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97481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04666.8

申请日:

2007.03.30

公开号:

CN101685225A

公开日:

2010.03.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2F 1/1339登记生效日:2015101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变更后权利人:奥特司科技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日本国东京都变更后权利人:日本东京都|||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39申请日:20070330|||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9; G02F1/1333

主分类号:

G02F1/1339

申请人: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吉野正雄; 岩崎信; 西野利晴; 坛上信二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2006.3.30 JP 2006-094926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液晶单元集合体由与各个液晶单元对应的上述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形成的多个框状密封材接合具有可获取多个液晶单元的面积的第一与第二基板材而组装。上述多个框状密封材,其相邻的边跨越上述各单元区域的分割线并以加和了邻接的两个框状密封材的宽度后的宽度连续形成。该框状密封材的邻接的边在将液晶单元集合体分割为各个液晶单元的工序中被同时分割。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晶单元集合体,利用多个框状密封材接合第一基板材与第二基板材,并且,按照所述框状密封材的每一个形成有与液晶单元对应的单元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单元区域包括:
由所述框状密封材围绕的画面区域;和
端子排列部,其位于所述画面区域外,排列有多个与所述画面区域内的电极连接的端子,
在所述各框状密封材中,
位于所述画面区域和所述端子排列部之间的一边与其他框状密封材的各边独立,并且,
与位于所述画面区域和所述端子排列部之间的一边不同的至少一边与其他框状密封材的一边共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框状密封材以跨越相互邻接的单元区域的边界的方式形成有与其他框状密封材共有的一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框状密封材以宽度比与其他框状密封材独立的一边宽的方式形成有与其他框状密封材共有的一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各框状密封材中,在位于所述画面区域和所述端子排列部之间的一边上形成有用于注入液晶的注入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单元区域具有将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材的电极与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材的电极连接的交叉连接部,
所述各交叉连接部在相互邻接的两个单元区域间形成为一体。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交叉连接部配置有将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材的电极与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材的电极电连接的交叉材。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交叉连接部形成在所述各框状密封材的外侧。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交叉连接部在相互邻接的两个单元区域间形成为相对于其边界对称的形状。

9.
  一种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工序,以在与一个液晶单元对应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至少形成第一电极的方式在第一基板材上形成所述第一电极;
第二工序,以在所述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至少形成第二电极的方式在第二基板材上形成所述第二电极;
第三工序,在所述第一基板材的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的面上或所述第二基板材的形成有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的面上,以围绕画面区域且不围绕排列有多个与所述画面区域内的电极连接的端子的端子排列部的方式,按所述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形成框状密封材;
第四工序,使所述第一基板材的形成有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的面和所述第二基板材的形成有所述第二电极的一侧的面对置,利用所述框状密封材贴合所述第一基板材与所述第二基板材;
第五工序,切断所述第一基板材与所述第二基板材而分离为各个液晶单元,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按如下方式形成所述框状密封材:位于所述画面区域和所述端子排列部之间的一边与其他框状密封材的各边独立,并且,与位于所述画面区域和所述端子排列部之间的一边不同的至少一边与其他框状密封材的一边共有。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五工序中,沿着在所述框状密封材共有的一边上设置的分割线切断所述第一基板材与所述第二基板材。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按如下方式形成所述框状密封材:在位于所述画面区域和所述端子排列部之间的一边上形成用于注入液晶的注入口。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工序中,利用分配器涂敷密封材而形成所述框状密封材。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形成将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材的电极与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材的电极按所述单元区域的每一个电连接的交叉连接部的工序,
所述各交叉连接部在相互邻接的两个单元区域间形成为一体。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五工序中,沿着在所述交叉连接部上设置的分割线切断所述第一基板材与所述第二基板材。

说明书

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3月30日、申请号为200710091455.9、发明名称为“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液晶单元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具备设置间隔而对置配置、经由围绕预定面积的画面区域的框状密封材而接合的一对基板。上述一对基板的对置的内面中,在一侧基板的内面上与上述画面区域对应地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在另一侧基板的内面上,设置有在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对置的区域形成更多个像素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在上述一侧基板的周缘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向上述另一侧基板的外方伸出的端子排列部,在该端子排列部上设置有分别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电连接的多个端子。
上述液晶单元是采用以下方法制造出来的:组装排列多个液晶单元而形成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将该液晶单元集合体分离为上述多个液晶单元。根据该制造方法,可以一并制造多个液晶单元(特开2000-19536号公报)。
在该制造方法中,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具有可分别获取多片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的面积,是经由多个框状密封材接合第一基板材与第二基板材而组装的,其中第一基板材排列了多个第一基板区域,第二基板材排列了与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对应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框状密封材在上述各基板区域中围绕画面区域而形成。
而且,该液晶单元集合体是通过沿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与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各自的分割线分开上述接合后的第一与第二基板材,从而分离为多个液晶单元。
但是,上述现有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将上述第一基板材划分为比围绕上述画面区域的框状密封材的外形大的形状的多个第一基板区域。再有,将上述第二基板材划分为整个外周的外形比上述框状密封材的外形大的形状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因此,可从上述第一及第二基板材获取的基板数减少,从而液晶单元的生产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可从第一及第二基板材获取的基板数,且提高了液晶单元的生产率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液晶单元集合体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材,其在与一个液晶单元对应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至少形成有第一电极,并相邻排列有多个上述单元区域;
第二基板材,其与上述第一基板材的各单元区域对应地在上述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至少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电极对置的第二电极;和
多个框状密封材,其配置于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之间,具有相邻的至少一个的连接一边而连续的共用边,形成为按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每一个进行划分的框状,并接合上述第一基板材与上述第二基板材。
再有,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第一基板材的第一工序,该第一基板材在与一个液晶单元对应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至少形成有第一电极,并相邻排列有多个上述单元区域;
形成第二基板材的第二工序,该第二基板材与上述一侧基板材的各单元区域对应地在上述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至少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电极对置的第二电极;
第三工序,在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中的至少之一的形成有上述电极的面上,将按上述各单元区域划分的框状密封材形成为在整个邻接的单元区域通过至少一条的连接一条边的共用边而连续的形状;
第四工序,使上述第一基板材与第二基板材的各自形成有电极的面对置并贴合而形成单元集合体;
第五工序,将上述单元集合体按每个上述单元区域,沿着由上述密封材划分的单元区域的周边且沿着上述邻接的单元区域的形成上述共用边的上述框状密封材上设置的分割线切断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和上述密封材,从而分离为各个液晶单元。
进而,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工序,在具有可获取多片液晶单元的基板的面积的第一基板材的板面的、沿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连续排列并与一个液晶单元的一侧基板对应的第一基板区域的每一个内,形成对显示一个液晶单元的图像的画面区域进行定义的多个第一电极、和用于形成排列有分别与这些第一电极连接的多个端子的端子排列部的多个端子电极;
第二工序,在具有可获取多片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的面积的第二基板材的板面的、与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的上述画面区域对应排列并与一个液晶单元的一侧基板对应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的每一个内,形成与形成于上述第一基板材的多个第一电极对置的第二电极;
第三工序,在第一基板材与上述第二基板材的至少之一上形成框状密封材,该框状密封材具有跨越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与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之一的相互邻接的基板区域的边界而形成的共用边、和围绕上述画面区域的其他边,并具有在这些多个基板区域内连续的形状;
第四工序,以使上述第二基板区域与上述第一基板区域的画面区域对置的方式来配置上述第一基板材与第二基板材,并利用上述框状密封材来接合这些上述第一基板材与第二基板材;
第五工序,沿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与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各自边界上的分割线,将上述接合后的第一与第二基板材、和跨越上述相互邻接的基板区域的边界而形成的共用边同时分割,从而分离为多个液晶单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可从所述第一及第二基板材获取的液晶单元的个数增多,生产率提高。
再有,根据本发明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可以缩短制造工序,提高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单元集合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切断表示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切断表示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1的V部的放大图。
图6是沿图5的VI-VI线切断表示的剖视图。
图7A~图7C分别表示液晶单元集合体的分割过程,图7A是表示对第一基板材进行了划线的状态的工序图,图7B是表示对第二基板材进行了划线的状态的工序图,图7C是表示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被分割的状态的工序图。
图8分别表示液晶单元,图8A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液晶单元的俯视图,图8B是用现有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液晶单元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组装后的液晶单元集合体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图2及图3是沿图1的II-II线及III-III线切断表示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IV部的放大图,图5是图1的V部的放大图,图6是沿图5的VI-VI线切断表示的剖视图。
首先对所制造的液晶单元10进行说明,如图8A所示,该液晶单元10隔着间隙对置设置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并经由围绕预定面积的画面区域的框状密封材18接合。
该液晶单元10的一对基板的对置的内面中,在上述第一基板11的内面上与上述画面区域对应地设有多个透明的第一电极13。在上述第二基板12的内面上,设有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13对置的至少一个透明的第二电极15。由上述第二电极15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13对置的多个区域来定义各个像素。进而,在上述一对基板的内面的与上述画面区域对应的区域分别形成有覆盖上述电极13、15的取向膜(未图示)。
再有,上述一侧的第一基板11的周缘部的一部分上形成有向上述另一侧的第二基板12的外方伸出的端子排列部11a(参照图8)。该端子排列部11a上设有分别与上述多个第一电极13和上述第二电极15电连接的多个端子(未图示)。
该液晶单元10在上述第一基板11的内面设置有:与上述画面区域对应的、作为第一电极13的行方向及列方向排列为矩阵状的多个第一电极13(以下称为像素电极13);分别与这些像素电极13对应的多个TFT(薄膜晶体管)14;向各行的TFT14供给栅极信号的多条扫描线(未图示);向各列的TFT14供给数据信号的多条信号线(未图示)。在上述另一侧基板的内面上,跨越上述画面区域的整个区域而设有与上述多个像素电极13对置的一张膜状的第二电极(以下称为对置电极15)。由这些各要素构成了有源矩阵液晶单元。
进而,如图4所示,该液晶单元10具备分别与上述第二基板内面的上述框状密封材18所围绕的画面区域内的上述多个像素对应设置的红、绿、蓝三色的滤色器16R、16G、16B。这些滤色器16R、16G、16B形成于上述另一侧基板的基板面上,其上形成有上述对置电极15。
另外,在图4中简化了上述TFT14,上述TFT14由形成于上述一侧基板的基板面上的栅电极、覆盖各TFT14的栅电极而形成于上述基板面的几乎整个面上的透明的栅极绝缘膜、在上述栅极绝缘膜上与上述栅电极对置形成的i型半导体膜、分别隔着n型半导体膜形成于上述i型半导体膜的夹持沟道区域的两侧部之上的源电极及漏电极、覆盖这些部件而设置的外涂绝缘膜构成。
再有,上述多条扫描线在上述基板面上与各行的TFT14的栅电极形成为一体。上述多条信号线在上述栅极绝缘膜上与各列的TFT14的漏电极形成为一体。上述多个像素电极13形成于上述栅极绝缘膜之上,在其中一个角部,与对应于该像素电极13的TFT14的源电极连接。
进而,如图8A所示,上述第一基板11的一个缘部,例如上述列方向的一端侧的缘部具有上述端子排列部11a,该端子排列部11a上形成有未图示的多个信号线端子及扫描线端子。
而且,上述多条信号线被导出到上述端子排列部11a而与上述多个信号线端子连接。上述多条扫描线在上述多个像素电极13的排列区域的外侧迂回而被导出到上述端子排列部11a,并与上述多个扫描线端子连接。
还有,如图5及图6所示,在上述第二基板12的内面,在其周缘部的预定部分、例如与上述第一基板11的端子排列部11a相反侧的缘部的两端的角部形成有从上述对置电极15导出的交叉连接部15a。在上述第一基板11上,在其缘部的与上述交叉连接部15a对应的部分上设置有交叉电极(cross electrode)17,该交叉电极17经由引导布线(未图示)而连接到形成于上述端子排列部11a的未图示的对置电极端子上。
而且,上述框状密封材18将沿第二基板12外周的矩形的一个角部形成为内侧设置了切口部的形状,上述交叉电极17形成于上述框状密封材18外侧的上述切口部。上述对置电极15的交叉连接部15a与上述交叉电极17在上述框状密封材18的外侧经由混入了导电性粒子的树脂所构成的导电性交叉材20而连接。
再有,在上述框状密封材18的与上述第一基板11的端子排列部11a相反侧的边上设置有将该边部分切落而形成的液晶注入口19。
如图1~图6所示,上述液晶单元10是通过形成液晶单元集合体1后将其分离为每个液晶单元而制造出来的。该液晶单元集合体1是由多个框状密封材18接合具有可以获取多片上述液晶单元10的面积的第一与第二基板材2、3后组装而成,其中多个框状密封材18在与上述液晶单元10对应的每个上述各单元区域110形成。在该液晶单元集合体1中,上述单元区域110在除去形成了其液晶注入口19和端子排列部11a的边的两侧端密接,并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排列有多个。
第一与第二基板材2、3分别由0.5~0.9mm、优选约0.7mm板厚的玻璃板构成。
而且,上述第一基板材2在其对置的板面上,以与上述液晶单元10的形成了上述端子排列部11a的第一基板11对应的形状设置有在正交的两个方向上连续排列的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在该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的每一个中,与上述画面区域对应地形成有上述多个像素电极13、TFT14、扫描线、信号线及取向膜。上述端子排列部11a中形成有与上述多条信号线连接的信号线端子、与扫描线连接的扫描线端子及与交叉电极17连接的对置电极端子。
再有,上述第二基板材3在其对置的板面上,以与上述液晶单元10的第二基板对应的形状设置有:分别与上述第一基板区域111的端子排列部11a以外的区域对应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分别与上述第一基板11的上述端子排列部11a对应的多个切掉区域121。各个第二基板区域112中形成有:分别与多个像素对应的上述红、绿、蓝三色的滤色器16R、16G、16B;覆盖这些滤色器16R、16G、16B的对置电极15及取向膜。
上述第一基板材2与上述第二基板材3隔着预定间隔而由与各液晶单元10对应的密封材18接合。该密封材18形成为:围绕各个单元区域110,且除去相邻的单元区域110的形成有液晶注入口19的边和与端子排列部11a对应的边以外的两侧边密接的形状。即,上述密封材将与各个液晶单元10的侧边对应的边的宽度形成得比其他边宽,与相邻的单元区域110对应的密封材18形成为其侧边不产生间隙而紧密连续的形状。
在图1~图3及图5、图6中,单点划线111a、111b对应于上述第一基板材2的正交的两个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基板区域111的边界,是用于分离为各个液晶单元10的分割线。单点划线112a对应于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直接相邻的第二基板区域112的边界,是用于分离为各个液晶单元10的分割线。单点划线112b对应于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第二基板区域112与上述切掉部分21的边界,表示用于分离为各个液晶单元10的分割线。
在此,在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中,在与各液晶单元10对应的单元区域110直接相邻的单元区域110的侧端缘所对应的夹着分割缘部的上述分割线112a而相邻的部分,即上述框状密封材18的切口部设置有从上述对置电极15导出的交叉连接部15a。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一基板材2的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中,在与其缘部的上述交叉连接部15a对应的部分分别设置有交叉电极17,其经由引导布线连接于形成在上述第一基板区域111的端子排列部11a的对置电极端子。
再有,上述多个框状密封材18在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2、3的一方、例如第二基板材3上,通过网板印刷或采用分配器的涂敷,分别与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的周缘部对应并围绕上述画面区域而形成。上述框状密封材18的各边中的直接相邻的第二基板区域112的边具有跨过上述分割线112a而加和了两方的缘部的宽度的共用边18a,与上述交叉电极17对应的部分形成为比上述交叉电极17还位于上述基板区域12内侧的形状。
另外,上述液晶注入口19的壁部,其外端与上述分割线112b一致,或者越过上述分割线112b而向上述切掉部21稍稍突出。
进而,在该实施例中,将上述对置电极15的交叉连接部15a与上述交叉电极17形成在上述第一及第二基板区域11、12的上述端子排列部11a相反侧的缘部两端的角部所对应的部分。而且,上述框状密封材18形成为将与上述角部对应的部分斜向倒角的形状。
上述多个框状密封材18根据所制造的液晶单元10的画面区域的基板间间隙(像素电极13与对置电极15之间的间隙),形成为例如0.003~0.007mm的厚度。
还有,上述框状密封材18的各边中、上述共用边18a以外的两边形成为例如0.6~0.8mm的宽度,上述共用边18a形成为上述三边宽度的2倍即1.2~1.6mm的宽度。
再有,在形成了上述框状密封材18的基板材、例如第二基板材3上,用于连接上述对置电极15的交叉连接部15a与上述交叉电极17的导电性交叉材20与夹着上述分割线112a而相邻的上述交叉连接部15a对应,形成为横跨其两方的交叉连接部15a的形状。该交叉材20通过网板印刷或采用分配器的涂敷而形成为与上述框状密封材18实质相同的厚度。
而且,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2、3使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与上述第一基板材2的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的端子排列部11a以外的区域分别对置,并经由上述多个框状密封材18接合。而且,上述对置电极15的交叉连接部15a与上述交叉电极17通过上述导电性交叉材20连接。
上述液晶单元10是通过以下工序制造出来的:在上述第一基板材2的板面上,在与多个液晶单元对应的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的每一个上形成像素电极13等必需部件的第一工序;在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板面上,在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的每一个上形成对置电极15等必需部件的第二工序;在上述第一基板材2与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至少之一上涂敷框状密封材18、交叉材20的第三工序;由框状密封材18等接合这些上述第一基板材2与上述第二基板材3而形成液晶单元集合体的第四工序;沿分割线分割液晶单元集合体1的第五工序。
在上述第一工序中,将上述第一基板材2的板面划分为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在该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的每一个上,形成多个像素电极13、多个TFT14、扫描线、信号线、取向膜、多个端子及交叉电极17。
在上述第二工序中,将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板面划分为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2与切掉部分21,在该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2的每一个上,形成上述红、绿、蓝三色的滤色器16R、16G、16B、对置电极15及其交叉连接部15a与取向膜。
在上述第三工序中,在上述第一基板材2与第二基板材3的至少之一上涂敷多个框状密封材18,其与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的周缘部分别对应,形成为:围绕上述画面区域,且其各边中的直接相邻的第二基板区域112的边由横跨分割线112a的宽度的共用边18a构成的形状。再有,在上述第一基板材2与第二基板材3的至少之一的、夹着上述分割线112a而相邻的上述对置电极15的交叉连接部15a与上述交叉电极17所对应的部分上,将导电性交叉材20形成为横跨其两方的形状。
在上述第四工序中,使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的端子排列部11a以外的区域与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2相互对置贴合,以便由上述框状密封材18及导电性交叉材20接合上述第一基板材2与第二基板材3,组装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
在上述第五工序中,沿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与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及上述多个切掉部121各自的分割线111a、111b、112a、112b将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的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2、3分割开。同时,沿上述分割线将上述框状密封材18的上述共用边18a分割为上述相邻的一侧基板区域侧的部分和另一侧基板区域侧的部分,将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分割为多个液晶单元10。通过这些第一~第四工序,可以一并制造多个液晶单元。
图7表示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的分离方法,该液晶单元集合体1如下所述地被分离为多个液晶单元10。
首先,如图7A所示,沿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的分割线111a、111b,由刀轮22对上述第一基板材2的外面划线,利用其应力使上述第一基板材2上产生沿上述分割线111a、111b的裂缝23。
接着,如图7B所示,沿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2及切掉部分21的分割线112a、112b,由刀轮22对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外面划线,利用其应力使上述第二基板材3上产生沿上述分割线112a、112b的裂缝24。
另外,上述第一基板材2外面的划线和上述第二基板材3外面的划线可以按相反的顺序进行,再有第一与第二基板材2、3外面的划线所采用的刀轮2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接着,如图7C所示,在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上施加弯曲力,沿上述裂缝23、24,将上述第一基板材2分割为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将上述第二基板材3分割为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与多个切掉部121。与此同时,上述框状密封材18的上述共用边18a沿上述分割线111a、112a产生裂缝,被分割为构成各个液晶单元的框状密封材。同样,上述交叉材20也沿上述分割线111a、112a产生裂缝,被分割为构成各个液晶单元的交叉材。
在该液晶单元集合体1的分离中,如上所述,由于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2、3由0.5~0.9mm板厚的玻璃板构成,故即使在上述基板材2、3的多个框状密封材18的共用边18a的部分上,也会因沿上述分割线111a、112a的划线的应力,而可以使上述基板材2、3的几乎整个厚度产生裂缝23、24,在这部分上也可以利用上述弯曲力分离基板材2、3。
该制造方法是利用多个框状密封材18接合上述第一基板材2与第二基板材3而组装成液晶单元集合体1的,该多个框状密封材18分别与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的周缘部对应,形成为:围绕上述基板区域112的画面区域,且其各边中的相邻的边由横跨上述分割线111a、112a而具有两边的宽度的共用边18a构成的形状。然后,沿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与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及上述多个切掉部121的各自的分割线111a、111b、112a、112b将上述接合后的第一与第二基板材2、3分割开。通过该分割,上述框状密封材18的上述共用边18a也被沿上述分割线111a、111b分割。由此,根据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由于可在第一、第二基板区域使多个液晶单元10靠近而无间隙地排列,故能够增加可从上述第一及第二基板材2、3获取的基板数,提高液晶单元10的生产率。
图8A表示以上述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液晶单元10,图8B表示以现有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液晶单元10′。
如图8B所示,以现有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液晶单元10′,其一侧基板(第一基板材的第一基板区域)11′及另一侧基板(第二基板材的第二基板区域)12′的与端子排列部11a′相反侧的缘部、和与该缘部正交的两个缘部分别突出到框状密封材18′的外侧。
与此相对,如图8A所示,以上述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液晶单元10,其一侧基板(第一基板材2的第一基板区域)11及另一侧基板(第二基板材3的第二基板区域)12的隔着端子排列部11a而对置的两个边的缘部与上述框状密封材18的外缘一致。
即,以上述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液晶单元10,与以现有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相同画面尺寸的液晶单元10′相比,一对基板11、12的没有端子排列部11a的方向的宽度W小。
因此,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增加可从上述第一及第二基板材2、3获取的基板数,提高液晶单元10的生产率。
并且,上述实施例的制造方法将上述多个框状密封材的各边中的、不介由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上述切掉部121而直接相邻的边形成为横跨上述分割线112a而包含上述相邻的第二基板区域112的两方缘部的宽度的共用边18a。因此,在通过网板印刷来形成上述框状密封材18时,其印刷图案简单。另外,在通过采用了分配器的涂敷来形成上述框状密封材18时,可以简单地进行将上述分配器移动到密封材涂敷图案的控制。因此,易于形成上述框状密封材18,可以提高上述液晶单元的生产率,由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进而,在该制造方法中,在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的周缘部中、不介由上述切掉部121而直接相邻的缘部的夹着上述分割线112a而邻接的部分,分别设置有从上述对置电极15导出的交叉连接部15a。再有,在上述第一基板材2的多个第一基板区域111的缘部的与上述交叉连接部15a对应的部分,分别设置有与形成于上述第一基板区域111的端子排列部11a的端子连接的交叉电极17。而且,与夹着上述分割线112a而邻接的上述交叉连接部15a对应,设置形成为横跨其两方的交叉连接部15a的形状的导电性交叉材20,从而形成了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进而,在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的分离时,沿上述分割线111a、112a将上述交叉材20分割。因此,在通过网板印刷来形成上述交叉材20的情况下,该印刷图案变得简单。或者在通过采用分配器的涂敷来形成上述交叉材20的情况下,可以使上述分配器移动到用于涂敷交叉材的位置,可以将喷出上述交叉材的上述分配器的动作次数设为大致1/2,从而可以缩短上述交叉材20的涂敷工序。
再有,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利用多个框状密封材18来接合上述第一基板材2与上述第二基板材3,其中多个框状密封材18与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的周缘部分别对应,围绕上述画面区域,且其各边中的相邻的边具有横跨分割线112a而包含上述相邻的第二基板区域112的两方缘部的宽度的共用边18a。而且,该框状密封材20形成为与上述交叉电极17对应的部分比上述交叉电极17还位于上述基板区域内侧的形状。
还有,从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的每一个上设置的对置电极15导出的多个交叉连接部15a分别设置于上述第二基板区域112的夹着分割线112a而邻接的部分上。而且,在上述第一基板材2的与上述交叉连接部15a对应的部分上,将导电性交叉材20形成为与横跨上述分割线112a而邻接的交叉连接部15a的两方连接的形状,该导电性交叉材20与连接于上述端子排列部11a上形成的端子的交叉电极17连接。因此,能够增加可从上述第一及第二基板材2、3获取的基板数,可以提高液晶单元10的生产率。再有,该液晶单元集合体1可以缩短上述框状密封材18与上述交叉材20的形成工序,从而可以提高液晶单元10的生产率。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以图7所示的方法将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分离为多个液晶单元10,但也可以例如通过水压切断,以沿上述分割线111a、111b、112a、112b分割开第一与第二基板材2、3,同时沿上述分割线111a、111b分割框状密封材18的共用边18a的方法,将上述液晶单元集合体1分离为多个液晶单元10。该情况下,第一与第二基板材2、3也可以利用比上述实施例厚的玻璃板。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单元集合体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的液晶单元集合体由以横跨上述分割线111a的形状连续的金属膜形成:与夹着上述第二基板材3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112的分割线112a而邻接的交叉连接部15a的一个对应的一个交叉电极17;与另一个交叉连接部15a对应的另一个交叉电极17。上述交叉电极17在液晶单元集合体1的分离时被沿上述分割线112a分割。其他构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液晶单元集合体1相同。
本实施例的液晶单元集合体利用上述连续的金属膜来形成与夹着上述分割线111a邻接的交叉连接部15a的一个对应的一个交叉电极17、与另一个交叉连接部15a对应的另一个交叉电极17,因此上述框状密封材18、上述交叉材20及上述交叉电极17的形状变得简单,上述交叉电极17的形成变得容易。
另外,在图9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虽然由上述分割线111a上具有中心的圆形金属膜来形成与夹着上述分割线111a邻接的交叉连接部15a对应的两个交叉电极17,但该金属膜不限于圆形,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形例那样,形成为以上述分割线111a为边界而左右对称的矩形。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单元集合体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材,其在与一个液晶单元对应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至少形成有第一电极,并使上述单元区域邻接而排列有多个;第二基板材,其与上述第一基板材的各单元区域对应地在上述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至少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电极对置的第二电极;和多个框状密封材,其配置于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之间,具有连接邻接的至少一边而连续的共用边,形成为按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每一个进行划分的框状,并接合上述第一基板材与上述第二基板材。
在该液晶单元集合体中,优选上述多个框状密封材具有:跨越相互邻接的多个单元区域的边界而形成,且形成为宽度比其他边宽的共用边。再有,优选上述多个单元区域包括:分别由上述框状密封材围绕的画面区域;和端子排列部,其位于该画面区域的外侧,排列有与上述第一、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连接的端子电极,在上述框状密封材中,除去与相互邻接的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上述端子排列部对应的框状密封材的部分之外的其他框状密封材的部分彼此形成共用边。进而,优选上述多个单元区域形成为:由沿上述框状密封材的外形的三条边界、排列有上述端子排列部的端子的一条边界构成的矩形,在上述多个框状密封材中,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除去排列有上述端子排列部的端子的一条边界之外的其他三条边界中、至少沿一条边界形成的边和分别邻接的单元区域的上述框状密封材的对应边形成共用边。
在该液晶单元集合体中,优选在上述多个框状密封材中,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除去排列有上述端子排列部的端子的边界之外的其他三条边界中、沿夹着排列有上述端子的一条边界而相互对置的两条边界形成的两条边和分别邻接的单元区域的上述框状密封材的对应边形成共用边。再有,优选在上述多个框状密封材中,在沿与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排列有上述端子排列部的端子的边界对置的边界的边上形成有用于注入液晶的注入口,沿除去排列有上述端子的边界和与该边界对置的边界之外的其他边界而形成的两条边和分别邻接的单元区域的上述框状密封材的对应边形成共用边。
进而,在液晶单元集合体中,优选在上述第一基板材上,在邻接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中,在各个框状密封材外侧的、夹着邻接的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边界而相互邻近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交叉电极,在上述第二基板材上,在上述邻接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中,在上述框状密封材外侧的、夹着邻接的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边界而相互邻近的位置且与形成于上述第一基板材的上述交叉电极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二电极连接的交叉连接部,进而在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之间的、上述邻接的单元区域的上述交叉电极与交叉连接部对置的位置上配置有共用的交叉材,该交叉材跨越上述邻接的单元区域的边界一体形成,且用于分别电连接各个单元区域的上述交叉电极与交叉连接部。该情况下,希望分别形成于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的邻接的单元区域的上述交叉电极与交叉连接部的至少之一由跨越邻接的两个单元区域的边界而连续的导电膜形成。再有,希望上述交叉电极与交叉连接部的至少之一形成为相对于邻接的两个单元区域的边界对称的形状。
本发明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形成第一基板材的第一工序,该第一基板材在与一个液晶单元对应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至少形成有第一电极,并使上述单元区域邻接而排列有多个;形成第二基板材的第二工序,该第二基板材与上述一侧基板材的各单元区域对应地在上述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至少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电极对置的第二电极;第三工序,在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中的至少之一的形成有上述电极的面上,将按上述各单元区域划分的框状密封材形成为通过跨越邻接的单元区域而连接至少一边的共用边而连续的形状;第四工序,使上述第一基板材与第二基板材各自形成了电极的面对置并贴合而形成单元集合体;第五工序,将上述单元集合体按每个上述单元区域,沿着由上述密封材划分的单元区域的周边且沿着上述邻接的单元区域的形成上述共用边的上述框状密封材上设置的分割线分割为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和上述密封材,从而分离为各个液晶单元。
在该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中,优选上述第一工序具有如下工序:在第一基板材的上述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形成分别由上述框状密封材围绕的画面区域、和位于该画面区域的外侧且排列有至少与第一电极连接的端子电极的端子排列部,上述第三工序具有如下工序:在除去与相互邻接的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上述端子排列部对应的框状密封材的部分之外的其他框状密封材的部分上,形成共有邻接的单元区域的上述框状密封材彼此的共用边。再有,优选上述第三工序具有如下工序: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除去排列有上述端子排列部的端子的边界之外的其他三条边界中、沿夹着排列有上述端子的一条边界而相互对置的两条边界形成的两条边和分别邻接的单元区域的上述框状密封材的对应边形成共用边。进而,优选上述第三工序具有如下工序:形成由沿与上述多个单元区域的排列有上述端子排列部的端子的边界对置的边界形成有用于注入液晶的注入口的边、沿排列有上述端子的边界的边、沿除去排列有上述端子排列部的端子的边界和与其对置的边界之外的其他边界而形成并在邻接的单元区域之间形成的共用边所构成的框状密封材。还有,优选上述第三工序具有如下工序:在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中的至少之一的形成有上述电极的面上,利用分配器涂敷密封材而形成上述框状密封材。
再有,在该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第一工序具有如下工序:在一侧基板材的形成有上述第一电极的面的上述邻接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形成第一连接端子,该第一连接端子向上述框状密封材所围绕的区域的外侧延伸到夹着上述邻接的单元区域的框状密封材的上述共用边上的分割线而相互邻接的位置而配置,且至少与上述第一电极连接,第二工序具有如下工序:在另一侧基板材的形成有上述第二电极的面的上述邻接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与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对置且在各个邻接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夹着上述分割线而邻接的位置上形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工序还具有如下工序:在一侧基板的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和上述另一侧基板的第二连接端子的任意之一的、夹着上述分割线而邻接配置的分别两个第一连接端子或第二连接端子上涂敷用于电连接上述第一与第二连接端子的共用的导电性交叉材,第五工序具有如下工序:按每个上述单元区域沿上述分割线分割夹着邻接的单元区域的上述分割线而邻接的分别两个上述第一与第二连接端子之间设置的上述交叉材。该情况下,希望上述第一工序具有由跨越邻接的两个单元区域的边界而连续的导电膜形成上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工序。再有,希望上述第一工序具有将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形成为相对于邻接的两个单元区域的边界对称的形状的工序。而且,希望上述第三工序具有在上述第一与第二基板材中的至少之一的形成有上述电极的面上利用分配器涂敷交叉材的工序。
进而,本发明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序,在具有可获取多片液晶单元的基板的面积的第一基板材的板面的、沿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连续排列并与一个液晶单元的一侧基板对应的第一基板区域的每一个内,形成对显示一个液晶单元的图像的画面区域进行定义的多个第一电极、和用于形成排列有分别与这些第一电极连接的多个端子的端子排列部的多个端子电极;第二工序,在具有可获取多片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的面积的第二基板材的板面的、与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的上述画面区域对应排列并与一个液晶单元的一侧基板对应的多个第二基板区域的每一个内,形成与形成于上述第一基板材的多个第一电极对置的第二电极;第三工序,在第一基板材与上述第二基板材的至少之一上形成框状密封材,该框状密封材具有跨越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与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之一的相互邻接的基板区域的边界而形成的共用边、和围绕上述画面区域的其他边,并具有在这些多个基板区域内连续的形状;第四工序,以使上述第二基板区域与上述第一基板区域的画面区域对置的方式来配置上述第一基板材与第二基板材,并利用上述框状密封材来接合这些上述第一基板材与第二基板材;第五工序,沿上述多个第一基板区域与上述多个第二基板区域各自边界上的分割线,将上述接合后的第一与第二基板材、和跨越上述相互邻接的基板区域的边界而形成的共用边同时分割,从而分离为多个液晶单元。
在该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第一工序具有如下工序:在一侧基板材的每个上述邻接单元区域的形成有上述第一电极的面上形成第一连接端子,该第一连接端子向上述框状密封材所围绕的区域的外侧延伸到夹着上述邻接的单元区域的分割线而相互邻接的位置而配置,且与上述第一电极连接,第二工序具有如下工序:在另一侧基板材的每个上述邻接单元区域的形成有上述第二电极的面上,与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对置且在各个邻接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夹着上述分割线而邻接的位置上形成第二连接端子,第三工序具有如下工序:与一侧基板的上述第一连接端子和上述另一侧基板的第二连接端子的任意之一的、夹着上述分割线而邻接配置的分别两个第一连接端子或第二连接端子对应地涂敷用于电连接上述第一与第二连接端子的共用的导电性交叉材,第五工序具有如下工序:按每个上述单元区域沿上述分割线分割夹着邻接的单元区域的上述分割线而邻接的分别两个上述第一与第二连接端子之间设置的上述交叉材。
再有,本发明的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及液晶单元集合体不限于上述的有源矩阵液晶单元,也可以适用于在一侧基板的内面形成有沿行方向的多条扫描电极(第一电极)、在另一侧基板的内面形成有沿列方向的多条信号电极(第二电极)的单纯矩阵液晶单元,或者在一侧基板的内面形成有与显示图案对应的形状的多个扇形电极(第一电极)、在另一侧基板的内面形成有与上述多个扇形电极对置的至少一个共用电极(第二电极)的液晶单元的制造及其液晶单元集合体。

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单元集合体及液晶单元的制造方法。其中液晶单元集合体由与各个液晶单元对应的上述各单元区域的每一个内形成的多个框状密封材接合具有可获取多个液晶单元的面积的第一与第二基板材而组装。上述多个框状密封材,其相邻的边跨越上述各单元区域的分割线并以加和了邻接的两个框状密封材的宽度后的宽度连续形成。该框状密封材的邻接的边在将液晶单元集合体分割为各个液晶单元的工序中被同时分割。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