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模块阵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主板模块阵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主板模块阵列。
背景技术
服务器为网络系统中服务各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可提供网络使用者需要的磁盘与打印服务等功能,同时也可供各客户端彼此分享网络环境内的各项资源。服务器的基本架构和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大致相同,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及输入/输出(I/O)设备等部件所组成,并由总线(Bus)在内部将其连接起来,透过北桥芯片连接中央处理器和内存,而透过南桥芯片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等。服务器按机箱结构来说大约经历了三个演变过程:从早期的塔式机箱到强调集中性能的机架式、再到高密度计算方式的刀片服务器。
在此以机架服务器为例,机架服务器是一种外观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的服务器,配合机柜统一使用。可以说机架式是一种优化结构的塔式服务器,它的设计宗旨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服务器空间的占用。很多专业网络设备都是采用机架式的结构,其多为扁平式,就如同抽屉一般。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这些。机架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
机柜的尺寸也是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通常从22U到42U不等。机柜内按U的高度有可拆卸的滑动拖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的标高灵活调节高度,以存放服务器、集线器、磁盘阵列柜等网络设备。服务器摆放好后,它的所有I/O线全部从机柜的后方引出(机架服务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后方),统一安置在机柜的线槽中,一般贴有标号,便于管理。
一般而言,机架服务器其内部多采用单一主板的设计,且此单一主板多半会被固定于机箱上。当机架服务器中的主板发生故障时,主板的检修与拆卸变得相当不便利,进而造成一些维修与维护上的困扰。此外,若仅是主板上的部分组件发生功能异常的现象,仍须对整块主板进行更换的动作,而在进行更换主板的同时,机架服务器便处于停机的状态。因此,机架服务器无法长时间持续地维持在正常的操作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板模块阵列,其具有多个主板模块,且各主板模块可分别进行维护与维修。此外,在同一个机箱空间内,可容纳多个主板模块,以提高机箱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主板模块阵列,适于组装于一服务器的一机箱,主板模块阵列包括一组分隔板及多个主板模块。分隔板具有一组向内延伸的承载轨道。各主板模块包括一具有多个组件的主板及一承载主板的抽取式托盘,其中抽取式托盘配置于承载轨道上,且抽取式托盘适于被从机箱内拉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分隔板包括组装于机箱的一第一分隔板及一第二分隔板,第二分隔板实质上平行第一分隔板,其中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之间维持一间距。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承载轨道包括一第一承载轨道及一第二承载轨道。第一承载轨道从第一分隔板朝向第二分隔板方向延伸,且第二承载轨道从第二分隔板朝向第一分隔板方向延伸。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承载轨道与第二承载轨道位于同一平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组件包括散热片、散热风扇、中央处理器、控制芯片、内存以及数据输入/输出连接端口。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抽取式托盘包括一承载底板及一后端面板。承载底板适于承载主板。后端面板与承载底板连接,并从承载底板的边缘向上延伸。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后端面板具有多个破孔。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抽取式托盘适于以后端面板所在的一端被从机箱内拉出。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各主板模块还包括一连接于抽取式托盘的弹性闩扣,且分隔板还包括一扣孔,弹性闩扣适于与扣孔相扣,而维持主板模块于机箱内。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上述主板模块阵列,还包括多组依序相邻排列的分隔板,这些抽取式托盘配置于这些组分隔板的这些组承载轨道,位于同一组分隔板之间的各抽取式托盘依序互相叠置。
本发明的服务器包括多个可共同运作的主板模块,且各主板模块分别配置于各抽取式托盘。因此,可通过将部分抽取式托盘从机箱拉出以对部分主板模块进行维护与维修,而不影响服务器的运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立体图。
图2及图3为图1的服务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板模块阵列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之主板模块100适于组装于一服务器50。服务器50包括一机箱52、一硬盘阵列54、一电源供应器56及一风扇模块58。
图2及图3为图1的服务器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请参考图2及图3,主板模块阵列100包括至少一组分隔板110(图2中以二组分隔板110为例)及多个主板模块120。分隔板110具有一组向内延伸的承载轨道112。各主板模块120包括一具有多个组件E的主板122及一承载主板122的抽取式托盘124,其中抽取式托盘124配置于承载轨道112上,且抽取式托盘124适于被从机箱52内朝A1方向拉出。如此则可通过分别将各抽取式托盘124从机箱52拉出,而分别对各主板模块120进行维修。
本实施例是以一组分隔板110做为例子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主板模块阵列100仅具有一组分隔板110,详言之,主板模块阵列100可进一步包括其它组的分隔板,且各组分隔板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便于大量制造。此外,各组分隔板可依序紧密地排列,以增加结构强度并使机箱内的空间运用更具弹性。
请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板110包括组装于机箱52的一第一分隔板114及一第二分隔板116,第二分隔板114实质上平行第一分隔板116,其中第一分隔板114与第二分隔板116之间维持一间距D。承载轨道112包括一第一承载轨道112a及一第二承载轨道112b。第一承载轨道112a从第一分隔板114朝向第二分隔板116方向延伸,且第二承载轨道112b从第二分隔板116朝向第一分隔板114方向延伸。第一承载轨道112a与第二承载轨道112b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施例是以第一承载轨道112a及第二承载轨道112b做为例子进行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承载轨道112仅具有第一承载轨道112a及第二承载轨道112b,详言之,承载轨道112可进一步包括其它的承载轨道,而这些承载轨道位在另一平面(不同于第一承载轨道112a与第二承载轨道112b所在的平面)上,亦即承载轨道112可以包括四个、六个或是更多对承载轨道。如此,第一分隔板114与第二分隔板116便可承载两个以上地主板模块120。
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这些组件E包括散热片F、散热风扇(未绘示)、中央处理器(未绘示)、控制芯片(未绘示)、内存M以及数据输入/输出连接端口P。抽取式托盘124包括一承载底板124a及一后端面板124b。承载底板124a适于承载主板122。后端面板124b与承载底板124a连接,并从承载底板124a的边缘向上延伸。后端面板124b可以是单一部件或是由多个子部件所构成。数据输入/输出连接端口P会被后端面板124b所暴露,后端面板124b具有多个破孔H1,破孔H1包括散热用的破孔以及用以让数据输入/输出端口P外露的破孔。
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各主板模块120还包括一连接于抽取式托盘124的弹性闩扣126,且分隔板110还包括多个扣孔H2,弹性闩扣126适于与扣孔H2相扣,而维持主板模块120于机箱52内。当然,本发明亦可采用其它用以固定抽取式托盘124的机构设计,本发明不限制必须采用图2中所绘示出的弹性闩扣126。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服务器包括多个可共同运作的主板模块,且各主板模块分别配置于各独立的抽取式托盘。因此,当必须对主板模块进行维护或部分主板模块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可将部分抽取式托盘从机箱拉出以对部分主板模块进行维护与维修,而不影响服务器的运作。此外,在同一个机箱空间内,可容纳多个主板模块,以提高机箱空间利用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