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97312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8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65175.7

申请日:

2009.07.23

公开号:

CN101964160A

公开日:

2011.02.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9F 9/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中国台湾台南县变更后权利人:中国台湾苗栗县登记生效日:20140121|||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G09F 9/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中国台湾苗栗县变更后: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F 9/00申请日:20090723|||公开

IPC分类号:

G09F9/00; F21S8/00; F21V17/10; F21V23/00

主分类号:

G09F9/00

申请人: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智仁; 张舜南

地址:

中国台湾台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邱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发光源、光源遮罩及电路板。光源遮罩具有容置部及至少一延伸部,容置部用以收容发光源,延伸部位于容置部的外侧。在电路板的固定方法中,将电路板的至少一定位部接触延伸部,以限制电路板移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显示装置, 包括 : 显示面板 ; 以及 背光模块, 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 该背光模块包括 : 至少一发光源 ; 光源遮罩, 具有容置部及至少一延伸部, 该容置部用以收容该发光源, 该延伸部位于该 容置部的外侧 ; 及 电路板, 具有至少一定位部, 该定位部用以接触该延伸部, 以限制该电路板移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光源遮罩具有多个延伸部, 该些延伸部沿着 背光模块的短边方向设置, 用以与该定位部接触, 以限制该电路板于背光模块长边方向的 移动。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光源遮罩具有多个延伸部, 该些延伸部沿着 背光模块的长边方向设置, 用以与该定位部接触, 以限制该电路板于背光模块短边方向的 移动。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延伸部的尾端具有一弯折部, 用以与该电路 板接触。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延伸部的尾端具有一弯折部, 用以夹持该电 路板。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定位部为接触平面或至少一凹口。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光源遮罩具有反射片, 该反射片位于该容置 部内侧, 并且朝向该发光源。
8: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光源遮罩为侧 U 形或 C 形结构。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光源遮罩的材料为导热材料。
10: 如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光源遮罩的材料包括铝或不锈钢。
11: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背光模块为侧向发光式的背光模块。
1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电路板对应位于该发光源的上方。
1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发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荧光灯。
1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括 : 导光板, 设置于该光源遮罩的一侧, 该发光源发射的光线穿透进入该导光板 ; 及 至少一光学膜片, 设置于该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 ; 及 反射板, 设置于该导光板异于该光学膜片的另一侧。
15: 如权利要求 14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括 : 框架, 至少部分地围绕该反射板及该导光板, 并且具有实质上平行于该反射板的一连 接面, 该电路板锁固或粘接于该连接面, 以设置于该框架上。
16: 一种显示装置, 包括 : 显示面板 ; 以及 背光模块, 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 该背光模块包括 : 至少一发光源 ; 光源遮罩, 具有容置部及至少一延伸部, 该容置部用以收容该发光源, 该延伸部位于该 容置部的外侧 ; 2 电路板, 具有至少一定位部, 该定位部用以接触该延伸部, 以限制该电路板移动 ; 及 多条连接线路, 耦接于该电路板, 每两个该些连接线路之间具有一间距, 该延伸部的宽 度小于等于该间距。
17: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光源遮罩还具有一承置部, 该延伸部位于 该承置部面朝该光源遮罩外侧的一外侧表面上, 该定位部用以接触该延伸部, 以将该电路 板固定于该外侧表面上。
18: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延伸部邻近于该外侧表面对应于该发光源 上方之处。
19: 如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各该连接线路覆盖该外侧表面一长度, 该延 伸部于平行各该连接线路的方向的延伸长度实质上小于等于该长度。
20: 如权利要求 16 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该些连接线路为倒装片薄膜连接技术的软性 印刷电路板。

说明书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 且特别涉及一种应用 于侧向发光式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平面显示面板制作技术快速的进步, 以及其具有重量轻、 体积小、 低耗电量及 低幅射线等优点, 使得平面显示面板大量地被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器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笔记型电脑、 数字相机、 移动电话、 电脑荧幕及平面电视等各式电子产品 中。再加上业界积极的投入研发以及采用大型化的生产设备, 使平面显示面板的品质不断 提升, 且价格持续下降, 因此使得平面显示面板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
     一般而言, 应用平面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均包括有一电路板, 此电路板通过排 线电性连接于显示面板或其他外部电路。常见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 利用螺丝锁固或粘接 的方式, 将电路板固定于一胶框上, 并且将背光模块及显示面板设置于一前铁框中。 为了进
     一步缩减显示装置中背光模块的厚度, 胶框仅围绕于背光模块的四周, 使得电路板直接位 于反射板上方。请同时参照图 1A 及图 1B, 图 1A 绘示一已知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 图 1B 绘 示图 1A 的显示装置沿 A-A’ 线的剖面图。显示装置 10 包括前铁框 F、 显示面板 11 以及背 光模块 12。显示面板 11 设置于背光模块 12 的一侧, 且显示面板 11 及背光模块 12 容置于 前铁框 F 中。背光模块 12 包括胶框 19、 光源遮罩 13、 电路板 14、 反射板 17、 导光板 16、 发 光源 15 以及多层光学膜片 18。反射板 17 设置于导光板 16 的一侧, 多层光学膜片 18 设置 于导光板 16 异于反射板 17 的另一侧。光源遮罩 13 邻接于导光板 16, 且位于导光板 16 的 一侧面旁, 用以容置发光源 15, 并且收容部分的反射板 17 及导光板 16。电路板 14 设置于 导光板 16 异于显示面板 11 的一侧, 并且经由软性电路板 C 连接于显示面板 11。目前业界 常见的作法将胶框 19 围绕于反射板 17 及导光板 16 四周, 由此进一步缩减背光模块 12 的 厚度。因此电路板 14 直接位于反射板 17 上, 使得电路板 14 仅能由两侧锁固至胶框 19 上。 然而, 当将排线 P 插入电路板 14 的一连接件 14a, 或者将排线 P 自连接件 14a 拔出时, 常因 为螺丝锁固作业性不良, 造成电路板 14 会相对于胶框 19 移动, 使得电路板 14 发生倾斜或 弯折的现象, 如此不仅容易导致连接件 14a 损坏, 使得排线 P 与电路板 14 之间接触不良, 更 影响了产品的品质。
     因此, 如何稳固地将控制电路板固定于显示装置中, 确保电路板不会因受力而发 生位移, 实为目前亟待研究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 其利用 定位部接触延伸部, 或者定位孔卡合于定位柱等方式, 使电路板可固定于光源遮罩上, 进而 减少排线插拔时造成连接头损坏的现象。此外更可通过增加光源遮罩的承置部的面积, 增 进散热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 提出一种显示装置, 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于显示面板的 一侧的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发光源、 一光源遮罩及一电路板。光源遮罩具有一 容置部及至少一延伸部, 容置部用以收容发光源, 延伸部位于容置部的外侧。 电路板具有至 少一定位部, 定位部接触延伸部, 以限制电路板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出一种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包括提供一光 源遮罩及提供一电路板的步骤。光源遮罩具有至少一延伸部及一容置部。容置部用以容置 至少一发光源, 延伸部位于容置部的外侧。电路板的固定方法还包括将定位部接触延伸部 的步骤, 以限制电路板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 提出一种显示装置, 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 背 光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 并且包括至少一发光源、 一电路板及一定位结构。 电路板具 有至少一定位孔, 定位结构用以定位电路板, 并且包括一光源遮罩及至少一定位柱。 光源遮 罩具有一容置部及一承置部, 容置部用以收容发光源, 承置部具有一外侧表面, 此外侧表面 面朝光源遮罩的外侧。定位柱设置于外侧表面上。定位柱用以卡合定位孔, 以固定电路板 于外侧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 提出一种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包括提供一电 路板及提供一定位结构的步骤。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定位孔, 定位结构包括一光源遮罩及至 少一定位柱。光源遮罩具有一承置部, 定位柱设置于承置部的一外侧表面上。电路板的固 定方法还包括卡合定位柱及定位孔的步骤, 以固定电路板于外侧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更一方面, 提出一种显示装置, 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 背 光模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 并且包括至少一发光源、 一光源遮罩、 一电路板及多条连 接线路。 光源遮罩具有一容置部及至少一延伸部, 容置部用以收该发光源, 延伸部位于容置 部的外侧。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定位部, 定位部用以接触延伸部, 以限制电路板移动。连接线 路耦接于电路板, 每两个连接线路之间具有一间距, 延伸部的宽度小于等于间距。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优选的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示, 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 1A 绘示一已知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
     图 1B 绘示图 1A 的显示装置沿 A-A’ 线的剖面图 ;
     图 2 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
     图 3A 绘示图 2 中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
     图 3B 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卡槽的光源遮罩的示意图 ;
     图 4 绘示图 1 中定位孔及定位柱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 ;
     图 5A ~ 5D 分别绘示定位柱及定位孔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
     图 6A 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
     图 6B 绘示图 6A 的延伸部具有不同配置方式时的分解图 ;
     图 7 绘示图 6A 中光源遮罩具有不同的延伸部时的立体图 ;
     图 8A 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 以及
     图 8B 绘示图 8A 中的延伸部具有不同配置方式时的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 10、 100、 500、 500’ 、 700、 700’ : 显示装置 11、 110 : 显示面板 12、 120、 520、 520’ 、 720、 720’ : 背光模块 13、 131、 531、 531’ 、 631、 731、 731’ : 光源遮罩 14、 140、 240、 240’ 、 340、 440、 540、 540’ 、 640 : 电路板 14a、 141 : 连接件 15、 150、 650 : 发光源 16、 160 : 导光板 17、 170 : 反射板 18、 180 : 光学膜片 19 : 胶框 130 : 固定结构 132、 232、 232’ 、 332、 432、 632 : 承置部 132a、 632a : 外侧表面 133、 233、 233’ 、 333、 433 : 定位柱 134 : 卡槽 135、 535、 535’ 、 635、 735、 735’ : 容置部 136 : 反射片 140a、 240a、 240a’ 、 340a(1)、 340a(2)、 440a : 定位孔 190 : 框架 191 : 连接面 537、 537’ 、 637、 737、 737’ : 延伸部 539、 539’ 、 739、 739’ : 弯折部 540a、 540a’ 、 640a : 定位部 632b : 侧边 690 : 连接线路 b1 : 延伸部的宽度 b2 : 间距 C: 软性电路板 d1 : 延伸长度 d2 : 长度 F: 前铁框 L: 长边方向 P: 排线 S: 短边方向 w1 : 承置部宽度 w2 : 电路板宽度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 光源遮罩 (lamp cover) 的承置部上具有至 少一个定位柱, 电路板上具有至少一定位孔, 通过定位柱穿过定位孔并且与定位孔卡接, 固 定电路板于光源遮罩上的位置, 可避免电路板相对光源遮罩移动所导致的多种问题。以下 提出一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然此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 并不会限缩本发 明欲保护的范围。 再者, 实施例中的图示亦省略不必要的元件, 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 点。
     请参照图 2, 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显示装置 100 主要 包括一显示面板 110 以及一背光模块 120。背光模块 120 设置于显示面板 110 的一侧, 并 且包括至少一发光源 150、 一电路板 140 及一定位结构 130。电路板 140 具有至少一定位孔 140a, 固定结构 130 用以定位电路板 140。定位结构 130 包括一光源遮罩 (lamp cover)131 及至少一定位柱 133。光源遮罩 131 具有一容置部 135 及一承置部 132, 容置部 135 用以收 容发光源 150, 承置部 132 具有一外侧表面 132a, 此外侧表面 132a 朝向光掩模的外侧。定 位柱 133 设置于外侧表面 132a 上。定位柱 133 用以卡合于定位孔 140a, 以固定电路板 140 于外侧表面 132a 上。 更进一步来说, 由于电路板 140 设置于承置部 132 上, 因此电路板 140 对应位于发 光源 150 的上方, 也就是说, 电路板 140、 光源遮罩 131 及发光源 150 位于显示装置 100 的 同一侧。此外, 本实施例的电路板 140 包括一连接件 (connector)141, 与一排线 P 耦接, 电 路板 140 经由连接电路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 110 或者背光模块 120 外部的电路 ( 图中未绘 示 ), 此排线 P 仅遮盖部分的电路板 140。再者, 电路板 140 例如是通过应用于倒装片薄膜 连接技术 (Chip On Film, COF) 的软性印刷电路板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 FPC board)( 未显示于图中 ) 连接于显示面板 110。
     此外, 如图 2 所示, 背光模块 120 还包括一导光板 (Light Guide Plate, LGP)160、 一反射板 (reflector)170 及至少一光学膜片 (optical sheet)180。导光板 160 设置于光 源遮罩 131 的一侧, 发光源 150 发射的光线穿透进入导光板 160。光学膜片 180 设置于导光 板 160 与显示面板 110 之间, 并且例如包括扩散板 (diffuser plate) 及增亮膜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BEF) 等。反射板 170 设置于导光板 160 异于光学膜片 180 的另一侧。 光源遮罩 131 例如是具有开口的一侧 U 形或一 C 形结构, 导光板 160 对应设置于光源遮罩 131 的开口旁, 使得发光源 150 发射的光线可经由光源遮罩 131 的开口进入导光板 160 中。
     本实施例中, 背光模块 120 还包括一框架 (frame)190, 如图 2 所绘示。框架 190 至 少部分地围绕于反射板 170 及导光板 160, 并且具有一连接面 191, 连接面 191 实质上平行 于承置部 132。电路板 140 例如是利用螺丝锁固于连接面 191, 使得电路板 140 固定于框架 190 上, 并且通过定位柱 133 卡接定位孔 140a, 使得电路板 140 可稳固地固定于背光模块 120 中。然而, 电路板 140 亦可利用粘接或其他习用的方式固定于连接面 191 上。
     以下针对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结构 130 进行说明。请参照图 3A, 其绘示图 2 中定位结构的示意图。承置部 132 实质上为一平面, 电路板 140 平行于承置部 132, 且平贴 于承置部 132 背朝发光源 150 的外侧表面 132a 上。本实施例中承置部 132 的宽度 w1 实质 上大于电路板 140 的宽度 w2。也就是说, 本实施例的光源遮罩 131 的面积优选地大于电路
     板 140 的面积, 使得承置部 132 具有足够大的面积用以有效传导发光源 150 以及电路板 140 所产生的热量。如此可提升背光模块 120 整体的散热效率, 避免显示装置 100 产生热缺陷 (thermal defects)( 例如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匀 ) 的现象。然于另一实施方式中, 本实施例 中承置部 132 的宽度 w1 与电路板 140 的宽度 w2 亦可实质上相等, 使承置部 132 的面积实 质上相等于电路板 140 的面积。再者, 定位结构 130 以包括多个发光源 150 为例, 这些发光 源 150 分别例如是一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可例如是设置于一长条状的基板上, 以 构成一发光条 (light bar), 可提高光线亮度的均匀度。 然本实施例的发光源 150 不限制于 发光二极管, 任何其他侧向发光式背光模块 120 中所习用的发光源 150, 均可应用于此。
     另外, 关于光源遮罩 131 材料的选用, 包括铝或者不锈钢等金属材料, 或者具有良 好热传导性质以及机械强度的其他材料, 均可作为本实施例的光源遮罩 131 的材料。光源 遮罩 131 用以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 使得显示装置 100 在组装、 测试或者搬运时, 发光源 150 不会受到挤压而受损, 并且可维持电路板可平整地贴合于承置部 132, 使电路板 140 不发生 翘起或扭曲的现象。其次, 利用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质的材料来制作光源遮罩 131, 可提高背 光模块 120 的散热效率。此外, 光源遮罩 131 还具有一反射片 136, 位于容置部 135 内侧, 并 且朝向发光源 150, 用以反射发光源 150 的光线, 以增加进入导光板 160 的光线量。如图 3A 中所绘示, 光源遮罩 131 可具有一个以上的反射片 136, 分别设置于容置部 135 内侧的上下 两表面。 本实施例的定位结构 130 还可包括一卡槽 134, 其设置于承置部 132 上。请参照 图 3B, 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卡槽的光源遮罩的示意图。卡槽 134 可例如是直接由 承置部 132 远离发光源 150 的末端朝向电路板 140 翻折而形成。卡槽 134 的开口朝向电路 板 140, 当电路板 140 通过定位柱 133 卡合于定位孔 140a 以固定其于外侧表面 132a 上的位 置时, 电路板 140 的一端容置于卡槽 134 内, 并且接触卡槽 134 的内侧表面。如此更可避免 电路板 140 沿垂直于承置部 132 的方向移动, 确保电路板 140 可紧密平贴于外侧表面 132a 上, 不会发生松脱的现象 ; 同时, 可使电路板 140 产生的热量平均且迅速地传导至光源遮罩 131。
     以下对于定位孔及定位柱的配置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 4, 其绘示图 2 中定 位孔及定位柱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电路板 140 以具有三个定位孔 140a, 定位 结构 130 以包括三个定位柱 133 为例做说明。这些定位孔 140a 对应于承置部 132 远离排 线 P 的边缘配置, 且这些定位孔 140a 的形状以及尺寸实质上对应于定位柱 133 的形状以及 尺寸, 使得这些定位柱 133 可分别接触这些定位孔 140a 的侧壁, 由此将定位柱 133 稳固卡 合于定位孔 140a 中。如此可确保电路板 140 不会于承置部 132 的平面上移动, 尤其是施力 插拔排线 P 时, 更可避免因电路板 140 移动而导致连接件 141 遭受破坏的问题。
     然而, 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 可知定位柱 133 及定位孔 140a 的数 目及设置位置不限制于前述的方式。 请参照图 5A ~ 5D, 其分别绘示定位柱及定位孔的不同 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为了避免干涉到排线 P, 定位孔 140a 优选地位于电路板 140 未被排线 P 遮盖之处。如图 5A 所示, 电路板 240 上具有四个定位孔 240a, 而承置部 232 上则对应地 设置有四个定位柱 233。这些定位柱 233 及定位孔 240a 例如是以对称的方式配置于排线 P 的两侧, 且这些定位柱 233 及定位孔 240a 例如是与排线 P 实质上分别位于连接器 141 的两 侧处。如此可使电路板 240 受力均匀, 不发生弯曲、 倾斜的现象。其次, 如图 5B 所示, 电路
     板 240’ 上具有两个定位孔 240a’ , 承置部 232’ 例如具有两个定位柱 233’ , 此两定位柱 233’ 及此两定位孔 240a’ 配置于排线 P 的两侧, 且这些定位柱 233 及定位孔 240a 与排线 P 对应 于连接器 141 的同侧。另外, 如图 5C 所示, 电路板 340 具有两个定位孔 340a(1)、 340a(2), 而承置部 332 对应地具有两个定位柱 333。此两定位孔 340a(1)、 340a(2) 可为椭圆形, 且 其中一个定位孔 340a(1) 的长轴方向实质上垂直于另一个定位孔 340a(2) 的长轴方向。定 位柱 333 的截面为圆形, 且其直径实质上相等于椭圆形定位孔 340a、 340a(2) 的短轴长度, 如此可防止组装公差将两个定位柱 333 分别卡合于此两定位孔 340a(1)、 340a(2), 限制电 路板 340 于长轴方向的移动。接着, 如图 5D 所示, 电路板 440 的定位孔 440a 及承置部 432 的定位柱 433 为相对应的多边形。整体而言,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限制定位孔 140a 及定位 柱 133 的数目及形状, 凡利用至少一个定位柱 133 卡合于至少一个定位孔 140a, 固定电路板 140 于光源遮罩 131 上的位置的方式, 均视为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 将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 120 中的电路板 140 固定于光源遮罩 131 上的方法, 在提供电路板 140 以及提供定位结构 130 之后, 将这些定位孔 140a 分别对应卡合于这些定 位柱 133, 以将电路板 140 固定至外侧表面 132a 上。接着更可锁固电路板 140 至框架 190 的连接面 191 上。如此一来, 电路板 140 于平行外侧表面 132a 的方向, 以及垂直外侧表面 132a 的方向的移动, 均受到限制。此外, 将电路板 140 固定于光源遮罩 131 上的方法中, 亦 可粘接电路板 140 至连接面 191 上。
     第二实施例
     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100( 绘示于图 2 中 ),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光源遮罩的设计方式, 其余相同之处不再加以重复叙述。本实施例 的图示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 沿用相同的元件标号。
     请参照图 6A, 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显示装置 500 包括一显示面板 110 以及一背光模块 520, 背光模块 520 设置于显示面板 110 的一侧。本 实施例的背光模块 520 包括至少一发光源 150、 一光源遮罩 531 及一电路板 540。光源遮罩 531 具有一容置部 535 及至少一延伸部 537, 容置部 535 用以收容发光源 150, 延伸部 537 位 于容置部 535 的外侧。电路板 540 具有至少一定位部 540a。定位部 540a 用以接触延伸部 537, 以限制电路板 540 移动。此外, 本实施例中电路板 540 可例如是利用倒装片薄膜连接 技术的软性印刷电路板, 其连接于显示面板 110。
     本实施例中光源遮罩 531 具有多个延伸部 537, 延伸部 537 可以与光源遮罩 531 一体成形, 这些延伸部 537 沿着背光模块 520 的短边方向 S 设置, 且例如是分别配置于光源 遮罩 531 的两侧。这些延伸部 537 用以与定位部 540a 接触, 以限制电路板 540 于背光模块 520 的长边方向 L 的移动。定位部 540a 可例如是电路板 540 平行于短边方向 S 的一接触平 面, 如图 6A 所示。
     此外, 请参照图 6B, 其绘示图 6A 的延伸部具有不同配置方式时的分解图。背光模 块 520’ 中, 光源遮罩 531’ 具有多个延伸部 537’ , 这些延伸部 537’ 沿着背光模块 520’ 的长 边方向 L 设置, 且例如是位于光源遮罩 531’ 的一边缘, 此边缘对应远离连接电路板 540’ 的 排线 P。这些延伸部 537’ 用以与定位部 540a’ 接触, 以限制电路板 540’ 于背光模块 520’ 的短边方向 S 的移动。定位部 540a’ 例如是至少一凹口, 位于电路板 540’ 上对应于延伸部 537’ 之处, 如图 6B 所示。另外, 部分的延伸部 537’ 的尾端也可以具有弯折部 539’ , 用以固定电路板 540’ 。
     另一方面, 本实施例的光源遮罩 531, 可同时具有沿短边方向 S 设置的延伸部 537 及沿长边方向 L 设置的延伸部 537’ , 且电路板 540 亦可同时搭配为接触平面的定位部 540a, 以及为至少一凹口的定位部 540a’ 。 本实施例对于定位部 540a 的位置不多做限制, 凡 可接触延伸部 539 以达到固定电路板 540 的效果者, 均可视为本发明的范围。实际应用上, 定位部 540a 例如是凹口时, 可配置于电路板 540 平行于长边方向 L 的侧边, 或者平行于短 边方向 S 的侧边。
     另外一方面, 本实施例中延伸部 537 以设置于光源遮罩 531 的边缘为例进行说明, 然而延伸部 537 的配置方式不限制于此。请参照图 7, 其绘示图 6A 中光源遮罩具有不同的 延伸部时的立体图。光源遮罩 631 除具有容置部 635 及至少一延伸部 637 外, 还具有一承 置部 632。容置部用以容置发光源 650, 延伸部 637 位于容置部 635 外侧。此外, 延伸部 637 位于承置部 632 面朝光源遮罩 631 外侧的一外侧表面 632a 上, 且电路板 640 固定于外侧表 面 632a 上。如图 7 中所示, 延伸部 637 设置于外侧表面 632a 上对应于发光源 650 上方之 处, 并且邻近于承置部 632 的一侧边 632b。
     这些连接线路 690 耦接于电路板 640, 且每两个连接线路 690 之间具有一间距 b2。 延伸部 637 的宽度 b1 优选地小于等于此间距 b2, 使得连接线路 690 不会重叠于延伸部 637 上方, 并且避免受到延伸部 637 挤压。此外, 各条连接线路 690 由电路板 640 朝向外侧表面 632a 的一侧边 632b 延伸, 并且覆盖外侧表面 632a 一长度 d2。延伸部 637 于平行各条连接 线路 690 的方向的一延伸长度 d1 实质上小于等于长度 d2。如图 7 中所示, 各延伸部 637 的 延伸长度 d1 小于长度 d2, 使得连接线路 690 有足够的长度由电路板 640 延伸至侧边 632b, 避免连接线路 690 受到拉扯。
     如图 7 所示, 定位部 640a 例如是一接触平面, 延伸部 637 例如是位于外侧表面 632a 上的多个凸块, 用以接触接触平面, 以将电路板 640 固定于外侧表面 632a 上。 再者, 这 些连接线路 690 例如是应用于倒装片薄膜连接技术的软性印刷电路板。
     第三实施例
     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 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500( 绘示于图 6A 中 ), 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延伸部的设计方式, 其余相同之处不再加以赘述。此外, 本实施 例的图示中, 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元件沿用相同的元件标号。 请参照图 8A, 其绘示依照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显示装置 700 包括显示面板 110 以及一背光模块 720。背光模块 720 设置于显示面板 110 的一侧, 并且包括至少一发光源 150、 一光源遮罩 731 及一电路板 540。本实施例中, 光源遮罩 731 的延伸部 737, 还具有一弯折部 739。弯折 部 739 位于延伸部 737 的尾端, 用以与电路板 540 接触。实际应用上, 弯折部 739 优选地平 行于电路板 540, 用以使电路板 540 可夹持于弯折部 739 下方。
     再者, 请参照图 8B, 其绘示图 8A 中的延伸部具有不同配置方式时的分解图。背光 模块 720’ 中的光源遮罩 731’ 具有多个延伸部 737’ , 这些延伸部 737’ 沿着背光模块 720’ 的长边方向 L 设置, 且例如是位于光源遮罩 731’ 的远离排线 P 的边缘。延伸部 737’ 用以 与定位部 540a’ 接触, 以限制电路板 540’ 于短边方向 S 的移动。如图 8B 所示, 部分的延伸 部 737’ 的尾端亦具有弯折部 739’ , 用以限制电路板 540 于垂直显示器平面的方向移动。以 图 8A 的显示装置 700 为例, 本实施例中将电路板 540 固定于光源遮罩 731 上的方法, 于提供光源遮罩 731 以及提供电路板 540 之后, 将电路板 540 插入弯折部 739 下方, 使得定位部 540a 接触延伸部 737 及弯折部 739, 使电路板 540 可被夹持住。接着更可与前述第一实施 例相同, 将电路板 540 锁固至框架 190 的连接面 191 上。
     另一方面, 本实施例的光源遮 731, 可同时具有多个延伸部 737 及延伸部 737’ , 部 分的延伸部 737 的尾端亦具有弯折部 739, 及部分的延伸部 737’ 的尾端亦具有弯折部 739’ 。
     上述依照本发明第一、 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 方法, 利用由光源遮罩凸出于承载电路板的平面的结构, 如延伸部以及承置部上的定位柱, 接触电路板的定位部或卡合于电路板的定位孔等方式, 使得电路板可稳固设置于光源遮罩 上。 当进行排线的插拔时, 电路板不会发生移动, 可降低连接件受损的机会。 此外, 通过面积 至少与电路板相等的承置部, 可平整地支撑电路板, 并且增加电路板及发光源的散热效率, 避免显示装置产生关于热缺陷的问题, 可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及良率。
     综上所述, 虽然本发明已以一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 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本 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可作各种的更动 与润饰。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装置.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4160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4160ACN101964160A21申请号200910165175722申请日20090723G09F9/00200601F21S8/00200601F21V17/10200601F21V23/0020060171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南县72发明人张智仁张舜南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代理人邱军54发明名称显示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发光源、光源遮罩及电路板。光源遮罩具有容置部。

2、及至少一延伸部,容置部用以收容发光源,延伸部位于容置部的外侧。在电路板的固定方法中,将电路板的至少一定位部接触延伸部,以限制电路板移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8页附图10页CN101964161A1/2页2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该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发光源;光源遮罩,具有容置部及至少一延伸部,该容置部用以收容该发光源,该延伸部位于该容置部的外侧;及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定位部,该定位部用以接触该延伸部,以限制该电路板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光源遮罩具有多个延伸部,该些延伸部沿着。

3、背光模块的短边方向设置,用以与该定位部接触,以限制该电路板于背光模块长边方向的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光源遮罩具有多个延伸部,该些延伸部沿着背光模块的长边方向设置,用以与该定位部接触,以限制该电路板于背光模块短边方向的移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延伸部的尾端具有一弯折部,用以与该电路板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延伸部的尾端具有一弯折部,用以夹持该电路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定位部为接触平面或至少一凹口。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光源遮罩具有反射片,该反射片位于该容置部内侧,并且朝向该发光源。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

4、其中该光源遮罩为侧U形或C形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光源遮罩的材料为导热材料。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光源遮罩的材料包括铝或不锈钢。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为侧向发光式的背光模块。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电路板对应位于该发光源的上方。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发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或冷阴极荧光灯。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括导光板,设置于该光源遮罩的一侧,该发光源发射的光线穿透进入该导光板;及至少一光学膜片,设置于该导光板与该显示面板之间;及反射板,设置于该导光板异于该光学膜片的另一侧。15如。

5、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还包括框架,至少部分地围绕该反射板及该导光板,并且具有实质上平行于该反射板的一连接面,该电路板锁固或粘接于该连接面,以设置于该框架上。1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该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发光源;光源遮罩,具有容置部及至少一延伸部,该容置部用以收容该发光源,该延伸部位于该容置部的外侧;权利要求书CN101964160ACN101964161A2/2页3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定位部,该定位部用以接触该延伸部,以限制该电路板移动;及多条连接线路,耦接于该电路板,每两个该些连接线路之间具有一间距,该延伸部的宽度小于等于该间距。。

6、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光源遮罩还具有一承置部,该延伸部位于该承置部面朝该光源遮罩外侧的一外侧表面上,该定位部用以接触该延伸部,以将该电路板固定于该外侧表面上。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延伸部邻近于该外侧表面对应于该发光源上方之处。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各该连接线路覆盖该外侧表面一长度,该延伸部于平行各该连接线路的方向的延伸长度实质上小于等于该长度。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些连接线路为倒装片薄膜连接技术的软性印刷电路板。权利要求书CN101964160ACN101964161A1/8页4显示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7、及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侧向发光式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平面显示面板制作技术快速的进步,以及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低耗电量及低幅射线等优点,使得平面显示面板大量地被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器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笔记型电脑、数字相机、移动电话、电脑荧幕及平面电视等各式电子产品中。再加上业界积极的投入研发以及采用大型化的生产设备,使平面显示面板的品质不断提升,且价格持续下降,因此使得平面显示面板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0003一般而言,应用平面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均包括有一电路板,此电路板通过排线电。

8、性连接于显示面板或其他外部电路。常见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利用螺丝锁固或粘接的方式,将电路板固定于一胶框上,并且将背光模块及显示面板设置于一前铁框中。为了进一步缩减显示装置中背光模块的厚度,胶框仅围绕于背光模块的四周,使得电路板直接位于反射板上方。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图1A绘示一已知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1B绘示图1A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剖面图。显示装置10包括前铁框F、显示面板11以及背光模块12。显示面板11设置于背光模块12的一侧,且显示面板11及背光模块12容置于前铁框F中。背光模块12包括胶框19、光源遮罩13、电路板14、反射板17、导光板16、发光源15以及多层光学膜片18。。

9、反射板17设置于导光板16的一侧,多层光学膜片18设置于导光板16异于反射板17的另一侧。光源遮罩13邻接于导光板16,且位于导光板16的一侧面旁,用以容置发光源15,并且收容部分的反射板17及导光板16。电路板14设置于导光板16异于显示面板11的一侧,并且经由软性电路板C连接于显示面板11。目前业界常见的作法将胶框19围绕于反射板17及导光板16四周,由此进一步缩减背光模块12的厚度。因此电路板14直接位于反射板17上,使得电路板14仅能由两侧锁固至胶框19上。然而,当将排线P插入电路板14的一连接件14A,或者将排线P自连接件14A拔出时,常因为螺丝锁固作业性不良,造成电路板14会相对于。

10、胶框19移动,使得电路板14发生倾斜或弯折的现象,如此不仅容易导致连接件14A损坏,使得排线P与电路板14之间接触不良,更影响了产品的品质。0004因此,如何稳固地将控制电路板固定于显示装置中,确保电路板不会因受力而发生位移,实为目前亟待研究的一重要课题。发明内容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其利用定位部接触延伸部,或者定位孔卡合于定位柱等方式,使电路板可固定于光源遮罩上,进而减少排线插拔时造成连接头损坏的现象。此外更可通过增加光源遮罩的承置部的面积,增进散热的效率。说明书CN101964160ACN101964161A2/8页50006根据本发明的一。

11、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的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包括至少一发光源、一光源遮罩及一电路板。光源遮罩具有一容置部及至少一延伸部,容置部用以收容发光源,延伸部位于容置部的外侧。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定位部,定位部接触延伸部,以限制电路板移动。000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包括提供一光源遮罩及提供一电路板的步骤。光源遮罩具有至少一延伸部及一容置部。容置部用以容置至少一发光源,延伸部位于容置部的外侧。电路板的固定方法还包括将定位部接触延伸部的步骤,以限制电路板移动。0008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

12、背光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包括至少一发光源、一电路板及一定位结构。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定位孔,定位结构用以定位电路板,并且包括一光源遮罩及至少一定位柱。光源遮罩具有一容置部及一承置部,容置部用以收容发光源,承置部具有一外侧表面,此外侧表面面朝光源遮罩的外侧。定位柱设置于外侧表面上。定位柱用以卡合定位孔,以固定电路板于外侧表面。0009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出一种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包括提供一电路板及提供一定位结构的步骤。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定位孔,定位结构包括一光源遮罩及至少一定位柱。光源遮罩具有一承置部,定位柱设置于承置部的一外侧表面上。电路板的固定方法还包括卡合定位柱及定位孔的步。

13、骤,以固定电路板于外侧表面。0010根据本发明的更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以及一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的一侧,并且包括至少一发光源、一光源遮罩、一电路板及多条连接线路。光源遮罩具有一容置部及至少一延伸部,容置部用以收该发光源,延伸部位于容置部的外侧。电路板具有至少一定位部,定位部用以接触延伸部,以限制电路板移动。连接线路耦接于电路板,每两个连接线路之间具有一间距,延伸部的宽度小于等于间距。0011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12图1A绘示一已知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0013图1B绘示图1A的显示装。

14、置沿AA线的剖面图;0014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0015图3A绘示图2中定位结构的示意图;0016图3B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卡槽的光源遮罩的示意图;0017图4绘示图1中定位孔及定位柱的配置方式的示意图;0018图5A5D分别绘示定位柱及定位孔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0019图6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0020图6B绘示图6A的延伸部具有不同配置方式时的分解图;0021图7绘示图6A中光源遮罩具有不同的延伸部时的立体图;0022图8A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以及0023图8B绘示图8A中的延伸部具有不同配置方式时的分解图。说。

15、明书CN101964160ACN101964161A3/8页60024附图标记说明002510、100、500、500、700、700显示装置002611、110显示面板002712、120、520、520、720、720背光模块002813、131、531、531、631、731、731光源遮罩002914、140、240、240、340、440、540、540、640电路板003014A、141连接件003115、150、650发光源003216、160导光板003317、170反射板003418、180光学膜片003519胶框0036130固定结构0037132、232、232、332、。

16、432、632承置部0038132A、632A外侧表面0039133、233、233、333、433定位柱0040134卡槽0041135、535、535、635、735、735容置部0042136反射片0043140A、240A、240A、340A1、340A2、440A定位孔0044190框架0045191连接面0046537、537、637、737、737延伸部0047539、539、739、739弯折部0048540A、540A、640A定位部0049632B侧边0050690连接线路0051B1延伸部的宽度0052B2间距0053C软性电路板0054D1延伸长度0055D2长度005。

17、6F前铁框0057L长边方向0058P排线0059S短边方向0060W1承置部宽度0061W2电路板宽度说明书CN101964160ACN101964161A4/8页7具体实施方式0062第一实施例0063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光源遮罩LAMPCOVER的承置部上具有至少一个定位柱,电路板上具有至少一定位孔,通过定位柱穿过定位孔并且与定位孔卡接,固定电路板于光源遮罩上的位置,可避免电路板相对光源遮罩移动所导致的多种问题。以下提出一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的详细说明,然此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缩本发明欲保护的范围。再者,实施例中的图示亦省略不必要的元件,以清楚显示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18、。0064请参照图2,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显示装置100主要包括一显示面板110以及一背光模块120。背光模块120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一侧,并且包括至少一发光源150、一电路板140及一定位结构130。电路板140具有至少一定位孔140A,固定结构130用以定位电路板140。定位结构130包括一光源遮罩LAMPCOVER131及至少一定位柱133。光源遮罩131具有一容置部135及一承置部132,容置部135用以收容发光源150,承置部132具有一外侧表面132A,此外侧表面132A朝向光掩模的外侧。定位柱133设置于外侧表面132A上。定位柱133用以卡合于定位孔1。

19、40A,以固定电路板140于外侧表面132A上。0065更进一步来说,由于电路板140设置于承置部132上,因此电路板140对应位于发光源150的上方,也就是说,电路板140、光源遮罩131及发光源150位于显示装置100的同一侧。此外,本实施例的电路板140包括一连接件CONNECTOR141,与一排线P耦接,电路板140经由连接电路电性连接至显示面板110或者背光模块120外部的电路图中未绘示,此排线P仅遮盖部分的电路板140。再者,电路板140例如是通过应用于倒装片薄膜连接技术CHIPONFILM,COF的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FPCBOA。

20、RD未显示于图中连接于显示面板110。0066此外,如图2所示,背光模块120还包括一导光板LIGHTGUIDEPLATE,LGP160、一反射板REFLECTOR170及至少一光学膜片OPTICALSHEET180。导光板160设置于光源遮罩131的一侧,发光源150发射的光线穿透进入导光板160。光学膜片180设置于导光板160与显示面板110之间,并且例如包括扩散板DIFFUSERPLATE及增亮膜BRIGHTNESSENHANCEMENTFILM,BEF等。反射板170设置于导光板160异于光学膜片180的另一侧。光源遮罩131例如是具有开口的一侧U形或一C形结构,导光板160对应设置。

21、于光源遮罩131的开口旁,使得发光源150发射的光线可经由光源遮罩131的开口进入导光板160中。0067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20还包括一框架FRAME190,如图2所绘示。框架190至少部分地围绕于反射板170及导光板160,并且具有一连接面191,连接面191实质上平行于承置部132。电路板140例如是利用螺丝锁固于连接面191,使得电路板140固定于框架190上,并且通过定位柱133卡接定位孔140A,使得电路板140可稳固地固定于背光模块120中。然而,电路板140亦可利用粘接或其他习用的方式固定于连接面191上。0068以下针对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结构130进行说明。请参照图3A。

22、,其绘示图2中定位结构的示意图。承置部132实质上为一平面,电路板140平行于承置部132,且平贴于承置部132背朝发光源150的外侧表面132A上。本实施例中承置部132的宽度W1实质上大于电路板140的宽度W2。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光源遮罩131的面积优选地大于电路说明书CN101964160ACN101964161A5/8页8板140的面积,使得承置部132具有足够大的面积用以有效传导发光源150以及电路板140所产生的热量。如此可提升背光模块120整体的散热效率,避免显示装置100产生热缺陷THERMALDEFECTS例如显示画面亮度不均匀的现象。然于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承置部1。

23、32的宽度W1与电路板140的宽度W2亦可实质上相等,使承置部132的面积实质上相等于电路板140的面积。再者,定位结构130以包括多个发光源150为例,这些发光源150分别例如是一发光二极管。这些发光二极管可例如是设置于一长条状的基板上,以构成一发光条LIGHTBAR,可提高光线亮度的均匀度。然本实施例的发光源150不限制于发光二极管,任何其他侧向发光式背光模块120中所习用的发光源150,均可应用于此。0069另外,关于光源遮罩131材料的选用,包括铝或者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或者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质以及机械强度的其他材料,均可作为本实施例的光源遮罩131的材料。光源遮罩131用以提供足够的机械。

24、强度,使得显示装置100在组装、测试或者搬运时,发光源150不会受到挤压而受损,并且可维持电路板可平整地贴合于承置部132,使电路板140不发生翘起或扭曲的现象。其次,利用具有良好热传导性质的材料来制作光源遮罩131,可提高背光模块120的散热效率。此外,光源遮罩131还具有一反射片136,位于容置部135内侧,并且朝向发光源150,用以反射发光源150的光线,以增加进入导光板160的光线量。如图3A中所绘示,光源遮罩131可具有一个以上的反射片136,分别设置于容置部135内侧的上下两表面。0070本实施例的定位结构130还可包括一卡槽134,其设置于承置部132上。请参照图3B,其绘示依照。

25、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卡槽的光源遮罩的示意图。卡槽134可例如是直接由承置部132远离发光源150的末端朝向电路板140翻折而形成。卡槽134的开口朝向电路板140,当电路板140通过定位柱133卡合于定位孔140A以固定其于外侧表面132A上的位置时,电路板140的一端容置于卡槽134内,并且接触卡槽134的内侧表面。如此更可避免电路板140沿垂直于承置部132的方向移动,确保电路板140可紧密平贴于外侧表面132A上,不会发生松脱的现象;同时,可使电路板140产生的热量平均且迅速地传导至光源遮罩131。0071以下对于定位孔及定位柱的配置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请参照图4,其绘示图2中定位孔及定位柱的。

26、配置方式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电路板140以具有三个定位孔140A,定位结构130以包括三个定位柱133为例做说明。这些定位孔140A对应于承置部132远离排线P的边缘配置,且这些定位孔140A的形状以及尺寸实质上对应于定位柱133的形状以及尺寸,使得这些定位柱133可分别接触这些定位孔140A的侧壁,由此将定位柱133稳固卡合于定位孔140A中。如此可确保电路板140不会于承置部132的平面上移动,尤其是施力插拔排线P时,更可避免因电路板140移动而导致连接件141遭受破坏的问题。0072然而,本发明所述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知定位柱133及定位孔140A的数目及设置位置不限制于前述的方式。

27、。请参照图5A5D,其分别绘示定位柱及定位孔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为了避免干涉到排线P,定位孔140A优选地位于电路板140未被排线P遮盖之处。如图5A所示,电路板240上具有四个定位孔240A,而承置部232上则对应地设置有四个定位柱233。这些定位柱233及定位孔240A例如是以对称的方式配置于排线P的两侧,且这些定位柱233及定位孔240A例如是与排线P实质上分别位于连接器141的两侧处。如此可使电路板240受力均匀,不发生弯曲、倾斜的现象。其次,如图5B所示,电路说明书CN101964160ACN101964161A6/8页9板240上具有两个定位孔240A,承置部232例如具有两个。

28、定位柱233,此两定位柱233及此两定位孔240A配置于排线P的两侧,且这些定位柱233及定位孔240A与排线P对应于连接器141的同侧。另外,如图5C所示,电路板340具有两个定位孔340A1、340A2,而承置部332对应地具有两个定位柱333。此两定位孔340A1、340A2可为椭圆形,且其中一个定位孔340A1的长轴方向实质上垂直于另一个定位孔340A2的长轴方向。定位柱333的截面为圆形,且其直径实质上相等于椭圆形定位孔340A、340A2的短轴长度,如此可防止组装公差将两个定位柱333分别卡合于此两定位孔340A1、340A2,限制电路板340于长轴方向的移动。接着,如图5D所示,。

29、电路板440的定位孔440A及承置部432的定位柱433为相对应的多边形。整体而言,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限制定位孔140A及定位柱133的数目及形状,凡利用至少一个定位柱133卡合于至少一个定位孔140A,固定电路板140于光源遮罩131上的位置的方式,均视为本发明的范围。0073另外,将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20中的电路板140固定于光源遮罩131上的方法,在提供电路板140以及提供定位结构130之后,将这些定位孔140A分别对应卡合于这些定位柱133,以将电路板140固定至外侧表面132A上。接着更可锁固电路板140至框架190的连接面191上。如此一来,电路板140于平行外侧表面132A的方。

30、向,以及垂直外侧表面132A的方向的移动,均受到限制。此外,将电路板140固定于光源遮罩131上的方法中,亦可粘接电路板140至连接面191上。0074第二实施例0075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绘示于图2中,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光源遮罩的设计方式,其余相同之处不再加以重复叙述。本实施例的图示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元件,沿用相同的元件标号。0076请参照图6A,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显示装置500包括一显示面板110以及一背光模块520,背光模块520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一侧。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520包括至少一发光源150、一光源遮罩531及。

31、一电路板540。光源遮罩531具有一容置部535及至少一延伸部537,容置部535用以收容发光源150,延伸部537位于容置部535的外侧。电路板540具有至少一定位部540A。定位部540A用以接触延伸部537,以限制电路板540移动。此外,本实施例中电路板540可例如是利用倒装片薄膜连接技术的软性印刷电路板,其连接于显示面板110。0077本实施例中光源遮罩531具有多个延伸部537,延伸部537可以与光源遮罩531一体成形,这些延伸部537沿着背光模块520的短边方向S设置,且例如是分别配置于光源遮罩531的两侧。这些延伸部537用以与定位部540A接触,以限制电路板540于背光模块52。

32、0的长边方向L的移动。定位部540A可例如是电路板540平行于短边方向S的一接触平面,如图6A所示。0078此外,请参照图6B,其绘示图6A的延伸部具有不同配置方式时的分解图。背光模块520中,光源遮罩531具有多个延伸部537,这些延伸部537沿着背光模块520的长边方向L设置,且例如是位于光源遮罩531的一边缘,此边缘对应远离连接电路板540的排线P。这些延伸部537用以与定位部540A接触,以限制电路板540于背光模块520的短边方向S的移动。定位部540A例如是至少一凹口,位于电路板540上对应于延伸部537之处,如图6B所示。另外,部分的延伸部537的尾端也可以具有弯折部539,用以。

33、固说明书CN101964160ACN101964161A7/8页10定电路板540。0079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光源遮罩531,可同时具有沿短边方向S设置的延伸部537及沿长边方向L设置的延伸部537,且电路板540亦可同时搭配为接触平面的定位部540A,以及为至少一凹口的定位部540A。本实施例对于定位部540A的位置不多做限制,凡可接触延伸部539以达到固定电路板540的效果者,均可视为本发明的范围。实际应用上,定位部540A例如是凹口时,可配置于电路板540平行于长边方向L的侧边,或者平行于短边方向S的侧边。0080另外一方面,本实施例中延伸部537以设置于光源遮罩531的边缘为例进行说。

34、明,然而延伸部537的配置方式不限制于此。请参照图7,其绘示图6A中光源遮罩具有不同的延伸部时的立体图。光源遮罩631除具有容置部635及至少一延伸部637外,还具有一承置部632。容置部用以容置发光源650,延伸部637位于容置部635外侧。此外,延伸部637位于承置部632面朝光源遮罩631外侧的一外侧表面632A上,且电路板640固定于外侧表面632A上。如图7中所示,延伸部637设置于外侧表面632A上对应于发光源650上方之处,并且邻近于承置部632的一侧边632B。0081这些连接线路690耦接于电路板640,且每两个连接线路690之间具有一间距B2。延伸部637的宽度B1优选地小。

35、于等于此间距B2,使得连接线路690不会重叠于延伸部637上方,并且避免受到延伸部637挤压。此外,各条连接线路690由电路板640朝向外侧表面632A的一侧边632B延伸,并且覆盖外侧表面632A一长度D2。延伸部637于平行各条连接线路690的方向的一延伸长度D1实质上小于等于长度D2。如图7中所示,各延伸部637的延伸长度D1小于长度D2,使得连接线路690有足够的长度由电路板640延伸至侧边632B,避免连接线路690受到拉扯。0082如图7所示,定位部640A例如是一接触平面,延伸部637例如是位于外侧表面632A上的多个凸块,用以接触接触平面,以将电路板640固定于外侧表面632A。

36、上。再者,这些连接线路690例如是应用于倒装片薄膜连接技术的软性印刷电路板。0083第三实施例0084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500绘示于图6A中,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延伸部的设计方式,其余相同之处不再加以赘述。此外,本实施例的图示中,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元件沿用相同的元件标号。请参照图8A,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图。显示装置700包括显示面板110以及一背光模块720。背光模块720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一侧,并且包括至少一发光源150、一光源遮罩731及一电路板540。本实施例中,光源遮罩731的延伸部737,还具有一弯折部739。弯折部7。

37、39位于延伸部737的尾端,用以与电路板540接触。实际应用上,弯折部739优选地平行于电路板540,用以使电路板540可夹持于弯折部739下方。0085再者,请参照图8B,其绘示图8A中的延伸部具有不同配置方式时的分解图。背光模块720中的光源遮罩731具有多个延伸部737,这些延伸部737沿着背光模块720的长边方向L设置,且例如是位于光源遮罩731的远离排线P的边缘。延伸部737用以与定位部540A接触,以限制电路板540于短边方向S的移动。如图8B所示,部分的延伸部737的尾端亦具有弯折部739,用以限制电路板540于垂直显示器平面的方向移动。以图8A的显示装置700为例,本实施例中将。

38、电路板540固定于光源遮罩731上的方法,于提说明书CN101964160ACN101964161A8/8页11供光源遮罩731以及提供电路板540之后,将电路板540插入弯折部739下方,使得定位部540A接触延伸部737及弯折部739,使电路板540可被夹持住。接着更可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同,将电路板540锁固至框架190的连接面191上。0086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光源遮731,可同时具有多个延伸部737及延伸部737,部分的延伸部737的尾端亦具有弯折部739,及部分的延伸部737的尾端亦具有弯折部739。0087上述依照本发明第一、第二及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的电路板的固定方法。

39、,利用由光源遮罩凸出于承载电路板的平面的结构,如延伸部以及承置部上的定位柱,接触电路板的定位部或卡合于电路板的定位孔等方式,使得电路板可稳固设置于光源遮罩上。当进行排线的插拔时,电路板不会发生移动,可降低连接件受损的机会。此外,通过面积至少与电路板相等的承置部,可平整地支撑电路板,并且增加电路板及发光源的散热效率,避免显示装置产生关于热缺陷的问题,可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及良率。0088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40、。说明书CN101964160ACN101964161A1/10页12图1A图1B说明书附图CN101964160ACN101964161A2/10页13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4160ACN101964161A3/10页14图3A图3B说明书附图CN101964160ACN101964161A4/10页15图4图5A图5B说明书附图CN101964160ACN101964161A5/10页16图5C图5D说明书附图CN101964160ACN101964161A6/10页17图6A说明书附图CN101964160ACN101964161A7/10页18图6B说明书附图CN101964160ACN101964161A8/10页19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64160ACN101964161A9/10页20图8A说明书附图CN101964160ACN101964161A10/10页21图8B说明书附图CN10196416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