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电磁离合器使制动力作用在转鼓上, 使凸轮轴相对于链轮的旋转相 位变化而使阀的开闭时机变化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相位可变装置, 例如, 有人提出了如下的相位可变装置 : 以传递发动机的 曲轴的驱动力的链轮和构成动阀机构的凸轮轴成为一体地进行转动的方式构成, 链轮和凸 轮轴同步旋转, 但如果制动力由电磁制动机构作用在转鼓上, 则在转鼓上产生相对于链轮 的旋转延迟, 与此转鼓的旋转延迟关联地, 凸轮轴的相对于链轮的相位改变 ( 参照专利文 献 1)。
在此相位可变装置中, 由于在离合器箱的摩擦材料和转鼓之间的相对滑动部上, 采用了经设置在凸轮轴内的油通路、 设置在离合器箱的径向内侧的油积存部及设置在离合 器箱的内周壁前缘部的油导入用的缺口导入发动机油的结构, 所以能够冷却摩擦材料和转 鼓的相对滑动面。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2-371814 号公报 ( 参照第 4 页至第 6 页, 图 1 ~图 4)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 1 记载的相位可变装置, 由于由将构成电磁制动机构的电磁离合器以朝 向转鼓的圆盘面开口的横断面コ字型圆环状在圆周方向锁紧的离合器箱、 收容在离合器箱 内的电磁线圈、 固定在离合器箱的开口部内侧的摩擦材料保持板和扁平的摩擦材料构成, 该扁平的摩擦材料与摩擦材料保持板连接, 其表面比离合器箱的内外周壁前缘部稍微突 出, 作为摩擦材料使用了纤维类摩擦材料, 所以能够将从电磁离合器产生的吸引力变换成 制动转矩而可靠地传递给转鼓。
但是, 纤维类摩擦材料, 如果继续地使用, 则引起堵塞, 产生显著的 μ 降低。因此, 当在电磁离合器上使用了纤维类摩擦材料时, 在实际车辆中的使用频度上设置了限制。
另外, 为了抑制从电磁离合器产生的吸引力的偏差, 必须精度良好地加工纤维类 摩擦材料的表面及离合器箱和转鼓的间隙 ( 气隙 )。 但是, 为了精度良好地加工气隙或者测 定气隙的加工状态, 不得已使用特殊的设备。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做出的发明, 其目的在于, 提供能够利用油 膜进行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的转矩的传递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在技术方案 1 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中, 具备 : 传递发动机 的曲轴的旋转的外筒部 ; 可以与该外筒部相对旋转, 与使发动机的吸气阀或排气阀开闭的 凸轮轴连结的内筒部 ; 配置在上述外筒部和上述内筒部之间, 将上述外筒部的旋转力传递 给上述内筒部的中间构件, 通过使该中间构件在轴向移动, 使上述外筒部和上述内筒部的
之间产生相对旋转, 使上述吸气阀或排气阀的开闭时机变化, 其特征在于, 具备 : 配置在上 述内筒部的周围, 与上述中间构件连结的环状的转鼓 ; 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相应地控制对 上述转鼓的制动力的电磁离合器, 上述电磁离合器, 具备 : 与上述转鼓相向地配置的环状的 离合器箱 ; 在通电时使上述离合器箱向上述转鼓侧移动而产生对上述转鼓的制动力的电磁 线圈, 在上述转鼓的与上述离合器箱的相向面或者上述离合器箱的与上述转鼓的相向面之 中至少一方的相向面上, 形成了形成发动机油的通路的槽, 经在上述槽及其周围形成的油 膜执行上述转鼓和上述离合器箱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 作用 ) 如果电磁线圈被通电, 则离合器箱向转鼓侧移动, 同时由电磁线圈对转 鼓产生制动力。此时, 由于在转鼓的与离合器箱的相向面或者离合器箱的与转鼓的相向面 上形成的槽及其周围形成了油膜, 所以能够利用油膜进行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的转矩的传 递。 因此, 当在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进行转矩的传递时, 即使在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不安装 纤维类摩擦材料等, 也能够得到高 μ( 摩擦系数 )。
在技术方案 2 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中做成如下结构 : 在技术方案 1 记载的 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中, 上述环状的离合器箱, 其横断面形成为コ字型, 在由内周壁和外 周壁包围的环状槽内收纳上述电磁线圈, 在上述外周壁的与上述转鼓的相向面上形成上述 槽, 在上述内周壁和上述转鼓之间形成间隙, 经在上述外周壁上形成的上述槽及其周围形 成的油膜执行上述转鼓和上述离合器箱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 作用 ) 在利用油膜进行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的转矩的传递时, 能够在内周壁和 转鼓之间形成间隙的状态下, 利用在外周壁上形成的槽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进行。 因此, 能 够容易地调整内周壁和转鼓之间的间隙 ( 气隙 )。
发明的效果
如从以上的说明所明确的那样, 根据技术方案 1 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 即使 在离合器箱和转鼓之间不安装纤维类摩擦材料等, 也能够得到高 μ。
根据技术方案 2 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 能够容易地调整内周壁和转鼓之间的 间隙 ( 气隙 )。
附图说明
图 1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例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 2 是表示本发明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 3 是离合器箱的正视图。
图 4 是沿图 3 的 A-A 线的剖视图。
图 5 是本发明的第 1 实施例中的离合器箱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 6 是在离合器箱上形成的槽的放大剖视图。
图 7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例的离合器箱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 8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3 实施例的离合器箱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 9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4 实施例的离合器箱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 10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4 实施例的离合器箱的主要部分正视图。
图 11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5 实施例的离合器箱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 12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6 实施例的离合器箱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符号说明 : 10 : 圆环状外筒部 20 : 圆环状内筒部 30 : 中间构件 42 : 电磁离合器 44 : 转鼓 44a : 圆盘面 60 : 离合器箱 62 : 电磁线圈 63 : 内周壁 63a : 端面 64 : 外周壁 64a : 端面 66、 67 : 槽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优选方式
以下, 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 1 是作为本发明的第 1 的实施例的 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 2 是表示该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 3 是离合 器箱的正视图, 图 4 是沿图 3 的 A-A 线的剖视图, 图 5 是本发明的第 1 实施例中的离合器箱 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 6 是在离合器箱上形成的槽的放大剖视图, 图 7 是表示本发明 的第 2 实施例的离合器箱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 8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3 实施例的离 合器箱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 9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4 实施例的离合器箱和转鼓的主 要部分剖视图, 图 10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4 实施例的离合器箱的主要部分正视图, 图 11 是表 示发明的第 5 实施例的离合器箱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 12 是表示本发明的第 6 实施 例的离合器箱和转鼓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在图 1 及图 2 中, 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是作为装置构成的 : 例如, 以组装在汽车用发动机上并被进行了一体化的形态在发动机油环境下使用, 吸排气阀以与 曲轴的旋转同步地开闭的方式将曲轴的旋转传递给凸轮轴, 同时根据发动机的负荷、 转速 等运转状态使发动机的吸排气阀的开闭的时机变化。
具体地讲, 发动机的相位可变装置, 具备 : 作为传递发动机的曲轴的驱动力的链轮 的圆环状外筒部 10 ; 与外筒部 10 配置在同轴上地可相对于外筒部 10 进行相对转动, 构成 凸轮轴 2 的一部分的从动侧的圆环状内筒部 20 ; 分别与外筒部 10 和内筒部 20 进行螺旋花 键卡合而夹装在外筒部 10 和内筒部 20 之间, 在轴向移动而改变内筒部 20 相对于外筒部 10 的相位的中间构件 30 ; 将内筒部 20 的凸轮轴 2 设置在非配设侧, 使中间构件 30 在轴向移 动的电磁制动机构 40, 电磁制动机构 40 安装在罩 ( 发动机箱 )8 上。
外筒部 10 由在内周缘上设置了环状的凹部 13 的链轮主体 12、 与链轮主体 12 的 侧面紧密接触并与凹部 13 协同动作而划分成凸缘卡合槽 13A 的内凸缘板 14、 和将内凸缘 板 14 与链轮主体 12 一起紧固固定并在内周形成了与中间构件 30 之间的花键卡合部的花键箱 16 构成。
在凹部 13 的开口侧的大径凹部 13a 和凹部 13 的里侧的小径凹部 13b 之间, 设置 了与后述的内筒部 20 侧的凸缘 24 的外周缘正对的台阶部 13c。
在作为链轮的外筒部 10( 链轮主体 12) 上, 经链条 C 传递发动机的曲轴的旋转。 符号 11 是将链轮主体 12、 内凸缘板 14 和花键箱 16 固定一体化的紧固螺钉, 通过由链轮主 体 12、 内凸缘板 14 和花键箱 16 构成链轮 ( 外筒部 10), 凸缘卡合槽 13A 的形成容易, 外筒 部 10( 花键箱 16) 中的花键卡合部 17 的形成也变得容易。
另外, 在中间构件 30 的内外周面上设置了内外螺旋花键 32、 33, 在内筒部 20 的外 周面上设置了外螺旋花键 23。在花键箱 16 的内周面上设置了内螺旋花键 17。而且, 由于 中间构件 30 的内外的花键 32、 33 作为反方向螺旋花键形成, 所以通过向中间构件 30 的轴 向的稍微移动, 能够使内筒部 20 相对于外筒部 10 的相位变化得大。在中间构件 30 的外周 面上形成了外方螺纹部 31。
电磁制动机构 40 具备 : 支承在罩 ( 发动机箱 )8 上的电磁离合器 42 ; 由轴承 22 可 旋转地支承在内筒部 20 上, 同时与中间构件 30 的外方螺纹部 31 螺纹连接, 传递电磁离合 器 42 的制动力的转鼓 44 ; 在轴向夹装在转鼓 44 和外筒部 10 之间的扭转线圈弹簧 46。 电磁离合器 42 安装在罩 8 的轮毂部 8a 的外周侧。在转鼓 44 的内周面上设置了 内方螺纹部 45, 转鼓 44 和中间构件 30 能够沿方螺纹部 45、 31 在圆周方向相对转动。即, 中 间构件 30, 能够沿方螺纹部 45、 31 转动同时在轴向移动。
另外, 转鼓 44 和外筒部 10 由卷起的扭转螺旋弹簧 46 连结, 在制动力不作用在转 鼓 44 上的状态下, 外筒部 10、 内筒部 20、 中间构件 30 及转鼓 44 成为一体地旋转。另外, 夹 装在转鼓 44 和外筒部 10( 花键箱 16) 之间的扭转线圈弹簧 46, 因为在轴向夹装, 所以相位 可变装置整体相应地在轴向延伸, 但在径向变得紧凑。
而且, 通过对电磁离合器 42 的 ON、 OFF 及向电磁离合器 42 的通电量进行控制, 中 间构件 30 沿方螺纹部 45、 31 转动同时在轴向移动, 由此, 外筒部 10 和内筒部 20 的相位进 行变化, 调整由凸轮轴 2 的凸轮 2a 进行的阀的开闭时机。
即, 在使电磁离合器 42ON 之前 ( 非通电时 ), 电磁离合器 42 处于图 1 的虚线所示 的位置, 在转鼓 44 和电磁离合器 42 之间形成了间隙 S, 外筒部 10 和内筒部 20 没有相位差, 一体地旋转。而且, 如果使电磁离合器 42ON( 通电 ), 则电磁离合器 42 向图 1 右向滑动而吸 引转鼓 44, 由此, 从电磁离合器 42 传递的制动力作用在转鼓 44 上。
而且, 在制动力作用的转鼓 44 上产生相对于外筒部 10 的旋转延迟, 即, 中间构件 30 依靠方螺纹部 31、 45 前进 ( 向图 1 右向移动 ), 依靠中间构件 30 的内外螺旋花键 32、 33, 内筒部 20( 凸轮轴 2) 相对于外筒部 10( 链轮主体 12) 转动, 其相位改变。而且, 转鼓 44 被 保持在被传递的制动力和扭转线圈弹簧 46 的弹力平衡的位置 ( 内筒部 20 相对于外筒部 10 具有规定的相位差的位置 )。
另一方面, 如果使电磁离合器 42 为 OFF, 则因为其制动力不被传递给转鼓 44, 所以 仅线圈弹簧 46 的弹力作用的中间构件 30 依靠方螺纹部 31、 45 后退 ( 向图 1 左向移动 ) 而 成为原始的位置, 在此期间, 内筒部 20( 凸轮轴 2) 相对于外筒部 10( 链轮主体 12) 向顺方 向或者逆方向转动, 其相位差变为零。
另外, 在内筒部 20 的外周面 ( 与链轮主体 12 之间的轴颈面 ) 上在圆周方向设置
凸缘 24, 另一方面, 在外筒部 10( 链轮主体 12) 的内周面上, 在圆周方向设置凸缘 24 卡合的 凸缘卡合槽 13A, 在凸缘 24 的侧面和凸缘卡合槽 13A 的侧面之间夹装了摩擦转矩附加构件 51、 55。由此, 外筒部 10 和内筒部 20 之间的相对滑动部的摩擦转矩提高, 中间构件 30 和外 筒部 10 及内筒部 20 之间的螺旋花键卡合部 23、 32、 33、 17、 方螺纹部 31、 45 中的齿部彼此碰 撞的撞击音的产生被抑制。
电磁离合器 42, 如图 3 至图 5 所示, 具备形成为横断面コ字型圆环状地朝向转鼓 44 的圆盘面 44a 开口的离合器箱 60 和收容在离合器箱 60 内的电磁线圈 62。电磁线圈 62 由树脂模块固定在离合器箱 60 的内周壁 63 和外周壁 64 之间的环状槽 65 内。
在离合器箱 60 的背面侧, 沿其圆周方向突出设置了多个销 68。各销 68 与罩 8 侧 的孔 8b 卡合。即, 离合器箱 60, 在被锁紧在圆周方向的状态下固定在罩 8 上, 在凸轮轴 2 的 轴向能够滑动, 但被约束成不能够向圆周方向移动。
此时, 离合器箱 60, 其内周壁 63 的端面 63a 和外周壁 64 的端面 64a 分别作为与转 鼓 44 的圆盘面 44a 相向的相向面形成, 在内周壁 63 的端面 63a 和圆盘面 44a 之间及外周 壁 64 的端面 64a 和圆盘面 44a 之间, 例如, 形成了厚度 1μm 以下的油膜。
即, 在内周壁 63 的端面 63a 和外周壁 64 的端面 64a 上, 分别形成了多个作为油通 路的槽 66、 67, 例如 90 个。各槽 66、 67, 在内周壁 63 的端面 63a 和外周壁 64 的端面 64a 的 圆周方向上, 每隔 4°地以等间隔配置, 沿离合器箱 60 的径向形成。 各槽 66、 67, 如图 6 所示, 断面是大致半圆弧形状, 形成为宽度 0.5mm、 深度 0.15mm, 时常从油积存部 74 向各槽 66、 67 供给发动机油。
具体地讲, 在离合器箱 60 的径向内侧, 如图 1 所示, 与凸轮轴 2 内的油通路 70 连 通, 而且与离合器箱 60 和转鼓 44 的空间部连通的油积存部 74 由罩 8 划分而成。发动机油 由泵 P 经凸轮轴 2 的颈向轴承 73 的油口及凸轮轴 20 的侧孔 73a 向凸轮轴 2 内的油通路 70 压送。
已被送向油通路 70 的发动机油, 经侧孔 73b 导入油积存部 74。油积存部 74 内的 发动机油, 在电磁离合器 42 非通电时, 经转鼓 44 的圆盘面 44a 和离合器箱 60 之间的间隙 排出, 同时经油导出孔 80 向转鼓 44 的前面侧导出。
另一方面, 在电磁离合器 42 通电时, 因为转鼓 44 的圆盘面 44a 和离合器箱 60 相 互接近, 所以油积存部 74 内的发动机油, 经在离合器箱 60 的内周壁 63 的端面 63a 上形成 的槽 66 和在外周壁 64 的端面 64a 上形成的槽 67 排出, 同时经油导出孔 80 向转鼓 44 的前 面侧导出。
因此, 在电磁离合器 42 非通电时及通电时, 转鼓 44 的圆盘面 44a 和离合器箱 60 的端面 63a、 64a 被发动机油有效地冷却。
另外, 如果从油积存部 74 向各槽 66、 67 供给发动机油, 则在形成于离合器箱 60 的 内周壁 63 的端面 63a 上的槽 66 和转鼓 44 的圆盘面 44a 之间及在形成于外周壁 64 的端面 64a 上的槽 67 和转鼓 44 的圆盘面 44a 之间, 遍及各槽 66、 67 及其周围地形成油膜。
由此, 能够经在各槽 66、 67 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执行转鼓 44 和离合器箱 60 之间 的转矩的传递。
根据本实施例, 因为经在各槽 66、 67 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执行转鼓 44 和离合器箱 60 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所以即使在离合器箱 60 和转鼓 44 之间不安装纤维类摩擦材料, 也能
够得到高 μ( 摩擦系数 )。
另外, 根据本实施例, 能够起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1) 由于在离合器箱 60 的环状槽 65 内未安装摩擦材料, 所以能够防止由摩擦材料 的堵塞引起的 μ 降低。
(2) 因为不需要摩擦材料, 所以能够降低零件个数, 同时能够实现成本降低。
(3) 即使将转鼓 44 由合金构成, 将离合器箱 60 由软铁构成, 通过将相互的表面硬 度差做成某一定的值, 也能够抑制离合器箱 60 磨损。
接着, 根据图 7 说明本发明的第 2 实施例。本实施例, 在离合器箱 60 的内周壁 63 的端面 63a 和转鼓 44 的圆盘面 44a 之间形成了作为气隙 (AG) 的间隙 S, 其它的结构与第 1 实施例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 因为经在各槽 67 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执行转鼓 44 和离合器箱 60 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所以即使在离合器箱 60 和转鼓 44 之间不安装纤维类摩擦材料, 也能够 得到高 μ( 摩擦系数 )。
另外, 根据本实施例, 能够起到与第 1 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同时, 通过由转鼓 44 和 离合器箱 60 进行的初期磨合, 使由所谓的金属彼此的初期磨合产生的气隙减小, 使吸引力 增加, 能够弥补初期 μ 降低 ( 转矩降低 )。 进而, 根据本实施例, 由于能够使相对于离合器箱 60 的刚性足够高, 所以能够在 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气隙的调整及测定。
接着, 根据图 8 说明本发明的第 3 实施例。本实施例, 将离合器箱 60 的外周壁 64 的端面 64a 形成为锥状, 在锥状端面 64a 上形成了槽 67( 未图示 ), 其它的结构与第 2 实施 例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 因为经在各槽 67 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执行转鼓 44 和离合器箱 60 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所以能够起到与第 2 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接着, 根据图 9 及图 10 说明本发明的第 4 实施例。本实施例, 在离合器箱 60 的外 周壁 64 的端面 64a 上, 为了油流动而形成了相对于与内筒部 20 的轴心正交的虚线倾斜的 槽 69, 其它的结构与第 2 实施例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 因为经在各槽 69 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执行转鼓 44 和离合器箱 60 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所以能够起到与第 2 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接着, 根据图 11 说明本发明的第 5 实施例。本实施例, 将离合器箱 60 的外周壁 64 的开口侧端部分成两段而形成台阶部 76, 在台阶部 76 的端面 76a 上, 为了油流动而形成了 槽 67( 未图示 ), 其它的结构与第 2 实施例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 因为经在各槽 67 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执行转鼓 44 和离合器箱 60 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所以能够起到与第 2 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另外, 根据本实施例, 因为将离合器箱 60 的外周壁 64 的开口侧端部分成两段而形 成台阶部 76, 在台阶部 76 的端面 76a 上形成了槽 67, 所以能够提高台阶部 76 的宽度 ( 径 向的长度 ) 的自由度, 同时可以容易地控制吸引力。
根据图 12 说明本发明的第 6 实施例。本实施例, 在离合器箱 60 的外周壁 64 的开 口侧端部形成圆环状锥部 77, 同时在转鼓 44 的圆盘面 44a 上形成与锥部 77 相向的圆环状 锥部 78, 在锥部 77 的表面, 为了油流动而形成了槽 67( 未图示 ), 其它的结构与第 2 实施例
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 因为经在各槽 67 及其周围形成的油膜执行转鼓 44 和离合器箱 60 之间的转矩的传递, 所以能够起到与第 2 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另外, 根据本实施例, 由于经在锥部 77 和锥部 78 之间形成的油膜在转鼓 44 和离 合器箱 60 之间进行转矩的传递, 所以能够使电磁离合器 42 的轴向上的吸引力增大来弥补 转矩。
另外, 在各实施例中, 对在离合器箱 60 上形成槽 66、 67、 69 的结构已进行了叙述, 但即使在转鼓 44 的圆盘面 44a 上形成多个槽, 也能够经在圆盘面 44a 的各槽及其周围形成 的油膜执行转鼓 44 和离合器箱 60 之间的转矩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