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973763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1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75044.2

申请日:

2008.10.24

公开号:

CN101726880A

公开日:

2010.06.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申请日:20081024|||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

主分类号:

G02F1/13

申请人: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汉杰

地址:

中国台湾台南县台南科学工业园区奇业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陈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控制电路板、多个可挠性接合件、一框架以及多个限位结构。控制电路板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并具有多个开口。可挠性接合件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及控制电路板之间。框架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及控制电路板之间,而限位结构配置于框架上,其中限位结构对应穿入开口,且限位结构与对应的开口的边缘之间有一预留间隙,以限制控制电路板随着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有些许的位移。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控制电路板,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具有多个开口; 多个可挠性接合件,连接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及该控制电路板之间; 一框架,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及该控制电路板之间;以及 多个限位结构,配置于该框架上,其中这些限位结构对应穿入这些开口,而这些限位结构与对应的这些开口的边缘之间有一预留间隙,以使该控制电路板随着该液晶显示面板有些许的位移。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板随该液晶显示面板有平行于该框架的一平面方向的位移。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限位结构具有一连接部以及一限位部,该连接部连接该框架,而该限位部与该连接部垂直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框架上的这些限位结构的限位部的限位方向相同。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缓冲块,配置于该控制电路板及该框架之间,并位于该限位结构的周围。
6: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控制电路板,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具有多个第一开口; 多个可挠性接合件,连接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及该控制电路板之间; 多个固定件; 一框架,配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及该控制电路板之间,具有多个对应这些第一开口设置的第二开口,且这些固定件对应穿入这些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其中这些固定件与对应的这些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有一预留间隙,以限制该控制电路板随着该液晶显示面板有些许的位移;以及 多个缓冲块,配置于该控制电路板与该框架之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固定件具有一限位部、第一穿设部以及第二穿设部,该限位部位于该控制电路板相对远离框架的一表面上,而该第一穿设部位于该第一开口内,且该第二穿设部位于该第二开口内。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穿设部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对应的该第一开口的直径。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限位部及该第一穿设部为一螺丝,而该第二穿设部为一螺柱,其中该螺柱具有一顶部以及一底部,且该螺柱的该底部会卡制于该第二开口,而该螺柱的该顶部延伸位于该第一开口内。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这些固定件为台阶螺丝,且每一固定件的该限位部的直径大于该第一穿设部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该第二穿设部的直径。

说明书


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测试合格率佳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于生活舒适性的追求,液晶显示器的模块尺寸也迅速地大型化,而液晶显示器的机构件的制造及组装公差也跟着增加。

    图1A为已知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A,在已知的液晶显示器100中,控制电路板110与液晶显示面板120藉由一可挠性接合件130连接。一般而言,控制电路板110可藉由多种方式,例如以螺丝锁固或利用金属弹片固定等,以完全固定在液晶显示器100的框架140上,且控制电路板110无法与框架140有相对移动的能力。当液晶显示器100经历震动、落下等机械测试时,会因为预留的组装公差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120会相对于控制电路板110在瞬间产生很大的位移。

    图1B为液晶显示器的可挠性接合件的料带撕裂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A及1B,因为控制电路板110完全固定在框架140上而无法相对于框架140移动,会造成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120以及控制电路板110之间的可挠性接合件130的料带132撕裂,会造成液晶显示器100的无法被正常驱动。更甚者,配置于可挠性接合件130的料带132上的晶片134也有可能因为受到冲击力影响,或是料带132的瞬间紧绷而从料带132上剥离,进而使液晶显示器100损坏,影响液晶显示器100的合格率。

    图2A为已知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框架上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A,已知的一种将控制电路板110固定在框架140上的方式,是利用螺丝150将控制电路板110锁附在金属的框架140上。藉由螺丝150,可一次完成控制电路板110的固定以及接地的需求。然而,随着液晶显示器100迈入液晶电视等大尺寸设计之后,因为控制电路板110被完全固定在框架140上,而液晶电视内的机构件之间的间隙又远大于其他液晶产品,因此在震动、落下等测试后,容易造成可挠性接合件130会有如图1A及图1B的损伤。

    图2B为控制电路板锁附在框架上,控制电路板翘曲变形的示意图。请参考图2B,也因为控制电路板110的长度也跟着大幅增加,因此利用螺丝150锁附的方式,容易让控制电路板110本身会因受到应力影响而有翘曲变形的现象发生,如图2B示的A处增加了液晶显示器100品质上的不确定性。

    图3为已知的另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框架上的示意图。请参考图3,已知的另一种方式是藉由双面胶带160以将控制电路板110贴附在框架140上。然而,考虑控制电路板110若因贴附位置错误而需要重工的情况,当双面胶带160的粘性太强时,容易在将控制电路板110从框架140上拔除的过程中施力过当而造成料带132撕裂。此外,当双面胶带160的粘性太弱时,则会失去将控制电路板110固定在框架140上的作用。另外,双面胶带160在温度与湿度等环境条件变化时,其粘性也会跟着变化,其结果可能会造成粘性不足导致控制电路板110无法粘固在框架140上,或者粘性太强导致重工时控制电路板110难以由框架140上分离。因此,很难找到一种合适的双面胶带160来使用。

    图4为已知又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框架上的示意图。如图4示,在控制电路板110上焊上一金属弹片170,再依据控制电路板110的配置位置以利用液晶显示器100的前框(未绘示)或背框(未绘示)来压制金属弹片170,以固定控制电路板110。虽然此种方法可以让控制电路板110固定在框架140上,且又能让控制电路板110随着液晶显示面板120运动,但利用此方法须将控制电路板110放置在与液晶显示面板120相同的平面上,因此会增加液晶显示器100的外型尺寸以容置与液晶显示面板120位于相同平面的控制电路板110。此外,金属弹片170为了被前框或背框压制必须形成一定的高度因此前框的厚度需增加以容置金属弹片170,与液晶显示器110薄型化的设计理念不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测试合格率地液晶显示器。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控制电路板、多个可挠性接合件、一框架以及多个限位结构。控制电路板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并具有多个开口。可挠性接合件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及控制电路板之间。框架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及控制电路板之间,且限位结构配置于框架上。其中,限位结构对应穿入开口,而限位结构与对应的开口的边缘之间有一预留间隙,以限制控制电路板随着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有些许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电路板随液晶显示面板有平行于框架的平面方向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电路板随液晶显示面板有垂直于框架的平面方向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挠性接合件包括一料带以及一晶片。料带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及液晶显示面板之间,而晶片配置于料带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的材质包括塑胶或金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结构与框架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限位结构具有一连接部以及一限位部,其中连接部连接框架,而限位部与连接部垂直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结构连接部的长度大于控制电路板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结构限位部的边缘导圆角,且开口的形状为椭圆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开口的形状为方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结构的限位部的限位方向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结构为挂钩。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晶显示器还包括多个缓冲块,这些缓冲块配置于控制电路板及框架之间,并位于限位结构的周围。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控制电路板、多个可挠性接合件、多个固定件、一框架以及多个缓冲块。控制电路板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其具有多个第一开口。可挠性接合件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及控制电路板之间。框架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及控制电路板之间,其具有多个对应第一开口设置的第二开口,且固定件对应穿入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其中固定件与对应的第一开口的边缘之间有一预留间隙,以限制控制电路板随着液晶显示面板有些许的位移。缓冲块配置于控制电路板与框架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电路板随液晶显示面板有平行于框架的平面方向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电路板随液晶显示面板有垂直于框架的平面方向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挠性接合件包括一料带以及一晶片,料带连接于控制电路板及液晶显示面板之间,而晶片配置于料带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固定件具有一限位部、第一穿设部以及第二穿设部,其中限位部位于控制电路板相对远离框架的表面上,而第一穿设部位于第一开口内,且第二穿设部位于第二开口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一穿设部的直径小于对应的第一开口的直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每一第二开口的直径等于对应的第二穿设部的直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限位部及第一穿设部为一螺丝,而第二穿设部为一螺柱。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螺柱具有一顶部以及一底部,且螺柱的底部会卡制于第二开口,而螺柱的顶部延伸位于第一开口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件为台阶螺丝,且每一固定件的限位部的直径大于第一穿设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穿设部的直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穿设部的直径等于第二穿设部的内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的材质包括金属或塑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块位于固定件的周围。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在控制电路板配设于框架上后,限位结构或固定件与控制电路板的开口的边缘之间会有一预留间隙。藉由此预留间隙,当液晶显示器接受震动、落下等机械测试时,控制电路板可随着液晶显示面板有些许的位移,因此可以减少可挠性接合件的料带撕裂或晶片剥离的机率,以提升液晶显示器的测试合格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已知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B为液晶显示器的可挠性接合件的料带撕裂的示意图。

    图2A为已知的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框架上的方式的示意图。

    图2B为控制电路板锁附在框架上,控制电路板翘曲变形的示意图。

    图3为已知的另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框架上的示意图。

    图4为已知的再一种液晶显示器的控制电路板固定在框架上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局部剖面图。

    图5C为本实施例的框架的示意图。

    图6A~6D为限位结构以及控制电路板的开口的其他可实施样态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图。

    图7B为图7A的局部立体剖面图。

    图7C为图7B的示意图。

    图8A~图8D为缓冲块的可能配置位置。

    图9A及图9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9B为图9A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1000、2000、2000a:液晶显示器

    110、1200:控制电路板

    120、1100:液晶显示面板

    130、1300:可挠性接合件

    132、1310:料带

    134、1320:晶片

    140、1400、2500:框架

    150:螺丝

    160:双面胶带

    170:金属弹片

    1202、1202a、1202b:开口

    1210:第一开口

    1500、1500a、1500b、1500c、1500d:限位结构

    1510:连接部

    1520、1520a、1520b:限位部

    1600、2600:缓冲块

    2400、2400a:固定件

    2410、2410a:限位部

    2420、2420a:第一穿设部

    2430、2430a:第二穿设部

    2510:第二开口

    X、Y、Z: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5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而图5B为图5A的局部剖面图。请同时参考图5A及图5B,液晶显示器1000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1100、一控制电路板1200、多个可挠性接合件1300、一框架1400以及多个限位结构1500。控制电路板1200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100的一侧,并具有多个开口1202。可挠性接合件1300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1100及控制电路板1200之间。框架1400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100及控制电路板1200之间,且限位结构1500配置于框架1400上,其中限位结构1500对应穿入开口1202,而限位结构1500与对应的开口1202的边缘之间有一预留间隙d,以限制控制电路板1200随着液晶显示面板1100可以有些许的位移。

    承上述,可挠性接合件1300包括一料带1310以及一晶片1320,其中料带1310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1100以及控制电路板1200之间,而晶片1320配置于料带1310上。

    图5C为本实施例的框架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5B及图5C,框架1400的材质可为塑胶,而本实施例的限位结构1500具有一连接部1510以及一限位部1520,其中连接部1510的一端连接于框架1400,而限位部1520大致上垂直连接于连接部1510的另一端。此限位结构1500可以是与框架1400一体成型的L型挂钩,也可以是利用后加工的方式设置于框架1400上。

    请继续参考图5A、5B及5C,当控制电路板1200组装至框架1400时,是使配置于框架1400上的限位结构1500的限位部1520先对应穿过控制电路板1200的开口1202,然后控制电路板1200的开口1202的边缘承靠在连接部1510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限位结构1500的限位部1520会对控制电路板1200限位,因此在非人为施力搬移控制电路板1200,并无法解除框架1400与控制电路板1200之间的承靠关系。

    特别的是,由于限位结构1500与对应之开口1202的边缘之间有一预留间隙,而藉由此预留间隙,当液晶显示器1000在经历落下、震动等机械测试时,控制电路板1200可随着液晶显示面板1100而有沿着平行于框架1400的平面(XY平面)方向的些许位移。换言之,控制电路板1200可有X方向以及Y方向的位移。

    藉由控制电路板1200可随着液晶显示面板1100可有些许的位移,让控制电路板1200与液晶显示面板1100的相对位移量不会造成可挠性接合件1300的料带1310过于紧绷,可避免料带1310撕裂及晶片1320损坏,保持料带1310及晶片1320的完整性,进而提升液晶显示器1000的测试合格率。

    请继续同时参考图5A、5B及5C,藉由使限位结构1500的连接部1510的长度大于控制电路板1200的厚度,可使控制电路板1200有沿着框架1400的厚度Z方向(即垂直于框架1400的XY平面方向)的些许位移。所以,可避免控制电路板1200与液晶显示面板1100的相对位移量过大而造成料带1310的撕毁损伤,同时保持晶片1320的完整性,提升液晶显示器1000的合格率。

    接着请继续参考图5B,液晶显示器1000还包括多个缓冲块1600,且缓冲块1600配置在控制电路板1200以及框架1400之间,并位于限位结构1500的周围。藉由缓冲块1600的设置,可以缓冲控制电路板1200以及框架1400之间的撞击力,避免在液晶显示器1000历经落下、震动等机械测试时,控制电路板1200与框架1400会相互撞击而破裂。

    图6A~6D为限位结构以及控制电路板的开口的其他可实施样态的示意图。考量成型方便、整体造型美观或其他相关因素,限位结构及控制电路板的开口的形状可以有所不同。如图6A示,可使限位结构1500a的限位部1520a的边缘导圆角,而开口1202a的形状为方形。此外,还可如图6B示,可使限位结构1500b的限位部1520b的边缘不导角,而开口1202b的形状为方形。另外,也可如图6C及6D示,可改变限位结构1500c、1500d的限位部1520c、1520d的限位方向以及开口1202a的形状,如图6C的开口1202a为椭圆形。值得留意的是,由于组装上便利性的考量,设置在同一框架1400上的限位结构的限位部的限位方向需相同。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7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图、图7B为图7A的局部立体剖面图,而图7C为图7B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7A、图7B及图7C,液晶显示器2000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1100、一控制电路板1200、一可挠性接合件1300、多个固定件2400、一框架2500以及多个缓冲块2600。控制电路板1200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100的一侧,其具有多个第一开口1210。可挠性接合件1300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1100及控制电路板1200之间。其中,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1100、控制电路板1200及可挠性接合件1300皆沿用第一实施例之标号。

    框架2500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100及控制电路板1200之间,其具有多个对应第一开口1210设置的第二开口2510,且固定件2400对应穿入第一开口1210及第二开口2510,其中固定件2400与对应的第一开口1210的边缘之间有一预留间隙d,以限制控制电路板1200随着液晶显示面板1100有些许的位移。此外,缓冲块2600配置于控制电路板1200与框架2500之间。

    请继续参考图7A、7B及图7C,本实施例的框架2500的材质可为金属或塑胶,视需求而决定。固定件2400为台阶螺丝,其具有相连的一限位部2410、第一穿设部2420以及第二穿设部2430。其中,限位部2410的直径大于第一穿设部2420的直径,且第一穿设部2420的直径大于第二穿设部2430的直径。此外,第一开口1210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2510的直径,且第一开口1210的直径大于第一穿设部2420的直径并小于限位部2410的直径。然而,第二开口2510的直径等于第二穿设部2430的直径,因此第二穿设部2430会卡制于第二开口2510内。

    将控制电路板1200固定至框架2500上时,是以台阶螺丝将控制电路板1200锁附至框架2500。详细而言,第一穿设部2420会位于第一开口1210,而第二穿设部2430会位于第二开口2510内。此外,受限于限位部2410的大小,限位部2410限位于控制电路板1200相对远离框架2500的表面上。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第一开口1210的直径大于第一穿设部2420的直径,且第二开口2510的直径等于第二穿设部2430的直径,因此当液晶显示器2000在历经落下、震动等机械测试时,固定件2400并不会移动。但是,藉由第一开口1210的直径大于第一穿设部2420的直径使得固定件2400与第一开口1210的边缘有一预留间隙d,让控制电路板1200可以有沿着平行于框架2500的平面方向的位移(即图中XY平面)。换言之,控制电路板1200可以同时有X方向以及Y方向的位移。

    此外,藉由缓冲块2600的配置可将控制电路板1200在Y方向的移动做一适当的限制,同时利用缓冲块2600的可压缩特性亦可使控制电路板1200在Y方向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位移,因此可避免可挠性接合件1300的料带1310过于紧绷而断裂,进而保持晶片1320的完整性,进而提升液晶显示器2000的测试合格率。

    更甚者,藉由缓冲块2600的配置,可缓冲撞击力,避免控制电路板1200与框架2500碰撞而损毁或破裂。图8A~图8D为缓冲块的可能配置位置。如图8A~图8D示,缓冲块2600可配置于框架2500的第二开口2510的周围。当然,上述为举例之用,本发明并不限定缓冲块2600的配置位置,缓冲块2600的形状及配置位置可依照实际需求来改变。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且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9A及图9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局部立体图,而图9B为图9A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9A及9B,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固定件2400a的限位部2410a以及第一穿设部2420a为一螺丝,而第二穿设部2430a为一螺柱。第二穿设部2430a的底部会卡制于第二开口2510,而第二穿设部2430a的顶部延伸位于第一开口1210内,且与第一开口1210的边缘有一预留间隙d。限位部2410a的直径大于第二穿设部2430a的内径,而第一穿设部2420a的直径等于第二穿设部2430a的内径,其中限位部2410a限位于第二穿设部2430a的顶端外,而第一穿设部2420a位于第二穿设部2430a内。

    藉由固定件2400a与第一开口1210之间的预留间隙,让控制电路板1200可以有平行于框架2500的平面(XY平面)方向的些许位移或垂直于框架2500的平面(XY平面)方向的些许位移。换言之,当液晶显示器2000a在历经落下、震动等机械测试时,控制电路板1200可以有X、Y方向的位移。同样地,也是藉由固定件2400a与第一开口1210之间的预留间隙d以及缓冲块2600的设置,让控制电路板1200可以有垂直于框架2500的长度方向的些许位移。换言之,当液晶显示器2000a在历经落下、震动等机械测试时,控制电路板1200也可以有Z方向的位移。此外,藉由缓冲块2600的配置可将控制电路板1200在Z方向的移动做一适当的限制,同时利用缓冲块2600的可压缩特性亦可使控制电路板1200在Z方向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位移,因此可避免可挠性接合件1300的料带1310过于紧绷而断裂,进而保持晶片1320的完整性,让液晶显示器2000具有良好的测试合格率。

    更甚者,藉由缓冲块2600的配置,可缓冲撞击力,避免控制电路板1200与框架2500碰撞而损毁或破裂。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藉由让控制电路板上的开口的边缘与限位结构或固定件之间有一预留空隙,让控制电路板可以随着液晶显示面板有些许的位移,以避免控制电路板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相对位移过大,使得可挠性接合件的料带过于紧绷而撕毁、断裂。所以,可以保持可挠性接合件的料带的完整,也可以避免晶片毁损。进而让液晶显示器具有良好的显示品质及测试合格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界定为准。

液晶显示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液晶显示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液晶显示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晶显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控制电路板、多个可挠性接合件、一框架以及多个限位结构。控制电路板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并具有多个开口。可挠性接合件连接于液晶显示面板及控制电路板之间。框架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及控制电路板之间,而限位结构配置于框架上,其中限位结构对应穿入开口,且限位结构与对应的开口的边缘之间有一预留间隙,以限制控制电路板随着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有些许的位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