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下液力冲砂器.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97611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20123865.4

申请日:

2003.11.14

公开号:

CN2677662Y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F04B 47/00申请日:20031114授权公告日:20050209期满终止日期:20131114|||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豉湖路12号,邮编:434000变更后: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豉湖路12号,邮编:434000|||授权

IPC分类号:

F04B47/00; E21B43/00

主分类号:

F04B47/00; E21B43/00

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发明人:

周立人; 韩规划; 刘仁敏

地址:

434000湖北省荆州市豉湖路1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采油的泵下液力冲砂器。由上接头、割缝管、柱塞缸、柱塞总成、下接头、吸入阀总成、喷射接头相互联接组成。它与下部可带抽油杆的抽油泵配合使用。上冲程时,柱塞总成向上运动,吸入阀总成开启,吸入油液。下冲程时,吸入阀总成关闭,柱塞总成向下运动,挤压油液,通过喷射接头上的喷射孔将油液高速喷出,搅动井底的油液和积砂,防止沉砂造成砂埋油层或砂埋尾管。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泵下液力冲砂器,由上接头(1)、割缝管(2)、柱塞缸(3)、柱 塞总成(4)、下接头(5)、吸入阀总成(6)、喷射接头(7)相互联接组成,其特征 是:上接头(1)与上部生产管柱中的尾管联接;柱塞上接头(401)与下部可带抽 油杆的抽油泵下部所带抽油杆联接;柱塞缸(3)和柱塞总成(4)组成一密封副; 割缝管(2)和柱塞缸(3)共同联接在上接头(1)和下接头(5)上;喷射接头(7) 与下接头(5)连接,内装有吸入阀总成(6);喷射接头(7)开有数个倾斜的喷射孔(701)。

说明书


泵下液力冲砂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采油用的泵下液力冲砂器。

    背景技术

    有杆抽油泵采油是油田开采最主要的手段。在出砂油井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因油层出砂造成砂埋油层或砂埋尾管,造成油井停产。要恢复生产就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清除油井中的积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出砂油井生产过程中会发生砂埋油层或砂埋尾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置在下部可带抽油杆的抽油泵下面,能防止砂埋油层或砂埋尾管的泵下液力冲砂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实现的:这种泵下液力冲砂器,由上接头、割缝管、柱塞缸、柱塞总成、下接头、吸入阀总成、喷射接头相互联接组成。柱塞总成在抽油杆带动下,作上、下冲程运动。上冲程运动,柱塞总成上行,吸入阀开启,油液进入柱塞总成下部柱塞缸内。下冲程运动,柱塞总成下行,吸入阀关闭,油液通过喷射接头的喷射孔将油液高速喷出。割缝管在管壁开的割缝是进油通道。割缝管与柱塞缸构成的进油腔是油流通道。上接头为油管螺纹,与抽油泵下的尾管连接。柱塞上接头为抽油杆螺纹,它与下部可带抽油杆抽油泵下的抽油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它在柱塞总成下行时,挤压进入柱塞缸下腔中的油液,通过喷射接头的喷射孔将油液高速喷出,搅动井底的油液和积砂,防止油层出砂自然沉降,通过抽油泵抽汲将油液和砂粒一起抽出,防止了砂埋油层或砂埋尾管。2、它与下部可带抽油杆的抽油泵配套使用,无需配备其它动力。3、与抽油泵联动可随时进行冲砂,有效地防止了砂埋油层或砂埋尾管,可延长检泵周期,降低采油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中:1上接头、2割缝管、3柱塞缸、4柱塞总成、5下接头、6吸入阀总成、7喷射接头、201割缝、301进油孔、302进油腔、303柱塞缸上腔、304柱塞缸下腔、401柱塞上接头、402刮砂环、403柱塞、404柱塞下接头、601阀球、602阀罩、603阀座、604进油通道、701喷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本实用新型泵下液力冲砂器由上接头(1)、割缝管(2)、柱塞缸(3)、柱塞总成(4)、下接头(5)、吸入阀总成(6)、喷射接头(7)相互联接组成。

    上接头(1)是与上部生产管柱中的尾管联接的功能部件;

    柱塞上接头(401)是与下部可带抽油杆的抽油泵下部所带抽油杆联接的功能部件;

    柱塞缸(3)和柱塞总成(4)组成一密封副;

    割缝管(2)和柱塞缸(3)共同联接在上接头(1)和下接头(5)上,割缝管(2)外壁与柱塞缸(3)内壁之间地环形空间形成一个进油腔(302);柱塞缸(3)上部开有进油孔(301);

    喷射接头(7)与下接头(5)连接,内装有吸入阀总成(6);喷射接头(7)开有数个倾斜的喷射孔(701);

    吸入阀总成(6)由阀球(601)、阀罩(602)、阀座(603)组成,阀罩(602)开有进油通道(604);

    根据抽汲液量设计割缝管(2)的割缝(201)长度,保证抽汲液有足够的流通面积。

    上述零部件之间均通过螺纹联接。

    其工作原理为:本泵下液力冲砂器与下部可带抽油杆的抽油泵配合使用。将本泵下液力冲砂器串联安装在生产管柱下,下入位置在开采油层下20m左右。上接头(1)与生产管柱中的尾管联接,柱塞上接头(401)与下部可带抽油杆的抽油泵下部的抽油杆联接。当下部可带抽油杆的抽油泵作上下冲程运动时,带动柱塞总成(4)上下运动。上冲程时,柱塞总成(4)向上运动,柱塞缸下腔(304)容积增大,腔内压力降低,在本泵下液力冲砂器与套管之间液柱压力的作用下,吸入阀总成(6)中的阀球(601)上行、离开阀座(603),吸入阀总成(6)开启,油液通过阀罩(602)的进油通道(604)进入柱塞缸下腔(304),与此同时柱塞缸上腔(303)容积减小,推动油液上行,帮助抽油泵吸油。下冲程时,柱塞总成(4)向下运动,吸入阀总成(6)中的阀球(601)下落、座在阀座(603)上,吸入阀总成(6)关闭,柱塞缸下腔(304)容积减小压力增高,当压力增高到大于本泵下液力冲砂器与套管之间液柱压力时,柱塞总成(4)推动油液通过喷射接头(7)的喷射孔(701)高速喷出,搅动井底的油液和积砂,与此同时柱塞缸上腔(303)容积增大,被搅动的井底油液、积砂的混合油液通过割缝管(2)的割缝(201)进入进油腔(302),再通过进油孔(301)进入柱塞缸上腔(303)。在下部可带抽油杆的抽油泵抽汲时,将进入柱塞缸上腔(303)油液、积砂的混合油抽汲出地面,确保不会砂造成砂埋油层或砂埋尾管。

泵下液力冲砂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泵下液力冲砂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泵下液力冲砂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下液力冲砂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下液力冲砂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采油的泵下液力冲砂器。由上接头、割缝管、柱塞缸、柱塞总成、下接头、吸入阀总成、喷射接头相互联接组成。它与下部可带抽油杆的抽油泵配合使用。上冲程时,柱塞总成向上运动,吸入阀总成开启,吸入油液。下冲程时,吸入阀总成关闭,柱塞总成向下运动,挤压油液,通过喷射接头上的喷射孔将油液高速喷出,搅动井底的油液和积砂,防止沉砂造成砂埋油层或砂埋尾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