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331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5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40665.4

申请日:

2010.04.06

公开号:

CN101814028A

公开日:

2010.08.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9/44申请公布日:201008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9/44申请日:20100406|||公开

IPC分类号:

G06F9/44

主分类号:

G06F9/44

申请人:

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乃平

地址: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番禺路1028号10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王洁;郑暄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中系统初始化操作处理包括初始化可配置的系统上下文环境变量、初始化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服务示例,读服务/写服务调用操作处理包括系统判断是否需要读取/写文档、根据结果进行读服务/写服务接口调用操作。采用该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解决了多语种文档一体化架构读写、不同历史版本产品标签自由兼容、易维护的通用难题,适用于支持可扩展置标语言的处理工具,多语种文档的开发工作量锐减且前后兼容,维护和扩展工作量也非常轻松,而且具有较高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还适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系统初始化操作处理和读服务/写服务调用操作处理,所述的系统初始化操作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可配置的系统上下文环境变量; (2)初始化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服务示例; 所述的读服务/写服务调用操作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3)系统判断是否需要读取文档; (4)如果是,则进行读服务接口调用操作; (5)系统判断是否需要写文档; (6)如果是,则进行写服务接口调用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始化可配置的系统上下文环境变量,包括以下步骤: (11)进行文档格式语言设置; (12)进行文档格式的版本号设置; (13)进行文档格式的类型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类型包括演示文稿、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始化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服务示例,包括以下步骤: (21)使用xml schema表达记录多语种标签数据及其不同版本相关信息的数据结构; (22)定义多语种标签数据模型的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化该接口服务及其调用规则。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用xml schema表达记录多语种标签数据及其不同版本相关信息的数据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211)指定该数据结构的根元素; (212)指定多语言标签数据的元素表达,该元素的属性id唯一标识该标签数据元素; (213)指定xml元素表达和属性标签表达; (214)对该xml schema数据结构示例进行实例化。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义多语种标签数据模型的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化该接口服务及其调用规则,包括以下步骤: (221)定义通用多语种标签数据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一致性获取标签数据、标签数据前后版本变更; (222)定义多语种标签文档读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一致性获取多语种文档属性标签的值; (223)定义多语种标签文档写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一致性输出多语种文档标签。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义通用多语种标签数据操作接口规范,包括以下步骤: (2211)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唯一语义关联的ID获取接口; (2212)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命名空间获取接口; (2213)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数据获取接口; (2214)定义多语种属性或属性列表的数据标签获取接口; (2215)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编码转换接口。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义多语种标签文档读操作接口规范,包括以下步骤: (2221)定义多语种文档中是否存在某个属性标签的接口; (2222)定义多语种文档中某个属性的值获取接口; (2223)定义辅助获取多语种文档属性列表中的某个属性名的接口。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义多语种标签文档写操作接口规范,包括以下步骤: (2231)定义多语种文档中输出某个标签的接口; (2232)定义多语种文档中属性标签的接口。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行读服务接口调用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41)调用通用标签数据操作接口来获取标签数据名称; (42)通过调用所述的多语种文档中是否存在某个属性标签的接口,判断文档当前节点下该标签是否存在; (43)若该标签存在,则调用所述的多语种文档中某个属性的值获取接口获取标签值; (44)将所获取的标签值进行存储。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行写服务接口调用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61)调用通用标签数据操作接口来获取标签数据名称; (62)依据系统预设的输出逻辑保存或写入所述的标签数据名称。

说明书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领域,特别涉及计算机XML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标文通”,英文命名为“UOF”),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支持多语种标签的文档格式,即它采用给多语种标签配置标识符来界定它们之间的语义关联,尽管国际化支持是XML的一个主要优势,例如采用xml:lang属性等方式来本地化一些数据,但国际上鲜有对XML标签自身采用多语种的表达方式,基本都是采用英文标签来表达的,如ooxml、odf、xhtml等等xml规范格式。“标文通”办公文档格式的这种通过唯一语义ID内在关联各种不同形式的多语种标签的表达方式对XML国际化(含本地化)做出了实际支持。

    目前支持UOF格式的文档的处理方法基本上采用基于XML某个特定标签(如中文)的方式来直接实现(读写中文版本的),此外国际上通用做法是直接处理英文版本的XML标签。它们都鲜有同时处理多语种标签的设计。

    同时,几乎现有办公等软件都有几个不同语种的版本(从用户的角度看,主要体现在有着不同的UI用户界面和几乎相同语种的文档格式标签,基本是英文标签,前提是基于XML格式的,二进制的不涉及。但其底层文档格式基本都是单语种格式表达的,如上文提到的ooxml,odf等),而UOF文档格式则允许不同语种的办公软件可以拥有不同的语种标签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例如藏文版本的Office的UOF格式文档则可以提供给藏文版本的UOF格式文档给藏语用户处理;类似的中文、英文、维文等版本的Office都可以提供各自对应的语种UOF格式文档给其用户处理。

    最后,UOF和其它办公软件文档等其内在XML格式标签的表达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它们之间或内部不同版本产品之间的兼容和维护也会要求动态变化,现有的这种基于单一XML标签语种的设计处理方法很难满足这一需求。此外程序内部解决产品文档解析兼容和维护的工作量巨大且往往前后版本产品不兼容的问题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兼顾多语种标签统一读写和不同历史版本标签自由兼容、维护方便容易、过程快捷简单、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如下: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系统初始化操作处理和读服务/写服务调用操作处理,所述的系统初始化操作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可配置的系统上下文环境变量;

    (2)初始化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服务示例;

    所述的读服务/写服务调用操作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3)系统判断是否需要读取文档;

    (4)如果是,则进行读服务接口调用操作;

    (5)系统判断是否需要写文档;

    (6)如果是,则进行写服务接口调用操作。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初始化可配置的系统上下文环境变量,包括以下步骤:

    (11)进行文档格式语言设置;

    (12)进行文档格式的版本号设置;

    (13)进行文档格式的类型设置。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类型包括演示文稿、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初始化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服务示例,包括以下步骤:

    (21)使用xml schema表达记录多语种标签数据及其不同版本相关信息的数据结构;

    (22)定义多语种标签数据模型的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化该接口服务及其调用规则。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使用xml schema表达记录多语种标签数据及其不同版本相关信息的数据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211)指定该数据结构的根元素;

    (212)指定多语言标签数据的元素表达,该元素的属性id唯一标识该标签数据元素;

    (213)指定xml元素表达和属性标签表达;

    (214)对该xml schema数据结构示例进行实例化。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定义多语种标签数据模型的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化该接口服务及其调用规则,包括以下步骤:

    (221)定义通用多语种标签数据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一致性获取标签数据、标签数据前后版本变更;

    (222)定义多语种标签文档读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一致性获取多语种文档属性标签的值;

    (223)定义多语种标签文档写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一致性输出多语种文档标签。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定义通用多语种标签数据操作接口规范,包括以下步骤:

    (2211)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唯一语义关联的ID获取接口;

    (2212)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命名空间获取接口;

    (2213)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数据获取接口;

    (2214)定义多语种属性或属性列表的数据标签获取接口;

    (2215)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编码转换接口。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定义多语种标签文档读操作接口规范,包括以下步骤:

    (2221)定义多语种文档中是否存在某个属性标签的接口;

    (2222)定义多语种文档中某个属性的值获取接口;

    (2223)定义辅助获取多语种文档属性列表中的某个属性名的接口。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定义多语种标签文档写操作接口规范,包括以下步骤:

    (2231)定义多语种文档中输出某个标签的接口;

    (2232)定义多语种文档中属性标签的接口。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进行读服务接口调用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41)调用通用标签数据操作接口来获取标签数据名称;

    (42)通过调用所述的多语种文档中是否存在某个属性标签的接口,判断文档当前节点下该标签是否存在;

    (43)若该标签存在,则调用所述的多语种文档中某个属性的值获取接口获取标签值;

    (44)将所获取的标签值进行存储。

    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进行写服务接口调用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61)调用通用标签数据操作接口来获取标签数据名称;

    (62)依据系统预设的输出逻辑保存或写入所述的标签数据名称。

    采用了该发明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由于其中采用了基于可配置的多语种支持策略及其标签版本兼容和开发维护于一体的设计架构,该一体化设计架构体现于独立的中间层形态数据模型(最核心直接的表现形式为一个XML数据文档)及其操作接口,从而解决了“标文通”(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多语种文档一体化架构读写问题,并解决了“标文通”不同历史版本产品标签自由兼容、易维护的通用难题,从而适用于支持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处理工具,并实现了多语种文档的开发工作量锐减且前后兼容,使得今后的维护和扩展工作量也非常轻松,而且具有较高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还适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多语种XML标签数据模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多语种XML标签数据模型实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多语种XML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XSLT语言(XMLTags Data Model Interface Service)服务示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多语种XML标签数据模型读操作接口规范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中的多语种XML标签数据模型写操作接口规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该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中包括系统初始化操作处理和读服务/写服务调用操作处理,所述的系统初始化操作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初始化可配置的系统上下文环境变量,包括以下步骤:

    (a)进行文档格式语言设置;

    (b)进行文档格式的版本号设置;

    (c)进行文档格式的类型设置;该类型包括演示文稿、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

    (2)初始化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服务示例,包括以下步骤:

    (a)使用xml schema表达记录多语种标签数据及其不同版本相关信息的数据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i)指定该数据结构的根元素;

    (ii)指定多语言标签数据的元素表达,该元素的属性id唯一标识该标签数据元素;

    (iii)指定xml元素表达和属性标签表达;

    (iv)对该xml schema数据结构示例进行实例化;

    (b)定义多语种标签数据模型的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化该接口服务及其调用规则,包括以下步骤:

    (I)定义通用多语种标签数据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一致性获取标签数据、标签数据前后版本变更,包括以下步骤:

    (i)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唯一语义关联的ID获取接口;

    (ii)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命名空间获取接口;

    (iii)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数据获取接口;

    (iv)定义多语种属性或属性列表的数据标签获取接口;

    (v)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编码转换接口;

    (II)定义多语种标签文档读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一致性获取多语种文档属性标签的值,包括以下步骤:

    (i)定义多语种文档中是否存在某个属性标签的接口;

    (ii)定义多语种文档中某个属性的值获取接口;

    (iii)定义辅助获取多语种文档属性列表中的某个属性名的接口;

    (III)定义多语种标签文档写操作接口规范,并规范一致性输出多语种文档标签,包括以下步骤:

    (i)定义多语种文档中输出某个标签的接口;

    (ii)定义多语种文档中属性标签的接口。

    所述的读服务/写服务调用操作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3)系统判断是否需要读取文档;

    (4)如果是,则进行读服务接口调用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a)调用通用标签数据操作接口来获取标签数据名称;

    (b)通过调用所述的多语种文档中是否存在某个属性标签的接口,判断文档当前节点下该标签是否存在;

    (c)若该标签存在,则调用所述的多语种文档中某个属性的值获取接口获取标签值;

    (d)将所获取的标签值进行存储;

    (5)系统判断是否需要写文档;

    (6)如果是,则进行写服务接口调用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a)调用通用标签数据操作接口来获取标签数据名称;

    (b)依据系统预设的输出逻辑保存或写入所述的标签数据名称。

    在实际使用当中,本发明的多语种标签的处理方法,是一种同时兼顾多语种标签统一读写和不同历史版本标签自由兼容、易维护的组织设计方法,该组织设计的处理方法为构造一个松耦合的中间层数据结构参考模型和基于该数据模型的操作接口规范。其中包括下述步骤:

    1、初始化可配置的系统上下文环境,包括下述步骤:

    (1)配置文档格式语言设置$lang(取值cn,en,tb等,优先显示设置值,默认从产品对应语言版本或文档中获取);

    (2)配置文档格式的版本号设置$version(取值1.0,1.1,1.2,2.0等,优先显示设置值,默认从产品对应语言版本或文档中获取);

    (3)配置文档格式的类型设置$who(1——代表演示文稿;2——代表文字处理;3——代表电子表格,从产品对应文档类型或文档中获取)。

    2、用xml schema表达该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定义基本信息用于记录多语种标签数据以及其不同版本相关信息;同时有助于该数据结构示例的组织管理和扩展。可参阅附图1所示,其中包括下述步骤:

    (1)“cada”作为其根元素;

    (2)多语言标签数据采用“d”元素表达:其属性id用于唯一标识该标签数据元素;各种语言版本的标签数据分别采用其对应的语言属性来标识,如cn,en,tb属性分别记录中文,英文、藏文版本的标签属性。可以定义多个标签数据元素(XML示例化该标签数据)。

    (3)定义e和a元素,分别代表xml元素(element)和属性(attribute)标签。它们的数据结构定义采用相同的“tag”属性组定义:其属性id用于唯一标识该e or a元素;dr代表该标签的具体数据,指向B2定义的d标签数据;ns代表该元素的基本命名空间(通常为基础版本或第一版本的命名空间),ns2代表该元素可能的第二版本的新的命名空间;v1代表该元素的第一版本的locID(uof代表第一版本属性无locID),v2第二版版本的该元素locID(uof第一和第二版本的locID完全不同);r代表e元素的属性数据列表(即指向a元素的id引用列表),r1指uof1.1版本可能的与uof1.0(r代表)不同的属性列表,r2指uof2.0版本可能的与uof1.0(r代表)不同的属性列表;属性f方便人阅读管理,起到提示等作用:例如与id属性配套使用的名称提示或编程命名定义作用。

    (4)实例化该xml schema数据结构示例,从uof schema中提取标签数据、元素属性列表等信息制作成其XML示例文档,制作的过程中将相近和常用的标签组织在一起,可供UOF标准的维护和改进提供具体参考。可参阅附图2。

    3、多语种标签数据模型的操作接口规范,用idl(接口描述语言,可用不同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定义基于如上定义的数据模型的操作接口,同时规范化该接口服务(共三部分:通用标签数据、读、写,分别见如下(1)、(2)、(3))及其调用规则(严格的调用顺序或操作步骤),可参阅附图3。包括下述步骤:

    (1)通用多语种标签数据操作接口规范,规范一致性获取标签数据,同时规范标签数据前后版本变更等兼容设计以减免直接的兼容代码。包括下述步骤:

    (a)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唯一语义关联的ID获取接口:

    string TuofCADAGetLocID([in]unsignedInt id,[optional in]boolean bAttr);

    (b)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命名空间获取接口:

    string TuofCADAGetNS([in]unsignedInt id,[optional in]boolean bAttr);

    (c)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数据(与否携带locID)获取接口:

    string TuofCADAGetNameData([in]unsignedInt id,[optional in]boolean bAttr);;stringTuofCADAGetName([in]unsignedInt id,[optional in]boolean bAttr);

    (d)定义多语种属性或属性列表的数据标签获取接口:

    string TuofCADAGetAttribute([in]unsignedInt id,[optional in]unsignedInt which,[optionalin]boolean bAttr);

    string TuofCADAGetAttrList([in]unsignedInt id);

    (e)定义多语种数据标签的编码转换接口:

    string TuofCADAGetEncodingData([in]string utf8Str,[in]unsignedInt encoding);

    (2)多语种标签文档读操作接口规范,规范一致性获取多语种文档属性标签的值,包括下述步骤:

    (a)定义多语种文档中是否存在某个属性标签接口:

    boolean TuofCADAbAttributeExist([in]string attrName);

    boolean TuofCADAbAttributeExist(in]unsignedInt which);

    (b)定义多语种文档中某个属性的值获取接口:

    boolean TuofCADAgetAttributeValue([in]string    attrName/*,[optional   in]booleanbUofFirstVersion*/);

    boolean TuofCADAgetAttributeValue([in]unsignedInt  which/*,[optional   in]booleanbUofFirstVersion*/);

    (c)定义辅助获取UOF1.0系列多语种文档属性列表中的某个属性名(不含命名空间)的接口:

    string TuofCADAGetAttributeFromUofAttrList([in]string  uofAttrList,[in]unsignedIntwhich);

    在读取文档时调用读服务接口的规范,采用统一的接口来获取所需要的标签数据,其中标签数据名称获取接口基于初始化的变量(标签语言,版本信息,文档类型)来决定获取对应语言的标签数据,不是直接写入该语言变量的标签数据。同时该标签数据获取接口屏蔽可能的不同版本标签数据而带来的动态信息(标签名变更、命名空间变更等)变化和兼容。最后标签值的获取需要判断该文档中是否存在该标签。可参阅附图5。包括下述步骤:

    (a)调用通用标签数据操作接口来获取标签数据名称,即调用上面(c)定义的TuofCADAGetName通用接口。

    (b)判断文档当前节点下该标签是否存在,即调用上面(a)定义的TuofCADAbAttributeExist接口。

    (c)若该标签存在,则获取标签值,即调用上面(b)定义的TuofCADAgetAttributeValue接口。

    (d)最后存储或写入这些标签值。可参阅附图5。

    (3)多语种标签文档写操作接口规范,规范一致性输出多语种文档标签,包括下述步骤:

    (a)定义多语种文档中输出某个标签的接口:

    void TuofCADAWriteTag([in]unsignedInt id,[in]string val,[in]boolean bAttr);

    void TuofCADAWriteTagEnd([in]string val);

    (b)定义兼容uof1.0系列多语种文档中属性locID/attrList标签的接口:

    void TuofCADAWriteUofLocID([in]unsignedInt id);

    void TuofCADAWriteUofAttrList([in]unsignedInt id);

    写(输出)文档时调用写服务接口的规范,可参阅附图6。包括下述步骤:

    (a)调用通用标签数据操作接口来获取标签数据名称,同上面读取文档中的(a)。

    (b)依据输出逻辑保存或写入这些标签数据名称。

    为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1、系统上下文初始化

    包括初始化可配置的系统环境变量设置和初始化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服务示例两个步骤,可参阅附图4,具体如下:

    (1)初始化可配置的系统环境变量设置:包括配置文档格式语言设置$lang(取值cn,en,tb等,优先显示设置值,默认从产品对应语言版本或文档中获取);配置文档格式的版本号设置$version(取值1.0、1.1、1.2、2.0等,优先显示设置值,默认从产品对应语言版本或文档中获取);获取文档格式的类型设置$who(1——代表演示文稿;2——代表文字处理;3——代表电子表格,默认从产品对应语言版本或文档中获取)。

    (2)初始化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服务示例(XML Tags Data ModelInterface Specification)。该服务示例创建包括以下步骤:

    (a)设计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可参阅附图1。

    (b)依据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构造该数据模型示例并初始化。可参阅该数据模型简要示例说明图:附图2。

    (c)构造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可参阅附图3。

    (d)采用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一个支持上述(c)规定的接口规范服务,并初始化该服务。可参阅附图4(包括(1)、(2)(b)初始化)。

    2、服务调用,该服务调用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若读取文档,则调用读服务接口(顺序):

    首先调用通用标签数据操作接口来获取标签数据名称,接着判断该标签是否存在以及获取标签值,最后依据该标签的存在与否来存储或写入这些标签值。可参阅附图5。

    其中标签数据名称获取接口基于初始化的标签语言变量来决定获取对应语言的标签数据,不是直接写入该语言变量的标签数据,而是采用统一的接口来获取所需要的标签数据。同时该接口屏蔽可能的不同版本标签数据而带来的动态信息(标签名变更、命名空间变更等)变化和兼容。标签值的获取需要判断该文档中是否存在该标签。

    判断若写文档,则调用写服务接口(顺序):

    (1)首先调用通用标签数据操作接口来获取标签数据名称;

    (2)然后依据输出逻辑写入这些标签数据名称。可参阅附图6。

    采用了上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由于其中采用了基于可配置的多语种支持策略及其标签版本兼容和开发维护于一体的设计架构,该一体化设计架构体现于独立的中间层形态数据模型(最核心直接的表现形式为一个XML数据文档)及其操作接口,从而解决了“标文通”(中文办公软件文档格式规范)多语种文档一体化架构读写问题,并解决了“标文通”不同历史版本产品标签自由兼容、易维护的通用难题,从而适用于支持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处理工具,并实现了多语种文档的开发工作量锐减且前后兼容,使得今后的维护和扩展工作量也非常轻松,而且具有较高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还适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领域。

    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其中系统初始化操作处理包括初始化可配置的系统上下文环境变量、初始化文档格式标签数据模型操作接口规范服务示例,读服务/写服务调用操作处理包括系统判断是否需要读取/写文档、根据结果进行读服务/写服务接口调用操作。采用该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实现多语种标签处理的方法,解决了多语种文档一体化架构读写、不同历史版本产品标签自由兼容、易维护的通用难题,适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