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球阀.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97172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64046.6

申请日:

2010.08.26

公开号:

CN102374306A

公开日:

2012.03.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16K 5/06申请公布日:20120314|||公开

IPC分类号:

F16K5/06; F16K31/60

主分类号:

F16K5/06

申请人:

俞恒庆

发明人:

俞恒庆

地址: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五峰村(3)西蔚村6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球阀,其包括开关以及中空本体,一轴心可转动地穿设于本体的一侧的穿孔中,轴心一端突伸入该本体内部而连接一球塞上,所述本体上设有一流道,球塞具有一贯穿其中心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本体的流道平行而连通,该球阀的球塞上端还具有一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本发明的新型球阀的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有效地防止水从球塞的外表面流出。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球阀, 其包括开关以及中空本体, 一轴心可转动地穿设于本体的一侧的穿 孔中, 轴心一端突伸入该本体内部而连接一球塞上, 所述本体上设有一流道, 球塞具有一贯 穿其中心的通道, 所述通道与本体的流道平行而连通, 其特征在于 : 球阀的球塞上端还具有 一密封垫圈, 该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 ; 所述球阀还包括第一螺帽, 第二螺帽, 一扳动件 及一垫片, 所述第一螺帽, 第二螺帽将扳动件及垫片锁扣于轴心上。

说明书


一种新型球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阀装置, 特指一种改进的新型球阀, 属于工程组件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在供水、 供暖管道中, 因球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的球阀,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第 02278729.1 号所示的一种 球阀, 其包括一阀体、 阀杆、 球体、 上阀座、 下阀座以及一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抵接于阀杆上, 由于密封圈与阀杆的接触面积较小, 故, 密封圈的密封性能较差。
     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 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先进的球阀, 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 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 : 提出了一种防漏的新型球阀。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 一种新型球阀, 其包括开关以及中空本体, 一轴心可转动地穿设于本体的一侧的穿孔中, 轴心一端突伸入该本体内部而连接一球塞 上, 所述本体上设有一流道, 球塞具有一贯穿其中心的通道, 所述通道与本体的流道平行而 连通, 该球阀的球塞上端还具有一密封垫圈, 该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
     本发明的新型球阀还可设置为 : 所述球阀还包括第一螺帽, 第二螺帽, 一扳动件及 一垫片, 所述第一螺帽, 第二螺帽将扳动件及垫片锁扣于轴心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 且接触面 积较大, 从而有效地防止水从球塞的外表面流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的新型球阀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 1 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球阀 200, 其包括开关 7 以及中空本体 8, 一轴心 71 可转动地穿设于本体 8 的一侧的穿孔 81 中, 轴心 71 一端突伸入该本体 8 内部而 连接一球塞 82, 并利用一第一螺帽 72 及一第二螺帽 73, 将一扳动件 74 及一垫片 75 锁扣于 该轴心 71 上, 并出露于穿孔 81 外的另一端。
     所述球塞 82 具有一贯穿其中心的通道 821, 进行操作时, 转动扳动件 74 而带动轴 心 71, 并进而旋转球塞 82, 使新型球阀 200 可在一如图 1 所示的开启位置 ( 通道 821 与本 体 8 的流道 83 平行而连通 ) 与一关闭位置 ( 通道 821 与流道 83 垂直 ) 间变换。
     所述球阀的球塞 82 上端还具有一密封垫圈 4, 该密封垫圈 4 直接与球塞 82 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 从而有效地防止水从球塞 82 的外表面流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 且接触面 积较大, 从而有效地防止水从球塞的外表面流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新型球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球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球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球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球阀.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74306A43申请公布日20120314CN102374306ACN102374306A21申请号201010264046622申请日20100826F16K5/06200601F16K31/6020060171申请人俞恒庆地址21510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五峰村3西蔚村63号72发明人俞恒庆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球阀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球阀,其包括开关以及中空本体,一轴心可转动地穿设于本体的一侧的穿孔中,轴心一端突伸入该本体内部而连接一球塞上,所述本体上设有一流道,球塞具有一贯穿其中心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本体的流道平行而连通,该球阀的球塞上端还具有一密封。

2、垫圈,该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本发明的新型球阀的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有效地防止水从球塞的外表面流出。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374311A1/1页21一种新型球阀,其包括开关以及中空本体,一轴心可转动地穿设于本体的一侧的穿孔中,轴心一端突伸入该本体内部而连接一球塞上,所述本体上设有一流道,球塞具有一贯穿其中心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本体的流道平行而连通,其特征在于球阀的球塞上端还具有一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所述球阀还包括第一螺帽,第二螺帽,一扳动件及一垫片,所述第一螺帽,第二螺帽将。

3、扳动件及垫片锁扣于轴心上。权利要求书CN102374306ACN102374311A1/2页3一种新型球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阀装置,特指一种改进的新型球阀,属于工程组件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在供水、供暖管道中,因球阀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0003现有技术的球阀,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第022787291号所示的一种球阀,其包括一阀体、阀杆、球体、上阀座、下阀座以及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接于阀杆上,由于密封圈与阀杆的接触面积较小,故,密封圈的密封性能较差。0004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更先进的球阀,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发明内容0005针对上。

4、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防漏的新型球阀。0006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球阀,其包括开关以及中空本体,一轴心可转动地穿设于本体的一侧的穿孔中,轴心一端突伸入该本体内部而连接一球塞上,所述本体上设有一流道,球塞具有一贯穿其中心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本体的流道平行而连通,该球阀的球塞上端还具有一密封垫圈,该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0007本发明的新型球阀还可设置为所述球阀还包括第一螺帽,第二螺帽,一扳动件及一垫片,所述第一螺帽,第二螺帽将扳动件及垫片锁扣于轴心上。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有效地防止水从球。

5、塞的外表面流出。附图说明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0010图1是本发明的新型球阀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0012如附图1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球阀200,其包括开关7以及中空本体8,一轴心71可转动地穿设于本体8的一侧的穿孔81中,轴心71一端突伸入该本体8内部而连接一球塞82,并利用一第一螺帽72及一第二螺帽73,将一扳动件74及一垫片75锁扣于该轴心71上,并出露于穿孔81外的另一端。0013所述球塞82具有一贯穿其中心的通道821,进行操作时,转动扳动件74而带动轴心71,并进而旋转球塞82,使新型球阀200可在一如图1所示的开启。

6、位置通道821与本体8的流道83平行而连通与一关闭位置通道821与流道83垂直间变换。0014所述球阀的球塞82上端还具有一密封垫圈4,该密封垫圈4直接与球塞82接触,说明书CN102374306ACN102374311A2/2页4且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有效地防止水从球塞82的外表面流出。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密封垫圈直接与球塞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从而有效地防止水从球塞的外表面流出。001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2374306ACN102374311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37430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