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7598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4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7842.1

申请日:

2014.06.20

公开号:

CN104056585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01J 19/18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景鹏飞变更后:闫军政 王海港 秦立臣 王海泉 郭小兰 宋寅 崔艳莉 阎涛 谷廷辉 宋前进 冯勇杰|||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01J 19/18登记生效日:20160219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景鹏飞变更后权利人:闫军政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大道17号华博智慧园变更后权利人: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南一路70号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后权利人:王海港 秦立臣 王海泉 郭小兰 宋寅 崔艳莉 阎涛 谷廷辉 宋前进 冯勇杰|||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J 19/18申请日:20140620|||公开

IPC分类号:

B01J19/18

主分类号:

B01J19/18

申请人:

景鹏飞

发明人:

景鹏飞

地址: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大道17号华博智慧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代理人:

顾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为圆柱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固体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的壳体中部设有滤液筛板结构,所述滤液筛板上方的反应釜壳体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的固体进料口通过进料管连接在滤液筛板的下方,所述的固体进料口的下方设有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上;本发明通过滤液筛板、进料管和引料板结构,方便在连续反应过程中添加固体物料的同时,提高反应釜内液体的搅拌效率,方便物料之间的充分搅拌,同时通过滤液筛板层进行溢流排料,溢流的产物中不含固体杂质,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节省多余操作,提高整体工艺的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为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连接在壳体底部,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固体进料口和进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中部设有滤液筛板结构,所述滤液筛板上方的反应釜壳体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的固体进料口通过进料管连接在滤液筛板的下方,所述的固体进料口的下方设有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液筛板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引料板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料板为圆环形的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为锥形的圆环引料板,所述引料板的大口端固定焊接在反应釜内壳体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说明书

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固液反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固液搅拌的高效溢流反应釜。
背景技术
搅拌反应釜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各个领域;目前市面上普通的固液搅拌反应釜,固体和液体反应完成后,固体残渣容易混入到液体中随着出料口一起排出反应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工作,操作繁琐;普通的固液反应很难进行连续反应,反应过程中很难继续添加固体物料,由于反应釜内的剧烈搅拌,在实际过程中,通过溢流的出料方式排出的产物中容易混杂固体物料,导致产品的纯度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溢流出料、方便连续生产的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为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连接在壳体底部,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固体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的壳体中部设有滤液筛板结构,所述滤液筛板上方的反应釜壳体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的固体进料口通过进料管连接在滤液筛板的下方,所述的固体进料口的下方设有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上。
本发明所述的滤液筛板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引料板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高度的二分之一;由于反应釜内的物料添加不宜过多,防止反应釜产生事故,溢流口安装在反应釜高度的三分之二处,通过与其配套安装的滤液筛板,提高过滤效果,同时引料板结构主要是方便将固体物料导入到壳体底部,防止固体物料因重量太大而砸坏搅拌桨。
本发明所述的引料板为圆环形的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为锥形的圆环引料板,所述引料板的大口端固定焊接在反应釜内壳体上;通过锥形的圆环引料板,方便将固体物料导入到壳体底部,同时其本身还有引流作用,方便反应液在反应釜壳体内形成对流,提高搅拌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反应釜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在连续反应完成后,或者是反应釜中固体残渣过多时,通过出料口进行排料,操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反应釜壳体内的滤液筛板、进料管和引料板结构,方便在连续反应过程中添加固体物料的同时,提高反应釜内液体的搅拌效率,方便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的充分搅拌,反应效率高,同时通过滤液筛板层进行溢流排料,溢流的产物中不含固体杂质,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节省多余操作,提高整体工艺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引料板俯视结构简图;
其中,1壳体,2 搅拌电机,3搅拌轴,4 固体进料口,5 进液口,6 进料管,7 滤液筛板,8 引料板,9 溢流口,10 出料口,11 引料板的大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为圆柱形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搅拌电机2通过搅拌轴3连接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的壳体1上端设有固体进料口4和进液口5,所述的壳体1中部设有滤液筛板结构7,所述滤液筛板7上方的反应釜壳体1上设有溢流口9,所述的固体进料口4通过进料管5连接在滤液筛板7的下方,所述的固体进料口4的下方设有引料板8,所述的引料板8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1上。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所述的滤液筛板7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1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引料板8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1高度的二分之一;由于反应釜内的物料添加不宜过多,防止反应釜产生事故,溢流口安装在反应釜壳体1高度的三分之二处,通过与其配套安装的滤液筛板7,提高过滤效果,同时引料板结构8主要是方便将固体物料导入到壳体底部,防止固体物料因重量太大而砸坏搅拌桨。
实施例3: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引料板8为圆环形的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8为锥形的圆环引料板,所述引料板的大口端11固定焊接在反应釜内壳体1上;通过锥形的圆环引料板8,方便将固体物料导入到壳体底部,同时其本身还有引流作用,方便反应液在反应釜壳体内形成对流,提高搅拌效果。
实施例4:如图1所示,所述的反应釜壳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0;在连续反应完成后,或者是反应釜中固体残渣过多时,通过出料口10进行排料,操作简单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585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6585A21申请号201410277842122申请日20140620B01J19/1820060171申请人景鹏飞地址210012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花神大道17号华博智慧园72发明人景鹏飞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代理人顾进54发明名称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为圆柱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固体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的壳体中部设有滤液筛板结构,所述滤液筛板上方的反应釜壳体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的固体进料口通过进料管连接在滤液筛板的。

2、下方,所述的固体进料口的下方设有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上;本发明通过滤液筛板、进料管和引料板结构,方便在连续反应过程中添加固体物料的同时,提高反应釜内液体的搅拌效率,方便物料之间的充分搅拌,同时通过滤液筛板层进行溢流排料,溢流的产物中不含固体杂质,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节省多余操作,提高整体工艺的生产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6585ACN104056585A1/1页21一种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为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

3、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连接在壳体底部,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固体进料口和进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中部设有滤液筛板结构,所述滤液筛板上方的反应釜壳体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的固体进料口通过进料管连接在滤液筛板的下方,所述的固体进料口的下方设有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液筛板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引料板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高度的二分之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料板为圆环形的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为锥形的圆环引料板,所述引料板的大口端固定焊接在反应釜内壳体上。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壳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权利要求书CN104056585A1/2页3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化工固液反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固液搅拌的高效溢流反应釜。背景技术0002搅拌反应釜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的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各个领域;目前市面上普通的固液搅拌反应釜,固体和液体反应完成后,固体残渣容易混入到液体中随着出料口一起排出反应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工作,操作繁琐;普通的固液反应很难进行连续反应,反应过程中很难继续添加固体物料,由于反应釜内的剧烈搅。

5、拌,在实际过程中,通过溢流的出料方式排出的产物中容易混杂固体物料,导致产品的纯度下降。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溢流出料、方便连续生产的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为圆柱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搅拌电机通过搅拌轴连接在壳体底部,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固体进料口和进液口,所述的壳体中部设有滤液筛板结构,所述滤液筛板上方的反应釜壳体上设有溢流口,所述的固体进料口通过进料管连接在滤液筛板的下方,所述的固体进料口的下方设有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上。0005本发明所。

6、述的滤液筛板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引料板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高度的二分之一;由于反应釜内的物料添加不宜过多,防止反应釜产生事故,溢流口安装在反应釜高度的三分之二处,通过与其配套安装的滤液筛板,提高过滤效果,同时引料板结构主要是方便将固体物料导入到壳体底部,防止固体物料因重量太大而砸坏搅拌桨。0006本发明所述的引料板为圆环形的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为锥形的圆环引料板,所述引料板的大口端固定焊接在反应釜内壳体上;通过锥形的圆环引料板,方便将固体物料导入到壳体底部,同时其本身还有引流作用,方便反应液在反应釜壳体内形成对流,提高搅拌效果。0007本发明所述的反应釜壳体的底部设有出。

7、料口;在连续反应完成后,或者是反应釜中固体残渣过多时,通过出料口进行排料,操作简单方便。000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反应釜壳体内的滤液筛板、进料管和引料板结构,方便在连续反应过程中添加固体物料的同时,提高反应釜内液体的搅拌效率,方便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的充分搅拌,反应效率高,同时通过滤液筛板层进行溢流排料,溢流的产物中不含固体杂质,方便进行下一步的处理,节省多余操作,提高整体工艺的生产效率。说明书CN104056585A2/2页4附图说明0009图1为本发明结构简图;图2为本发明引料板俯视结构简图;其中,1壳体,2搅拌电机,3搅拌轴,4固体进料口,5进液口,6进料管,7滤液筛板,8引料板,。

8、9溢流口,10出料口,11引料板的大口端。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0011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效固液搅拌溢流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为圆柱形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搅拌电机2通过搅拌轴3连接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的壳体1上端设有固体进料口4和进液口5,所述的壳体1中部设有滤液筛板结构7,所述滤液筛板7上方的反应釜壳体1上设有溢流口9,所述的固体进料口4通过进料管5连接在滤液筛板7的下方,所述的固体进料口4的下方设有引料板8,所述的引料板8固定连接在反应釜壳体1上。0012实施例2如图1所示,所述的滤液筛板7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1高度。

9、的三分之二;所述引料板8的安装高度为反应釜壳体1高度的二分之一;由于反应釜内的物料添加不宜过多,防止反应釜产生事故,溢流口安装在反应釜壳体1高度的三分之二处,通过与其配套安装的滤液筛板7,提高过滤效果,同时引料板结构8主要是方便将固体物料导入到壳体底部,防止固体物料因重量太大而砸坏搅拌桨。0013实施例3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引料板8为圆环形的引料板,所述的引料板8为锥形的圆环引料板,所述引料板的大口端11固定焊接在反应釜内壳体1上;通过锥形的圆环引料板8,方便将固体物料导入到壳体底部,同时其本身还有引流作用,方便反应液在反应釜壳体内形成对流,提高搅拌效果。0014实施例4如图1所示,所述的反应釜壳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0;在连续反应完成后,或者是反应釜中固体残渣过多时,通过出料口10进行排料,操作简单方便。001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56585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5658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