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188121.8
2008.12.18
CN101572178A
2009.11.04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H01F30/06; H01F27/24; H01F41/02; G02F1/133
H01F30/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金圣中; 朴信均
韩国首尔
2008.4.30 KR 10-2008-0040471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徐金国
一种双芯变压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具有通孔的线轴,围绕该线轴的第一部分缠绕的第一线圈,围绕该线轴的第二部分缠绕的第二线圈,插入到该通孔的第一和第二I芯,以及覆盖该线轴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和第二C芯。
1、 一种双芯变压器,包括:沿第一方向有通孔的线轴;围绕所述线轴的第一部分缠绕的第一线圈;围绕所述线轴的第二部分缠绕的第二线圈;插入到所述通孔的第一和第二I芯;以及覆盖所述线轴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和第二C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C芯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一长度和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线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二长度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二宽度,并且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基本上是相同的,所述第一和第二C芯的所述第一宽度的和与所述第二宽度基本上是一样的。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C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线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二宽度,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C芯的所述第一宽度的和大于所述第二宽度。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I芯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一长度和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线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二长度和沿所述第二方向有第二宽度,并且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基本上是相同的,所述第一和第二I芯的所述第一宽度的和与所述第二宽度基本上是一样的。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分界线上的、围绕所述线轴的外表面的第一壁;以及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多个第二壁。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线轴的两端的第一和第二引线基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线基板上的第一和第二引线脚,其中所述第一线圈连接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线脚,所述第二线圈连接到另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线脚。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彼此相隔开。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I芯呈“I”状,所述每一第一和第二C芯呈“C”状。9、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驱动单元,包括:连接到所述背光单元的印刷电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双芯变压器,所述双芯变压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具有通孔的线轴;围绕所述线轴的第一部分缠绕的第一线圈;围绕所述线轴的第二部分缠绕的第二线圈;插入到所述通孔的第一和第二I芯;以及覆盖所述线轴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和第二C芯。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C芯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一长度和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线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二长度和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二宽度,并且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基本上是相同的,所述第一和第二C芯的所述第一宽度的和与所述第二宽度基本上是一样的。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C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线轴沿所述第二方向具有第二宽度,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C芯的所述第一宽度的和大于所述第二宽度。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每一所述第一和第二I芯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一长度和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具有第一宽度,所述线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第二长度和沿所述第二方向有第二宽度,并且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基本上是相同的,所述第一和第二I芯的所述第一宽度的和与所述第二宽度基本上是一样的。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双芯变压器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的分界线上的、围绕所述线轴外表面的第一壁;以及在所述第一部分中的多个第二壁。14、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双芯变压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线轴两端的第一和第二引线基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线基板上的第一和第二引线脚,其中所述第一线圈连接到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线脚,所述第二线圈连接到另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引线脚。15、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彼此相隔开。
双芯变压器和包括该双芯变压器的背光驱动单元 本发明要求于2008年4月30日在韩国提交的10-2008-004047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芯变压器和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的背光驱动单元,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增强功率的双芯变压器及包括该双芯变压器的背光驱动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真正的信息化时代,把各种各样电子信号呈现为可见图像的显示装置领域已得到迅速的发展,并且许多种平面显示装置(FPDs),例如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显示板(PDPs)、场发射显示装置(FED)、电致发光显示装置(ELD)等等已经被采用。由于它们具有 外形薄、重量轻及低能耗等卓越的性能,它们迅速地代替了阴极射线管(CRT)并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在这些装置当中,LCD显示装置由于它们的高对比率和适于显示动态画面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监视器、电视机等装置中。一般地,由于LCD面板是一种非发射类型的显示装置,所以需要附加的光源。因此,背光单元被置于LCD面板下面。LCD装置利用背光单元产生的并提供给LCD面板的光来显示图像。 依照光源的排列情况,背光单元分为边缘型和直接型。在边缘型背光单元中,一个光源被放置在背光单元的一侧。特别地,此光源被放置在背光单元的导光板的一侧。或者,一对光源被放置在导光板的两侧。 在直接型背光单元中,至少一个光源被直接放置在光学板下。因为相比于具有边缘型背光单元的液晶面板,更高亮度的光被投射在具有直接型背光单元的液晶面板上,因此直接型背光单元已被广泛的应用。 图1是现有技术直接型液晶显示模块(LCDM)的剖面图。参照图1,该LCDM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背光单元20、主框架30、顶框架40和底框架50。该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12和14以及在它们之间的液晶层。 背光单元20置于液晶面板10的背面。利用主框架30将液晶显示面板10和背光单元20组合在一起,主框架30可防止液晶显示面板10和背光单元20的移动。顶框架40覆盖液晶面板10的边缘和主框架30的侧面,这样顶框架40就可以支撑和保护液晶面板10的边缘和主框架30的侧面。底框架50覆盖主框架30的后边缘,因此,底框架50与主框架30和顶框架40结合起来用于调节。 该背光单元20包括反射板22、多个灯24、侧面支撑26和一光学板28。反射板22被设置在底框架50上,且灯24被排列在反射板22上。侧面支撑26被设置在每一盏灯24的两端以固定灯24。该光学板28被设置在灯24之上、在液晶面板10之下。来自灯24的光在经过光学板28之后具有均匀的亮度。灯24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者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 另外,用于控制灯24的驱动的背光驱动单元与灯24连接。该背光驱动单元包括在印刷电路板(PCB)70上的逆变器(未示出)和在逆变器上的至少一个变压器72。该逆变器控制灯24的开/关,变压器72放大交流电压并且输出放大后的交流电压。为设置在底框架50的背面,该PCB70弯向底框架50的背面。 近来,随着LCD装置的尺寸越来越大,采用了包含多个灯且被平行驱动法所驱动的背光单元,以减少生产成本。减少逆变器的数量是另一优势。但因为需要一定功率的变压器,所以具有相对大尺寸的LCD装置应具有多个变压器。例如,一台47英寸的LCD装置需要至少4个60瓦功率的变压器。当使用4个变压器时,由于变压器之间的相互干扰,需要在彼此相邻的变压器之间留出足够的距离。这样就增大了背光驱动单元的尺寸。此外,每个变压器都设置在每个背光驱动单元上,组装过程复杂并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双芯变压器和用于LCD装置的包括该双芯变压器的背光驱动单元,它们显著消除了因现有术的局限和缺点带来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缩小的尺寸的双芯变压器和包括该双芯变压器的背光驱动单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简化背光驱动单元的组装过程并减少其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将在后面的描述中阐明,这些附加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根据这种描述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而获悉。本发明的目的及其他优点将通过在书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得到实现和获得。 如具体和概括的描述,为实现这些和其他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一种双芯变压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具有通孔的线轴,围绕线轴的第一部分缠绕的第一线圈,围绕线轴的第二部分缠绕的第二线圈,插入到该通孔的第一和第二I芯,以及覆盖该线轴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和第二C芯。 另一方面,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的驱动单元包括:连接到该背光单元的印刷电路板,设置在该印刷电路板上的双芯变压器;该双芯变压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具有通孔的线轴,围绕该线轴的第一部分缠绕的第一线圈,围绕该线轴的第二部分缠绕的第二线圈,插入到该通孔的第一和第二I芯,覆盖该线轴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和第二C芯。 应该理解,上面的概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意性和解释性的,意欲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被包括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被结合到本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起解释本发明的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直接型液晶显示模块(LCDM)的剖面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模块(LCDM)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说明依据本发明的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的背光单元的驱动方法的图示; 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双芯变压器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5是图4中的双芯变压器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附图中所示出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模块(LCDM)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2,该LCDM包括液晶面板110,背光单元120,主框架130,顶框架140和底框架150。液晶面板110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112和114以及在它们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当液晶面板110按照有源矩阵型被驱动时,彼此交叉以限定像素区域(未示出)的栅线(未示出)和数据线(未示出)就形成在第一基板112上。第一基板112可称作阵列基板。薄膜晶体管(TFT)(未示出)设置在栅线与数据线(未示出)的交叉部分。每一像素区域(未示出)中的像素电极(未示出)与TFT(未示出)连接。 呈格子状的黑矩阵(未示出)形成在第二基板114上,黑矩阵(未示出)对应于非显示区域,比如栅线(未示出)、数据线(未示出)和TFT(未示出)。包括红、绿、蓝子滤色器并对应于每一像素区域(未示出)的滤色器层形成在第二基板114上。此外,公共电极(未示出)形成在黑矩阵(未示出)和滤色层(未示出)上。第二基板可称作滤色器基板。 液晶面板110通过给液晶面板110提供扫描信号和图像信号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18分别连接到栅极和数据印刷电路板(PCB)116。印刷电路板116沿着主框架130的一侧或者朝向底框架150的背面弯曲。 当TFT(未示出)因扫描信号而处在导通状态时,图像信号通过数据线被提供给像素电极,以在像素电极(未示出)和公共电极(未示出)之间产生电场。因此,随着电场强度或方向的变化,液晶层(未示出)中的液晶分子(未示出)的取向也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光的透射率。 尽管没有示出,分别在第一和第二基板112和114上形成第一和第二取向层,以确定液晶分子的原始取向。沿着第一和第二基板的边缘形成密封图案以防止液晶分子的泄漏。另外,分别在第一和第二基板112和114的外侧形成第一和第二偏光器。 背光单元120置于液晶面板110的背面。背光单元120包括反射板122、多个灯124、光学板128和侧面支撑129。底框架150覆盖主框架130的后边缘,因此,底框架150与主框架130和顶框架140结合起来用于调节。 灯124包括荧光灯、例如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者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作为光源。灯124平行地且彼此相隔地排列。反射板122置于底框架150的底面上,而灯124置于反射板122上。侧面支撑129对应于每个灯124的两个边缘,与底框架150的两侧连接以固定灯124。光学板126置于灯124之上、液晶面板110之下。来自灯124去往反射板122的光在反射板122上被反射进而入射到液晶面板110上。由于从灯124发出的光在反射板122上被反射,所以LCDM具有增强的亮度。光学板126包括至少一个漫射板(未示出)和至少一个棱镜片(未示出)作为聚光板。由于光穿过多个光学板126,所以具有均匀的亮度。 利用可防止液晶面板110与背光单元之间移动的主框架130和顶框架140将液晶显示面板110与背光单元120组合在一起。顶框架140覆盖液晶面板110的边缘和主框架130的侧面,因此,顶框架140可支撑和保护液晶面板110的边缘和主框架130的侧面。如上所述,具有一个底面和四个侧面的底框架150覆盖主框架130的后边缘,因此,底框架150与主框架130和顶框架140结合起来用于调节。此外,来自液晶面板110的图像可通过顶框架140的开口被显示。 另外,用于控制灯124的驱动的背光驱动单元通过连接单元如电缆连接到灯124。背光驱动单元包括在印刷电路板(PCB)170上的逆变器(未示出)和在该逆变器上的双芯变压器72。PCB170为了可以置于底框架150的背面而朝底框架150的背面弯曲。双芯变压器300置于该逆变器中。 图3是说明依据本发明的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的背光单元的驱动方法的图示。参照图3,多个灯124平行地且彼此相隔地置于活动区域A/A中。活动区域A/A可称作图像显示区域,对应于(图2的)液晶面板110上的显示图像的区域。 背光单元包括用于控制灯124的驱动的背光源驱动单元210。背光驱动单元210可称作灯驱动单元。背光驱动单元210包括(图2的)PCB 170和在该PCB上的逆变器(未示出)。该逆变器包括(图2的)双芯变压器300,逆变器电路单元230以及逆变器控制单元220。逆变器电路单元230连接平行的灯124以驱动灯124。逆变器控制单元220控制逆变器电路单元230。 灯124可以是荧光灯。灯124包括玻璃管和在玻璃管两端的两个电极。玻璃管内填充汞(Hg)和通常为氩气(Ar)和氖气(Ne)的惰性气体作为放电气体。稀土元素荧光材料、例如钇(Y)、cerium(Ce)以及铽(Tb)涂在玻璃管的内表面。当紫外线(UV)照射到荧光材料上时,荧光材料就发出可见光。 当背光单元被导通时,电压被供给到每一灯124的两端的电极。因此,电子就会通过气体从玻璃管的一端漂移到另一端。这种能量使玻璃管内的一些汞从液态变成气态。随着电子和带电原子在管内的移动,它们中的一些将和气态的汞原子碰撞。这种碰撞可激发原子,使电子跃迁到更高的能级。当电子返回到它们初始的能级时,它们会释放出紫外线UV波长范围内的光子。通过玻璃管的内表面上的荧光材料将紫外线UV波长范围内的光子转变成可见光。因此,灯124就发出了可见光。 通过来自逆变器控制单元220的控制信号控制逆变器电路单元230。逆变器电路单元230产生用来驱动灯124的交变电压。逆变器电路单元230包括放大输入的交变电压的(图2的)双芯变压器300。 通过本发明的双芯变压器,超过47英寸的大尺寸LCD装置中的灯124被平行地驱动。 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双芯变压器的分解透视图。在图4中,依照本发明的双芯变压器300包括具有第一线圈缠绕部分311和第二线圈缠绕部分313的线轴310、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以及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每一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呈“I”状,每一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呈“C”状。 第一侧线圈(未示出)与第二侧线圈(未示出)分别围绕第一和第二线圈缠绕部分311和313缠绕。线轴310具有通孔315并且包括在输入侧的第一引线脚(lead pin)317和在输出侧的第二引线脚319。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插入到线轴310的通孔315中。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沿长度方向覆盖线轴310。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分别对应于线轴310的通孔315中的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对应于第一和第二线圈缠绕部分311和313。 具有以上结构的双芯变压器300可称作CI芯变压器。依据本发明的双芯变压器具有两个I芯、例如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以及两个C芯、例如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 围绕线轴310的第一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线圈缠绕部分311和313的分界线上。第一壁312可被放置在线轴310的中心位置。另外,彼此相隔预定距离的多个第二壁314形成在第一线圈缠绕部分311中。每一第二壁314也围绕线轴310。 第一和第二线圈缠绕部分311和313彼此相隔预定距离以获得具有绝缘性能的漏电距离。漏电距离指两个相邻导电部分的最小距离。漏电距离相当于两个相邻导电部分的绝缘部分的距离。例如,第一和第二线圈缠绕部分311和313之间的漏电距离可以在大约20微米以上。 双芯变压器300进一步包括分别在线轴310两端的第一和第二引线基板316和318。每一第一和第二引线基板316和318从线轴310的底面和侧面突出出来。第一和第二引线脚317和319分别从第一和第二引线基板316和318突出出来。 当线轴310被置于(图2的)印刷电路板(PCB)170上时,第一和第二引线基板316就接触到PCB 170。第一和第二引线脚317和319通过焊接工艺被固定和电连接到PCB170。在这种情况下,线轴310、第一壁312和第二壁314与PCB170隔离开来。 每一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具有第一长度“d1”和第一宽度“w1”。线轴310具有第二宽度“w2”和第二长度“d2”。更详尽地,第二宽度是第一和第二引线基板316和318之一的两末端之间的距离,而第二长度是第一主基板316和第二主基板318相反两末端之间的距离。每一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具有第三长度“d3”和第三宽度“w3”。另外,线轴310的通孔315还具有第四宽度“w4”。长度是沿着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的插入方向测量的,宽度是沿着垂直于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的插入方向的方向测量的。 每一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的第一长度“d1”基本上与线轴310的第二长度“d2”一样。每一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的第一宽度“w1”是线轴310的第二宽度“w2”的一半。即,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的宽度的和基本上与线轴310的第二宽度“w2”是一样的。 每一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的第三长度“d3”基本上与线轴310的第二长度“d2”一样。每一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的第三宽度“w3”是线轴310的通孔315的第四宽度“w4”的一半。即,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的宽度的和基本上与线轴310的通孔315的第四宽度“w4”是一样的。 依照本发明的双芯变压器300具有芯:321、323、331和333,这些芯的面积是现有技术的变压器中的芯的面积的两倍。这样,双芯变压器就有增强的功率。例如,双芯变压器300可有两倍于现有技术的变压器的功率。因为变压器的功率是与芯的面积成比例的。如果现有技术的变压器具有大约60瓦的功率,那么双芯变压器300就具有大约120瓦的功率。 47英寸LCD装置的背光单元需要四个变压器,每一个变压器具有大约60瓦的功率,由于本发明的变压器的增强的功率,47英寸LCD装置仅仅需要二个本发明的变压器。 由于减少了所需变压器的数量,所以就能够减小用于背光单元的驱动电路的面积。因为相邻的变压器之间有干扰,所以需要给相邻的变压器留出间距。变压器越多,需要的间距越大。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双芯变压器的LCD装置具有减小了的尺寸。此外,简化了变压器的组装过程。 特别地,在一个线轴310中有两个I芯321和323以及两个C芯331和333。因此,减少了用于获得一定功率所需的线轴的数量,由此降低了生产成本。即,由于具有一个线轴310的双芯变压器300具有与两个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300相同的功率,因此降低了变压器的成本。 图5是图4中双芯变压器的组装图。在图5中,第一线圈341和第二线圈343分别缠绕在第一和第二线圈缠绕部分311和313上。第一线圈341和第二线圈343分别连接到第一和第二引线脚317和319上。通过第一引线脚317将低交变电压施加到第一线圈341。低交变电压经过第一和第二线圈341和343后被放大,然后,放大后的电压通过第二引线脚319被施加到(图2的)灯124。 通过依赖于第一线圈341中电流的变化的磁感应现象而在第二线圈343中产生感应电流。双芯变压器300输出与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以及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的面积成比例的电压。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的宽度的和可以比线轴310的宽度大,但大的范围在线轴310宽度的约百分之四十以内。依据本发明的变压器可在其中一个C芯和I芯中只有一个芯。一个C芯可用来代替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在这种情况下,单个C芯具有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的宽度之和的宽度以及与第一和第二C芯331和333的长度一样的长度。反之,单个I芯可用来代替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在这种情况下,单个I芯具有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的宽度之和的宽度以及与第一和第二I芯321和323的长度一样的长度。 由于本发明的双芯变压器300具有两个I芯321和323以及两个C芯331和333的增强功率,所以双芯变压器300对于大尺寸LCD装置的被平行驱动的灯124来说是强有力的。因此,减少了所需变压器的数量,由此能够减小用于背光单元的驱动电路的面积。此外,简化了变压器的组装过程。还有,还降低了变压器的生产成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或范围的条件下可以对双芯变压器和背光驱动单元的示例性实施例做出各种改进和变动。因此,本发明意图覆盖这些改进和变动,只要它们落在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
《双芯变压器和包括该双芯变压器的背光驱动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芯变压器和包括该双芯变压器的背光驱动单元.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双芯变压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具有通孔的线轴,围绕该线轴的第一部分缠绕的第一线圈,围绕该线轴的第二部分缠绕的第二线圈,插入到该通孔的第一和第二I芯,以及覆盖该线轴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和第二C芯。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