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源模组及应用该LED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97133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9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90668.4

申请日:

2008.04.09

公开号:

CN101555993A

公开日:

2009.10.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1S 2/00公开日:2009101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1S2/00; F21V9/10; F21V5/08; F21V23/00; G02F1/13357;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S2/00

申请人:

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重德; 祝煜伦; 赖慕杰

地址:

台湾省台中县大雅乡民生路三段313巷4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燕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光源模组及应用该LED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该LED光源模组包括:一基板,其上具有一电路;若干蓝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一扩散转换层,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间隔一预定距离,以将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扩散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本发明采用提供单色光源,先经扩散,然后才进行光色的转换,或扩散与光色转换同时进行的制造过程,减少亮度及色度不均的现象。可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及侧入式背光模组,并均可使亮度及色度不均现象降低,及提供均匀色度的白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其上具有一电路;
若干蓝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
一扩散转换层,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间隔一预定距离,以将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扩散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一扩散层,其中具有扩散粒子用以扩散光线,以及一转换层,其中具有荧光粉用以将蓝光转换为白光;所述扩散层比所述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荧光粉层,其中具有荧光粉,以同时扩散光线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以及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覆盖各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若干挡墙;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位于各所述挡墙中,以及一保护层,设置于各所述挡墙中并覆盖发光二极管晶粒。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隔离层,位于所述扩散转换层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过滤层,位于比所述扩散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处,以过滤预定波长的光。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透镜层,位于比所述扩散转换层较为远离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处,以改变光的路径。

9、
  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LED光源模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架,具有一底板以及一环墙;
一基板,其上具有一电路,所述基板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底板上;
若干蓝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
一扩散板,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间隔一预定距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具有一扩散转换层,以将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扩散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一扩散层,其中具有扩散粒子以扩散光线,以及一转换层,所述转换层中具有荧光粉以将蓝光转换为白光;所述扩散层比所述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荧光粉层,其中具有荧光粉,以同时扩散光线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以及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覆盖各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若干挡墙;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位于各所述挡墙中,以及一保护层,设置于各所述挡墙中并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过滤层,位于比所述扩散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处,以过滤预定波长的光。

15、
  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LED光源模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光板以及一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处;其中所述光源具有一基板,其上具有一电路;若干蓝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以及一扩散转换层,用于将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扩散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一扩散层,其中具有扩散粒子以扩散光线,以及一转换层,其中具有荧光粉以将蓝光转换为白光;所述扩散层比所述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荧光粉层,其中具有荧光粉,以同时扩散光线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隔离层,位于所述扩散转换层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间。

1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过滤层,位于比所述扩散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处,以过滤预定波长的光。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透镜层,位于比所述扩散转换层较为远离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处,以改变光的路径。

说明书

LED光源模组及应用该LED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特别是指一种LED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低耗电与高发光效率等优点,因此,以LED作为光源的应用愈来愈普遍。一般的LED主要包含有一晶粒以及一封装体。该晶粒为发光单元,该封装体包覆该晶粒,其中还有一荧光层,用于将晶粒所发出的光转换为白光。采用一般的半导体制作过程制作的晶粒,通常在同一个晶圆(wafer)上的晶粒会有电压、波长、亮度等特性的差异,造成个别LED具有不同的发光特性。所以在LED封装制作过程中,需先将晶粒做分类,以得到相似的特性规格的LED。如果厂商越是需要规格一致的LED,所需要的费用也是越高的。
越来越多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应用白光LED作为其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BLM)的光源。一般以白光LED作为光源的背光模组,会产生以下问题:LED在光学表现上为点光源的一种。当以LED作为背光模组的光源时,是利用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将多颗的白光LED连接在电路基板上形成类线状或类面状光源供背光模组使用。由于制程限制,白光LED间无法紧密接合,因而造成各颗LED之间有些许空隙,及角度上的旋转,由此造成局部的亮暗区(Curtain Mura)。再来由于传统的白光LED封装,是先将单一颗芯片的蓝光直接转换成白光后,再做后续混光(Mixing)或准直(Collimation)的处理,由于白光已含有各种波长的光线,而各波长光线行进的光学距离及方向由于物理定律而有所不同,因而产生所谓的色散现象,进而造成色度分布的不均。应用在背光模组时,这些亮度不均和色散所造成的色度不均现象,会造成使用者的困扰和不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光源模组,其所使用的LED的光学特性的范围较广。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光源模组,其产生的亮度不均和色度不均的现象较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LED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其上具有一电路;若干蓝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一扩散转换层,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间隔一预定距离,以将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扩散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一扩散层,其中具有扩散粒子用以扩散光线,以及一转换层,其中具有荧光粉用以将蓝光转换为白光;所述扩散层比所述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荧光粉层,其中具有荧光粉,以同时扩散光线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以及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覆盖各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若干挡墙;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位于各所述挡墙中,以及一保护层,设置于各所述挡墙中并覆盖发光二极管晶粒。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含有一隔离层,位于所述扩散转换层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间。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含有一过滤层,位于比所述扩散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处,以过滤预定波长的光。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还包含有一透镜层,位于比所述扩散转换层较为远离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处,以改变光的路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LED光源模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具有一底板以及一环墙;一基板,其上具有一电路,所述基板固定于所述框架的底板上;若干蓝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一扩散板,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间隔一预定距离,所述扩散板的一侧具有一扩散转换层,以将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扩散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一扩散层,其中具有扩散粒子以扩散光线,以及一转换层,所述转换层中具有荧光粉以将蓝光转换为白光;所述扩散层比所述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
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荧光粉层,其中具有荧光粉,以同时扩散光线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以及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覆盖各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若干挡墙;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晶粒,分别位于各所述挡墙中,以及一保护层,设置于各所述挡墙中并覆盖所述发光二极管晶粒。
还包含有一过滤层,位于比所述扩散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处,以过滤预定波长的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LED光源模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光板以及一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处;其中所述光源具有一基板,其上具有一电路;若干蓝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以及一扩散转换层,用于将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扩散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一扩散层,其中具有扩散粒子以扩散光线,以及一转换层,其中具有荧光粉以将蓝光转换为白光;所述扩散层比所述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
所述扩散转换层具有荧光粉层,其中具有荧光粉,以同时扩散光线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
还包含有一隔离层,位于所述扩散转换层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间。
还包含有一过滤层,位于比所述扩散转换层较为接近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处,以过滤预定波长的光。
还包含有一透镜层,位于比所述扩散转换层较为远离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之处,以改变光的路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可将相邻LED的亮度差异在±10%的亮度排列在一起。甚至,如果有少数的蓝光LED损坏时,本发明所提供的LED光源模组仍可提供一定均匀光源。如此可大幅减少采购LED的成本。而且,本发明设置有扩散层,当蓝光通过扩散层并产生折射时几乎没有色散的现象发生,然后才经转换层将其转换为白光。本发明可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模组及侧入式背光模组,并均可使亮度及色度不均现象降低,及提供均匀色度的白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五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举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特点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LED光源模组应用为一直下式背光模组10,其包括:
一框架12,具有一底板14以及一环墙16。
一基板18,其上具有预定的电路(图中未示)。基板18固定于框架12的底板14上。
若干蓝光发光二极管(blue ray light emitting diodes,下称蓝光LED)20,呈矩阵的形态设置于基板18上,并与其上的电路电性连接。此处所指的蓝光LED是封装好的LED。
一扩散板22,设置于框架12的顶侧,与各蓝光LED 20间隔一预定距离。扩散板22的一侧具有一扩散转换层24,另一侧具有一过滤层30。扩散转换层24具有一转换层26以及一扩散层28,扩散层28比转换层26位于比较接近各蓝光LED20处。扩散层28中具有扩散粒子用来扩散光线,转换层26中具有荧光粉可将蓝光转换为白光,而过滤层30可将波长在530nm以下的光穿透来达到光线有效利用。各蓝光LED 20的光会先通过过滤层30,然后依序是扩散层28与转换层26。
本发明所提供的成矩阵排列状态的蓝光LED 20主要是为让个别蓝光LED 20的亮度可具有较大的差异。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结构是将相邻LED的亮度差异在±10%的亮度排列在一起。甚至,如果有少数的蓝光LED损坏时,本发明所提供的LED光源模组仍可提供一定均匀光源。如此可大幅减少采购LED的成本。
蓝光LED 20,广义的来说本发明所要提供的是单色光源。各蓝光LED 20所提供的光的波长主要在400nm到480nm之间。经基板18上的电路提供电能后,蓝光LED 20会发出蓝光,首先经过过滤层30,将波长在530nm以上的光反射,而波长在530nm以下的光会穿过过滤层30并到达扩散层28,扩散层28中的扩散粒子会将光线扩散,使个别蓝光LED所产生的点光源,扩散为均匀的面光源,最后再至转换层26,转换层26中的荧光粉会将蓝光转换为白光,以使该直下式背光模组10提供均匀的白光。
通过扩散层28仍是具有窄频宽光谱的蓝光,也就是所有波长的光的折射率几乎相同,因此当蓝光通过扩散层28并产生折射时几乎没有色散的现象发生,然后才经转换层26将其转换为白光,使应用本发明的直下式背光模组10可提供均匀色度的白光。
另外,转换层中的荧光粉除了可将蓝光转换为白光外,它也是具有高反射率的粒子,也就是,荧光粉同时具有扩散光线的效果。因此,如图3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直下式背光模组32具有一含有荧光粉的光学层34,也就是在荧光粉层中同时产生扩散与光转换的作用,因此其所产生的效果与前述扩散层28与转换层26相同。
在本发明的光学层中的荧光粉的波长必须搭配蓝光LED的光的波长。根据发明人的实验,荧光粉与蓝光LED的光的搭配状态如下表:

  荧光粉的波长  蓝光LED的光的波长  525~535nm  452.5~457.5nm  535~545nm  457.5~462.5nm  545~555nm  462.5~467.5nm  550~560nm  467.5~472.5nm

另外要特别提出说明的是:为达到本发明的功效,该扩散转换层(或是该荧光粉层)必须与蓝光LED分开一预定距离。理论上,二者分的愈开,其所产生的光均匀化效果会愈好。但是在有限的尺寸下,荧光粉层与蓝光LED之间的距离(H)与相邻的蓝光LED之间的距离(P)是有关的(如图2所示)。根据发明人的实测,荧光粉层与蓝光LED之间的距离(H)须至少为蓝光LED的间距(P)的1.5倍。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36,其与图3所示的背光模32组类似,其差异在于:设置于基板40上的是未封装的LED晶粒38,然后在基板40上设置一层保护层42,用于包覆各LED晶粒38。保护层42可为环氧树脂(epoxy)、硅胶(silicon)或其它适当的材料。另外,荧光粉44是直接掺杂于扩散板46中。如图5所示的直下式背光模组48是在基板50上设置了杯状的挡墙52。LED晶粒54设置在各杯状挡墙52中,然后再填入环氧树脂以形成保护层56。
本发明的LED光源模组也可应用在侧入式的背光模组。如图6、图7所示,侧入式背光模组58包含有一导光板60以及应用本发明的光源62。光源62具有一基板64,其上具有预定的电路(图中未示)。若干蓝光LED 66设置于基板64上。一隔离层68,设置在基板64上,覆盖各蓝光LED 66。隔离层68可以是环氧树脂(epoxy)、硅胶(silicon)或其它适当的材料,并具有相当的厚度。一过滤层70以及一荧光粉层72分别设置于隔离层68的外侧,同样的,过滤层70比较靠近各蓝光LED 66。最后在荧光粉层72的外侧设置一透镜层74。光源62的外周围,除透镜层74外,涂布有一反射层76。光源62设置于导光板60的一侧,使透镜层74面对导光板60的入光面78。光源62所提供的光由导光板60的入光面78进入,并由导光板60顶面的出光面80射出。
光源62所达到的功能与前述实施例相同,而透镜层74在本实施例中为一凸透镜,用于将光源62所提供的光改为平行光。
综上所述,本发明最主要的特征在于由蓝光LED提供单色的光源,先经扩散后,再进行蓝光转换为白光的步骤;或是至少扩散与光色转换的步骤在同一光学层中进行,使亮度及色度不均现象降低。

LED光源模组及应用该LED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LED光源模组及应用该LED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LED光源模组及应用该LED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ED光源模组及应用该LED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D光源模组及应用该LED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光源模组及应用该LED光源模组的背光模组,该LED光源模组包括:一基板,其上具有一电路;若干蓝光发光二极管,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与所述电路电性连接;一扩散转换层,与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间隔一预定距离,以将各所述蓝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扩散并将蓝光转换为白光。本发明采用提供单色光源,先经扩散,然后才进行光色的转换,或扩散与光色转换同时进行的制造过程,减少亮度及色度不均的现象。可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