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 尤其涉及一种对沙井和管道及 支管的密封和发生漏水部位可通过非挖掘方式就能进行整体维修的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 维修施工法。
背景技术 原有对破损下水管道的维修方法, 存在过各种施工方法。
下水管道通常用于下水设施, 主要由铸铁管、 水泥管、 以及由合成树脂材质形成的 多个管连接形成下水管道, 并填埋于地下, 使生活下水及产业等用的污水等通过这些管道 流入下水最终处理场, 集中接受净化处理。
从环保、 防污染以及保护自然的角度出发, 普通家庭等首次排放生活废水等下水 后, 在到达下水最终处理场之前, 严格要求防止因漏水导致地下水或土壤污染, 但还是会因 为填埋于地下的水泥下水管道老化而破裂或破洞, 或者因为地基不稳定而下沉, 以及在管 道连接部位等发生由水泥下水管道阶梯部引起的间隙, 使得生活下水及产业下水通过这些 间隙漏水或流失到地下, 对地下水或土壤引起污染, 或者相反的, 非污染的洁净地下水浸入 下水管道, 使得其作为管理机关的省市水质环境管理所支出过多不必要的净化处理费用, 导致巨额国税损失, 而这在雨季, 程度尤其严重。因此, 为了防止填埋于地下的下水管道因 破洞或破损出现下水流失而导致地下水或土壤污染, 就需要对受损的下水管道进行维修, 以防止被污染的下水流入地下, 但是过去使用在挖坑、 掏出破损下水管道、 更换新管道后填 埋的方法, 不仅经费支出过多、 耗时过长, 而且对通行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随着近年来先进国家开发及介绍了各种通过非挖掘方法来维修下水管道的施工 方法, 最近韩国也开始重视下水管道受损造成的地下水及土壤污染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损 害, 而对受损下水管道的维修问题也随即受到了关注。 作为相应的改善方案, 对受损下水管 道的维修方法, 介绍和适用了止水剂填充施工法、 环氧涂抹施工法、 加固衬里施工法、 止水 弹簧锁插入施工法。
止水剂填充施工法, 作为一种源自美国的施工法, 主要适用于管道渗漏部位的维 修。该施工法是一种对防水检查中所发现的受损部位注入环氧药液, 从而断绝从外部浸水 的施工法。但是, 该施工法的缺陷在于 : 它并不属于加固概念的维修施工法, 因此不适用于 需管破损或需要对连接接点进行加固的维修部位, 而且如果裂缝长度大于封隔器 (Packer) 长度, 就无法一次性完成维修。
另外, 环氧涂抹施工法, 作为一种源自瑞士的施工法, 主要适用于管道爆裂部位或 破损部位或连接接点。该功法作为一种利用切割 (Cutter) 遥控装置, 去除障碍物, 并对维 修部位进行研磨以及利用热风机彻底烘干后, 通过喷射环氧树脂进行涂抹的施工法, 需要 较长的做工时间。因此, 该施工法具有施工费用过高、 施工期限过长的缺点。
加固衬里 (Lining) 施工法, 作为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普遍性维修施工法, 主要适用于管道的裂缝、 破损、 接点断开等发生漏水的部位。该施工方法, 在经过确认管道
内破损部位有无障碍物后, 利用高压喷射清洗机彻底去除异物质, 在玻璃纤维毛毡上浸透 树脂, 并将被树脂浸透的玻璃纤维毛毡安装到无人维修仪器上, 将其牵引到维修位置后, 利 用压缩空气进行压缩。 这种施工法仅作为管道加固概念的施工法, 无法实现止水目的, 只具 有单纯的加固概念。
止水弹簧锁插入施工法 (Snop Lock 施工法 ), 作为一种源自日本的施工法, 主要 适用于无管道裂缝凸起部位的破损或漏水部位的维修。该施工法, 利用在两端形成与水接 触时体积可膨胀至 5 ~ 10 倍的水膨胀性橡胶凸出形态的橡胶套管, 并粘附在不锈钢套管 上, 将其紧贴搁置在管道破损部位上, 这样, 当漏水部位的水与水膨胀性橡胶进行解除的时 候, 随着水膨胀性橡胶的体积扩大, 可断绝漏水, 从而实现止水目的。 该施工法的优势在于 : 只需将维修材料搁置到维修部位, 即可结束施工, 因此施工简便, 做工时间较短。但是, 该 施工法的缺点在于 : 由于搁置在下水管道内侧面的水膨胀性橡胶断面与管道之间形成阶梯 部, 因此在破损管道的维修施工结束后, 下水会流入该部位, 导致异物质的堆积。
如上所述, 以上所介绍的原有下水管道维修施工法, 不仅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而 且其维修方法可大致分为 : 对漏水或浸水现象进行止水的止水施工法、 对破损管道进行加 固的加固施工法。 但是原有的这些维修施工方法, 在破损管道维修施工结束后, 均不具备如 何应对今后再次发生破损导致的漏水及浸水问题的方案, 而且利用止水施工法进行维修, 今后如果再次发生浸水或漏水时, 必须解除原有的加固卷材后重新进行施工。
另外, 以前为了维修下水管道等, 必须先将软管插入到破损管道内部。这样, 由于 在管道内插入管子, 因此使管道管径缩小, 虽然在外部看似已经维修成功, 但是整体上下水 管道的管径缩小, 从而导致了排水量减少的现象。 即, 在一定时间内, 排水无法畅通, 因此造 成了下水从上部溢出到管道外部的严重恶循环。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研制出,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 修施工法, 该施工法, 对沙井、 管道及支管进行密封后, 通过非挖掘方式对漏水部位进行整 体管道维修。
另外,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 该施 工法在填埋于地下的下水管道中, 针对因小于一定管径 (200mm) 而无法采用机械维修方 法、 且又无法采用维修材料粘附方法的现象, 进行了改善, 该方法通过将液体维修液直接投 入到管径内部进行施工, 从而对家用支管的连接部 ( 接触部 ) 和排水设备异常部位及细微 的裂缝部位等均能通过浸透来进行维修。
根据本发明构成的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 作为一种通过遥控装置对下 水管道内部的障碍物进行切割, 并利用闭路电视对管道内部进行录制后, 高压清洁下水管 道的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施工法作为通过对沙井、 管道及支管的密封和 对漏水部位的非挖掘方式, 进行全方位维修的一项工程, 可依次经过 : 封锁维修区间内的下 水管道、 沙井及支管上下部位的上部和下部后, 通过灌满水检测漏水与否的漏水量检测步 骤 (S20) ; 根据上述漏水量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 若漏水量较多, 则通过在维修部位涂抹含 有斑脱土的混合液, 断绝漏水, 并对受损的管道进行管道内非挖掘精密部分维修的漏水部 部分维修步骤 (S30) ; 在完成上述漏水部部分维修步骤以后, 如果还继续漏水, 则先封锁维
修区间内下水管道的上部、 下部及支管上部后, 为了对管道内部的破损部位浸透及涂抹液 体成分, 将第一次维修液 (Ta) 高压填充到管道内部的第一次维修液填充步骤 (S40) ; 在填 充完上述第一次维修液后, 再经过 40 分钟乃至 1 个小时后, 对管道中残存的维修液进行吸 入, 并储存到罐内的第一次维修液吸入步骤 (S50) ; 在完成上述第一次维修液吸入步骤以 后, 将液体成分的第二次维修液 (Tb) 补充喷射到管道内部, 使之浸透于管道的破损部位, 并与分散在周围的沙土或与存在于缝隙中的物质进行混合及硬化的第二次维修液填充步 骤 (S60) ; 在填充完上述第二次维修液后, 再经过 40 分钟乃至 1 个小时左右后, 对管道中所 残留的维修液进行吸入, 并储存到罐内的第二次维修液吸入步骤 (S70) ; 在完成上述第二 次维修液吸入步骤后, 对下水管道、 沙井及支管进行管道清洁的管道中间清洁步骤 (S80) ; 完成上述管道中间清洁步骤后, 对管道底部所残余的维修液进行清除的残留液清除步骤 (S90) ; 后, 通过沙井部真空压检查, 进行防水检查, 并通过在管道内部投放的 CCTV 装置, 在 完成施工后进行检验。
此时, 在上述第一次维修液填充步骤 (S40) 和第一次维修液吸入步骤 (S50) 及上 述第二次维修液填充步骤 (S60) 和第二次维修液吸入步骤 (S70) 中, 维修区间下水管道上 部应通过管道隔离用封隔器 (70) 的膨胀进行封锁, 下部则应通过管塞 (90) 的膨胀进行封 锁, 并为了更牢固的支撑上述管塞 (90), 应安装双重的安全管塞 (95), 而家用支管的上部 应通过上部封隔器 (24) 的膨胀进行固定为宜。
另外, 上述第一次维修液填充步骤 (S40) 和第一次维修液吸入步骤 (S50) 及上述 第二次维修液填充步骤 (S60) 和第二次维修液吸入步骤 (S70), 应同时封锁位于维修区间 内的下水管道、 沙井及家用支管后, 实施综合维修为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
根据本发明的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 其特征体现于 : 对下水管道、 沙井 或一直以来由于管径过小而无法维修处理的家用支管及排水设备, 可综合、 迅速而精密地 进行维修。 同时, 其技术效果体现于 : 可对下水管道及排水设备、 支管、 及沙井提供一种同步 维修的综合性施工法, 因此不仅可以节约费用, 而且还能突破性地缩短施工期限。
另外,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效果体现于 : 在没有造成其 维修对象 - 管道管径缩小的状态下, 可迅速对下水管道、 沙井、 家用支管及排水设备进行综 合性的精密维修。 附图说明
图 1 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下水管道高压清洁概况的概况图 ;
图 2 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有关检验管道内部现况的 TV 摄像工程的 说明图 ;
图 3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有关维修部位的封锁和第一次维修液 (Ta) 的填充工程说明图 ;
图 4 是示出在图 3 中被填充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的吸入工程说明图 ;
图 5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有关维修部位的封锁及第二次维修液 (Tb) 的填充工程说明图 ;
图 6 是示出在图 5 中北填充的第二次维修液 (Tb) 的吸入工程说明图 ;图 7 是说明有关利用高压清洁管口来清洁管道内部的工程说明图 ;
图 8 是说明有关去除管道底部残余液的工程说明图 ;
图 9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管道维修及清洁结束后的管道内部状态的 状态图 ;
图 10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的工程顺序的流程 图。
符号说明
10, 20, 30 : 沙井 A, 沙井 B, 沙井 C
22 : 家用支管 24 : 上部封隔器
50, 50A, 50B : 清洁及维修车辆 52 : 高压软管 (Hose)
54 : 高压清洁管口 (nozzle) 60 : CCTV 摄像机
70 : 管道封锁用封隔器 70A : 弹性 (Flexible) 封隔器
72 : 封隔器贯穿口
82 : 第一次维修液 (Ta) 84 : 第二次维修液 (Tb)
90 : 管塞 (stopper) 92 : 管塞压力软管 95 : 安全管塞
100 : 下水管道 110 : 管道底部液体残留部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 参考附图, 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 实施例 )
首先, 图 1 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下水管道高压清洁概况的概况图, 图 2 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有关检验管道内部现况的 TV 摄像工程的说明图, 图 3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维修部位封锁和第一次维修液 (Ta) 填充工程说明图, 图 4 是示出在图 3 中被填充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的吸入工程说明图。
以下说明图纸中的主要符号及其功能。
符号 10、 20、 30 分别表示遮盖下水管道的沙井 A、 沙井 B、 沙井 C, 符号 22 表示安装 在各沙井之间的家用支管 (Branch line), 符号 24 表示安装在家用支管 (22) 的上部并用 于密封的上部封隔器, 符号 50、 50A、 50B 表示清洁用车辆或装载着维修液和抽泵的清洁及 维修用车辆, 符号 52 表示从清洁车辆中提取并用于维修液的填充或吸入过程的高压软管 (hose), 符号 54 表示与上述高压软管 (52) 的端部进行连接并用于管道洗涤的高压清洁管 (Nozzle), 符号 60 表示在管道内部检验管道状态的 CCTV 摄像机。
另外, 符号 70 表示用于封锁管道及维持防水的管道封锁封隔器, 符号 70A 表示 在上述管道封锁封隔器被解除的部位上安装的弹性材质封隔器, 符号 72 表示贯穿上述 管道封锁用封隔器 (70) 并用于填充及吸入维修业的维修液供求用软管, 符号 82 和符号 84 分别表示第一次维修液 (Ta) 和第二次维修液 (Tb), 符号 90 表示密封管道内部的管塞 (Stopeer), 符号 92 表示与上述管塞 (90) 连接的管塞压力软管, 符号 95 表示与上述管塞 (90) 连接并安全地维持双重密封状态的安全管塞, 符号 100 表示需要维修及检验的下水管 道, 符号 110 表示在下水管道底部所残留的管道底部液体残留部。
首先, 参考图 1, 根据本发明的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的第一步骤, 在沙
井 A、 沙井 B、 沙井 C(10、 20、 30) 之间停靠清洁车辆 (50), 取出高压软管 (52), 并在其端部投 放用于清洁下水管道 (100) 内部的高压清洁管口 (54), 开始进行管道清洁。
此时, 为了确保安全及效率, 上述高压软管 (52) 要求具备最低可承受 200Bar、 150l/ 分钟左右内部压力的配置。可通过从上述高压清洁管口 (54) 喷射出来的压力, 对安 装在沙井之间的家用支管 (22) 也能进行清洁。
参考图 2, 在完成管道清洁后, 在管道内部, 将 CCTV 摄像头 (60) 插入到上述高压软 管 (52) 内部, 并将其投放到下水管道 (100) 后, 启动可旋转及左右转动的镜头, 开始检验管 道的破损状态。
这样录制的下水管道相关视频可进行保存, 并为了精确的检验, 可对现场进行实 时追踪检查。管道内部的下水表示从左向右的流动状态。
参考图 3, 详细说明在封锁维修部位后填充第一次维修液 (Ta) 的工程。
从安装在上部的清洁及维修车辆 (50A) 上取出高压软管 (52), 与下水管道 (100) 内部进行连接, 准备填充第一次维修液 (Ta)。此时, 安装及投放可用于封锁下水管道 (100) 一端的封隔器 (70), 安装可用于封锁下水管道 (100) 另一端的管塞 (90), 并利用可用于加 固及维护上述管塞 (90) 的安全管塞 (95) 进行双重安装及加固。 另外, 上述封隔器 (90) 对此进行贯穿后, 安装可填充及吸入维修液的维修液供求 软管 (72), 并为了维修家用支管 (22) 部分漏水, 还安装了可用于密封家用支管 (22) 上部位 置的上部封隔器 (24)。此时, 上述维修液供求软管 (72), 为了填充及吸入维修液, 其直径至 少要设置为 50mm, 而针对大容量, 其直径应构成 80 ~ 90mm, 并在上述上部封隔器 (24) 上安 装直径至少为 3/4 英寸左右的压力软管, 使之构成贯穿形式。
另外, 在上述管塞 (90) 及安全管塞 (95) 上提供压力, 并为封锁下水管道 (100), 在 安装管塞用压力软管 (92) 的同时, 通过充气, 使之扩大。
在此, 符号 82 所指部分表示在下水管道 (100) 破损部分提供第一次维修液 (Ta) 进行填充后的状态。这样, 在通过摄像头检验下水管道 (100) 内部以后, 可对相关部分精确 地进行维修。
另外, 参考图 3, 详细说明与原有维修施工法之间的区别。
根据原有的维修施工法, 可进行沙井的部分维修或整体维修, 也可进行管道维修 的单独工程, 而对于家用支管 (22) 及排水设备, 则由于无法使用单独的维修施工法, 因此 只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费用, 采用更换排管等非有效性的施工法。 通常, 埋于地下的下水管 道, 如果是小口径 ( 例如, 200mm 以下 ), 则无法进行机械维修, 因此无法提供维修材料或进 行粘附维修。
具体地讲, 原有的施工法, 如图 3 所示, 通常在下水管道 (100) 中对家用支管 (22) 的所分支的点进行封锁后, 维修下水管道 (100) 后, 对于管径狭小的家用支管 (22), 采用更 换整个支管的方法来代替维修。因此, 维修工程在时间及各个因素上浪费较多。
但是, 如上所述, 根据本发明的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 其特征体现于 : 体现了可对下水管道 (100) 和沙井 A、 沙井 B、 沙井 C(10、 20、 30)、 及家用支管 (22) 或排水设 备 ( 省略图示 ) 可综合、 迅速而精密地进行维修。因此, 通过提供一种可综合而同时维修下 水管道及排水设备和支管、 及沙井的施工法, 体现了费用节约及突破性地缩短施工时间的 效果。
具体地讲, 如图 3 所示, 通过在清洁及维修车辆 (50A) 中连接高压软管 (52), 供应 维修液, 体现了可对需要维修的部分进行精密维修的效果。
参考图 3, 继续说明破损部分的维修工程。
首先, 通过安装管道封锁封隔器 (70), 对需要维修的下水管道 (100) 一端 ( 前部 ) 进行封锁, 并通过安装管塞 (Stopper)(90), 对下水管道 (100) 的另一端 ( 后部 ) 进行封锁, 同时, 还可补充安装用于牢固支撑上述管塞 (Stopper)(90) 的安全管塞 (95), 通过连接管 塞压力软管 (92), 向管塞 (90) 及安全管塞 (95) 提供压力。
安装可贯穿管道封锁用封隔器 (70) 的封隔器贯穿口 (72), 使之在填充及吸入 维修液时使用, 该封隔器贯穿口 (72) 的直径至少应维持 50mm 左右, 针对大容量应采用 80-90mm 左右的软管为宜。上述管塞 (90) 及安全管塞 (95) 应采用膨胀时也可维持所提供 空气压力的范围及材质。
另外, 在家用支管 (22) 上部, 补充安装用于密封及防止空气流失的上部封隔器 (24)。这样, 可对家用支管 (22)、 沙井 (10 或 20) 及下水管道 (100) 和排水设备综合进行封 锁及密封。
然后, 从清洁及维修车辆 (50A) 中取出高压软管 (52), 填充第一次维修液 (Ta) 后, 完成维修工程。此时, 可对家用支管 (22) 中的破损部位和沙井 (20) 的破损部位及下水管 道 (100) 的破损部位依次或选择性地进行综合维修。 图 4 是示出在图 3 中所填充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的吸入工程说明图, 该图说明了 将灌满于破损部位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吸入到清洁及维修车辆 (50A) 内部罐中的工程。
即, 先对需要维修的下水管道 (100)、 支管 (22) 及沙井 (20) 等破损部位中所供应 的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进行吸入后, 再进行下一步工程。此时, 可以看到上述安装的家用 支管密封用的上部封隔器 (70) 已被去除, 而在下水管道 (100) 两侧安装的封隔器 (70) 和 管塞 (90) 及安全管塞 (95), 则在填充空气压的状态下对下水的流动进行封锁。
其次, 图 5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对维修部位进行维修后填充第二次 维修液 (Tb) 的工程说明图, 图 6 是示出图 5 中被填充的第二次维修液 (Tb) 的吸入工程说 明图。
首先, 参考图 5, 显示了在图 3 及图 4 中说明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的填充及吸入工 程结束后相继补充填充第二次维修液 (Tb) 的工程。图 5 显示了清洁及维修车辆 (50B) 中 内置维修液罐和抽泵的状态。
在这里所提到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及第二次维修液 (Tb), 可以根据破损部位, 反 复涂抹同一种填充液进行施工, 也可以分别涂抹及填充不同的维修液进行施工, 而且可以 利用各种配置的维修液。 这种反复涂抹及施工的目的在于, 通过完善的维修处理, 能够顺利 通过施工后进行的防水测试。这样, 第一次维修液 (Ta) 可直接浸入维修部位的管道, 起到 填补破损部位等的作用, 而第二次维修液 (Tb) 则被补充喷射后, 浸透于破损部位及浸入相 关受损部位, 与周围分散存在的沙土或缝隙中残存的物质进行混合及硬化。 如上所述, 根据 本发明的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 对维修部位进行填补后, 与周边的物质进行混 合及硬化, 从而可更彻底地防止漏水。
图中, 在清洁及维修车辆 (50B) 上具有用来为下水管道 (100) 填充及补充供应第 二次维修液 (Tb) 的液罐, 并在完成维修后进行吸入。
这样第二次维修液 (Tb) 也与第一次维修液 (Ta) 的供应及吸入工程一样, 通过 安装可用于密封家用支管 (22) 的上部封隔器 (24), 进行密封, 并通过对安装在下水管道 (100) 两侧的封隔器 (70) 和管塞 (90) 及安全管塞 (95) 进行膨胀及密封后, 进行第二次维 修液 (Tb) 的填充及吸入。
图 5 说明第二次维修液 (Tb) 的填充工程, 图 6 说明第二次维修液 (Tb) 的吸入工 程。在沙井 (20) 内部破损部位, 填充第二次维修液 (Tb) 时, 与沙土混合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及第二次维修液 (Tb) 在破损部位进行硬化, 从而对破损部位进行综合维修。其后, 该 残留液将被吸入。
图 7 是说明利用高压清洁管口对管道内部进行中间清洁的工程说明图, 图 8 是说 明去除管道底部残余液的工程说明图。
参考图 7, 在清洁及维修车辆 (50) 中取出的高压软管 (Hose)(52) 端部安装了高 压清洁管口 (Nozzle)(54), 其随着下水管道 (100) 进行移动的同时, 对下水管道 (100)、 支 管 (22) 和沙井 (10、 20、 30) 等上粘附的异物质通过高压喷水进行中间清洁。此时, 除了填 充后被吸入的维修液渣滓之外, 对其他粘附异物均可进行分离清洁。
首先, 吸入清洁后的水, 投入维修液 ( 第一次维修液 (Ta)(82) 及第二次维修液 (Tb)(84)) 后, 打开安装在下水管道 (100) 一端的管塞 (Stopper)(90) 进行排放。 图示的第 二次维修液 (Tb)(84) 表示对破损部位进行涂抹后残留的状态。
参考图 8, 说明在下水管道 (100) 与支管 (22) 分歧的位置安装弹性 (Flexible) 封隔器 (70A) 后, 向下水流动的方向 ( 箭头表示方式 ) 拉动的同时, 去除底部 (110) 所残 余的液体进行排放, 从而对下水管道及支管进行清洁。此时, 弹性封隔器 (70A) 由刮板 (Scrapper) 或橡胶等弹性材质构成, 只要能够紧贴于下水管道 (100) 完成去除维修液渣滓 功能的材质均可。该弹性封隔器 (70A), 还可利用上述管道封锁用封隔器 (70)。
这样, 对下水管道填充及吸入维修液后, 进行中间清洁, 下图 9 显示了完成清洁后 的状态。图 9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管道维修及结束清洁后的管道内部状态的 状态图。
图 9 中符号 84 显示第二次维修液与残留有第一维修液的管道内沙土进行混合及 硬化后的状态。如图所示, 完成维修及清洁后的下水管道、 支管及沙井, 将以无漏水的状态 保持清洁状态, 并可通过 CCTV 等对内部进行调查及确认。
在以下表 1 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所使用的第 一次维修液 (Ta)( 或又可称为 “维修液 1” ) 及第二次维修液 (Tb)( 或又可称为 “维修液 2” ) 的主要性质。所示的维修液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或管理机关的药品使用规定变更规格。
表1
在 上 表 1 中, 维 修 液 1 为 高 粘 度 无 色 液 体 成 分, 在 室 温 20 ℃ 中 密 度 为 3 1.39±0.05g/cm , 无味。另外, 在 20℃中的粘度为 170±70[MPa*s], 并具有与水完全溶合 的水溶性质。
另外, 在 20℃中 PH 值约为 12, 属非可燃性, 在 5-30℃中可以密封状态储藏 12 个 月, 未被分类为危险物质, 可利用手套及护目镜作为对该液体的保护装备。
在 上 表 1 中, 维 修 液 2 为 白 色 不 透 明 液 体 成 分, 在 室 温 20 ℃ 中 的 密 度 为 3 1.05±0.05g/cm , 味道略带酸甜。另外, 在 20℃中的粘度为> 40(40 以上 ), 并具有与水完 全溶合的水溶性质。另外, 在 20℃中的 PH 值约为 4.3-5.3, 电导系数为 1.00-5.00, 属非可 燃性, 在 5-30℃中可以密封状态储藏 12 个月, 未被分类为危险物质, 其保护装备可利用手 套及护目镜。 其次, 图 10 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的工程顺 序的流程图。
参考图 10, 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环保综合非挖掘整体维修施工法的详 细工程。
首先, S10 步骤为通常步骤。利用遥控装置对下水管道内部的障碍物进行切割, 并 利用闭路电视拍摄管道内部后, 高压清洁下水管道 (S10)。
其次, S20 是在封锁维修区间的下水管道、 沙井及支管的上下部位的上部和下部 后, 通过灌满水, 测试是否漏水的漏水量测量步骤。
在该步骤, 与原来不同的地方在于 : 对维修区间 ( 部位 ) 内所安装的下水管道、 沙 井及家用支管以及排水设备通通进行封锁后, 再检测漏水量。
其次, S30 步骤是在上述漏水量检测步骤中, 检测结果显示漏水量较多时, 通过利 用含有斑脱土的混合液涂抹维修部位, 断绝漏水, 对破损管道进行管道内非挖掘精密部分 维修的漏水部部分维修步骤。
该步骤, 尤其作为在可通过闭路电视 (CCTV) 等观测下水管道破损部分的情况下 迅速处理的维修步骤, 是通过利用含有斑脱土的混合液涂抹维修部位, 断绝漏水, 并对破损 管道进行管道内非挖掘精密部分维修的步骤。
另外, S40 步骤是在完成上述漏水部部分维修步骤后继续发生漏水时, 对维修区间 内下水管道的上部和下部及支管的上部进行封锁后, 为了在管道内部的破损部位浸透及涂 抹液体成分, 而向管道内部高压填充第一次维修液 (Ta) 的第一次维修液填充步骤。
在该步骤, 喷射可具备上表 1 所示特性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而被喷射的该维修 液在浸透到破损部位内部后, 可对裂缝 (Crack) 部位进行填补。
其次, S50 步骤是在上述第一次维修液填充完毕后, 经过 40 分钟乃至 1 小时左右 后, 吸入管道内所残留的维修液, 并将其储存到罐内的第一次维修液吸入步骤。 在该步骤, 对喷射及浸透到下水管道后所残留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进行吸入。可 将其吸入及储存到高压用清洁车辆中装载的罐内。
另外, S60 步骤是在上述第一次维修液吸入步骤以后, 向管道内部补充喷射液体成 分的第二次维修液 (Tb), 使其浸透到管道的破损部位, 并与分散在周围的沙土或缝隙中的 物质混合后进行硬化的第二次维修液填充步骤。
在该步骤, 对经过第一次维修的下水管道、 沙井、 家用支管及排水设备等, 第二次 投入维修液, 对破裂管道进行涂层的同时, 与分散在周围的沙土或缝隙中的物质混合后进 行硬化, 从而更安全地维修下水管道的一个步骤。 尤其是, 与分散在管道周围的沙土等异物 质进行结合, 其优势在于 : 可更坚固而润滑地维修破裂部位。另外, 无需插入原来单独维修 用的软管, 而是投入对环境无害的液体, 因此还具有维修以后管径不会缩小的巨大优势。
其次, S70 步骤是在上述第二次维修液填充以后, 再经过 40 分钟乃至一个小时以 后, 吸入管道中残留的维修液, 并储藏到罐内的第二次维修液吸入步骤。
这样经过一定时间, 即, 在填充第二次维修液以后过了 40 分钟乃至一个小时以后 进行吸入, 是因为根据本申请人的实验, 当经过该时间后, 维修液就能与周边残留物质充分 进行吸附及硬化。
此时, 所利用的第二次维修液 (Tb) 的主要特性以上表 1 为准。
另外, S80 步骤是在上述第二次维修液吸入步骤以后, 对下水管道、 沙井及支管进 行管道清洁的管道中间清洁步骤。
如上所述, 在经过两次填充及吸入步骤后, 对下水管道、 沙井及支管进行管道中间 清洁。
其次, S90 步骤是在上述管道中间清洁步骤以后, 对管道底部残余的维修液进行去 除的残留液去除步骤。
即, 在喷射于破损管道周围的第一次维修液 (Ta) 及第二次维修液 (Tb) 中, 去除可 能会残留在管道中的液体, 彻底防止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 在依次进行上述程序后, 通过沙井部真空压检查, 进行防水测 试 (S100) 后, 在管道内部投入 CCTV 装置, 并完成施工及检验后, 进行可最终去除维修液及 其他异物质的维修液去除步骤 (S110), 从而通过非挖掘方式, 对下水管道、 沙井及支管的密 封和漏水发生部位, 整体而统一地进行综合维修的工程。
如上所述, 以通过一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 但在与本发明技术思想一致或 类似的范围内, 相信从事于同行业且具有通常知识者均可轻松研究出, 此均视为本发明的 权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