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43289A43申请公布日20110112CN101943289ACN101943289A21申请号201010257235022申请日20100819F16K27/02200601F16K31/12220060171申请人江阴市普泰隆阀业有限公司地址214407江苏省江阴市澄江璜塘上村工业园6号72发明人朱志雄74专利代理机构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32210代理人唐纫兰沈国安54发明名称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含有阀体1、阀杆3和气缸体6,所述阀体1为一“Y”形结构,所述气缸体6接装于阀体1的顶部开口处,。
2、所述阀杆3置于阀体1和气缸体6内,所述阀杆3上依次套装有阀座9、阀盖2、气缸盖5和活塞7,有一小弹簧13套装于阀杆3上,且该小弹簧13位于阀盖2和气缸盖5之间,有一大弹簧16套装于阀杆3上,且该大弹簧16位于气缸盖5和活塞7之间,所述气缸体6的缸壁外侧顶部位置安装有一气源接头22。本发明还原炉进料气动控制阀,体积小巧、便于安装且控制方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1943295A1/1页21一种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含有阀体1、阀杆3和气缸体6,所述阀体1为一“Y”形结构,所述气缸体6接装于。
3、阀体1的顶部开口处,所述阀杆3置于阀体1和气缸体6内,所述阀杆3上依次套装有阀座9、阀盖2、气缸盖5和活塞7,所述阀座9固定于阀杆3底部,所述活塞7固定于阀杆3顶部,所述阀盖2安置于阀体1的顶部开口端,有一小弹簧13套装于阀杆3上,且该小弹簧13位于阀盖2和气缸盖5之间,有一大弹簧16套装于阀杆3上,且该大弹簧16位于气缸盖5和活塞7之间,所述气缸体6的缸壁外侧顶部位置安装有一气源接头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6顶部中间开有一通孔,所述阀杆3的顶部连接有一指示杆23,该指示杆23穿过上述通孔,所述视罩25安装于上述通孔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
4、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视罩25与气缸体6之间设有视罩O形圈24进行密封。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还原炉进料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2与阀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1进行密封,所述阀座9和阀盖2之间套装有压套10,该压套10通过圆柱销12固定于阀杆3上,所述阀盖2与阀杆3之间填充有填料4,所述填料4上压有一小平垫26,该小平垫26同时套装于阀杆3上,所述气缸盖5与气缸体6之间设有一缸体O形圈14进行密封,所述大弹簧16与活塞7设有一大垫片17,所述活塞7与阀杆3之间设有一阀杆O形圈18进行密封,所述活塞7与气缸体6之间设有一活塞O形圈19进行密封,所述气缸体6的缸壁外。
5、侧中间位置安装有一消声器15。权利要求书CN101943289ACN101943295A1/2页3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阀,尤其是涉及一种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二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多晶硅还原炉进料工艺中,为了避免近距离的操作,通常采用控制阀来对进料进行控制;在实际应用中,禁止采用电磁阀和电动阀作为控制阀来进行控制,因为多晶硅工作环境不能有带电使用产品,还原炉原料当中属于易燃易爆介质,如有泄漏情况有用电设备将会产生静电,因此会产生爆炸危险;因而现在有些厂商开始采用气动控制阀来取代电磁阀和电动阀,但是由于其并非是为还原炉进料专门设计的,在使用中发。
6、现由于常规的气动控制阀阀体采用管形结构,阀座垂直安装于阀体对其进行开闭操作,因而使得阀腔流通截面最大仅为该管形结构的截面积,因而当需要获得较大的阀腔流通截面时,需要使用更大尺寸的阀体,从而导致整个控制阀体型较大,且较大的体型导致控制阀在还原炉上安装受限;且常规的气动控制阀多采用向侧面环形空间内进气的方式,导致进气流量较小,不容易对阀体进行开闭控制。三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巧、便于安装且控制方便的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包含有阀体、阀杆和气缸体,所述阀体为一“Y”形结构,所述气缸体接装于阀体。
7、的顶部开口处,所述阀杆置于阀体和气缸体内,所述阀杆上依次套装有阀座、阀盖、气缸盖和活塞,所述阀座固定于阀杆底部,所述活塞固定于阀杆顶部,所述阀盖安置于阀体的顶部开口端,有一小弹簧套装于阀杆上,且该小弹簧位于阀盖和气缸盖之间,有一大弹簧套装于阀杆上,且该大弹簧位于气缸盖和活塞之间,所述气缸体的缸壁外侧顶部位置安装有一气源接头。0005本发明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所述气缸体顶部中间开有一通孔,所述阀杆的顶部连接有一指示杆,该指示杆穿过上述通孔,所述视罩安装于上述通孔上。0006本发明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所述视罩与气缸体之间设有视罩O形圈进行密封。0007本发明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
8、阀,所述阀盖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垫进行密封,所述阀座和阀盖之间套装有压套,该压套通过圆柱销固定于阀杆上,所述阀盖与阀杆之间填充有填料,所述填料上压有一小平垫,该小平垫同时套装于阀杆上,所述气缸盖与气缸体之间设有一缸体O形圈进行密封,所述大弹簧与活塞设有一大垫片,所述活塞与阀杆之间设有一阀杆O形圈进行密封,所述活塞与气缸体之间设有一活塞O形圈进行密封,所述气缸体的缸壁外侧中间位置安装有一消声器。000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0009在大弹簧力的作用下,阀门处于常开状态;说明书CN101943289ACN101943295A2/2页40010当需气缸上部通入0308MPA气体,气体的压力作用于活塞,克。
9、服弹簧力将阀杆顶下去,将阀座紧密压在阀体密封面上,切断介质;0011当气缸上部排出气体,大弹簧将活塞顶上去,带动阀杆上移,阀座脱离阀体密封面,阀门打开。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00131阀体Y形设计,相对于原先的管形结构,阀腔流通截面斜向设置,在同等体积大小的情况下,Y形结构具有更大的流通截面,因而,在需要同等流量的情况下,Y形结构具有更小的体积,因而也更方便用户进行安装;00142气动控制,适合远程控制,保证操作者人身安全;并且相比于原先的向侧面环形空间进气的方式,在顶部空间通入气体,相对而言,气流量较大,更容易对阀体进行控制;00153产品密封结构设计为锥度形式密封,密封性能好,零泄漏。。
10、四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17图中0018阀体1、阀盖2、阀杆3、填料4、气缸盖5、气缸体6、活塞7、螺母一8、阀座9、压套10、密封垫11、圆柱销12、小弹簧13、缸体O形圈14、消声器15、大弹簧16、大垫片17、阀杆O形圈18、活塞O形圈19、螺母二20、螺母三21、气源接头22、指示杆23、视罩O形圈24、视罩25、小平垫26。五具体实施方式0019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一种还原炉进料气动一体式控制阀,包含有阀体1、阀杆3和气缸体6,所述阀体1为一“Y”形结构,所述气缸体6接装于阀体1的顶部开口处,所述阀杆3置于阀体1和气缸体6内,所述阀杆3上依次套装有阀座9、阀盖2。
11、、气缸盖5和活塞7,所述阀座9通过螺母一8固定于阀杆3底部,所述活塞7通过螺母二20固定于阀杆3顶部,所述阀盖2安置于阀体1的顶部开口端,且阀盖2与阀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1进行密封,所述阀座9和阀盖2之间套装有压套10,该压套10通过圆柱销12固定于阀杆3上,所述阀盖2与阀杆3之间填充有填料4,所述填料4上压有一小平垫26,该小平垫26同时套装于阀杆3上,有一小弹簧13套装于阀杆3上,且该小弹簧13位于阀盖2和气缸盖5之间,所述气缸盖5与气缸体6之间设有一缸体O形圈14进行密封,有一大弹簧16套装于阀杆3上,且该大弹簧16位于气缸盖5和活塞7之间,所述大弹簧16与活塞7设有一大垫片17,所述活塞7与阀杆3之间设有一阀杆O形圈18进行密封,所述活塞7与气缸体6之间设有一活塞O形圈19进行密封,所述气缸体6的缸壁外侧中间位置安装有一消声器15,所述气缸体6的缸壁外侧顶部位置安装有一气源接头22,所述气缸体6顶部中间开有一通孔,所述阀杆3的顶部通过螺母三21连接有一指示杆23,该指示杆23穿过上述通孔,所述视罩25安装于上述通孔上,且该视罩25与气缸体6之间设有视罩O形圈24进行密封。说明书CN101943289ACN101943295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4328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