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97003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7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39672.8

申请日:

2008.06.26

公开号:

CN101615796A

公开日:

2009.12.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2J 3/18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梁卢鸿 李承耀 张勇 王卫斌变更后:梁卢鸿 李承耀 张勇 王卫斌 陆昱 李树青 朱钦|||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2J 3/1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电力通信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电力通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0001 上海市黄浦区江西中路246号3楼变更后权利人:200001 上海市黄浦区江西中路246号3楼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市电力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市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登记生效日:20120925|||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2J 3/18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思南电力通信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电力通信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888号变更后权利人:200001 上海市黄浦区江西中路246号3楼变更事项:共同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市电力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市电力公司登记生效日:201206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J 3/18申请日:20080626|||公开

IPC分类号:

H02J3/18; G05F1/70

主分类号:

H02J3/18

申请人:

上海思南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上海市电力公司

发明人:

梁卢鸿; 李承耀; 张 勇; 王卫斌

地址:

201100上海市闵行区顾戴路2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章蔚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控制方式中的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以及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进行了优化。本发明在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方式时,以优先电压控制为前提的控制策略,将8区的升分接头指令去掉,可避免控制时产生1区和8区反复震荡的现象,保证了电压不失调,在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时,将电压区域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只要电压落在中间区域就认为是合格区域,不再进行调节,从而解决了跨区现象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电压的反复调节和波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用于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控制方式中的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以及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进行优化,所述的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方式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的控制,所述的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进行控制,该两控制方式均通过十七区图控制策略进行控制,所述的十七区图由纵坐标为电压U、横坐标为无功功率Q在第一象限中构成的坐标,将该区域分为17个,分别为1~17区,其中,9区为系统电压无功功率满足运行要求,其特征在于,
当采用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时,当无功功率的运动轨迹进入17区中的1区时,1区按先切电容器,后降分接头的动作方式动作,17区中的8区按切电容器的动作方式动作;
当采用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时,1至5区位于坐标的上部区域,6至12区位于坐标的中部区域,13至17区位于坐标的下部区域,当电压U落在中部区域时,即落在6至12区时,不做任何操作,即系统电压无功功率满足运行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时,所述的17区中的2区按先切电容器,后降分接头的方式动作,3区按先降分接头,后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4区按先降分接头,后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5区按先降分接头,后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6区按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7区按降分接头的方式动作,10区按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11区按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12区按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13区按先升分接头,后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14区按先升分接头,后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15区按先升分接头,后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16区按先投电容器,后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17区按先投电容器,后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时,所述的17区中的1区至5区均按降分接头的方式动作,13区至17区均按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

说明书

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电压无功功率控制)的优化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对于变电站VQC(电压无功功率控制)控制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方式一: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
方式二: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
方式三:主变有载调压手动控制,电容器自动控制;
方式四:主变有载自动控制,电容器定时控制;
方式五:主变有载调压手动控制,电容器定时控制。
针对VQC(电压无功功率控制)的第一种方式,即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方式,在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入下:
于深夜低负荷与低无功的原因,变电站系统往往偏高于上限(10.6KV),无功功率游移于下限(0Mvar)附近而使运行轨迹进入“1区”。“1区”按“先切后降”的动作方式,当甲,乙组电容器都切掉时时发出有载“降”档的指令,于是,往往降幅大于0.1KV而越过“6区”进入“8区”。“8区”按“先切后升”定义,也因无电容可切而发出有载“升”档的指令,从而出现往复于“1-8区”之间的电压振荡,最后在短时间内设备动作次数达到设定的“日动作限值”(例如限值为20次),使VQC“总闭锁”启动,VQC停止了调节,此时的被控电压便处于失调状态。显然,电压失调将导致“电压合格率”统计指标的下降。
按照典型的17区控制方式,我们可以看出在8区中要进行切切电容器和升分接头的指令,可是正是由于8区的升分接头的指令造成了实际系统电压在1区和8区的反复震荡,同时我们也认为在8区的电压已经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电压值,没有必要再进行电压的调节,一味的追求无功反而会造成对系统电压的影响。
针对VQC(电压无功功率控制)的第二种方式,即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在变电站实际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入下:
当系统电压处于7区时,按照方式二VQC发出降分接头的指令,但是经过调节后,电压直接跨过9区落到了16区;在16区时VQC发出升分接头的指令,经过动作后,电压又落回7区,从而形成了在7区和16区之间反复震荡,系统电压不停的波动,最后当达到日有载动作次数20次后,VQC闭锁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电压无功功率控制)的优化方法,它优化了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以及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对现有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进行了完善,综合效果好。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用于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控制方式中的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以及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进行优化,所述的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方式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的控制,所述的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进行控制,该两控制方式均通过十七区图控制策略进行控制,所述的十七区图由纵坐标为电压U、横坐标为无功功率Q在第一象限中构成的坐标,将该区域分为17个,分别为1~17区,其中,9区为系统电压无功功率满足运行要求,其中,
当采用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时,当无功功率的运动轨迹进入17区中的1区时,1区按先切电容器,后降分接头的动作方式动作,17区中的8区按切电容器的动作方式动作;
当采用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时,1至5区位于坐标的上部区域,6至12区位于坐标的中部区域,13至17区位于坐标的下部区域,当电压U落在中部区域时,即落在6至12区时,不做任何操作,即系统电压无功功率满足运行要求。
上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其中,当采用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时,所述的17区中的2区按先切电容器,后降分接头的方式动作,3区按先降分接头,后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4区按先降分接头,后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5区按先降分接头,后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6区按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7区按降分接头的方式动作,10区按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11区按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12区按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13区按先升分接头,后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14区按先升分接头,后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15区按先升分接头,后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16区按先投电容器,后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17区按先投电容器,后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
上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其中,当采用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时,所述的17区中的1区至5区均按降分接头的方式动作,13区至17区均按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方式时,以优先电压控制为前提的控制策略,将8区的升分接头指令去掉,可避免控制时产生1区和8区反复震荡的现象,保证了电压不失调,在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时,将电压区域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只要电压落在中间区域就认为是合格区域,不再进行调节,也就是分别去掉7区和11区的降分接头和升分接头的指令,从而解决了跨区现象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电压的反复调节和波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时的控制策略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得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策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用于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控制方式中的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以及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进行优化,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方式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的控制,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是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进行控制,该两控制方式均通过十七区图控制策略进行控制,十七区图由纵坐标为电压U、横坐标为无功功率Q在第一象限中构成的坐标,将该区域分为17个,分别为1~17区,其中,9区为系统电压无功功率满足运行要求
当采用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时,当无功功率的运动轨迹进入17区中的1区时,1区按先切电容器,后降分接头的动作方式动作,17区中的8区按切电容器的动作方式动作,其余的各区分别作如下操作:
2区按先切电容器,后降分接头的方式动作;
3区按先降分接头,后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
4区按先降分接头,后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
5区按先降分接头,后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
6区按切电容器的方式动作;
7区按降分接头的方式动作;
10区按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
11区按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
12区按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
13区按先升分接头,后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
14区按先升分接头,后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
15区按先升分接头,后投电容器的方式动作;
16区按先投电容器,后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
17区按先投电容器,后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
当采用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时,1至5区位于坐标的上部区域,6至12区位于坐标的中部区域,13至17区位于坐标的下部区域,当电压U落在中部区域时,即落在6至12区时,不做任何操作,即系统电压无功功率满足运行要求,其余各区:17区中的1区至5区均按降分接头的方式动作,13区至17区均按升分接头的方式动作。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有关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而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归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畴之内,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VQC控制方式中的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的方式以及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进行了优化。本发明在主变有载调压、电容器综合控制方式时,以优先电压控制为前提的控制策略,将8区的升分接头指令去掉,可避免控制时产生1区和8区反复震荡的现象,保证了电压不失调,在主变有载调压自动控制、电容器停用的控制方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