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971335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7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92422.0

申请日:

2008.04.09

公开号:

CN101556024A

公开日:

2009.10.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1V 7/00申请日:20080409授权公告日:20110504终止日期:201304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1V7/00; F21V29/00; F21V17/00; G02F1/1333; F21Y101/02(2006.01)N

主分类号:

F21V7/00

申请人:

荣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翁伟胜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树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该灯反射器具有第一夹制板及第二夹制板,该第一、二夹制板其中一端连接有一侧向面板,另一端则形成一开口,其中,该第一、二夹制板或侧向面板三者至少其中一面板上是设有数个散热孔,且相对于该散热孔处的灯反射器外侧是设有一具良好散热性及导电性的介质,借此,可将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源所产生的热能及电流,借由灯反射器的散热孔使其产生热对流而传递至该介质上,并利用该介质将其热能传导至背光模组的背板上,以达散热的效果,并形成接地的功能,进而避免灯源因过热或静电所产生的短路及损坏,以达到延长灯源及侧光式背光模组使用寿命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该灯反射器具有第一夹制板及第二夹制板,该第一、二夹制板其中一端连接有一侧向面板,另一端则形成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夹制板或侧向面板三者至少其中有一面是设有数个散热孔,且该灯反射器的外侧是设有一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及导电性的介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灯源为冷阴极灯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灯源为LED聚光棒或LED发光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灯反射器的散热孔是可平均分布于该灯反射器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灯反射器的散热孔是可局部设置于该灯反射器温度最高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灯反射器的散热片是以具良好导热性的金属所制成的箔片。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与灯反射器的接触面为具反射效果的光亮面。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与灯反射器的接触面为涂布有反射材料。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是可全面性的设置于灯反射器的外侧。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散热片是可仅设于该灯反射器的散热孔处的外侧。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介质是可为铝箔。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介质是可为铜箔。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介质是可为导电贴布。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其特征在于:该介质是可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背板相接触。

说明书

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特别是关于灯反射器上设置散热孔,以有效将灯源热能予以散热及导电接地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应用于资讯装置的液晶显示器,是可依照实际设计的需求,而选择利用直下式或者是侧光式的背光模组架构;请参阅图1、2所示,为一侧光式背光模组基本架构的示意图,其主要是在一灯反射器1中设置有灯源2,该灯反射器1的一侧形成有一开口11,该开口11可供导光板3等相关物件插套,以让灯源2的光线得以自预期的射出方向射入导光板3的中,再由导光板3的出光面射出,以达到光源出光的效果。
现有的灯反射器1借由上述的结构,而可将灯源2的光源予以反射,以让光源的光线得以朝向预期的射出方向投射,然而,由于灯源2于发光时,通常会于电极端21产生高热,而灯源2的电极端21在长期处于高温闷热的使用状态下,相当容易造成灯源2的损坏,进而缩减了灯源2及整体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有鉴于现有当前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具有上述的缺失,所以,要如何制作出能有效将灯源所产生的高温予以散热的灯反射器,以延长灯源及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实为目前业者所亟待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能有效将灯源所产生的高温予以散热,以延长灯源及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该灯反射器具有第一夹制板及第二夹制板,该第一、二夹制板其中一端连接有一侧向面板,另一端则形成一开口,其中,该第一、二夹制板或侧向面板三者至少其中一面板上是设有数个散热孔,且相对于该散热孔处的灯反射器外侧是设有一具有良好散热性及导电性的介质(如铜箔、铝箔、导电贴布……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可将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源所产生的热能及静电,借由该灯反射器的散热孔,可形成热对流及通路而将热源传递至该介质上,并利用该介质的散热性将热能传导至背光模组的其他机构,如背板(Back Cover),以达散热的效果,并形成接地的功能,进而可避免灯源因过热或静电所产生的短路造成损坏,以达到延长灯源及侧光式背光模组使用寿命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灯反射器及灯源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灯反射器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线走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灯反射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灯反射器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灯反射器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灯反射器应用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另一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灯反射器    11开口    12反射层
2灯源
3导光板
4灯反射器    41、42第一、二夹制板
43侧向面板   44开口
45散热孔     46介质
5灯源
6背板
7导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能更易于了解本发明的结构及所能达成的目的,兹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4,主要具有第一夹制板41及第二夹制板42,该第一、二夹制板41、4
2其中一端连接有一侧向面板43,而另一端则形成有一可供灯源5置入的开口44,其中,该第一、二夹制板41、42或侧向面板43三者至少其中一面板上是设有数个散热孔45,该散热孔45于实施时,是可平均分布于该灯反射器4上,或是局部设置于该灯反射器4温度最高处。该灯反射器4的外侧设有一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及导电性的介质46,该介质46于实施时,可以铜箔、铝箔或导电贴布……等来实施,而该介质46与灯反射器4的接触面为具反射效果的光亮面,或是涂布有反射材料,其中,该介质46于实施时,是可全面性的设置于灯反射器4的外侧,或是仅局部设于该灯反射器4具散热孔45的对应处,如图4所示,借此,以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
请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的灯反射器4于实施时,是将该介质46设于灯反射器4的外侧,以将散热孔45予以遮覆,并将灯源5(如冷阴极灯管、LED聚光棒或LED发光源)由开口44置于灯反射器4中,再将灯反射器4及灯源5置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背板(Back Cover)6中,此时该介质46是位于灯反射器4及侧光式背光模组的背板6之间,接着将导光板7等相关面板的物件插套于灯反射器4的开口中,当灯源5发光时,光源会由灯反射器4的第一、二夹制板41、42及侧向面板43的内壁反射进入导光板7中,而该介质46的光亮面或是涂布有反射材料的面,则可令通过散热孔45的光源经由该介质46获得一良好的反射效果,借此,可降低光源的损耗,并可让灯源5的光线得以自预期的射出方向射入导光板7之中,再由导光板7的出光面射出,以达到光源出光的效果;而灯源5所产生的热能,则可借由灯反射器4的散热孔45形成热对流及通路而将热源传递至该介质46上,并利用该介质46的高导热性及导电性,可将热源传递至背板6中予以散热,并且达到接地的功效,进而可避免灯源因过热或因静电所产生短路而造成损坏,以延长灯源5及侧光式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此外,当背板6的材质为金属制成时,更可避免静电的产生而干扰背光模组的使用效能。
再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当侧光式背光模组的背板6未能完全包覆该灯反射器4时,可将灯反射器4抵靠于背板6的内侧,并将该介质46包覆于灯反射器4或背板6的外侧,借此,同样可借由该介质46的光亮面或是涂布有反射材料的面,将通过散热孔45的光源经由介质46获得一良好的反射效果,而灯源5所产生的热能,则可借由灯反射器4的散热孔45传递至该介质46中,并利用该介质46的高导热性,可将热源传递至背板6予以散热,进而可避免灯源因过热造成损坏,以延长灯源5及侧光式背光模组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借由于灯反射器4的第一、二夹制板41、4
2或侧向面板43三者至少其中一面上设置数个散热孔45,并于灯反射器4的外侧包覆一介质46,借此,可将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源5所产生的热能,借由灯反射器4的散热孔45传递至该介质46中予以导热及散热,进而可避免灯源5因过热造成损坏,以达到延长灯源5及侧光式背光模组使用寿命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确实能达成所诉求的目的及其功效,并符合产业的利用性。

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反射器,该灯反射器具有第一夹制板及第二夹制板,该第一、二夹制板其中一端连接有一侧向面板,另一端则形成一开口,其中,该第一、二夹制板或侧向面板三者至少其中一面板上是设有数个散热孔,且相对于该散热孔处的灯反射器外侧是设有一具良好散热性及导电性的介质,借此,可将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灯源所产生的热能及电流,借由灯反射器的散热孔使其产生热对流而传递至该介质上,并利用该介质将其热能传导至背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