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13383A43申请公布日20120111CN102313383ACN102313383A21申请号201010229913222申请日20100707F24J2/46200601F24H9/00200601F24H9/1820060171申请人侯国山地址475500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文化路中段高翔科技研究所72发明人侯国山54发明名称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57摘要一种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主要由内胆、换热器组成,热交换器由换热球、换热器座和多条呈并联状态的换热管构成,循环通道的总截面值很大,循环介质的流动阻力很低,这就为自然循环加热工作状态铺平了道路。本发明有。
2、足够大的热交換面积,因而热阻小且热交換温度低,热交換面上不易结垢,可永远保持较高的热交換效率。本发明主要由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增强高分子材料制造,能节约大量的金属原材料,大幅度的降低系统的制造成本,且有寿命长、可靠性高、生产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广阔的市场前景。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13387A1/1页21一种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主要由内胆、换热器组成,其特征是内胆壁内有增强层,增强层上冲压拉伸有多个圆台或棱台形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内胆采用高分子材。
3、料,或改性高分子材料,或增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高分子材料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增强层为管状、或螺旋状、或环状、或网状、或纤维分散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增强层用的是金属材料、或玻纤、或碳纤、或化纤、或钢纤、或陶瓷纤维材料、或天然纤维材料、或植物纤维、或纤维复合材料;增强层或在内胆壁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内胆中安装有管球式换热器;多根换热管两端通过换热管接口分别与换热器座、换热球上的内腔相连通;换热球内腔上部通过换热球排气管接口、排气管、换热器座第一排气管接口与换热器座内腔相连通。
4、;换热器座第二排气管接口与大气相通;换热器座循环管接口与换热器座内腔相连通;第一冷水管接口通过冷水管、第二冷水管接口与内胆内腔下部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内胆、增强层、内胆上所有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一体化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换热球、换热球上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换热器座、换热器座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其特征是换热器座与内胆一端热熔连接或焊接在一起;内胆另一端安装有电加热器。权利要求书CN102313383ACN102313387A1/2页3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
5、内胆所属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箱内胆,尤其是一种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背景技术0002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用保温水箱多为不锈钢内胆,由于不锈钢内胆焊缝存在晶间腐蚀问题,使用寿命短是一个尚未解决的世界难题,虽然国内外近年来有使用钢板搪瓷内胆的趋势,而搪瓷内胆加工工艺要求高,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或针眼,同时搪瓷脆性较大,震动、碰撞容易产生鳞爆现象,另外,搪瓷在热水中会逐渐溶解剥落,技术上称为“沸水失重”现象,这就使得搪瓷内胆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很难保证。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不锈钢内胆、搪瓷内胆寿命短、价格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0004本发明解决其。
6、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胆壁内有增强层,增强层上冲压拉伸有多个圆台或棱台形孔。0005内胆采用高分子材料,或改性高分子材料,或增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高分子材料制造。0006增强层为管状、或螺旋状、或环状、或网状、或纤维分散状结构。0007增强层用的是金属材料、或玻纤、或碳纤、或化纤、或钢纤、或陶瓷纤维材料、或天然纤维材料、或植物纤维、或纤维复合材料;增强层或在内胆壁外。0008内胆中安装有管球式换热器;多根换热管两端通过换热管接口分别与换热器座、换热球上的内腔相连通;换热球内腔上部通过换热球排气管接口、排气管、换热器座第一排气管接口与换热器座内腔相连通;换热器座第二排气管接口与大气相通;换。
7、热器座循环管接口与换热器座内腔相连通;第一冷水管接口通过冷水管、第二冷水管接口与内胆内腔下部相连通。0009内胆、增强层、内胆上所有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一体化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换热球、换热球上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换热器座、换热器座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0010换热器座与内胆一端热熔连接或焊接在一起。内胆另一端安装有电加热器。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热交换器的循环通道由多条呈并联状态的换热管构成,循环通道的总截面值很大,循环介质的流动阻力很低,这就为自然循环加热工作状态铺平了道路。0012本发明有足够大的热交換面积,因而热阻小且热交換温度低,。
8、热交換面上不易结垢,可永远保持较高的热交換效率。0013本发明主要由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增强高分子材料制造,能节约大量的金属原材料,大幅度的降低系统的制造成本,且有寿命长、可靠性高、生产工艺简单、可大规说明书CN102313383ACN102313387A2/2页4模工业化生产,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0014附图是一种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的剖面示意图。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6图中1换热器座第一冷水管接口,2换热器座,3换热器座第二冷水管接口,4冷水管,5换热器座第一换热管接口,6第一换热管,7内胆,8增强层,9半体内胆接口,10换热球第一换热管接口。
9、,11圆台形孔,12电加热器,13电加热器安装接口,14金属螺母,15传感器安装接口,16换热球内腔,17换热球,18换热球第二换热管接口,19换热球排气管接口,20第二换热管,21排气管,22换热器座第二换热管接口,23换热器座第一排气管接口,24换热器座曲面壳,25热水管接口,26换热器座内腔,27换热器座第二排气管接口,28换热器座第一座循环管接口,29换热器座第二座循环管接口。具体实施方式0017附图描述了一种球管式全塑承压双循环内胆的结构形式。内胆7采用高分子材料,或改性高分子材料,或增强高分子材料,或复合高分子材料制造;内胆壁内有增强层8,增强层8上有圆台或棱台形孔11;增强层为管。
10、状、或螺旋状、或环状、或网状、或纤维分散状结构。增强层用的是金属材料、或玻纤、或碳纤、或化纤、或钢纤、或陶瓷纤维材料、或天然纤维材料、或植物纤维、或纤维复合材料;增强层或在内胆壁外。内胆、增强层、内胆上所有的管接口为一体化吹塑成型,或一体化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当内胆分体吹塑成型,或分体滚塑成型,或分体注塑成型时,两半体内胆连接在一起后构成内胆,9为半体内胆接口;换热器座2、换热球17采用高分子材料,或改性高分子材料,或增强高分子材料制造;换热器座内有空腔26;换热球内有空腔16;第一换热管6一端通过换热器座第一换热管接口5与换热器座内腔26相连通,第一换热管6另一端通过换热球第一换热管接。
11、口10与换热球内腔16相连通;第二换热管20一端通过换热器座第二换热管接口22与换热器座内腔26相连通,第二换热管20另一端通过换热球第二换热管接口18与换热球内腔16相连通;换热球内腔16上部通过换热球排气管接口19、排气管21、换热器座第一排气管接口23与换热器座内腔26相连通;换热器座第二排气管接口27与大气相通;换热器座第一循环管接口28、换热器座第二循环管接口29与换热器座内腔26相连通;第一冷水管接口1通过冷水管4、第二冷水管接口3与内胆内腔下部相连通;换热器座、多根换热管、换热球共同构成换热器;换热器座2与内胆7下端热熔连接或焊接在一起。传感器安装接口15与内胆内腔上部相连通;热水管接口25与内胆内腔上部相连通;电加热器安装接口13内埋藏有金属螺母14,电加热器12安装固定在电加热器安装接口13内;实用时,内胆轴为水平方向。说明书CN102313383ACN102313387A1/1页5说明书附图CN10231338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