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97379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3319.0

申请日:

2009.03.31

公开号:

CN101508601A

公开日:

2009.08.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C05F 11/08收件人:覃金铃文件名称:手续合格通知书|||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5F 11/08登记生效日:20161219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马民强变更后权利人:覃金铃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013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象岗山19号703房变更后权利人: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唐工业区高普路83号综合楼A栋二层|||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5F 11/08登记生效日:2016072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孙明坤变更后权利人:马民强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象岗山19号703房变更后权利人:510013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象岗山19号703房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郭少萍|||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C05F 11/08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孙明坤 马民强变更后:孙明坤 郭少萍|||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5F 11/08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孙明坤变更后权利人:孙明坤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象岗山19号703房变更后权利人: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象岗山19号703房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马民强变更后权利人:郭少萍登记生效日:2013090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5F11/08; C05G1/00

主分类号:

C05F11/08

申请人:

孙明坤; 马民强

发明人:

孙明坤; 马民强

地址:

510030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象岗山19号703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德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农副产品下脚料(饼粕、禽畜粪便、秸秆、米糠、骨粉等)为原料,采用已知的酵母菌(Saccharomgces cerevasae)和枯草芽孢杆菌(Barillas subotilis)为有益微生物菌群,经液体发酵生产菌种,对原料大剂量接种一种或两种菌种进行固体发酵,腐熟后经风干或烘干,制成多功能微生物有机肥料。其主要原料的重量比为:饼粕40~50份、骨粉10~20份、秸秆或米糠20~30份、水20~30份、酵母菌菌液或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各2~5份。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造方法简单;成品肥料功能全、质量高、应用效果好;施用本发明的肥料能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环境污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方中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饼粕40~50份、骨粉10~20份、秸秆或米糠20~30份、水20~30份、酵母菌(Saccharomgces cerevasae)菌液或枯草芽孢杆菌(Barillas subotilis)菌液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各2~5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配方中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由饼粕40~50份、骨粉10~20份、秸秆或米糠20~30份、水20~30份、酵母菌(Saccharomgces cerevasae)菌液或枯草芽孢杆菌(Barillas subotilis)菌液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各2~5份发酵制成的发酵物料100份、硫酸亚铁1~3份、硫酸锌0.5~1.5份、硫酸镁0.5~1份、尿素1~2份、硫酸钾1~2份、重过磷酸钙1~2份。

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下列重量份数配比取原料:饼粕40~50份、骨粉10~20份、秸秆或米糠20~30份、水20~30份、酵母菌菌液或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各2~5份;
(2)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常温条件下堆积发酵,发酵条件为:营养物质碳氮比控制在15~26∶1之间,含水量控制在30%~45%之间,微生物发酵温度为25℃~50℃,发酵时间为20~30天;
(3)发酵完毕后,将发酵物料烘干或风干,即得本制备方法制备的微生物有机肥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酵母菌菌液的培养制备方法:
将酵母菌母种接入斜面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在温度为28~30℃的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将活化的酵母菌按5~30%的量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再将一级种子培养的酵母菌菌液按5~30%的量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进行二级种子培养,即得微生物有机肥制备所使用的酵母菌菌液;
所述斜面活化培养基中各组分占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葡萄糖0.5~1.0%或者赤砂糖5~10%、蛋白胨0.5~1.0%、硫酸镁0.1~0.2%、磷酸二氢钾0.1~0.3%、磷酸氢二钾0.1~0.5%、琼脂2%,加水至100%,调pH值为5.6~7.0;
所述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占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葡萄糖0.5~1.0%或者赤砂糖5~10%、硫酸镁0.1~0.2%、磷酸二氢钾0.1~0.3%、磷酸氢二钾0.1~0.5%,加水至100%,调pH值为5.6~7.0。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的培养制备方法:
将枯草芽孢杆菌母种接入斜面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在温度为32~35℃的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将活化的枯草芽孢杆菌按5~30%的量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再将一级种子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5~30%的量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48~72小时进行二级种子培养;即得微生物有机肥制备所使用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所述斜面活化培养基中各组分占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蛋白胨0.5~1.0%、牛肉膏0.3~0.5%、氯化钠0.2~0.5%、琼脂2%,加水至100%,调pH值为6.0~7.0;
所述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占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豆粉0.5~1.0%、玉米粉0.5~1.0%、氯化钠0.2~0.5%、磷酸二氢钾0.1~0.5%,加水至100%,调pH值为6.0~7.0。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步骤(3)中,发酵完毕后,按各原料重量份数比取下列原料:发酵物料100份、硫酸亚铁1~3份、硫酸锌0.5~1.5份、硫酸镁0.5~1份、尿素1~2份、硫酸钾1~2份、重过磷酸钙1~2份,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再经烘干或风干,即得到本制备方法制备的优质微生物有机肥。

说明书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肥料(microbial manure)是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和添加物(载体)培制而成的生物性肥料,通称菌肥或菌剂,是间接性肥料。菌肥中微生物的某些代谢过程或代谢产物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某些植物生长素、抗菌素的含量、促进土壤中一些营养性物质的转化或者兼有刺激植物的生育进程及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在微生物肥料中,以根瘤菌剂的研究和应用为最早和最广泛。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国家开始根瘤菌剂的商品生产。30年代,美国、苏联等国对自生固氮菌进行了多次试验和推广应用,70年代中期,巴西及中国学者先后在玉米根系上发现了联合固氮体系。随后的研究又证明,水稻、甘庶以及一些热带牧草农作物的根系均有很强的固氮活性。磷钾细菌剂的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
中国对菌肥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1950年开始对根瘤菌、抗生菌等多种菌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应用。在从欧美国家引进花生根瘤菌种的同时,筛选出大豆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的菌株,60年代在福建、吉林、江苏等省还就自生固氮菌剂进行多点的肥效研究;70年代开始,我国对小麦等作物根际联合固氮菌的农业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在,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国内微生物肥料市场越来越活跃,多种微生物肥料涌向市场,其中以“解磷解钾”型最有代表性。
微生物肥料的肥效发挥既受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如肥料中所含有效菌数、活性大小等质量因素;又受到外界其它因素的制约,如土壤水分、有机质、pH值等生态因素,所以微生物肥料的选择和应用都应注意合理性。
为了发挥微生物肥料的优势,避免微生物肥料的受制约性,需要一种集微生物、有机和无机的多元混合肥料,以解决单一微生物菌剂的受制约性,并且使微生物的作用更充分发挥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生物有机肥是充分利用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农副产品废料资源,通过有益微生物菌群发酵获得,其制备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能生产出质量高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应用效果好、易于推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其原料配方中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饼粕40~50份、骨粉10~20份、秸秆或米糠20~30份、水20~30份、酵母菌(Saccharomgces cerevasae)菌液或枯草芽孢杆菌(Barillas subotilis)菌液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各2~5份。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有机肥,其原料配方中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由饼粕40~50份、骨粉10~20份、秸秆或米糠20~30份、水20~30份、酵母菌(Saccharomgces cerevasae)菌液或枯草芽孢杆菌(Barillas subotilis)菌液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各2~5份发酵制成的发酵物料100份、硫酸亚铁1~3份、硫酸锌0.5~1.5份、硫酸镁0.5~1份、尿素1~2份、硫酸钾1~2份、重过磷酸钙1~2份。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下列重量份数配比取原料:饼粕40~50份、骨粉10~20份、秸秆或米糠20~30份、水20~30份、酵母菌菌液或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各2~5份;
(2)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常温条件下堆积发酵,发酵条件为:营养物质碳氮比(C/N)控制在15~26∶1之间,含水量控制在30%~45%之间,微生物发酵温度为25℃~50℃,发酵时间为20~30天;
(3)发酵完毕后,将发酵物料烘干或风干,即得到本制备方法制备的微生物有机肥料。
所述酵母菌菌液的培养制备方法:
将酵母菌母种接入斜面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在温度为28~30℃的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将活化的酵母菌按5~30%的量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再将一级种子培养的酵母菌菌液按5~30%的量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进行二级种子培养,即得微生物有机肥制备所使用的酵母菌菌液;
其中,所述斜面活化培养基中各组分占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葡萄糖0.5~1.0%或者赤砂糖5~10%、蛋白胨0.5~1.0%、硫酸镁0.1~0.2%、磷酸二氢钾0.1~0.3%、磷酸氢二钾0.1~0.5%、琼脂2%,加水至100%,调pH值为5.6~7.0;
所述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占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葡萄糖0.5~1.0%或者赤砂糖5~10%、硫酸镁0.1~0.2%、磷酸二氢钾0.1~0.3%、磷酸氢二钾0.1~0.5%,加水至100%,调pH值为5.6~7.0。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菌液的培养制备方法:
将枯草芽孢杆菌母种接入斜面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在温度为32~35℃的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将活化的枯草芽孢杆菌按5~30%的量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24~48小时进行一级种子培养;再将一级种子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5~30%的量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48~72小时进行二级种子培养;即得微生物有机肥制备所使用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其中,所述斜面活化培养基中各组分占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蛋白胨0.5~1.0%、牛肉膏0.3~0.5%、氯化钠0.2~0.5%、琼脂2%,加水至100%,调pH值为6.0~7.0;
所述种子培养基中各组分占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豆粉0.5~1.0%、玉米粉0.5~1.0%、氯化钠0.2~0.5%、磷酸二氢钾0.1~0.5%,加水至100%,调pH值为6.0~7.0。
本发明微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步骤(3)中,发酵完毕后,按各原料重量份数比取下列原料:发酵物料100份、硫酸亚铁1~3份、硫酸锌0.5~1.5份、硫酸镁0.5~1份、尿素1~2份、硫酸钾1~2份、重过磷酸钙1~2份,将原料混合均匀后,再经烘干或风干,即得到本制备方法制备的优质微生物有机肥。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采用农副产品下脚料(饼粕、禽畜粪便、秸秆、米糠、骨粉等)为原料,采用已知的酵母菌(Saccharomgces cerevasae)和枯草芽孢杆菌(Barillas subotilis)为有益微生物菌群,对原料同时大剂量接种两种菌种进行固体发酵,腐熟后经风干或烘干,制成多功能微生物有机肥料。本发明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所用原料来源广泛;成品肥料功能全、质量高、应用效果好;施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肥料能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酵母菌的培养制备
1)菌种活化:将酵母菌母种接入斜面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斜面培养基中各组分占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葡萄糖1.0%、蛋白胨1.0%、硫酸镁0.2%、磷酸二氢钾0.3%、磷酸氢二钾0.5%、琼脂2.0%、加水至100%;调pH值为5.6,1.21KPa灭菌20分钟。
培养环境:培养温度28~30℃;培养时间48小时。
2)一级种子培养:(以20Kg为标准)
将活化的酵母菌按5%的量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种子罐培养基组成为:赤砂糖2Kg、硫酸镁40g、磷酸二氢钾60g、磷酸氢二钾100g、加水至20Kg;调pH值为5.6~7.0,煮沸灭菌。
培养环境:培养温度28~30℃;培养时间48小时。
3)二级种子培养:(以1000Kg为标准)
将一级种子培养的酵母菌菌液按10%的量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种子培养基组成:赤砂糖100Kg、硫酸镁2Kg、磷酸二氢钾3Kg、磷酸氢二钾5Kg、加水至1000Kg;调pH值为5.6~7.0,煮沸灭菌。
培养环境:培养温度28~30℃;培养时间48小时。
实施例2 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制备
1)菌种活化:将枯草芽孢杆菌母种接入斜面活化培养基进行活化。斜面培养基中各组分占培养基的重量百分比为:蛋白胨1.0%、牛肉膏0.3%、氯化钠0.5%、琼脂2.0%、加水至100%;调pH值为7.0,1.21KPa灭菌20分钟,斜面划线培养,培养温度32~35℃,培养时间24小时。
2)一级种子培养:(以20Kg为标准)
将活化的枯草芽孢杆菌按5%的量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基组成为:豆粉202g、玉米粉200g、氯化钠100g、磷酸二氢钾100g、加水至20Kg;调pH值为7.0,煮沸灭菌。
培养环境:培养温度32~35℃;培养时间48小时。
3)二级种子培养:(以1000Kg为标准)
将一级种子培养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按10%的量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基组成:豆粉10Kg、玉米粉10Kg、氯化钠5Kg、磷酸二氢钾5Kg、加水至1000Kg;调pH值为7.0;煮沸灭菌。
培养环境:培养温度32~35℃;培养时间72小时。
实施例3 微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1)称取原料比例:
饼粕(蓖麻粕或棉籽粕)             500千克
骨粉                             100千克
米糠                             200千克
酵母菌菌液                       20千克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                 20千克
水                               200千克
其中,酵母菌菌液为按照实施例1方法获得的二级种子培养制备的菌液;
枯草芽孢杆菌菌液为按照实施例2方法获得的二级种子培养制备的菌液。
2)生产方法:先将饼粕、米糠、骨粉、菌液和水混合均匀,堆积发酵,发酵池尺寸:长12米、宽6米、高2米,物料堆积高度1米。
3)在常温下发酵20~30天,发酵期间温度会上升到70℃,在50~60℃时将物料转移至另外的发酵池,达到翻料降温的作用。发酵条件为:营养物质碳氮比(C/N)控制在15~26∶1之间,含水量控制在30%~45%之间,发酵微生物适宜生长温度为25℃~50℃,发酵时间为20~30天。
4)发酵完毕后,将物料烘干或风干,检测活菌数在10~20亿/克。在发酵结束后干燥前还可向物料中添加辅料:
1)称取辅料:以发酵物料1000千克计
硫酸亚铁           20千克
硫酸锌             10千克
硫酸镁             10千克
尿素               20千克
硫酸钾             10千克
重过磷酸钙         20千克
2)将发酵物料、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镁、尿素、硫酸钾、重过磷酸钙等均匀混合,检测混合物料氮磷钾总含量≥6.0%、有机质总含量≥25%、含水量粉状≤30%.颗粒≤15%、活菌数≥2亿/克。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农副产品下脚料(饼粕、禽畜粪便、秸秆、米糠、骨粉等)为原料,采用已知的酵母菌(Saccharomgces cerevasae)和枯草芽孢杆菌(Barillas subotilis)为有益微生物菌群,经液体发酵生产菌种,对原料大剂量接种一种或两种菌种进行固体发酵,腐熟后经风干或烘干,制成多功能微生物有机肥料。其主要原料的重量比为:饼粕4050份、骨粉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