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54084A43申请公布日20110511CN102054084ACN102054084A21申请号200910211899022申请日20091109G06F17/5020060171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市士林区后港街66号72发明人庞利康范文纲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代理人程伟王锦阳54发明名称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57摘要一种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通过侦测到的电子元件的该极性标示点的坐标为起点分别沿第一轴向设置第一参考点,沿第二轴向设置第二参考点;再侦测该第一参考点至第二参考点的最小间距的中点以得出第三参考点;。
2、而后侦测该第三参考点至该极性标示点的最小间距,并依据该第三参考点为圆心,该最小间距为半径画半圆形,并计算该半圆形面积;再计算由该极性标示点、第一、第二参考点确定的三角形面积;最后由该半圆形面积减去该三角形面积得出一文字标示面积,并于该文字标示面积内进行文字标示。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CN102054091A1/1页21一种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电路板布线程序,以对布设有电子元件的电路板进行文字标示,且该电子元件具有极性标示点;2侦测该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点的坐标;3通过该极性标示点的坐标为起。
3、点分别沿第一轴向设置第一参考点,沿第二轴向设置第二参考点,且使该第一参考点及第二参考点分别至该极性标示点的距离小于该电子元件一侧边长度的二分之一;4侦测该第一参考点至第二参考点的最小间距,并将该间距的中点设置为第三参考点;5侦测该第三参考点至该极性标示点的最小间距,以该第三参考点为圆心,该第三参考点至该极性标示点的最小间距为半径形成半圆形,并计算该半圆形面积;6计算由该极性标示点、第一参考点及第二参考点所定义出的三角形面积;以及7由该半圆形面积减去该三角形面积得出一文字标示面积,并于该文字标示面积内进行文字标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元件为BGA芯片。。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极性标示点为该电子元件的第一引脚的标示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元件为中央处理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参考点及第二参考点分别至该极性标示点的距离为电子元件一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参考点及第二参考点分别至该极性标示点的距离为电子元件一侧边长度的四分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参考点至该极性标示点的距离与该第二参考点至该极性标示点的距离相同。8根据权利。
5、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极性标示点、第一参考点及第二参考点确定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文字标示为文字、字母、数字、符号或图案。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轴垂直于该第一轴。权利要求书CN102054084ACN102054091A1/4页3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正确而快速摆放电子元件极性标示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电路板上多数布设有具有不同功能的电子元件,依据各该电子元件有引脚或无引脚等不同形态,对应。
6、有不同的封装形式,例如插入式PINTHROUGH、或表面粘着式SURFACEMOUNT等,使得各该电子元件也针对其不同封装形式而有插入式元件、或表面粘着式元件的称谓。0003由于电路板设计时,零件的摆放角度有多种,特别是对于通过手工作业插接于电路板的插入式封装的电子元件,其中,大部分例如CPU等的插入式封装的电子元件具有极性,由于该类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很小,很容易导致生产线工作人员在电路板上接置零件时摆放错误,导致电子元件极性插反,这样就有可能引起电路板的电路特性改变以致损坏,而使整个电路板报废,给生产厂商带来重大损失、产品成本增加。0004因此,要求电路板设计工程师在进行电路板设计时尽量将具。
7、有极性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放在它所要求摆放的位置,以便于生产线工作人员通过手工方式插接该些元件,降低出错的机率,但是,在实际的电路板设计过程中,这些极性标识通常是没有属性线提示,并且于设计人员摆错时,也不会有任何错误提示,故无法降低后续的手工作业中容易将极性插反的风险。0005因此,如何提出一种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摆放错误而导致生产线工作人员操作难度增加、出错机率提高、零件摆放时间增长、电路损坏、产品成本增加等缺失,实已成为目前业界亟待克服的难题。发明内容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以减少电子元件的极性标。
8、示于电路板上摆放错误,藉以降低生产线工作人员进行零件摆放操作的难度及出错的机率,及缩短零件摆放的时间,并减少电路板线路损坏的几率、降低产品成本。0007为达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供一电路板布线程序,以对布设有该电子元件的电路板进行文字标示,且该电子元件具有极性标示点;2侦测该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点的坐标;3通过该极性标示点的坐标为起点分别沿第一轴向设置第一参考点,沿第二轴向设置第二参考点,且使该第一参考点及第二参考点分别至该极性标示点的距离小于该电子元件一侧边长度的二分之一;4侦测该第一参考点至第二参考点的最小间距,并将该间距的中点设。
9、置为第三参考点;5侦测该第三参考点至该极性标示点的最小间距,并依据该第三参考点为圆心,该第三参考点至该极性标示点的最小间距为半径画半圆形,并计算该半圆形面积;6计算说明书CN102054084ACN102054091A2/4页4由该极性标示点、第一参考点及第二参考点确定的三角形面积;以及7由该半圆形面积减去该三角形面积得出一文字标示面积,并于该文字标示面积内进行文字标示。0008前述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其中,该极性标示点为该电子元件的第一引脚的标示点,该电子元件为中央处理器CPU。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参考点及第二参考点分别至该极性标示点的距离为电子元件一侧边长度的三分之一;于另一实。
10、施例中,该第一参考点及第二参考点分别至该极性标示点的距离为电子元件一侧边长度的四分之一。该极性标示点、第一参考点及第二参考点确定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该文字标示为文字、字母、数字、符号或图案。0009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可使电路板设计人员快速准确的将电子元件的文字标示放置于理想区域内,进而有效地减少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于电路板上摆放错误,藉以降低后续的生产线工作人员进行零件摆放操作的难度及出错的机率,及缩短零件摆放的时间,并减少电路板线路损坏的几率、降低产品成本。附图说明0010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以及0011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电子。
11、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的演示图。0012元件符号简单说明00131电子元件001411第一引脚0015O极性标示点0016A第一参考点0017B第二参考点0018C第三参考点0019D第一参考点至第二参考点最小间距0020R第三参考点至极性标示点最小间距0021H第一、第二参考点分别至极性标示点的间距0022L电子元件的侧边长度0023M3面积0024X第一轴0025Y第二轴0026S1S9步骤具体实施方式002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
12、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0028再者,以下图式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式,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因此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元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元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说明书CN102054084ACN102054091A3/4页5其实际实施时各元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随意的变更,且其元件布局型态可能更为复杂。0029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的演示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0首先,执行步骤S1,在步骤S。
13、1中,提供一电路板布线程序,以对布设有该电子元件1的电路板进行文字标示,且该电子元件1具有极性标示点O;在本实施例中,该电子元件1是以BGA芯片形式的电子元件,如中央处理器CPU为例进行说明,该极性标示点O为该中央处理器的第一引脚11的标示点。接着执行步骤S2。0031在步骤S2中,侦测该电子元件1的极性标示点O的坐标;在本实施例中,侦测该电子元件1的极性标示点O的坐标即确定该极性标示点O的坐标的第一轴X的位置以及第二轴Y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Y垂直于第一轴X。接着执行步骤S3。0032在步骤S3中,通过该极性标示点O的坐标为起点沿第一轴向设置第一参考点A,具体地,该第一参考点A至该极性。
14、标示点O的距离H小于该电子元件1一侧边长度L的二分之一。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参考点A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距离H为电子元件一侧边长度L的三分之一,即3HL。接着执行步骤S4。0033在步骤S4中,通过该极性标示点O的坐标为起点沿第二轴向设置第二参考点B,具体地,该第二参考点B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距离H小于该电子元件1一侧边长度L的二分之一;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参考点B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距离H为电子元件一侧边长度L的三分之一,即3HL。0034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当电子元件为其它芯片时,对应其本身的尺寸,应用本发明的方法亦可以使该第一参考点A及第二参考点B分别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距离H为。
15、电子元件一侧边长度L的四分之一,即4HL。此外,优选地,第一参考点A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距离H与该第二参考点B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距离H相同。接着执行步骤S5。0035在步骤S5中,侦测该第一参考点A至第二参考点B的最小间距D,并将该间距D的中点设置为第三参考点C;在本实施例中,该最小间距D为连接该第一参考点A至第二参考点B的直线距离。接着执行步骤S6。0036在步骤S6中,侦测该第三参考点C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最小间距R,并依据该第三参考点C为圆心,该第三参考点C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最小间距R为半径画半圆形,在本实施例中,该最小间距R为连接该第三参考点C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直线距离。接着执行步骤S7。。
16、0037在步骤S7中,计算该半圆形面积;在本实施例中,暂将该半圆形面积定义为M1,则计算该半圆形面积M1是依据公式圆周率乘圆半径R的平方之后再除二,即M1R22。接着执行步骤S8。0038在步骤S8中,计算由该极性标示点O、第一参考点A及第二参考点B确定的三角形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暂将该三角形面积定义为M2,则计算该直角三角形面积M2是依据公式该第一参考点A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距离H乘该第二参考点B至该极性标示点O的距离H之后再除二,即M2H22。接着执行步骤S9。0039在步骤S9中,由该半圆形面积M1减去该三角形面积M2得出一文字标示面积,并说明书CN102054084。
17、ACN102054091A4/4页6于该文字标示面积内进行文字标示。在本实施例中,暂将该文字标示面积定义为M3,则计算该文字标示面积M3是依据公式M3M1M2,即图2中标示斜线的区域。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文字标示为文字、字母、数字、符号或图案等。0040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方法,可使电路板设计人员快速准确的将电子元件的文字标示放置于理想区域内,进而有效地减少电子元件的极性标示于电路板上摆放错误,藉以降低后续的生产线工作人员进行零件摆放操作的难度及出错的机率,及缩短零件摆放的时间,并减少电路板线路损坏的几率、降低产品成本。因此,应用本发明可克服现有技术的前述诸多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004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所涵盖。说明书CN102054084ACN102054091A1/2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54084ACN102054091A2/2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5408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