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结构及采用该旋转结构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结构及采用该旋转结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不断发展,电子装置使用时的灵活性、方便性已越来越为用户所重视。目前,诸如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机、数字摄像机(Digital Video)等众多电子装置的盖体和本体通常采用旋转结构相连接,使盖体与其上设置的显示屏可相对本体绕一竖直轴左右转动,从而可方便地向其他人展示信息时。
现有的旋转结构一般包括底板、摩擦垫、旋转盘、夹持盘及螺钉。摩擦垫与旋转盘依次设置于底板,从而使旋转盘可相对底板转动。夹持盘通过螺钉将底板、摩擦垫与旋转盘连接。然后,底板连接本体,旋转盘连接盖体即可。
上述旋转结构虽能使盖体绕竖直轴相对本体左右转动以向其他人展示信息,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底板、摩擦垫与旋转盘之间出现磨损,转动过程中,旋转盘易于沿与底板平行的方向晃动,结构不稳定,使用中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旋转结构及采用该旋转结构的电子装置。
一种旋转结构,其包括基座与设置于基座上并由基座支撑的转动件,该基座包括抵持部及与该抵持部相对的连接部,转动件包括底面及与该底面相对的支撑面,该抵持部的边缘形成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远离该基座的一端的外侧形成有外凸的弧形面,且该转动件的底面上形成有可与该基座的抵持部相配合的凹槽,该凹槽具有可与该弧形面相配合的倾斜的摩擦侧壁,该弧形面抵持该凹槽的摩擦侧壁,该转动件可相对基座转动。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盖体及连接本体与盖体的旋转结构,该旋转结构包括基座与设置于基座上并由基座支撑的转动件,该基座包括抵持部及与该抵持部相对的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本体,转动件包括底面及与该底面相对的支撑面,盖体设置于支撑面,该抵持部的边缘形成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远离该基座的一端的外侧形成有外凸的弧形面,且该转动件的底面上形成有可与该基座的抵持部相配合的凹槽,该凹槽具有可与该弧形面相配合的倾斜的摩擦侧壁,该弧形面抵持该凹槽的摩擦侧壁,该转动件可相对基座转动。
上述电子装置的旋转结构中,抵持部的边缘形成有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远离该基座的一端的外侧形成有外凸的弧形面,转动件的底面上形成有可与基座的抵持部相配合的凹槽,凹槽具有可与该弧形面相配合的倾斜的摩擦侧壁,转动件可相对基座转动,当转动件与基座之间出现磨损时,转动件于重力的作用下使弧形面始终抵持该凹槽的摩擦侧壁,在保持转动件与基座之间存在摩擦力的同时,弧形面与侧壁相互作用限制基座与转动件沿平行于抵持部的方向晃动,因此该旋转结构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装置的旋转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旋转结构组装后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旋转结构及采用该旋转结构的电子装置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包括一个本体201、一个盖体203及一个连接本体201与盖体203的旋转结构21。
请参见图2与3,旋转结构21包括一个基座210、一个设置于该基座210的转动件230、一个连接该基座210与转动件230的锁固件250及一个缓冲垫270。
基座210为圆盘形,其包括一个抵持部211及与抵持部211相对的连接部213。抵持部211的边缘延伸形成有一个环形凸起251。环形凸起251远离基座210的一端的外侧形成有外凸的弧形面2551,该弧形面2551的表面粗糙度为3.2至12.8。连接部213上开设有用以部分收容缓冲垫270的容置槽(图未标)。此外,基座210中央还开设有一个贯穿抵持部211与连接部213的通孔219。
转动件230为一个平板状,其包括一个底面231及与底面231相对的支撑面233。转动件230的底面231上形成有可与基座210的抵持部211相配合的凹槽235,该凹槽235具有可与弧形面2551相配合的倾斜的摩擦侧壁2351,该摩擦侧壁2351的表面粗糙度为3.2至12.8。转动件230中央还开设有一个贯穿底面231与支撑面233的锁固孔237。
锁固件250为螺钉,其用于连接基座210与转动件230。
缓冲垫270的材料为塑料,缓冲垫270的一侧面上形成有网纹(图未示)。
组装时,基座210的弧形面2551抵持转动件230的底面231的凹槽235的摩擦侧壁2351,锁固件250的一端穿过基座210的通孔219后与转动件230的锁固孔237相配合,从而将连接基座210与转动件230连接于一起。
然后,缓冲垫270固定于基座210的容置槽217内即可。
旋转结构21组装完成后,基座210的连接部213固定于本体201,盖体203固定于转动件230的支撑面233,即得到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20。
基座210的弧形面2551抵持转动件230的凹槽235的摩擦侧壁2351以支撑转动件230,同时,凹槽235的摩擦侧壁2351限制转动件230沿平行于抵持部211的OX方向晃动。这样,转动件230相对基座210转动,从而实现盖体203相对本体201的旋转。由于基座210的弧形面2551抵持转动件230的凹槽235的摩擦侧壁2351,转动件230转动过程中与基座210形成滑动摩擦,使转动件230与基座210在任意相对的位置能保持稳定状态。
上述旋转结构21中,抵持部211的边缘形成有弧形面2551,转动件230的底面231上形成有可与基座210的抵持部211相配合的凹槽235,凹槽235具有可与该弧形面2551相配合的倾斜的摩擦侧壁2351,这样,当转动件230与基座210之间出现磨损时,转动件230于重力的作用下使弧形面2551始终抵持凹槽235的摩擦侧壁2351,由于弧形面2551与摩擦侧壁2351的表面粗糙度均为3.2至12.8,在保持转动件230与基座210之间存在摩擦力的同时,弧形面2551与摩擦侧壁2351相互作用限制转动件230向平行于抵持部211的水平方向OX方向晃动,因此旋转结构21始终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上述旋转结构21中,基座210的抵持部211的边缘形成环形凸起251,环形凸起251远离基座210的一端形成弧形面2551,这样,可适当增加转动件230的底面231的凹槽235的深度,增加旋转结构21的结构稳定性。同时,环形凸起251于基座210的抵持部211上围成近似空心结构,避免了基座210设计为实心结构,减轻了基座210乃至整个旋转结构21的重量。
此外,弧形面2551形成于抵持部211的边缘,作用于凹槽235的摩擦侧壁2351时具有较大的力矩,使转动件230能于基座210上平稳转动,可进一步增加旋转结构21的结构稳定性。
可以理解,缓冲垫270对基座210及转动件230具有缓冲作用。可以理解,在考虑成本因素的情况下,缓冲垫270也可省略。并且,转动件230可与盖体203设置为一体,基座210可与本体201设置为一体。并且,也可将基座210设置于转动件230上方。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