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连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连部件。更具体的讲,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标签悬挂在商品上或者紧固或连结某物的附连部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该附连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关现有技术中已知如上所述的附连部件。根据有关现有技术的这种附连部件使用增强纤维材料形成,该材料通过在塑料上进行拉制工艺而获得,使得该部件在附连至商品时不容易切断。这种部件具有在其两个相应的端部处与该部件一体地提供的接收段及装配到该接收段中的插入段。该接收段和插入段主要由聚丙烯模制,并且被连接以使该部件形成环。
然而,因为用于形成根据有关现有技术的这种附连部件的纤维不具有可延展性,所以必须制造具有不同尺寸的多个版本的这种产品以满足各种使用目的。因此,这种附连部件已经不适用于除悬挂标签和紧固或连结某物之外的目的,且例如已经不适合用于用某物包裹某物。
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可延展性的橡胶材料可用作作为可行解决方案的纤维。然而,通常的橡胶材料非常易受由老化和户外气候条件引起的降解的破坏,因此不能经受长时间的使用。这种材料的使用还受另一个条件的限制,即用于将与该橡胶材料联接的固定元件的聚丙烯不能产生足以抵抗冲击或施加力的强联接。
专利文献1:JP-A-7-279018
本发明将解决的问题如下。根据有关现有技术的附连部件不具有柔韧性,因此必须在实践中制造出这种部件的多个版本。这类附连部件不适用于例如包裹的目的。当橡胶材料用作这类附连部件的纤维材料时,该部件不能与用聚丙烯制造的固定部件刚性地联接,且该附连部件变得非常易受降解的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特征如下的附连部件。该附连部件包括至少在其一端处具有硬质固定元件的细长部件,且其中该细长部件用弹性体模制而成。该细长部件可为具有大致圆形截面的线状部件。该固定元件可包括设于该细长部件的一端处、具有接合部的接收段,以及设于该部件的另一端处并具有被接合部的插入段,该被接合部将被装配到该接收段中并与接合部相接合。该细长部件两端处的固定元件可通过进一步将其与延伸部件(runner member)组合而以组件的形式提供。
根据本发明的附连部件还具备如下特征。钩部可与接收段的一部分一体地提供。细长部件可以是带的形式,而固定元件可以设为夹部的形式。备选地,该细长部件可以是带的形式,而该固定元件可提供为用于连结目的元件,其包括接收段,该接收段具有设于该细长部件一端处的接合部和在该带状细长部件的另一端处设于其一个表面上的被接合部,该接合部以恒定的间隔形成,以与该接合部相接合。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的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通过对弹性件进行挤出模制而获得的细长部件插入硬质固定元件中。该附连部件可通过如下步骤获得:使用注射模制用弹性体来准备细长部件,以及在将该细长部件切割至适当尺寸之后把硬质固定元件外插到细长部件的端部。
本发明提供了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该附连部件包括细长部件,该细长部件至少在其一端处具有硬质固定元件并且由弹性体模制。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预先模制固定元件以及此后使以适当的方法模制的弹性细长部件牢固地与该固定元件联接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还具备如下的特征。该固定元件可设于该细长部件地两端处。固定元件其中之一可以是具有接合部的接收段,而另一个可以是具有被接合部的插入段,该被接合部插入到该接收段中以与该接合部接合并锁紧。各个固定元件可具有联接轴,以便接纳于由弹性体制成的细长部件的端部段。该联接轴可形成有凹槽,弹性体进入该凹槽中以实现与该附连部件及该元件的刚性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可用作头发橡皮圈。
根据本发明的附连部件根据如上所述来构造。因为弹性体用作细长部件,附连部件总体上具有可延展性。因此,不需要制造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版本的这类附连部件。通过延伸该细长部件,该附连部件可用于连结或包裹某物。当该附连部件用于悬挂陈列物品时,因为由该细长部件形成的环延伸,在陈列该物品时可形成各种布置。通过利用弹性体可延展性的优点,该附连部件还可用于组合多个物品。另外,该弹性体的硬度可根据附连部件的应用而自由设置,并且该弹性体可上色或可与金属混合。从而,该附连部件可提供为具有优雅品味的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制造如上所述附连部件的两类方法。因为橡胶材料和聚丙烯的特性,根据有关现有技术难以结合橡胶材料和聚丙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当挤出模制固定元件时,由弹性体构成的细长部件插入该元件中。当使用双模制时,弹性体端部处的固定元件被熔接并互相集成。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附连部件的方法如上所述进行。从而,该细长部件具有因使用弹性体而产生的优点,例如该细长部件作为整体的可延展性。因此,不需要制造附连部件的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变体。通过延伸附连部件的细长部件以紧密连结或包裹某物,附连部件可用于连结以及包裹目的。当该附连部件用于悬挂陈列物品时,因为由该细长部件形成的环延伸,在陈列物品时可形成各种布置。另外,通过利用其可延展性的优点,该附连部件还可用于组合多个物品。
弹性体的硬度可根据其自身的使用目的而自由地选择或调整。另外,弹性体可上色或与金属粉末或箔混合。从而,附连部件可作为具有优雅品味的产品而提供,并且该部件还可用作装饰品。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首先模制硬质固定元件,其后与具有适当的长度以用作细长部件的弹性体牢固地相联接。这些制造步骤没有额外的要求,因而相应的操作可容易地完成。从而,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提供附连部件并且可以以更高的加工精度来加工。
【附图说明】
图1A至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连部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2A至2H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3A至3G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4A至4H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图5A至5I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图6A至6I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
图7A至7D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
图8示出了第一制造方法;
图9A和9B示出了该制造方法的修改;
图10A和10B示出了第二制造方法;以及
图11是使用第三制造方法制造的附连部件的可部分看透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按照在附图中所示意的及公开于对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中的构造来执行。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而说明。图1A至1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连部件的第一实施例;图2A至2H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连部件的第二实施例;图3A至3G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连部件的第三实施例;图4A至4H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连部件的第四实施例;图5A至5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连部件的第五实施例;图6A至6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连部件的第六实施例;图7A至7I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附连部件的第七实施例;图8示出了第一制造方法;图9A和9B示出了第一制造方法的修改;图10A和10B示出了第二制造方法;图11是使用第三制造方法制造的附连部件的可部分看透的透视图。
在所有附图中,参考标号1代表由弹性体模制而成并具有大致圆形截面形状的线状细长部件。这里假定该细长部件1具有约1.2mm的直径和5至6cm的长度。参考图1A至1D,接收段2一体地设于该细长部件1的一个端部处。该接收段2包括接收孔2a和一体地位于该接收孔2a中、具有弹性特性的一对相对的接合部2b。插入段3一体地设于该细长部件1的另一端处。插入段3包括有待插入到接收段2的接收孔2a中的头部3a和在该头部3a的基部端处形成的台阶状接合部3b。被接合部3b与接合部2b接合并锁紧以使细长部件1形成环。第一实施例的附连部件主要用于在商品(例如服装)上悬挂标签以展示其价格及其品质。图1D示出了通过将插入段3插入和锁紧在接收段2中而实现的连接状态。
在示于图2A至2H的第二实施例中,接收段2的接收孔2a在垂直于细长部件1的纵向的方向上延伸。接合部2b形成为接收孔2a内的环形凸缘。插入段3在位于该段的一端处的头部3a处切成不完整,并且接合部3b形成于头部3a的其余部分处。这些图中的参考标号4代表止动件,该止动件是细长部件1的、与插入段3的头部3a连续地形成(通按下文将描述的挤压模制)的一部分。该止动件4装配于接收段2的接收凸出部2c内以防止插入段3脱落,该接收凸出部2c在该段2的一侧上与细长部件1连续地形成。
在图3A至3G中示出的第三实施例中,接收段2的接收孔2a和插入段3在垂直于细长部件1纵向的方向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提供以恒定的间隔彼此平行的多个附连部件并将接收段2和插入段3连接至延伸部件5来形成组件,延伸部件5通过由聚丙烯制成的连接部5a而用聚丙烯制成,可切割各连接部。延伸部件5彼此平行,并且延伸部件5布置于专用的安装装置上以允许附连部件连续地安装至目标位置。
在图4A至4H中示出的第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使用延伸部件5的附连部件组件。在这种情况下,细长部件1在段3的中间位置处插入到插入段3中,且部件1弯曲以延伸至插入段3的头部3a。如上所述的止动件4插入接收段2中,以防止细长部件1脱落。
在图5A至5I中示出的第五实施例中,与设于细长部件1的一端处的接收段2连续地且一体地提供了钩部6。在这种情况下,细长部件1连接到沿着接收孔2a延伸的接收段2的一侧上。插入段3的被接合部3b形成为伞状的形式。
在图6A至6I中所示的第六实施例中,以带状形式提供了其宽度朝向其两端减小的细长部件1a。第六实施例的附连部件通过安装于手提袋开口的周边而用作该袋的把手(钉件(tack))。夹部7一体地设于细长部件1a的两端处,使得当安装于袋上时它们可以把该袋开口的周边夹在中间。该夹部7形成为V状形状,并且接合凸起部7a从相应夹部7的一侧上的内表面凸起。接收部7b设于另一侧的内壁上以与延伸通过袋开口周边的接合凸起部7a配合。参考标号8代表位于附连件安装于其上的袋的开口周边内部的加强段。两个肋条1b形成于细长部件1a的两个相应的表面上,以在其纵向方向上延伸,从而该附连部件可提供舒适的抓握手感和改进的强度。
在图7A至7D中所示的第七实施例中,以扁条形式提供了细长部件1c。接收段2一体地设于该细长部件的一端处,该接收段形成有通孔接收孔2a和位于该接收孔2a中的接合部2b。细长部件1c的另一端略微渐缩,以使该部件的末端可容易地插入到接收孔2a中,且具有大致半圆形截面形状的防滑凸起部9以预定的节距在该细长部件的顶面上与其一体地形成。棘齿10在该部件的底面上从接收段2附近直至细长部件1c末端附近连贯地形成。棘齿10与接合部2b相接合,以防止该细长部件脱落。第七实施例的附连部件用作捆扎带以捆扎并紧固线材等。
制造这种附连部件的方法将参考图8至11进行描述。图8,9A,和9B示出了根据第一方法的制造步骤。首先,具有大致圆形截面的由弹性体制成的细长部件1模制,其后使用模具将细长部件1以沿插入段3的从前到后的方向插入该段中。进一步推动细长部件1,以将其末端以沿接收段2从前到后的方向插入到位于距段3预定距离处的接收段2中。在被推入到接收段2的顶部中之后切段细长部件1。细长部件1可停止于认为该部件已经充分插入的位置处。
为了防止细长部件1伸出接收段2,在细长部件1的一部分上提供了如上所述的止动件4,且当止动件2靠接插入段3的头部3a的顶端表面时切断细长部件1。接着恢复插入操作,将止动件4用作引导缘。这样,将止动件4向前按压到接收段2中,以防止该细长部件脱落。图9A和9B中的参考标号11代表引导闸。
图10A和10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法的双模制。使用第一模具模制的接收段2和插入段3彼此移动分离,且由弹性体制成的细长部件1设置于接收段2和插入段3之间。然后,这些元件相互接触的部分熔接。该熔接通过加热来完成。当接收段2和细长部件1之间的接触表面以及插入段3和伸长元件1之间的接触表面保持为粗表面时,熔接发生于大表面区域,这就允许这些元件之间的刚性联接。参考图11,参考标号20代表通过实施该发明而制造的附连部件。附连部件20包括由弹性体制成的细长部件21。本例的细长部件21通过使用模具实行注射模制而获得。该细长部件在其中间具有小的直径,并且该部件朝向其两端呈反锥形,以提供大直径部分21a和21b。
由硬质材料(这种情况下为聚丙烯)模制的作为固定元件的接收段22牢固地联接到大直径部分的其中一个部分(即大直径部分21a)的端面上。同样由聚丙烯模制的插入段23牢固地联接到另一个大直径部分(即大直径零件21b)的端面上。
接收段22和插入段23使用模具预先模制,且接收段22在其端面处形成有接收孔。该接收孔具有圆柱形状,且接合部22a形成于于该孔的底端上。可通过窗孔24来观察接合部22,以检查与插入段23的接合状态。
具有球形表面的插入引导件23a形成于插入段23的末端处,以引导该段23插入到接收段22的接收孔中。插入引导件23a的基部端具有用作有待与接收段22的接合部22a相接合的部分的台阶部。另外,直径大于接收孔开口直径的止动件23c形成于插入段23处,以调节插入段23的插入长度。
联接轴25和26分别一体地设于接收段22和插入段23的基部端处,或者设于有待与细长部件21联接的各段的一侧上。联接轴25和26分别形成有凹槽25a和凹槽26a,这些凹槽在相应轴的轴向上延伸。
接收段22和插入段23的联接轴25和26设置于用于由弹性体模制细长部件21的模具上,并且该弹性材料在设置该轴之后注入该模具中。在这个步骤中,所注入的弹性材料固化为联接轴25和26嵌入其中的结构,从而该弹性体与接收段22和插入段23一体地联接。这时,该弹性材料进入并紧密地与凹槽25a和26a配合以使得一体化连接更牢固。当附连部件20用作成品时,联接轴25和26用作被手指等握持的零件的芯部。该联接轴还防止该成品弯曲,以保持接收段22和插入段23之间的联接处于较优的状态。
例如,这样制造的附连部件20可用作作为一种装饰品的头发橡皮带。这这种情况下,细长部件21本身可被上色,并且可在其中掺有金属粉末或箔。备选地,可围绕细长部件21旋绕有金线、银线或具有其他颜色的线。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尽管使用了双模制,但该附连部件可高精度地加工而无需熔接端面的复杂步骤。
尽管该实例的细长部件21在其中心和端部处具有不同的直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样的构造,且该部件显然可具有直线形状。尽管将凹槽25a和26a描述成沿该细长部件的轴向延伸,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样的构造,且这些凹槽可在横过该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可通过在联接轴25和26的表面上形成具有各种形状的凸起部而不是形成凹槽25a和26a来实现如上所述的相同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