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23767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23767ACN102023767A21申请号200910175945622申请日20090914G06F3/04420060171申请人义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新竹市科学工业园区创新一路12号72发明人粘紘陶逸欣邓智先蔡欣学黄俊中林嘉兴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16代理人张荣义54发明名称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57摘要一种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所述电容式触控板具有一方向上的复数条实体感应线,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中的一条为边缘感应线,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具有各自的。
2、坐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得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的感应量;于所述边缘感应线的外侧定义虚拟感应线,并给予虚拟坐标及虚拟感应量;计算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及所述虚拟感应线任两条相邻感应线的平均感应量及坐标中间值;从所述平均感应量及所述坐标中间值内插运算决定所述方向上的坐标。本发明的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具有消除死角区间的优点。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CN102023781A1/1页21一种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所述电容式触控板具有一方向上的复数条实体感应线,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中的一条为边缘感应线,所。
3、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具有各自的坐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骤取得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的感应量;第二步骤于所述边缘感应线的外侧定义虚拟感应线,并给予虚拟坐标及虚拟感应量;第三步骤计算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及所述虚拟感应线任两条相邻感应线的平均感应量及坐标中间值;以及第四步骤从所述平均感应量及所述坐标中间值内插运算决定所述方向上的坐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感应量为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感应量为非零的定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感应量是与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的感应量相关的变数。权利要求书CN102023767AC。
4、N102023781A1/3页3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板,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如图1所示,电容式触控板10从其边缘12往右具有X方向的复数条感应线14、16、18、20及22,各感应线的中心位置即其坐标XM,坐标XM可为相对坐标或是绝对坐标。当对象触碰时,被触碰的感应线的电容值将产生变化,各感应线14、16、18、20及22的电容值经由转换器图中未示转换后产生不同数值的感应量CM,从各感应线14、16、18、20及22的坐标XM及其感应量CM内差运算,定位出对象的坐标0003公式10004其中,N为感应。
5、线的数量。但是此方法只能定位在区间24中的对象,若是因为硬件的缘故将使用范围延伸至边缘12的位置,则由于各感应线14、16、18、20及22的坐标XM皆定义在其中心位置,因此只要对象在触控板10的边缘12附近超过边缘感应线14的中心位置X1,便无法对其定位,因而形成死角,例如图1中的区间26即为无法定位的死角。任何触控板的各边缘皆会有这类死角产生,使用者无法使用如区间26的任一边缘区间。0005因此已知的触控板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0008一种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
6、法,所述电容式触控板具有一方向上的复数条实体感应线,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中的一条为边缘感应线,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具有各自的坐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9第一步骤取得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的感应量;0010第二步骤于所述边缘感应线的外侧定义虚拟感应线,并给予虚拟坐标及虚拟感应量;0011第三步骤计算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及所述虚拟感应线任两条相邻感应线的平均感应量及坐标中间值;以及0012第四步骤从所述平均感应量及所述坐标中间值内插运算决定所述方向上的坐标。0013本发明的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0014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感应量为零。。
7、说明书CN102023767ACN102023781A2/3页40015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感应量为非零的定值。0016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感应量是与所述复数条实体感应线的感应量相关的变数。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改善电容式触控板边缘定位的方法具有消除死角区间的优点。附图说明0018图1已知电容式触控板的定位方法示意图;0019图2为本发明的电容式触控板的定位方法示意图;0020图3为本发明定位方法的流程图。0021图中,10、电容式触控板12、触控板边缘14、感应线16、感应线18、感应线20、感应线22、感应线24、可定位区间26、死角区间28、虚拟感应线30、可定位区。
8、间。具体实施方式0022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0023现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的电容式触控板的定位方法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所述电容式触控板10的边缘感应线14的外侧定义X方向的虚拟感应线28,并给予虚拟坐标X0。当对象触碰时,被触碰的实体感应线的电容值将产生变化,各感应线14、16、18、20及22的电容值经由转换器图中未示出转换后产生不同数值的感应量CM,而虚拟感应线28则给予虚拟感应量C0,此实施例将其预设为0。为了定位出所述对象的坐标X,先取得任两条相邻感应线坐标的中间值XMXMXM1/2及其感应量的平均值CMCMCM1/2,如图2中标示的坐标X0、X1、X2、。
9、X3及X4以及感应量C0、C1、C2、C3及C4,再以内差运算对象坐标0024公式20025其中,N为感应线的数量。使用此定位法,区间30内皆可定位,因此消除了图1中的死角区间26。0026图3为上述定位法的流程图,步骤S1取得X方向上实体感应线14、16、18、20及22的感应量C1、C2、C3、C4及C5,步骤S2定义虚拟感应线28于X方向的边缘感应线14的外侧,其具有虚拟坐标及虚拟感应量,所述虚拟感应量可以为零、非零的定值或与感应量C1、C2、C3、C4及C5相关的变量,步骤S3计算任两条相邻感应线的平均感应量C0、C1、C2、C3及C4及其坐标中间值X0、X1、X2、X3及X4,步骤S。
10、4从平均感应量C0、C1、C2、C3及C4及坐标中间值X0、X1、X2、X3及X4内插运算而决定X方向上对象的坐标。0027本发明的定位方法可与已知的定位方法一起使用,当感测到边缘感应线14的感应量不为零或为各感应线感应量的最大值时,便使用本发明的定位方法来定位所述对象的坐标。0028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说明书CN102023767ACN102023781A3/3页5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说明书CN102023767ACN102023781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23767ACN102023781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23767ACN102023781A3/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2376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