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牙轮打捞器 涉及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清洁油田井底的工具,具体地说,是双牙轮打捞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油田对井底的清洗使用的打捞器,是单个打捞,费时费力,操作繁琐,且对井底的清洗不彻底,劳动效率低。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打捞杯,强磁打捞器和“一把抓”三种功能为一体的、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能够高效多功能净化井底,而且还具有能够打捞多个牙轮的功能的双牙轮打捞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本体1、外捞筒2、内六方接头3、外六方接头4、悬挂销钉5、取心外筒6、内压套7、内挡圈8、磁铁9、护套10、取心内筒11、岩心爪12、铣鞋13、钢球14、密封圈15、伸缩套16、弹簧17,外捞筒2套在本体1上,本体1、内六方接头3、外六方接头4、取心外筒6依次连接,外六方接头4内装有伸缩套16,取心外筒6内有取心内筒11,在内六方接头3内、伸缩套16的顶部装有钢球14,该装置的底部设有岩心爪12、铣鞋13,内六方接头3与伸缩套16之间有密封圈15。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内六方接头3用过悬挂销钉5与外六方接头4连接。
外六方接头4与伸缩套16之间装有弹簧17。
弹簧17的底部设有内压套7、内挡圈8。
外捞桶2与本体1以螺栓固定。
内六方接头3和外六方接头4的结合面是正六边形结构。
弹簧17安装在内六方接头3内,并由内压套7固定。
伸缩套16内径小于本体1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集打捞杯,强磁打捞器和“一把抓”三种功能为一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能够高效净化井底,而且还具有能够打捞多个牙轮的功能,实现内外同捞,大小全捞,两个牙轮可捞的一种新式打捞工具,对降低油田成本,提高一次打捞成功率起着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
如图1、图2所示,主要是由本体1、外捞筒2、内六方接头3、外六方接头4、悬挂销钉5、取心外筒6、内压套7、内挡圈8、磁铁9、护套10、取心内筒11、岩心爪12、铣鞋13、钢球14、密封圈15、伸缩套16、弹簧17组成,
本体1上端加工标准钻杆螺纹与钻杆连接,下段与外六方接头4连接,主要是传递扭距与安装外捞桶2。外捞桶2安装本体1上,主要是靠其所在位置本体1的变径打捞正循环时井底地小件落物。
外六方接头4主要是传递扭距和传递钻压。把扭距传递给内六方接头3和把钻压传递给内筒11,外六方接头4的内部安装弹簧17,该装置固定其上。
内六方接头3主要是传递扭距和外六方接头4一起起到导向作用。
取心外筒6主要是传递扭距和保护岩心爪、不被损坏。
岩心爪12主要作用是打捞牙轮和捞取大块井底落物。
铣鞋13的主要作用是在打捞工具下井时,在遇到阻力进行划眼扩井的打捞时搅动井底落物聚集井的中央。
取心内筒6主要作用是靠伸缩套16的伸出带动磁铁9下移,伸到铣鞋13入口的附近把井底的落物吸住,靠弹簧17复位把落物带进内筒11。钢球14主要是密封伸缩套16加压,使伸缩套16动作。
其工作原理是根据打捞杯,磁捞器和(一把抓)的工作状况,巧妙的结合三者。工作时,将工具小至井底,开泵循环,旋转并小范围上,下活动工具,井底钻由钻井液从工具外环空间带出,到达杯筒口部时,由于环空突然变大,钻井液流速下降,较重的碎物就落入杯筒内。停泵,低速旋转工具下至井底,用铣鞋13拨动经泥浆冲洗挤靠在井壁的牙轮,钳牙等大块落物至井眼中央,投入钢球14后开泵,送钢球14到伸缩套16端面密封处,钢球14落入后,泵压会忽然上升1-2MP。弹簧17在液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带动磁铁9向下运动至铣鞋13入口处,待磁铁9吸到落井的牙轮后,停泵。待弹簧17复位后,磁铁9所吸的井底牙轮也一同跟随伸缩套16被提起。
待上一过程完成后,下压钻具,这时外六方接头4剪断悬挂销钉5下压取心内筒6,取心内筒6把外钻压传递缎给岩心爪12迫使岩心爪12向内弯曲,这样岩心爪12便抱紧落物,实现了第二个牙轮的打捞。这样便可以提钻了。
使用此种打捞器可以打捞1-2个牙轮而一般普通的打捞器只能打捞一个牙轮,而当两个牙轮落井时普通牙轮打捞器便失去了作用只能采用磨鞋磨碎一种方法。此双牙轮打捞器在打捞两个牙轮落井时可以节省2-3次起下钻时间,可以节省2-3只磨鞋,经济效益可观,在一般情况完全可在替代其它常规打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