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73795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211519.9

申请日:

2008.09.17

公开号:

CN101676622A

公开日:

2010.03.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1V 8/00申请公布日:201003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V 8/00申请日:20080917|||公开

IPC分类号:

F21V8/00; F21V13/00; F21V7/04; F21V15/02; F21V19/00;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V8/00

申请人:

华兴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能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建泓; 王耀毅; 孟培宏; 许炜仁

地址:

台湾省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梁 挥;张燕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包括:一导光模块、一封盖模块及一发光模块。该导光模块具有一中空导光本体及一成形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内表面的反射涂层。该封盖模块具有一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侧端的第一封盖本体及一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另一相反侧端的第二封盖本体。该发光模块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及该第一封盖本体的间的第一发光组件。为此,该等第一发光组件所产生的第一光线投向该中空导光本体,并且该第一光线通过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导引及该反射涂层的反射,以使得该中空导光本体产生环形的发光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光模块,其具有一中空导光本体及一成形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内表面的反射涂层;
一封盖模块,其具有一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侧端的第一封盖本体及一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另一相反侧端的第二封盖本体;以及
一发光模块,其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及该第一封盖本体之间的第一发光组件;
为此,该等第一发光组件所产生的第一光线投向该中空导光本体,并且该第一光线通过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导引及该反射涂层的反射,以使得该中空导光本体产生环形的发光效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导光本体为透明材质件或由透明材质与扩散粉混合材质构成件,并且该中空导光本体包括一块或多块导光本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表面具有一环形凹槽,并且该等第一发光组件容置于该环形凹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一容置于该环形凹槽内以填充于该等第一发光组件及该环形凹槽之间的透明封装胶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表面具有多个相对应该等第一发光组件的环形凹槽,并且该等第一发光组件分别容置于该等环形凹槽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多个分别容置于该等环形凹槽内以分别填充于每一个第一发光组件及每一个环形凹槽之间的透明封装胶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填充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表面及该等第一发光组件之间的透明封装胶体。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封盖本体及该第二封盖本体皆为非透光材质件。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封盖本体具有一第一平板部、一贯穿该第一平板部的第一开口、一设置于该第一平板部上的第一环形部、及一形成于该第一环形部的内表面的第一反射部,该等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平板部的上方且被该第一环形部所包围,并且该第一封盖本体通过该第一环形部包围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端的方式以固定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端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封盖本体具有一第二平板部、一贯穿该第二平板部的第二开口、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平板部上的第二环形部,并且该第二封盖本体通过该第二环形部包围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端的方式以固定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端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封盖本体具有一第二平板部、一贯穿该第二平板部的第二开口、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平板部上的第二环形部,并且该第二封盖本体通过该第二环形部卡固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端内的方式以固定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端上。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模块具有一第一基板及一形成于该第一基板上及该等第一发光组件之间的第一反射层,并且该等第一发光组件皆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另一个发光模块,其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及该第二封盖本体之间的第二发光组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模块具有一第二基板及一形成于该第二基板上及该等第二发光组件之间的第二反射层,并且该等第二发光组件皆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表面具有一环形凹,并且该等第二发光组件容置于该环形凹内。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一容置于该环形凹内以填充于该等第二发光组件及该环形凹槽之间的透明封装胶体。

17、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表面具有多个相对应该等第二发光组件的环形凹槽,并且该等第二发光组件分别容置于该等环形凹槽内。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多个分别容置于该等环形凹槽内以分别填充于每一个第二发光组件及每一个环形凹槽之间的透明封装胶体。

19、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填充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其中一侧表面及该等第二发光组件之间的透明封装胶体。

20、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封盖本体具有一第二平板部、一贯穿该第二平板部的第二开口、一设置于该第二平板部上的第二环形部、及一形成于该第二环形部的内表面的第二反射部,该等第二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二平板部上且被该第二环形部所包围,并且该第二封盖本体通过该第二环形部包围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端的方式以固定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端上。

说明书

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电灯的发明可以说是彻底地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倘若我们的生活没有电灯,夜晚或天气状况不佳的时后,一切的工作都将要停摆;倘若受限于照明,极有可使房屋建筑方式或人类生活方式都彻底改变,全人类都将因此而无法进步,继续停留在较落后的年代。
所以,今日市面上所使用的照明设备,例如:日光灯、钨丝灯、甚至到现在较广为大众所接受的省电灯泡,皆已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然而,此类电灯大多具有光衰减快、高耗电量、容易产生高热、寿命短、易碎或不易回收等缺点。再者,传统的日光灯的演色性较差,所以产生苍白的灯光并不受欢迎,此外因为发光原理在灯管二极电子的一秒钟120次的快速流动,容易在刚开启及电流不稳定时造成闪烁,此现象通常被认为是造成国内高近视率的元凶,不过这个问题可由改装附有“高频电子式安定器”的灯管来解决,其高频电子式安定器不但能把传统日光灯的耗电量再降20%,又因高频瞬间点灯时,输出的光波非常稳定,因此几乎无闪烁发生,并且当电源电压变动或灯管处于低温时,较不容易产生闪烁,此有助于视力的保护。然而,一般省电灯泡和省电灯管的安定器都是固定式的,如果要汰旧换新的话,就得连安定器一起丢弃,再者不管日光灯管再怎样省电,因其含有水银的涂布,废弃后依然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所以,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发光装置,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失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以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通过一中空导光本体、至少一发光模块及两个封盖本体的配合,以产生环形的发光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包括:一导光模块、一封盖模块、及一发光模块。其中,该导光模块具有一中空导光本体及一成形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内表面的反射涂层。该封盖模块具有一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侧端的第一封盖本体及一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另一相反侧端的第二封盖本体。该发光模块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及该第一封盖本体之间的第一发光组件。
为此,该等第一发光组件所产生的第一光线投向该中空导光本体,并且该第一光线通过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导引及该反射涂层的反射,以使得该中空导光本体产生环形的发光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一中空导光本体、至少一发光模块及两个封盖本体的配合,以产生环形的发光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B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1C为本发明图1B的1C-1C剖面图;
图2A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封盖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3A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B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A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B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七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导光模块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以及
图9为本发明导光模块的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第一实施例)
导光模块     1a    中空导光本体  10a
反射涂层     11a
封盖模块     2a    第一封盖本体  21a
第一平板部   210a
第一开口     211a
第一环形部   212a
第一反射部   213a
第二封盖本体 22a
第二平板部   220a
第二开口     221a
第二环形部   222a
发光模块     3a    第一基板     30a
第一发光组件 31a
第一反射层   32a
透明封装胶体 4a
第一光线     La
电线         Pa
(第二实施例)
中空导光本体  10b
第二封盖本体  22b    第二平板部    220b
第二开口      221b
第二环形部    222b
(第三实施例)
中空导光本体  10c    环形凹槽      100c
第一发光组件  31c
透明封装胶体  4c
(第四实施例)
中空导光本体  10d    环形凹槽      100d
第一发光组件  31d
透明封装胶体  4d
(第五实施例)
中空导光本体  10e    环形凹槽      100e
第一发光组件  31e
透明封装胶体  4e
(第六实施例)
中空导光本体  10f
反射涂层      11f
第一基板      30f
第一发光组件  31f
发光模块      3f′    第二基板     30f′
第二发光组件  31f′
第二反射层    32f′
第一封盖本体  21f
第二封盖本体  22f     第二平板部   220f
第二环形部    222f
第二反射部    223f
透明封装胶体  4f ′
第一光线      Lf
第二光线      Lf′
电线          Pf
(第七实施例)
中空导光本体  10g    扩散粉         100g
第一光线      Lg
第二光线      Lg ′
(第八实施例)
导光模块      1h     中空导光本体   10h
导光本体      101h
导光本体      102h
(第九实施例)
导光模块      1i     中空导光本体   10i
导光本体      101i
导光本体      102i
导光本体      103i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A至图1C所示,图1A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B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1C为本发明图1B的1C-1C剖面图。由上述该等图中可知,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包括:一导光模块1a、一封盖模块2a、一发光模块3a及一透明封装胶体4a。
其中,该导光模块1a具有一中空导光本体10a及一成形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内表面的反射涂层11a,并且该中空导光本体10a及该反射涂层11a可通过双料射出成形(double injection molding)、涂布(coating)或喷涂(spraying)的方式制作。该中空导光本体10a可为中空的任意形状柱体,例如中空圆柱体、中空方柱体、中空三角柱体、或中空多角柱体等,并且该中空导光本体10a内的中空形状亦可为任意形状,例如圆柱形、方柱形、三角柱形、或多角柱形等。以第一实施例而言,该中空导光本体10a为中空圆柱体,并且该中空导光本体10a内的中空形状为圆柱形。
再者,该封盖模块2a具有一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一侧端的第一封盖本体21a及一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另一相反侧端的第二封盖本体22a,并且该第一封盖本体21a及该第二封盖本体22a皆由非透光材质所制成。
此外,该第一封盖本体21a具有一第一平板部210a、一贯穿该第一平板部210a的第一开口211a、一设置于该第一平板部210a上的第一环形部212a、及一形成于该第一环形部212a的内表面的第一反射部213a,并且如图1B及图1C所示,该第一封盖本体21a通过该第一环形部212a包围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一端的方式以固定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一端上。
另外,该第二封盖本体22a具有一第二平板部220a、一贯穿该第二平板部220a的第二开口221a、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平板部220a上的第二环形部222a,并且如图1B及图1C所示,该第二封盖本体22a通过该第二环形部222a包围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另一相反端的方式以固定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另一相反端。
再者,该发光模块3a具有一第一基板30a、多个第一发光组件31a及一第一反射层32a,其中该第一基板30a可为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可连接一电线Pa,并且该电线Pa可穿过该第一开口211a而连接至一电源;或者,该电路板具有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功能,以提供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所需要电力),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皆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30a上,并且该第一反射层32a形成于该第一基板30a上及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之间。然而,上述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不一定为点状光源(pointlight source),例如可将一环形荧光层(图未示)预先覆盖于多个发光芯片(图未示)上,以使得该等发光芯片通过该荧光层产生一环形光源(annular lightsource)。此外,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颜色及上述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所产生光的颜色亦可随着使用者的使用需求来进行更换或调整。
如图1C所示,该发光模块3a容置于该第一封盖本体21a内,因此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位于该第一平板部210a的上方且被该第一环形部212a所包围,并且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位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a及该第一封盖本体21a之间。此外,通过该第一反射部213a及该第一反射层32a的配合,以使得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所产生的光线能够有效地被反射至该中空导光本体10a。
另外,该透明封装胶体4a填充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其中一侧表面及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之间。因此,在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其中一侧表面及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之间不会有任何的空气产生,所以本发明通过该透明封装胶体4a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投射光线至该中空导光本体10a时的光损失。
为此,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a所产生的第一光线L a投向该中空导光本体10a,并且因为该中空导光本体10a可由透明材质所制成,所以该第一光线L a通过该中空导光本体10a的导引及该反射涂层11a的反射,以使得该中空导光本体10a产生环形的发光效果。
请参阅图2A至图2B所示,其中图2A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封盖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由上述该等图中可知,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一第二封盖本体22b具有一第二平板部220b、一贯穿该第二平板部220b的第二开口221b、及一设置于该第二平板部220b上的第二环形部222b,并且如图2B所示,该第二封盖本体22b通过该第二环形部222b卡固于一中空导光本体10b的一端内的方式以固定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b的一端上。
请参阅图3A至图3B所示,其中图3A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B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由上述该等图中可知,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一中空导光本体10c的其中一侧表面具有一环形凹槽100c,并且多个第一发光组件31c容置于该环形凹槽100c内。此外,因为该环形凹槽100c的形状为环形之故,所以一容置于该环形凹槽100c内以填充于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c及该环形凹槽100c之间的透明封装胶体4c的形状为环形的。
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由上述图中可知,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四实施例中,一中空导光本体10d的其中一侧表面具有一底面呈V字型的环形凹槽100d,并且多个第一发光组件31d容置于该环形凹槽100d内。此外,因为该环形凹槽100d的底面形状为V字型之故,所以一容置于该环形凹槽100d内以填充于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d及该环形凹槽100d之间的透明封装胶体4d的底面形状为V字型。
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由上述图中可知,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五实施例中,一中空导光本体10e的其中一侧表面具有多个相对应多个第一发光组件的环形凹槽100e,并且多个第一发光组件31e分别容置于该环形凹槽100e内。此外,因为该等环形凹槽100e的形状为各别分开的方形之故,所以多个分别容置于该等环形凹槽内100e以分别填充于每一个第一发光组件31e及每一个环形凹槽100e之间的透明封装胶体4e的形状皆为方形的。
请参阅图6A至图6B所示,其中图6A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B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由上述该等图中可知,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第六实施例提供另一个发光模块3f′,其包括:一第二基板30f′、多个第二发光组件31f′及一第二反射层32f′,其中该第二基板30f′可为一电路板,该等第二发光组件31f′皆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30f′上,并且该第二反射层32f′形成于该第二基板30f′上及该等第二发光组件31f′之间。
如图6B所示,该发光模块3f′容置于一第二封盖本体22f内,因此该等第二发光组件31f′位于该第二平板部220f的上方且被该第二环形部222f所包围,并且该等第二发光组件31f′位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f及该第二封盖本体22f之间。此外,通过该第二反射部223f及该第二反射层32f′的配合,以使得该等第二发光组件31f′所产生的光线能够有效地被反射至该中空导光本体10f。
另外,另一个透明封装胶体4f′填充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f的其中一侧表面及该等第二发光组件31f′之间。因此,在该中空导光本体10f的其中一侧表面及该等第二发光组件31f′之间不会有任何的空气产生,所以本发明通过该透明封装胶体4f′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该等第二发光组件31f′投射光线至该中空导光本体10f时的光损失。
此外,一第一基板30f及该第二基板30f′可通过一电线Pf相互导通,并且该电线P f穿过该中空导光本体10f内的中空区域,最后从一第一封盖本体21f导引出去而连接至一电源。所以本发明的电线Pf收容于该中空导光本体10f内的中空区域,因此不会产生电线Pf外露的问题,进而达到整体的美观效果。
为此,该等第一发光组件31f所产生的第一光线Lf投向该中空导光本体10f,并且因为该中空导光本体10f可由透明材质所制成,所以该第一光线Lf通过该中空导光本体10f的导引及该反射涂层11f的反射,以使得该中空导光本体10f产生环形的发光效果。再者,该等第二发光组件31f′所产生的第二光线Lf′投向该中空导光本体10f,并且因为该中空导光本体10f可由透明材质所制成,所以该第二光线Lf′通过该中空导光本体10f的导引及该反射涂层11f的反射,以使得该中空导光本体10f产生环形的发光效果。
请参阅图7所示,其为本发明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的第七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由上述图中可知,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与第六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七实施例中,一中空导光本体10g的里面添加千分之零点五至百分之一的扩散粉100g,以使得该中空导光本体10g呈现雾状效果(例如:在压克力中加入扩散粉再射出成形,使得原本透明的压克力呈现雾状效果,以达到光照均匀的功效),并且第一光线Lg及第二光线Lg′均匀地呈现在该中空导光本体10g的表面上,以使得该中空导光本体10g作为一灯源来使用。因此,本发明不仅可以当作照明设备来使用(例如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本发明亦可当作一灯源来使用(例如第七实施例)。
请参阅图8所示,其为本发明导光模块的第八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由上述图中可知,一导光模块1h具有一中空导光本体10h,并且该中空导光本体10h由两块导光本体(101h、102h)所组成。
请参阅图9所示,其为本发明导光模块的第九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由上述图中可知,一导光模块1i具有一中空导光本体10i,并且该中空导光本体10i由三块导光本体(101i、102i、103i)所组成。
由上述图8及图9可知,本发明任何一种实施例的中空导光本体可由多块导光本体所组成。因此,图8所揭露的两块导光本体及图9所揭露的三块导光本体只是用来举例而已,例如由一块完整的导光本体所组成的中空导光本体或者只要是由两块以上的导光本体所组成的中空导光本体,皆为本发明所保护的范畴。
再者,以发光模块而言,本发明的发光模块可为下列两种形式:
一、本发明的发光模块可由多排发光组件列(light-emitting row)所组成,其中每一排发光组件列具有多个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blue LED chip)及至少一红色发光二发光芯片(red LED chip)。此外,每一个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上覆盖一层波长转换层,以转换该等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发射出来的波长,并且每一个红色发光二发光芯片上覆盖一层透光层。由该等因波长转换层而改变其发射波长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及该等红色发光二发光芯片的混光作用,以产生高演色性(color rendering index)的白色光源。
其中,该等波长转换层中的其中一层为橙色荧光粉(orange phosphorpowder)与封装胶体(package colloid)的混合,其用于使得其中一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产生发光峰值波长范围介于595~610nm之间的投射光源。该等波长转换层中的一部分为绿色荧光粉(green phosphor powder)与封装胶体(package colloid)的混合,其用于使得部分相对应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产生发光峰值波长范围介于“480~495nm之间”或“520~540nm之间”的投射光源。该等波长转换层中的一部分为黄色荧光粉(yellow phosphor powder)与封装胶体(package colloid)的混合,其用于使得部分相对应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芯片产生色温介于7000~11,000K之间的投射光源。此外,上述黄色荧光粉可替换成橙色及绿色混合的荧光粉(orange and green phosphor powder),并且该橙色及绿色混合的荧光粉与封装胶体(package colloid)的混合用于使得另一部分相对应的第一发光芯片产生具有预定色温(color temperature)的投射光源。该等第二发光芯片彼此交替地(alternatively)分别设置在不同排的发光组件列上。
二、本发明的发光模块可由一被波长转换层组所覆盖的蓝色发光芯片组、一被透光层组所覆盖的红色发光芯片组、一被透光层组所覆盖的绿色发光芯片组、一被透光层组所覆盖的黄色发光芯片组、及一被透光层组所覆盖的琥珀色发光芯片组所组成。由该等发光芯片组所发出的光源的相互混光,以使得本发明的数组式发光模块能混合出高演色性(color rendering index)的白色光源。
此外,上述的波长转换层组至少包括下列四种混合方式:
第一种:该波长转换层组为黄色荧光粉(yellow phosphor powder)与封装胶体(package colloid)的混合,其用于使得该蓝色发光芯片组所投射出的光源通过该波长转换层组的吸收而转换成色温(color temperature)范围介于2800~10000K之间的投射光源。
第二种:该波长转换层组为橙色及绿色混合的荧光粉(orange and greenfluorescent powder)与封装胶体(package colloid)的混合,其用于使得该蓝色发光芯片组所投射出的光源通过该波长转换层组的吸收而转换成色温(colortemperature)范围介于2800~10000K之间的投射光源。
第三种:该波长转换层组由多层第一波长转换层(firstwavelength-converting layer)及第二波长转换层(second wavelength-convertinglayer)所组成,该等第一波长转换层为黄色荧光粉(yellow phosphor powder)与封装胶体(package colloid)的混合,其用于使得该蓝色发光芯片组所投射出的光源通过该等第一波长转换层的吸收而转换成色温(color temperature)范围介于2800~10000K之间的投射光源,并且该等第二波长转换层为绿色荧光粉(green phosphor powder)与封装胶体(package colloid)的混合,其用于使得该蓝色发光芯片组所投射出的光源通过该第二波长转换层的吸收而转换成发光峰值波长范围介于480~495nm之间的投射光源。
第四种:该波长转换层组由多层第一波长转换层(firstwavelength-converting layer)及第二波长转换层(second wavelength-convertinglayer)所组成,该等第一波长转换层为橙色及绿色混合的荧光粉(orange andgreen fluorescent powder)与封装胶体(package colloid)的混合,其用于使得该蓝色发光芯片组所投射出的光源通过该等第一波长转换层的吸收而转换成色温(color temperature)范围介于2800~10000K之间的投射光源,并且该等第二波长转换层为绿色荧光粉(green phosphor powder)与封装胶体(packagecolloid)的混合,其用于使得该蓝色发光芯片组所投射出的光源通过该第二波长转换层的吸收而转换成发光峰值波长范围介于480~495nm之间的投射光源。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pdf(2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具有环形发光效果的发光结构,其包括:一导光模块、一封盖模块及一发光模块。该导光模块具有一中空导光本体及一成形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内表面的反射涂层。该封盖模块具有一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一侧端的第一封盖本体及一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的另一相反侧端的第二封盖本体。该发光模块具有多个设置于该中空导光本体及该第一封盖本体的间的第一发光组件。为此,该等第一发光组件所产生的第一光线投向该中空导光本体,并且该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