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荧光管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或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内都需要用到冷阴极管等荧光管,这些荧光管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将固定在电线一端的接线夹软钎焊于荧光管的端子,电线的另一端经连接器后被连接于倒相(inverter)电路。这样来自倒相电路的电力,经由连接器和电线被供给到冷阴极管。但是,由于软钎焊不良,在端子和接线夹之间有可能产生导电不良。另外,软钎焊作业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特别是因为冷阴极管直径为数mm左右的细小形状,而其端子则为更细小的形状,所以处理上需要细心的注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出现了不少电连接器,这些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外壳,绝缘外壳内固定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包括相对的一对弹性端子及一个用于与PCB板接触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供荧光管的轴状端子插入的凹部,两弹性端子分别具有一位于凹部内的夹持部,以用于夹持轴状端子。该种电连接器一般在绝缘外壳的上部还设有操作构件,其通过操作构件上下运动来控制该对弹性端子的夹持部间的间距,以便实现夹持部对荧光管的轴状端子的夹紧或松开。这种操作构件在上下插拔时,不仅操作时较为费力,而且如果拔出力度控制的不好,很容易脱落。另外,具有这种操作构件的电连接器在松开状态时,还容易因晃动而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固定荧光管的电连接器,此连接器能够在稳定固持荧光管的同时,在背光源长时间工作高温的工作环境下,保持对荧光管的良好接触,并提供便于拆卸的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绝缘外壳内固定有接触件,所述接触件包括相对的一对弹性端子及一个用于与PCB板接触连接的连接部,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供荧光管的轴状端子插入的凹部,两弹性端子分别具有一位于凹部内的夹持部,绝缘外壳在两弹性端子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可内外转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可通过内外转动来调节该对弹性端子的夹持部间的间距,以便实现夹持部对荧光管的轴状端子的夹紧或松开。
所述绝缘外壳在凹部的两侧具有两个上开口的容置室,两活动块分别安装于两容置室内,所述容置室的两侧部分别设有供弹性端子设置的第一开槽及供活动块通过的第二开槽,所述活动块分为加压部及操作部,电连接器处于松开状态时,活动块的加压部的上端露出于容置室的上开口,操作部伸出于容置室的第二开槽,此时下压加压部的上端或上推操作部均可现实活动块内转,使电连接器进入夹紧状态。
所述绝缘外壳包括有底座,上述两容置室位于底座的一侧上方,凹部形成于两容置室之间,所述底座的另一侧上方形成有一支座,支座的上端设有与凹部位置对应的开口,该开口至少在底部具有一圆弧段,以便支撑荧光管的主体部分。
所述接触件还包括有基部,所述两弹性端子延伸于基部的两侧片的上端,所述连接部延伸于基部的下端,且与弹性端子垂直布置,所述连接部位于支座的下方,所述底座上设有供PCB板的连接部插入的插口。
所述活动块的下部凸设有转轴,容置室上设有对应的安装孔,活动块通过转轴安装于安装孔内,实现与绝缘外壳的转动连接。
所述容置室的侧壁在第二开槽的两侧分别纵向设置有卡槽,活动块的两侧面凸设有卡块,卡块位于容置室内,当活动块转动到锁紧位置时,卡块卡紧于卡槽内。其中,所述活动块横截面呈开口向外的U形。
本发明优点是:
1.本发明在使用时,需要两个配对使用,先将电连接器地接触件与PCB板接触配合,再将荧光管的一对端部的轴状端子分别插入该两相对的电连接器,当弹性端子的夹持部夹紧轴状端子时,电连接器便实现了荧光管与PCB板之间的电连接。
2.本发明通过活动块内外转动来调节该对弹性端子的夹持部间的间距,以便实现夹持部对荧光管的轴状端子的夹紧或松开,因此方便了荧光管的安装及拆卸。
3.该电连接器处于松开状态时,活动块的加压部的上端露出于容置室的上开口,操作部伸出于容置室的的侧开口,此时下压加压部的上端或上推操作部均可现实活动块内转,使电连接器进入夹紧状态,因此该种操作方式不仅适合于手工作业,还可用于自动流水线作业。
4.本发明的绝缘外壳具有一支座,支座的上端设有与凹部位置对应的开口,当荧光管的轴状端子插入的凹部时,荧光管的主体部分的两端正好支撑于两相对电连接器的支座的开口内,这样就确保了荧光管与电连接器电连接时的可靠性。
5.本发明当活动块转动到锁紧位置时,活动块上的卡块卡紧于卡槽内,实现了活动块的锁定,使弹性端子的夹持部保持在夹紧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绝缘外壳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中活动块、接触件及PCB板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中接触件的立体图。
其中:10绝缘外壳;11凹部;12容置室;121第一开槽;122第二开槽;123安装孔;124卡槽;13底座;131插口;14支座;141开口;
20接触件;21弹性端子;211夹持部;22基部;23连接部;
30活动块;31加压部;32操作部;33转轴;
40荧光管;41主体部分;
50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10,绝缘外壳10内固定有接触件20,所述接触件20包括相对的一对弹性端子21及一个用于与PCB板50接触连接的连接部23,所述绝缘外壳10上设有供荧光管40的轴状端子插入的凹部11,两弹性端子21分别具有一位于凹部11内的夹持部211,绝缘外壳10在两弹性端子21的外侧分别安装有可内外转动的活动块30,所述活动块30可通过内外转动来调节该对弹性端子21的夹持部211间的间距,以便实现夹持部211对荧光管40的轴状端子的夹紧或松开。
如图3所示,所述绝缘外壳10包括有底座13,底座13的一侧上方设有两个上开口的容置室12,凹部11形成于两容置室12之间,所述底座13的另一侧上方形成有一支座14。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两活动块30分别安装于两容置室12内,所述容置室12的两侧部分别设有供弹性端子21设置的第一开槽121及供活动块30通过的第二开槽122,所述活动块30分为加压部31及操作部32,电连接器处于松开状态时,活动块30的加压部31的上端露出于容置室12的上开口,操作部32伸出于容置室12的第二开槽122,此时下压加压部31的上端或上推操作部32均可现实活动块30内转,使电连接器进入夹紧状态。其中,所述活动块30的下部凸设有转轴33,容置室12上设有对应的安装孔122,活动块30通过转轴33安装于安装孔122内,实现与绝缘外壳10的转动连接。
所述容置室12的侧壁在第二开槽122的两侧分别纵向设置有卡槽124,活动块30的两侧面凸设有卡块34,卡块34位于容置室12内,当活动块30转动到锁紧位置时,卡块34卡紧于卡槽124内,实现了活动块30的锁定,使弹性端子21的夹持部211保持在夹紧状态。其中,所述活动块30的横截面呈开口向外的U形,这样可便于卡块34卡入卡槽124。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支座14的上端设有与凹部11位置对应的开口141,该开口141至少在底部具有一圆弧段,以便支撑荧光管40的主体部分41。当荧光管40的轴状端子插入电连接器的凹部11时,荧光管40的主体部分41的两端正好支撑于两相对电连接器的支座14的开口141内,这样就确保了荧光管40与电连接器电连接时的可靠性。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接触件20还包括有基部22,所述两弹性端子21延伸于基部22的两侧片的上端,所述连接部23延伸于基部22的下端,且与弹性端子21垂直布置,所述连接部23位于支座14的下方,所述底座13上设有供PCB板50的连接部插入的插口131。其中,接触件20为金属制导电构件,通过接触件20在荧光管40及PCD板50之间形成电连接,以便PCB板50的倒向电路给荧光管40提供驱动电力。
本发明在使用时(参考图1),需要两个配对使用,先将电连接器的接触件20与PCB板50接触配合,再将荧光管40的一对端部的轴状端子分别插入该两相对的电连接器,当弹性端子21的夹持部211夹紧轴状端子时,电连接器便实现了荧光管40与PCB板50之间的电连接。
本发明通过活动块30内外转动来调节夹持部211对荧光管40的轴状端子的夹紧或松开,因此荧光管40的安装及拆卸均十分方便。另外,该种操作方式不仅适合于手工作业,还可用于自动流水线作业,十分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