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车载用的变速机进行控制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特别涉及适合于设 置在变速机外壳中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已知分别构成控制阀、 和电子控制装置或者包括 电子控制装置的布线板, 并在控制阀的上部或者下部搭载了布线板或者电子控制装置的例 子 ( 例如, 参照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2、 专利文献 3)。
专利文献 1 : 日本特开 2004-150466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 日本特开 2004-28185 号公报
专利文献 3 : 日本特开 2007-232185 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 在专利文献 1、 专利文献 2、 专利文献 3 记载的技术中, 存在零件个数较多这 样的问题。即, 控制阀包括 : 在内部中形成油路的上位控制阀以及下位控制阀 ; 配置在两者 之间, 确保油密性的隔离板 ; 以及螺线管等各种电气零件。另外, 布线板包括 : 母线等布线 部件 ; 与布线部件连接的电子控制装置 ; 与布线部件连接的传感器、 开关等电气零件 ; 以及 为了防止电子控制装置的端子间短路而固定在布线板的上下的罩部件、 底座部件。 其结果, 在以往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零件个数增加。
另外, 在以往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如上所述, 为了防止电子控制装置的端子间 短路而设置固定在布线板的上下的罩部件、 底座部件, 并且在布线板和罩部件中设置防止 端子间短路的曲径构造。 即, 电子控制装置由于被暴露于高温流体的环境中, 所以需要对担 心被腐蚀的电子控制装置进行保护的油密构造。
本发明的第 1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零件个数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本发明的第 2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需要用于保护电子控制装置的特别的油 密构造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 为了达成所述第 1 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具有 : 控制阀, 设 置由用于对变速机进行油压控制的凹部所构成的油路 ; 电子控制装置, 对所述控制阀的控 制对象零件进行控制 ; 以及布线板, 具备对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对象部件进行电 连接的布线部件, 该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特征在于 : 具备配置在所述布线板与所述控制阀 之间的隔离板, 所述布线板具备在与所述隔离板相接的面侧, 且在与所述控制阀的所述凹 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的凹部, 所述隔离板具备使所述控制阀的所述凹部与所述布线板的所 述凹部连通的连通部。
通过该结构, 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2) 在所述 (1) 所述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所述电子控制装置埋设在所述布线 板中。
(3) 在所述 (1) 所述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在所述布线板中, 用树脂嵌件成型了母线。 (4) 在所述 (1) 所述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具备在所述布线板的所述凹部中嵌 件成型的金属零件。
(5) 在所述 (4) 所述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所述金属零件是凹部型的金属零件。
(6) 为了达成所述第 2 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具有 : 控制阀, 设 置由用于对变速机进行油压控制的凹部所构成的油路 ; 电子控制装置, 对所述控制阀的控 制对象零件进行控制 ; 以及布线板, 具备对所述电子控制装置与所述控制对象零件进行电 连接的布线部件, 该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特征在于 : 具备配置在所述布线板与所述控制阀 之间的隔离板, 所述布线板在与所述隔离板相接的面侧的一部分中具备凹部, 所述电子控 制装置搭载在所述凹部中。
通过该结构, 可无需用于保护电子控制装置的特别的油密构造。
(7) 在所述 (6) 所述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具备在所述布线板的所述凹部中嵌 件成型的金属零件。
(8) 在所述 (6) 所述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所述控制阀具备在与所述隔离板相 接的面侧被形成, 且比与所述隔离板相接的面高的凸部, 所述隔离板具备不与所述凸部干 扰的孔部, 所述控制阀的所述凸部贯通所述隔离板的孔部, 而与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的一部 分接触。
(9) 在所述 (6) 所述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所述布线板的所述凹部被设置有多 个, 分割所述电子控制装置的电路部, 而在所述凹部中分散配置了所述电路部。
根据本发明, 能够减少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零件个数。
另外, 根据本发明, 在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可无需用于保护电子控制装置的特别 的油密构造。
附图说明
图 1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
图 2 是包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使用的控制阀的油压回路 的回路图。
图 3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使用的电子控制装置的 结构的立体图。
图 4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使用的电子控制装置的 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 5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
图 6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3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
图 7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4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图 8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5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 9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6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 ( 符号说明 )
1: 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 2: 布线板 ; 21 : 树脂 ; 22 : 布线部件 ; 23 : 连接器 ; 24A、 24B、 24C、 25 : 凹部 ; 26A、 26B : 金属零件 ; 27 : 凹型金属零件 ; 201 : 外部连接器 ; 202 : 连接部件 ; 31 : 传感器 ; 32 : 开关 ; 33 : 螺线管 ; 4: 电子控制装置 ; 41 : 多层布线基板 ; 42 : 罩; 43 : 电子零 件; 44 : 细导线 ; 45 : 灌封材料 ; 46a : 引线端子 ; 46b : 凸缘部 ; 47 : 密封树脂 ; 48 : 粘接剂 ; 5: 隔离板 ; 51A、 51B、 51C : 连通部 ; 6: 下位控制阀 ; 63A、 63B、 63C : 凹部 ( 油路 ) ; 64 : 凸部 ; 7: 滤 油器 ; 8: 油盘 ; 9: 变速机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 使用图 1 ~图 4, 对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进行 说明。
图 1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图 2 是包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使用的控制阀的油压回路的回 路图。图 3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使用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结 构的立体图。图 4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1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使用的电子控制装 置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首先, 使用图 1, 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 主要包括布线板 2、 下位控制阀 6、 隔离板 5。
通过树脂 21 嵌件成型多个布线部件 22、 传感器 31 和开关 32 等电气零件、 电子控 制装置 4 以及连接器 23, 而形成了布线板 2。树脂 21 是具有绝缘性的热可塑性树脂。通过 树脂 21 将多个布线部件 22 之间、 电子控制装置 4 的多个端子之间绝缘。
布线部件 22 由热传导率良好的铜、 或者铜类的合金材料的母线构成。另外, 作为 布线部件 22, 虽然能够使用束线、 电缆、 以及布线基板等, 但优选为易于通过热可塑性树脂 实现嵌件成型的母线。
在布线部件 22 上, 通过焊接电连接了传感器 31、 开关 32、 以及螺线管 33 等作为控 制对象零件的电气零件、 电子控制装置 4、 以及连接器 23。另外, 作为连接方法, 除了焊接以 外, 还可以使用连接器、 压焊、 以及钎焊等。 传感器 31、 开关 32 在图示的例子中, 埋设在树脂 21 中, 但也可以搭载于树脂 21 之上。
传感器 31、 开关 32、 以及螺线管 33 等是作为控制对象零件的各种电气零件。传感 器 31 包括 : 对处于变速机的内部的输入、 输出轴的旋转体进行测定的旋转传感器 ; 对流体 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油温传感器 ; 对流体的压力进行测定的油压传感器 ; 以及对倾斜角进行 测定的倾斜角传感器等。开关 32 包括 : 对流体的压力进行测定的油压开关 ; 以及对变速机 的量程信号进行测定的量程开关等。螺线管 33 为了进行变速控制, 使阀开闭来控制流体的 流量。
另外, 在树脂 21 中形成有贯通孔 29。螺线管 33 搭载于树脂 21 之上, 并且其可动部分被插入在贯通孔 29 中。贯通孔 29 被用作油路。螺线管 33 被用于油路的开闭。螺线 管 33 的主体通过螺钉等被固定在树脂 21 上。另外, 也可以埋设在树脂 21 中来固定螺线管 33 的主体。另外, 还可以在下位控制阀 6 的一侧设置螺线管 33。在该情况下, 电连接为经 由连接器的连接。如上所述, 螺线管 33 的安装场所也可以是布线板 2 或者下位控制阀 6。 螺线管 33 的安装方向既可以是纵向也可以是横向。在图示的例子中, 在布线板 2 中沿纵向 安装了螺线管 33。
连接器 23 经由连接部件 202 与连接到外部等的外部连接器 201 连接。作为连接 部件 202, 使用母线。另外, 作为连接部件 202, 还可以使用束线、 布线基板等。另外, 也可以 削减连接部件 202 而将外部连接器 201 直接安装在布线板 2 上而一体成型。另外, 在传感 器 31、 开关 32 等各种电气零件的最佳配置无法实现的情况下, 也可以通过连接部件来电连 接各种电气零件的连接器和连接器 201。
在变速机外壳 9 中设置门面, 而使外部连接器 201 与车两侧电连接。对于与变速 机外壳 9 的密封性, 通过设置在外部连接器 201 中的 O 环等来进行气密和油密。
在布线板 2 的树脂 21 的与隔离板 5 相接的面侧的一部分中, 为了用于控制油压的 油路用而设置了凹部 24A、 24B、 24C。油路是指用于使变速机用流体流过的槽。树脂 21 的与 隔离板 5 相接的面具备能够实现油密的平面度。 下位控制阀 6 用于控制变速机的油压。下位控制阀 6 形成有用于控制油压的使流 体通过的凹部 63A、 63B、 63C。凹部 63A、 63B、 63C 具有油路的功能。使用铝材料通过铝模铸 法成型下位控制阀 6。另外, 作为下位控制阀 6, 也可以通过其他金属材料来形成, 或者, 也 可以设为树脂制。下位控制阀 6 如图所示被安装在布线板 2 的下部, 所以被称为下位, 在安 装于布线板 2 的上部的构造的情况下, 被称为上位控制阀。
下位控制阀 6 的凹部 63A、 63B、 63C 分别设置在与布线板 2 的凹部 24A、 24B、 24C 对 应的位置。
在布线板 2 与下位控制阀 6 之间, 夹入了隔离板 5。隔离板 5 具有不使布线板 2 和 下位控制阀 6 中设置的油路中的流体泄漏地进行油密的功能。总之, 与隔离板 5 接触的零 件在接触面中被油密。
隔离板 5 的材料只要能够具备上下的油密, 则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弹性体, 优 选为由一个板构成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 用铁板表示。板厚既可以较薄也可以较厚, 但优 选为在夹持时不变形且具有某种程度的强度的厚度。另外, 隔离板 5 的与布线板 2 和下位 控制阀 6 相接的面具备对流体进行油密的平面度。
隔离板 5 具备 : 由布线板 2 的凹部 24A、 24B、 24C 构成的油路 ; 以及使由下位控制阀 6 的凹部 63A、 63B、 63C 构成的油路连通的连通部 51A、 51B、 51C。连通部 51A、 51B、 51C 的形 状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四边形, 只要贯通或者倾斜地连通即可。
树脂 21 的厚度为最薄但却能够嵌件成型布线部件的厚度, 但也可以是能够成型 油路用的凹部 24、 并尽可能使壁厚恒定而能够埋设电子控制装置和各种电气零件的厚度。
在设置于布线板 2 中的多个凹部内, 油压开关等开关 32 的传感器部分面向凹部 24C。由此, 能够检测在由凹部 24C 形成的油路内流过的流体的油压等。
另外, 关于设置在布线板 2 中的多个凹部, 也可以设置虚拟油路用的凹部。 树脂 21 由于被嵌件模制成型, 所以能够通过设置虚拟油路用的凹部, 来提高成型性。
此处, 使用图 2, 对包括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使用的控制阀的油压回 路进行说明。另外, 与图 1 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部分。在图 2 中, 粗实线表示油路, 细实线 表示信号线。
油泵 OP 从油盘 8 经由过滤器 7 吸上流体。由油泵 OP 升压后的流体通过控制阀的 油路 F1, 被供给到螺线管 33。螺线管 33 被电子控制装置 4 根据控制信号来进行开闭, 对油 压进行控制。 由螺线管 33 控制后的油压通过控制阀的油路 F2, 被供给到 SW31( 油压开关 )、 传感器 32( 油压传感器 )。 由 SW31、 传感器 32 等探测出的油压被取入到电子控制装置 4 中。 电子控制装置 4 对螺线管 33 进行控制, 以使所检测出的油压成为规定油压。被控制成规定 压的流体通过控制阀的油路 F3 被供给到致动器等负载 L, 而使负载 L 动作。
此处, 例如, 油路 F1、 F2 相当于由图 1 所示的贯通孔 29 形成的油路, 油路 F2、 F3 相 当于由图 1 所示的凹部 24C、 63C 形成的油路。图 1 所示的凹部 24A、 24B、 63A、 63B 也分别形 成规定的油路。
如上所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下位控制阀 6 的凹部 63A、 63B、 63C、 和布线板 2 的凹 部 24A、 24B、 24C, 构成了油路。
以往, 由下位控制阀 6、 上位控制阀、 以及隔离板 5 构成了控制阀。此处, 上位控制 阀与下位控制阀 6 同样地是铝模铸产品, 与下位控制阀 6 面对称地形成凹部。另外, 通过在 下位控制阀 6 与上位控制阀之间夹入隔离板 5, 而构成了控制阀的油路。 相对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布线板 2 中形成凹部 24A、 24B、 24C, 通过这些布线 板 2 的凹部 24A、 24B、 24C 和下位控制阀 6 的凹部 63A、 63B、 63C, 构成了油路。因此, 能够削 减控制阀的单侧的部件 ( 在所述例子中, 上位控制阀 ), 能够削减零件个数。
接下来, 使用图 3 以及图 4, 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使用的电子控制 装置 4 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 3 所示, 电子控制装置 4 被密封树脂 47 密封, 在其外部突出了包括引线端子 部 46a 和凸缘部 46b 的引线部件。另外, 如图 4 所示, 电子控制装置 4 主要包括电子零件 43A、 43B、 多层布线基板 41、 引线部件 46b、 以及密封树脂 47。
另外, 电子控制装置 4 构成为, 在具有引线端子部 46a 和凸缘部 46b 的引线部件 中, 经由粘接剂来粘接搭载了电子部件 43A、 43B 的多层布线基板, 对多层布线基板与引线 端子部进行电连接, 以使引线端子部 46a 和凸缘部 46b 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 用密封树脂 47 覆盖。
电子控制装置 4 具备 : 输入来自传感器 31、 开关 32 的信号或对作为控制对象零件 的螺线管 33 进行控制的电路部 ; 以及与其他控制装置进行通信的电路部。
电子零件是芯片零件 43A、 封装零件 43B 的混合搭载, 并搭载于多层布线基板 41 的 两面或者单面中。 芯片零件 43A 是裸片的 CPU、 电源 IC 等, 通过焊锡或者导电性粘接剂被紧 固在多层布线基板 41 上。使用细导线 44 来进行芯片零件 43A 的电极部分与多层布线基板 41 的电连接。另外, 还可以代替细导线 44, 而使用利用了焊球、 金凸点、 以及导电粘接剂等 的倒装焊连接。
封装零件 43B 是电阻、 电容器、 以及二极管等, 通过焊锡紧固在多层布线基板 41 上。另外, 这些封装零件 43B 还可以使用导电性粘接剂来固定。特别, 在对变速机等进行控 制的电子控制装置 4 中, 通过电子零件 ( 芯片零件 43A、 封装零件 43B) 的数量超过 100 个那
样的规模比较大的电路来形成, 与尺寸、 电路规模比较小的半导体装置、 集成电路装置那样 的尺寸不同。 即, 在以往的半导体装置等中, 基板尺寸是 10×10mm 左右, 高度是 3mm 左右, 相 对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装置 4 中, 大型到基板尺寸是 30×30mm 左右, 高度是 8mm 左右。 因此, 在以往的具备散热器的半导体装置中, 能够吸收由于异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差 而引起的弯曲, 相对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 弯曲的影响较大。
多层布线基板 41 使用例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的原材料的玻璃环氧树脂 基板。通过设为玻璃环氧树脂基板, 能够实现两面安装、 多层布线, 能够降低成本。另外, 还 可以利用使用了氧化铝等原材料的陶瓷基板、 使用了聚酰亚胺等的柔性基板、 以及使用了 金属芯层的金属芯基板等。
多层布线基板 41 的构造设为通过通孔来连接层间的电路的贯通多层板、 通过 Interstitial Via Hole(IVH) 来连接层间的 IVH 多层板。层数是 4 层至 8 层左右。由此, 实现安装效率和成本降低。另外, 还可以使用通过积层工法成型的积层多层板等。为了使 电子零件 43 的发热迅速地跑到热传导率高的部件, 优选板厚较薄。
包括凸缘部 46b 以及引线端子部 46a 的引线部件的材料优选为热传导率良好的 铜、 或者铜类的合金材料。为了兼用向外部的安装固定和热的传导路径而具备凸缘部 46b。 引线端子部 46a 既可以是将引线部件的一部分切离而形成的端子, 或者也可以是 不同的部件。引线端子部 46a 的露出方向可以是 1 ~ 4 个方向, 但在图 3 所示的例子中, 在 相对的 2 个方向露出, 为了使布线板 2、 电子控制装置 4 变薄, 露出方向在横向露出。在图 3 中, 从两侧设置了 20 个引线端子部 46a, 但也能够与系统对应地增加或者减少个数。
对于粘接剂, 只要是能够紧固多层布线基板 41 和引线部件的材料, 则能够使用任 意粘接剂, 但在热传导率、 应力缓冲、 以及操作方面优选为环氧树脂、 丙烯酸树脂等热固化 性的树脂组成物。在与电子零件 43 的反流同时进行粘接的情况下, 还可以使用焊锡、 导电 性粘接剂。 在粘接剂的涂敷中, 涂敷到引线部件 46, 使多层布线基板 41 载置到规定的位置, 加热而使其固化。形成使电子零件 43 的发热散热到热传导率高的引线部件的凸缘部 46b 的路径。
在粘接后, 通过热压焊、 引线键合法等经由细导线 44 而电连接多层布线基板 41 与 引线端子部 46b。细导线 44 也可以是铝、 金、 以及铜的材料。在用于对铝细线进行引线键合 连接的表面部分中, 部分性地实施了镀镍、 镀银等, 以使表面不会被氧化。
通过传递模塑成型来制作密封树脂 47。在传递模塑成型中, 一般作为密封树脂 47, 而使用环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特别, 设为线膨胀系数较低的树脂, 而整体地包括内 部零件。另外, 在密封树脂 47 中, 选择最佳的物理特性, 以总是保持与内部零件的贴紧力, 或者不会在锡焊部、 芯片零件与多层布线基板 41 的细线引线键合连接部等中由于热应力 而发生剥离以及断线。
在变速机用的电子控制装置 4 中, 由于使用时的热应力反复, 担心从密封树脂 47 露出的引线部件的引线端子部 46a 或者凸缘部 46b 与密封树脂 47 各自的贴紧界面侵入水、 油等, 所以极力减小引线部件与密封树脂 47 的线膨胀系数差, 进而, 减少凸缘部 46b 和引线 端子部 46a 露出的截面积, 降低这些部件间的热应力, 对引线部件实施粗化等表面处理, 在 与密封树脂 47 的边界部分中进行共价结合。例如, 在使用了散热器的单面模构造中, 在电 路规模较大、 且外形尺寸较大的变速机用的电子控制装置 4 中, 所露出的截面积和界面的
面积增加, 所以由于通过异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差而引起的热应力, 产生弯曲、 剥离、 以及 裂纹, 而有损气密性和油密性。相对于此, 通过进行传递模塑成型, 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接下来, 使用图 1, 对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 通过搭载了各种电气零件和电子控制装置 4 的布线板 2、 以及控制阀 6, 夹住 隔离板 5, 通过数根螺栓来固定布线板 2 和控制阀 6, 而形成控制阀组件。在控制阀组件的 下位控制阀 6 中, 如图 1 所示, 通过螺钉固定了用于去除变速机油中的杂质等的滤油器 7。 在变速机外壳 9 的内部中, 在油盘 8 的内部, 通过数根螺栓来固定这样形成的控制阀组件。 另外, 能够在固定到变速机外壳 9 的前后的某一时刻, 进行与外部连接器 201 的连接。
以往, 在通过下位控制阀、 隔离板、 以及上位控制阀来组装了控制阀之后, 安装布 线板, 所以工序数增加。
相对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 由于仅进行布线板和下位控制阀的组装即可, 所以能 够减少工序数。
另外, 在以往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中, 如下所述构成了布线板。即, 在布线部件被 嵌件模制的树脂材料中, 形成能够设置电子控制装置那样的矩形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的 内周, 布线部件的一端露出。电子控制装置被设置到贯通孔中, 并且电子控制装置的引线 端子部与布线部件连接。另外, 在布线部件、 电子控制装置的引线端子部中, 为了防止侵入 导电性异物, 而在贯通孔的下部安装底座部件, 并且在贯通孔的上部安装罩部件, 在底座部 件、 罩部件中设置曲径构造。因此, 需要罩部件、 底座部件, 零件个数增加。另外, 由于需要 安装罩部件、 底座部件, 所以工序数增加。
相对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 与布线部件一起在布线板内嵌件模制成型了电子控 制装置, 所以无需罩部件、 底座部件。因此, 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并且能够减少工序数。
另外, 在用比重比铝低的树脂来进行嵌入后的布线板中具备油路 24A、 24B、 24C, 所 以能够减轻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重量。
通过在布线板中埋设电子控制装置, 能够不受到由于变速机外壳的内部构造零 件、 各种电气零件的配置而引起的布局的制约地载置电子控制装置。
以下, 在整理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效果时, 如下所述。
第 1, 通过针对一般用铝模铸成型, 且分割 2 个零件以上而构成的控制阀, 在布线 板中设置油路, 并用布线板和下位控制阀来夹住隔离板, 能够不需要上位控制阀, 能够减少 零件个数。
第 2, 通过在用树脂嵌入了布线部件的布线板中埋设电子控制装置, 能够不需要用 于防止导电性异物侵入的罩部件和底座部件, 能够减少零件个数。
第 3, 通过在布线板中具备油路, 能够与控制阀的组装同时组装以往分别组装的布 线板, 能够减少工序数。
第 4, 通过在用比重比铝小的树脂嵌入了的布线板中具备油路, 能够减轻电子油压 控制模块的重量。
第 5, 由于通过隔离板对油压控制用的流体进行油密, 所以通过在布线板的与隔离 板相接的面侧的一部分中设置凹部, 并在凹部中搭载电子控制装置, 从而无需过度地保护 担心被高温流体腐蚀的电子零件、 基板。
第 6, 通过用树脂来对布线板的母线进行嵌件成型, 能够防止端子间短路。 另外, 通过在布线板中埋设电子控制装置, 能够防止电子控制装置的端子间短路。
第 7, 作为布局制约降低的效果, 具有如下优点 : 通过在布线板中埋设电子控制装 置, 能够不受到由于变速机外壳的内部构造、 各种电气零件的配置而引起的制约地搭载电 子控制装置。另外, 即使电子控制装置的尺寸变大而无法准备能够搭载电子控制装置的尺 寸的凹部, 通过设置多个布线板的凹部, 并分割电子控制装置的电路部而在凹部中分散配 置电子控制装置的电路部, 也可以确保电子控制装置的搭载区域。
第 8, 作为散热的效果, 通过不经由板状的底座部件, 而在与隔离板相接的面侧的 控制阀中, 设置比与隔离板相接的面高的凸部, 并在隔离板中设置不与凸部干扰的孔部, 从 而能够在布线板的与隔离板相接的面侧的一部分中设置凹部, 并使搭载于该凹部中的电子 控制装置与凸部相接, 从而能够使电子控制装置的发热直接散热到通过热传导率高的铝模 铸而成型的控制阀。
接下来, 使用图 5, 对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进行说 明。
图 5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2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另外, 在图 5 中, 与图 1 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A 中, 相对于图 1 所示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 埋设在布线板 2A 中的电子控制装置 4 的搭载位置和布线板 2A 的形状不同, 其他构成零件 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 在布线板 2A 中, 在与隔离板 5 相接的面侧的一部分中设置有凹 部 25。电子控制装置 4 被搭载于凹部 25 中。凹部 25 的体积是能够搭载电子控制装置 4 的 尺寸的体积, 凹部 25 优选为矩形形状。即, 尺寸与油路用的凹部 24 不同。在凹部 25 的侧 壁中, 从树脂 21 露出并成型了布线部件 22。布线部件 22 的露出部通过焊接而与电子控制 装置 4 的引线部件 46 电连接。另外, 作为连接方法, 也可以是钎焊、 压接、 以及压入。由于 通过布线板 2A 或者下位控制阀 6 和隔离板 5 来防止流体、 导电性异物等浸入, 所以无需对 引线部件的引线端子间 46a 设置绝缘壁。
根据本实施方式, 除了图 1 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 还得到如下效果。即, 在 布线板的与隔离板相接的面侧的一部分中设置凹部, 并且通过隔离板针对油压控制用的流 体, 对该凹部进行油密。 于是, 通过在该凹部中搭载电子控制装置, 能够使流体、 导电性异物 不浸入到电子控制装置的搭载位置, 而防止端子间短路。
进而, 不受到由于变速机外壳的内部构造零件、 各种电气零件的配置引起的布局 的制约, 而只要能够避开处于布线板和控制阀内的油路, 就能够搭载电子控制装置。
接下来, 使用图 6, 对本发明的第 3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进行说 明。
图 6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3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另外, 在图 6 中, 与图 1 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B 中, 相对于图 5 所示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A, 在布线板 2B 的凹部 24B 中, 在与隔离板 5 相接的面侧, 嵌入了凹部型金属零件 27。凹部 型金属零件 27 用于加强树脂 21, 以能承受高压的流体。由凹部 24B 的油路的形状、 加强程 度来决定凹部型金属零件 27 的尺寸、 形状。另外, 根据流路中流过的流体的压力, 还存在如
凹部 24A 那样不需要凹部型金属零件的部位。
另外, 通过在与隔离板 5 相面对的一侧, 在螺线管 33 的安装部中嵌入了环状的金 属零件 26A, 而加强了螺线管 33 的油路。
进而, 在凹部 25 的与隔离板 5 相面对的一侧, 嵌入了长方体的金属零件 26B。 在金 属零件 26B 中, 设置了多个螺纹牙。能够使用图 3 所示的电子控制装置 4 的凸缘部 46b, 通 过多个螺钉来固定电子控制装置 4。
另外, 通过在树脂 21 的壁厚部、 中央部中嵌入金属零件 26B, 能够防止由树脂 21 成 型的布线板 2B 弯曲。根据金属零件 26B 的线膨胀系数, 来选定金属零件 26B 的材料, 以降 低布线板的弯曲。进而, 金属零件 26B 还具有作为针对电子控制装置 4 的散热器的功能。
另外, 也可以在树脂 21 中嵌件成型金属制的套环等。由此, 在组装时, 在固定控制 阀组件、 固定到变速机外壳 9 时, 能够确保强度。另外, 也可以在根据强度、 密封而需要使金 属彼此接触的部位, 嵌件成型金属零件 26A、 26B。
根据本实施方式, 除了图 5 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 还得到如下效果。即, 在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B 中, 相对于图 2 所示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A, 在布线板 的油路用的凹部中, 在与隔离板相接的面侧, 嵌入了凹部型金属部件, 从而实现加强, 还可 以承受高压的流体。 另外, 通过在螺线管 33 的安装部中嵌入环状的金属零件 26A, 能够加强螺线管 33 的油路。
进而, 通过嵌入金属零件 26B, 能够通过螺钉来固定电子控制装置 4, 能够抑制布 线板 2B 弯曲。
接下来, 使用图 7, 对本发明的第 4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进行说 明。
图 7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4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另外, 在图 7 中, 与图 1 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C 中, 相对于图 6 所示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B, 电子控制装置 4 的油密构造不同。图 1、 图 5 以及图 6 所示的电子控制装置 4 是利用环 氧树脂等热固化性树脂通过传递模塑成型而成型的。相对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控制 装置中, 在布线板 2C 的凹部 25 中, 嵌入了长方体的金属零件 26B, 并在其上通过粘接剂来直 接粘接搭载了电子零件 43 的多层布线基板 41。
在从布线板 2C 的树脂 21 露出而成型的布线部件 22 上, 使用细导线 44, 电连接了 多层布线基板 41 与布线部件 22。细导线 44 也可以是铝、 金、 以及铜的材料。在用于对铝细 线进行引线键合连接的布线部件 22 的表面部分中, 部分性地实施了镀镍、 镀银等, 以使表 面不会被氧化。
在连接了细导线 44 之后, 在凹部 25 中填充灌封材料 45, 粘接罩 42。通过加热而 使灌封材料 45 固化。另外, 为了保护细导线 44 而充填灌封材料 45。在细导线 44 的可靠性 高的情况下, 也可以不需要灌封材料 45。用与布线板 2 的树脂 21 相同的材料来成型罩 42。 罩 42 的粘接方法既可以用粘接剂, 也可以用树脂彼此之间的激光焊接。
根据本实施方式, 除了图 6 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 还得到如下效果。即, 由 于通过隔离板对油压控制用的流体进行油密, 所以通过在布线板的与隔离板相接的面侧的
一部分中设置凹部, 并在凹部中搭载电子控制装置, 从而虽然增加了灌封材料和罩, 但无需 如传递模塑成型那样过度地保护担心被高温流体腐蚀的电子零件、 基板。能够削减引线部 件, 能够不需要传递模塑成型用的金属模。
接下来, 使用图 8, 对本发明的第 5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进行说 明。
图 8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5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另外, 在图 8 中, 与图 1 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D 中, 相对于图 6 所示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B, 在下位控制阀 6D 中, 在与隔离板 5D 相接的面侧, 设置了比与隔离板 5D 相接的面高的凸 部 64。在隔离板 5D 中, 设置了不与凸部 64 干扰的孔部。于是, 电子控制装置 4 的一部分与 下位控制阀 6D 的凸部 64 相接。电子控制装置 4 的一部分既可以是密封树脂 47, 也可以是 引线部件 46 的凸缘部 46b。
由于下位控制阀 6D 的材料是铝, 所以能够不经由其他零件而使电子控制装置 4 的 发热直接散热到热传导率高的材料。
另外, 在以往的结构中, 使电子控制装置的发热首先传导到布线板的底座部件, 之 后, 散热到上位控制阀, 所以无法直接散热到热传导率高的部件。 根据本实施方式, 除了图 6 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 还得到如下效果。即, 不 经由板状的底座部件, 而在与隔离板相接的下位控制阀中, 设置比与隔离板相接的面高的 凸部, 并在隔离板中设置不与凸部干扰的孔部, 从而在布线板的与隔离板相接的面侧的一 部分中设置凹部, 并使在该凹部中搭载的电子控制装置与凸部相接, 从而能够使电子控制 装置的发热直接散热到通过热传导率高的铝模铸而成型的控制阀。
接下来, 使用图 9, 对本发明的第 6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进行说 明。
图 9 是示出本发明的第 6 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另外, 在图 9 中, 与图 1 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E 中, 相对于图 8 所示的电子油压控制模块 1D, 在电子控制装置 4 中, 将多层布线基板 41、 电子零件 43 等电路部分割成多个, 而具备多 个电子控制装置 4。在分割方法中, 既可以针对每个电路块进行分割, 也可以针对控制各种 电气零件 3 的对象零件的每个配置来进行分割。进而, 为了降低多层布线基板 41 的零件成 本, 也可以按照多层布线基板 41 的最佳采取数来进行分割。
虽然电子控制装置 4 的个数增加, 但每个电子控制装置 4 的尺寸变小。通过减小 尺寸, 在使用了金属模的传递模塑成型的情况下, 提高电子控制装置 4 的生产性。另外, 由 于异种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差引起的热应力降低, 能够提高不产生弯曲、 剥离以及裂纹的气 密性和油密性的可靠性。
设置多个布线板 2 的凹部 25, 而分散配置了分割给凹部 25 并尺寸变小的电子控制 装置 4。
由于电子控制装置 4 的尺寸变小, 所以能够减小凹部 25 的尺寸, 能够在油路、 各种 电气零件 3 的配置中, 减少布局的制约。
根据本实施方式, 除了图 8 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效果以外, 还得到如下效果。即, 即
使电子控制装置的尺寸变大而无法准备能够搭载电子控制装置的尺寸的凹部, 也可以通过 设置多个布线板的凹部, 并分割电子控制装置的电路部, 在凹部中分散配置电子控制装置 的电路部, 来确保电子控制装置的搭载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