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单元、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97087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6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80046558.1

申请日:

2007.11.05

公开号:

CN101568762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21V 8/00申请日:20071105授权公告日:20120425终止日期:2013110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21V8/00; G02F1/13357; F21Y103/00

主分类号:

F21V8/00

申请人:

夏普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下条一哉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07.1.23 JP 013126/200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龙 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灯单元、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在灯单元(1)中,从反射件(42)的最接近向灯单元(1)的供电侧的部分的コ字状的一端部朝向灯单元(1)的光出射侧,直接引出反射件(42)的层构造,进而在引出方向上180度折回,由此形成导通部(2)。在导通部(2)上设置有用于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螺钉孔(2a)。由此,实现即使为取得与外部导体的导通而使用螺钉固定在其它部件上反射层也难以剥离的灯单元。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灯单元,在灯的周围具备具有金属板和反射层的层叠体的反射件,对于从所述灯射出的光,以使所述光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反射件的所述反射层反射的方式,射出到外部,所述灯单元的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件具备以使所述反射层侧在所述金属板侧的内侧而180度折回形成的折回部,
用于使所述反射件在所述折回部中与所述灯单元以外的其它部件连接的螺钉孔设置在所述折回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它部件是显示装置的一部分。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回部在被夹在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一部分和所述显示装置的其他部分的状态下通过所述螺钉孔进行螺钉固定。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的所述其他部分与所述显示装置的接地导体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层由导体构成。

6.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层使用银或白色PET形成。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板使用不锈钢、铝或黄铜形成。

8.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单元作为光源单元,
使用所述灯单元输出照明光。

9.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具备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从所述照明装置射出的照明光用于显示。

说明书

灯单元、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作装置的光源单元的灯单元和具备它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图3表示从背面侧看现有的透过式液晶显示装置100的立体图。但是,省略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外侧框体的图示。在该图中,在沿着液晶显示装置100的一侧端部100a的内侧空间插入安装有用作背光源的灯单元24。图5表示用与该侧端部100a垂直的面切断液晶显示装置100时的概略截面图(A-A线截面图)。
在该截面结构中,具备作为照明装置的背光源单元20和液晶面板25。背光源单元20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100的背面侧,液晶面板25设置在液晶显示装置100的前面侧。背光源单元20包括:具有两个冷阴极管41、41作为光源的灯单元24,导光板21,反射板22,棱镜片23。在图5中,表示与管轴方向垂直地切断冷阴极管41、41的状态。此外,冷阴极管也存在为两个以上的情况。此外,在该截面图中,省略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树脂壳体和后罩等。
灯单元24除了上述冷阴极管41、41之外,还具备保持冷阴极管41、41的两端的保持件(在图5中未图示),设置在冷阴极管41、41的周围的反射件42。反射件42进行反射,将从冷阴极管41、41射出的光引导到导光板21侧。该出射光从侧面入射导光板21,在导光板21内反复进行反射,射出到棱镜片23侧。在导光板21的与棱镜片23侧相反一侧泄漏的光由反射板22反射到棱镜片23侧。入射棱镜片23的光在棱镜片23内反射和折射,行进方向朝向液晶面板25侧。这样从棱镜片23射出的光作为照明光入射液晶面板25。
上述灯单元24,如图3中用虚线包围所示那样,构成为相对于液晶显示装置100可从装卸口100b沿箭头方向装卸。该箭头方向与冷阴极管41、41的管轴方向平行。图4表示上述虚线所包围的部分。如图4所示,在安装状态下在位于装卸口100b的灯单元24的端部设置有直接引出反射件42的层构造而设的面状的导通部43。导通部43在灯单元24的安装状态下与液晶显示装置100的背面平行。在导通部43上开有与层面垂直的螺钉孔43a。此外,在液晶显示装置100的背面侧设置有由金属板构成的后罩51,在该后罩51的上述装卸口100b附近设置有紧固部52。该紧固部52是从后罩51延伸设置的与液晶显示装置100的背面平行的面状的部件。在紧固部52开有与面垂直的螺钉孔52a。在灯单元24的安装状态下,导通部43和紧固部52相互重叠,使得紧固部52成为液晶显示装置100的背面侧。此时,由于螺钉孔43a和螺钉孔52a重合,所以使螺钉101(参照图3)通过螺钉孔43a、52a,由此能够连接导通部43和紧固部52。利用螺钉101,灯单元24的导体部分通过导通部43和紧固部52在后罩51接地,能够防止由灯单元24引起的噪音的发生和静电的蓄积。
接着,图6是表示灯单元24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灯单元24是概略的在沿着冷阴极管41、41的管轴方向延伸的树脂支架44上支承各部件的结构的单元,也如图5说明的那样冷阴极管41、41的两端被保持件40、40保持。保持件40例如为橡胶制。另外,也有在没有树脂支架的状态下以冷阴极管被保持在导线端的方式构成的灯单元。树脂支架44在内面保持灯单元24的上述反射件42。树脂支架44还覆盖灯单元24的管轴方向外侧,在其内侧设置上述保持件40。从图5可知,反射件42以与管轴方向正交的面切断的截面呈コ字状,在灯单元24的光出射侧具有开口部42a(图中箭头侧)。另外,作为上述截面的形状,除此之外也可以是U字状、成为多角形的一部分的形状等。此外,在树脂支架44上添设有用来与冷阴极管41、41的供电部连接的配线45,通过前端的连接器45a、45a,与图中未示的供电部连接。从反射件42的最接近向灯单元24的供电侧的部分的コ字状的一端部朝向灯单元24的光出射侧,直接引出反射件42的层构造,由此形成上述导通部43。
图7表示以通过螺钉孔43a且与冷阴极管41、41的管轴垂直的面切断导通部43的B-B线截面图。
树脂支架44的该截面呈L字状,反射件42的形成コ字状的部分被保持在该L字的内面。包括冷阴极管41、41的两个管轴的平面与以L字的一个边为截面的平面44a平行。作为コ字的开口部的开口部42a在与上述平面44a垂直的方向上朝向远离平面44a的方向空出。另外,作为树脂支架的形状,除此之外也可以为截面L字的任一边平坦的板状等任意的形状。
反射件42具备金属板421和反射层422的层叠体。金属板421构成反射件42的外层,使用不锈钢、铝、黄铜等形成。反射层422构成反射件42的内层,使用银、白色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形成。金属板421作为反射层422的保持部件发挥功能。从冷阴极管41、41射出的光,至少一部分被反射件42的反射层422反射,从开口部42a向灯单元24的外部射出。由于导通部43是直接引出反射件42的层构造的部分,所以与反射件42相同具备金属板421和反射层422的层叠体。在紧固部52和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树脂壳体102之间插入导通部43,在紧固部52的螺钉孔52a和导通部43的螺钉孔43a和树脂壳体102的螺钉孔102a对位的状态下从紧固部52侧插入螺钉101,由此紧固部52和导通部43和树脂壳体102被相互紧固。由此,紧固部52与导通部43的金属板421接触,树脂壳体102与导通部43的反射层422接触。此外,与螺钉101接触的导体部分相互导通。
图8表示反射件42和导通部43的更详细的层构造。
金属板421和反射层422通过粘接剂423贴合。在反射层422上还依次层叠有无机层424和无机层425,但也存在没有它们的情况。
此外,以往,在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像这样用螺钉将灯单元的导体部分与装置的金属框架连接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0-105372号公报(公开日:2000年4月11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1-126522号公报(公开日:2001年5月11日)”
专利文献3: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243485号公报(公开日:2005年9月8日)”
发明内容
在上述现有的灯单元24中,发生由冷阴极管41、41的点亮和熄灭的反复操作而引起的冷阴极管41、41的发热和冷却的热循环。因而,与此相伴,灯单元24的反射件42所包含的反射层422在层面内方向反复膨胀和收缩。但是,由于在反射件42的金属板421和反射层422之间使用图8所示的用于粘接两者的粘接剂423,所以在冷阴极管41、41的发热时粘接剂423软化,由于金属板421和反射层422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反射层421易于从金属板422剥离。
而且,在该状态下,如果像灯单元24那样导通部43用螺钉101固定在树脂壳体102上,则产生如下问题:由于反射层422与树脂壳体102接触,所以由上述热循环而引起树脂壳体102膨胀和收缩,从而反射层422受到树脂壳体102的膨胀和收缩的力而从金属板421剥离。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即使为取得与外部导体的导通而使用螺钉固定在其它部件上反射层也难以剥离的灯单元和具备它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灯单元,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特征在于:在灯的周围具备具有金属板和反射层的层叠体的反射件,对于从上述灯射出的光,以使上述光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反射件的上述反射层反射的方式,射出到外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件具备以使上述反射层侧在上述金属板侧的内侧而180度折回形成的折回部,用于使上述反射件在上述折回部中与上述灯单元以外的其它部件连接的螺钉孔设置在上述折回部。
根据上述发明,折回部利用通过螺钉孔的螺钉与其它部件连接,由此既能够使反射件为通过折回部取得与外部导体导通的状态,也能将其固定在灯单元以外的其它部件上。在此,折回部是反射件以反射层侧在金属板侧的内侧而180度折回的结构。由于反射层侧变成在金属板的内侧,所以在折回部与其它部件连接的状态下,金属板侧与其它部件接触。这样,由于折回部的反射层不与其它部件连接,所以反射层不会受到其它部件的膨胀和收缩的力而从金属板脱离。
结果,起到能够实现即使为取得与外部导体的导通而使用螺钉固定在其它部件上反射层也难以剥离的灯单元的效果。
本发明的灯单元,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特征在于:上述其它部件是显示装置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说明,通过螺钉将灯单元与上述其它部件连接,起到能够将灯单元固定在显示装置上的效果。
本发明的灯单元,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特征在于:上述折回部在被夹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上述一部分和上述显示装置的其他部分的状态下,通过上述螺钉孔进行螺钉固定。
根据上述说明,起到能够将灯单元充分固定在显示装置上的效果。
本发明的灯单元,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特征在于:上述显示装置的上述其他部分与上述显示装置的接地导体连接。
根据上述说明,由于灯单元的金属板和反射层通过螺钉和显示装置的上述其他部分与显示装置的后罩等接地导体连接,所以起到能够防止在灯单元上蓄积静电的效果。
本发明的灯单元,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特征在于:上述反射层由导体构成。
根据上述发明,由于反射层是导体,所以如果像现有技术那样反射层碎裂脱落,则有可能产生在安装灯单元的装置的基板等的其它电路部分的接触/短路等,但是,由于反射层难以剥离,所以起到能够防止这样的接触/短路的效果。
本发明的灯单元,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特征在于:上述反射层使用银或白色PET形成。
根据上述发明,相对于反射层使用以往就存在的银或白色PET形成的灯单元,能够起到反射层难以剥离的效果。
本发明的灯单元,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板使用不锈钢、铝或黄铜形成。
根据上述发明,相对于金属板使用以往就存在的不锈钢、铝或黄铜形成的灯单元,能够起到反射层难以剥离的效果。
本发明的照明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灯单元作为光源单元,使用上述灯单元输出照明光。
根据上述发明,起到能够实现灯单元的反射层难以剥离的照明装置的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特征在于:具备上述照明装置,从上述照明装置射出的照明光用于显示。
根据上述发明,起到能够实现灯单元的反射层难以剥离的显示装置的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异点通过以下的记载能够充分得到理解。此外,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参照附图的如下说明变得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灯单元的导通部附近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灯单元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装卸灯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灯单元的装卸情形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背光源单元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现有的灯单元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灯单元的导通部附近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8是表示反射件和导通部的层结构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灯单元的第一变形例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灯单元的第二变形例的结构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灯单元
2导通部(折回部)
2a螺钉孔
42反射件
421金属板
422反射层
102树脂壳体(其它部件)
20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
10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5和图8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下。
图2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灯单元1的立体图。灯单元1与图6所说明的灯单元24同样,具备冷阴极管41、41。另外,冷阴极管可以为2个以外,个数是任意的。灯单元1是概略的在沿着冷阴极管41、41的管轴方向延伸的树脂支架44上支承各部件的结构的单元,冷阴极管41、41的两端被保持件40、40保持。而且,灯单元可以在没有树脂支架的状态下以冷阴极管被保持在引线端的方式构成。保持件40例如为橡胶制。树脂支架44在内面保持灯单元1的反射件42。树脂支架44还覆盖灯单元1的管轴方向外侧,在其内侧设置上述保持件40。与上述图5同样地,反射件42以与管轴方向正交的面切断的截面呈コ字状,在灯单元1的光出射侧具有开口部42a(图中箭头侧)。另外,作为上述截面的形状,除此之外也可以是U字状、成为多角形的一部分的形状等。此外,在树脂支架44上添设有用来与冷阴极管41、41的供电部连接的配线45,通过前端的连接器45a、45a,与图中未示的供电部连接。从反射件42的最接近向灯单元1的供电侧的部分的コ字状的一端部朝向灯单元1的光出射侧,直接引出反射件42的层构造,进而如后述那样折回,由此形成导通部(折回部)2。在导通部2上设置有用于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螺钉孔2a。
上述结构的灯单元1,与上述的图3和图4说明的灯单元24相同,可相对于液晶显示装置100进行装卸。在将灯单元1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100上的状态下,灯单元1与上述的图5的灯单元24相同,作为背光源单元20的光源单元使用。
图1表示作为在图2中沿着从反射件42的延伸方向切断导通部2的截面图的C-C线截面图。
树脂支架44的该截面呈L字状,反射件42的形成コ字状的部分被保持在该L字的内面。包括冷阴极管41、41的两个管轴的平面与以L字的一个边为截面的平面44a平行。作为コ字的开口部的开口部42a在与上述平面44a垂直的方向上朝向远离平面44a的方向空出。另外,作为树脂支架的形状,除此之外也可以为截面L字的任一边平坦的板状等任意的形状。
反射件42具备金属板421和反射层422的层叠体。金属板421构成反射件42的外层,使用不锈钢、铝、黄铜等形成。反射层422构成反射件42的内层,使用银、白色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形成。由于导通部2是直接引出反射件42的层构造的部分,所以与反射件42相同具备金属板421和反射层422的层叠体。反射件42和导通部2的更详细的层构造与上述图8的反射件42和导通部43同样。此外,在图1中,导通部2从反射件42的コ字的位于液晶显示装置100的背面侧即与液晶面板25相反一侧的端部引出。由此,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能够容易地进行由螺钉101固定导通部2。
在此,导通部2是使反射层422侧在金属板421侧的内侧而从反射件42的引出方向上180度折回。该折回例如能够通过弯边进行。弯边是将被弯曲部件90度弯曲后,折回弯曲至135度,之后从90度方向两侧施加使之平坦的力的弯曲加工。在折回的状态下,挖出螺钉孔2a,使得该螺钉孔2a与层面垂直地贯通导通部2。
另外,折回方向也可以是与从反射件42的引出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与灯单元1的管轴方向平行的方向。在图9和图10中表示这样的灯单元1的变形例的结构。图9表示在灯单元1的中央部侧的端部,如箭头所示那样,与管轴方向平行地折回导通部2时的结构。此外,图10表示在灯单元1的供电侧的端部,如箭头所示那样,与管轴方向平行地折回导通部2时的结构。无论是在图9的情况下还是在图10的情况下,使反射层422侧在金属板421侧的内侧折回,与图1的情况相同。
在上述图7说明的紧固部52和液晶显示装置100的树脂壳体102之间插入导通部2,在紧固部52的螺钉孔52a和导通部2的螺钉孔2a和树脂壳体102的螺钉孔102a对位的状态下从紧固部52侧插入螺钉101,由此紧固部52和导通部2和树脂壳体102被相互紧固。由此,紧固部52和树脂壳体102两者均与导通部43的金属板421接触,树脂壳体102与导通部2的反射层422为不接触的状态。此外,与螺钉101接触的导体部分,在此导通部2的金属板421、导通部2的由导体构成时的反射层422、和紧固部52相互导通。利用螺钉101,灯单元1的导体部分(在此反射件42的金属板421、和反射件42的由导体构成时的反射层422)通过导通部2和紧固部52在后罩51接地,能够防止由灯单元1引起的噪音的发生和静电的蓄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件42具备以使反射层422在金属板421的内侧而180度折回形成的导通部2,由此金属板421与树脂壳体102接触,反射层422不与其接触,因此即使在冷阴极管41、41发热时粘接剂423软化,反射层422变得易于从金属板421剥离,也不会导致反射层422受到树脂壳体102的膨胀和收缩的力而从金属板421剥离。在现有的结构中,也考虑到通过在反射层422和树脂壳体102之间插入不传递树脂102的膨胀和收缩的力的缓冲件等方法,使反射层422难以剥离,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反射层422不与树脂壳体102接触,所以也不需要这样的缓冲件,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低成本化。
此外,在通过溅射或蒸镀等在金属板421上直接形成反射层422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作为折回部的导通部2,反射层422不受到树脂壳体102的膨胀和收缩的力,因此能够防止由滑动接触而引起的反射层422的剥离。
结果,能够实现即使为取得与外部导体的导通而使用螺钉固定在其它部件上反射层也难以剥离的灯单元和具备它的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另外,作为灯单元1的光源,并不限定于冷阴极管,也可以为热阴极管和发光二极管等。
此外,在反射层422为银等导体的情况下,如果像现有技术那样反射层422剥离,则除了反射层422剥离这种结构的不安定的问题之外,还可能由于反射层422碎裂脱落,产生在安装灯单元的装置的基板等的其它电路部分的接触/短路等。但是,根据灯单元1,由于反射层422难以剥离,所以能够防止这样的接触/短路。
此外,如果在图5的背光源单元20上作为光源单元具备灯单元1,使用灯单元1输出照明光,则在这样的照明装置中,即使更换作为灯的冷阴极管41并长期使用灯单元1,作为折回部的导通部2的反射层422也不会剥离。
此外,如果像图5那样将这样的背光源单元20与液晶面板25组合,将从背光源单元20射出的照明光用于显示,则在这样的显示装置中,即使更换作为灯的冷阴极管41并长期使用灯单元1,作为折回部的导通部2的反射层422也不会剥离。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述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即,将在权利要求所示范围内适当变更后的技术手段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本发明的灯单元,如上所述,是在灯的周围设置具有金属板和反射层的层叠体的反射件,对于从上述灯射出的光,以使上述光的至少一部分由上述反射件的上述反射层反射的方式,射出到外部的灯单元,上述反射件具备以使上述反射层侧在上述金属板侧的内侧而180度折回形成的折回部,用于使上述反射件在上述折回部中与上述灯单元以外的其它部件连接的螺钉孔被设置在上述折回部。
如上所述,起到能够实现即使为取得与外部导体的导通而使用螺钉固定在其它部件上反射层也难以剥离的灯单元的效果。
在发明的详细的说明项中完成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只是用于明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不应该受限于这样的具体例子而进行狭义地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如下记载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并加以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灯单元、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灯单元、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灯单元、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灯单元、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单元、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灯单元、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在灯单元(1)中,从反射件(42)的最接近向灯单元(1)的供电侧的部分的字状的一端部朝向灯单元(1)的光出射侧,直接引出反射件(42)的层构造,进而在引出方向上180度折回,由此形成导通部(2)。在导通部(2)上设置有用于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螺钉孔(2a)。由此,实现即使为取得与外部导体的导通而使用螺钉固定在其它部件上反射层也难以剥离的灯单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