12与上圆盘1的底面之间安装有齿条复位弹簧13,将识别齿条13向下顶推,识别齿条11的下端穿出下圆盘2,顶止在下圆盘2底面上安装的螺旋调节片14上,螺旋调节片14上可以上下调节高度来控制识别齿条11的最大向下位移,识别齿条11的外侧面具有一列齿片15,识别齿条11的中部与识别转盘7相对的内侧面上具有与识别杆8对应的识别凹槽16,当识别齿条11上下移动,识别凹槽16的中心与识别识别杆8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时,识别凹槽16可容识别杆8在识别转盘7转动时通过,上圆盘1的上表面中心向圆周上辐射安装有八块滑动卡板17,滑动卡板17上面设有限制滑动卡板向上运动和翻转的限位条18,各个滑动卡板17之间设有限制滑动卡板17沿圆盘圆周方向运动的限位块19,从使滑动卡板17只能沿上圆盘1的径向移动,滑动卡板17与芯轴之间还安装有将滑动卡板17向芯轴4的轴心顶推的卡板复位弹簧20,每块滑动卡板17上均开有齿条卡槽21,该齿条卡槽21可容识别齿条11的上端穿过,当识别齿条11的齿片15逐个通过齿条卡槽21的槽孔时,每个齿片15的底部会卡在齿条卡槽21的一侧,使识别齿条11无法向下移动。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开锁的工作步骤如下,A为初始状态下,识别齿条11上的所有齿片15均位于齿条卡槽21的下方,识别凹槽16与识别杆8不在同一个高度,当芯轴4转动时,识别杆8无法通过识别凹槽16而挡止在识别齿条11上,芯轴4无法整周转动,B为按键一次,识别齿条11在按键推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时,第一个齿片22的顶部挤出齿条卡槽21且其底部卡在齿条卡槽21的一侧,识别齿条11上升了一个齿距,此时识别凹槽16仍然和识别杆8不在同一高度,C为再按键一次,继续向上推动识别齿条11,第二个齿片23的底部卡入齿条卡槽21,识别齿条11又上升一个齿距,此时识别齿条11的识别凹槽16的高度与识别杆8的高度相等,识别杆8可以转动通过识别凹槽16,从而完成了该识别齿条11的开锁。依次类推,八根识别齿条11可对应八个按键推力作用,当所有识别齿条11均完成开锁状态时,芯轴4可以整周转动从而完成开锁,另外,齿片15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
当识别齿条11向上移动超过开锁需要的高度时,需要将所有识别齿条11的位置复原,如图6所示,下拉芯轴4带动锥形轴套5向下运动,锥形轴套5的大端挤压所有的滑动卡板17向圆周的外侧方向运动,滑动卡板17上的齿条卡槽21也向外运动,所有的识别齿条11上的齿片15失去齿条卡槽21的限制,在齿条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顶止在螺旋调节片14上,使识别齿条11恢复原位,待识别齿条11位置复原后,停止下拉芯轴4,滑动卡板17在卡板复位弹簧20的作用下恢复原位。
通过调节螺旋调节片14可控制识别齿条11的最大向下位移,可以预先设定识别齿条11上的识别凹槽16与识别转盘7上的识别识别杆之间的距离,因识别齿条11是单向逐个以齿距的倍数移动的,从而可以设定各个识别齿条11需要几个齿片15通过齿条卡槽才能达到开锁的高度,即可以调整数码锁芯开锁所需的按键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