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排气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托车部件的改进,具体指摩托车排气消声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排气消声器由排气管1和消声器2两部分构成,见图1,排气管1一端与发动机的排气口相连,另一端与消声器2连接。排气管的作用是将气缸燃烧后的废气引导到消声器中,消声器能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流速降低,同时消耗噪声能量并冷却废气,达到消声和降温的目的。由于废气的排放是间歇性的,在间歇过程中由于压力减小存在回流空气,而排出的废气不可能完全燃烧,总是存在一定的可燃气体,而可燃气体具有一定的温度,因此两者接触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就会产生燃烧,即所谓的回油放炮。为了解决放炮问题,在消声器筒体内设置有触媒14,触媒14位于内接管13中,见图1,通过触媒来降低可燃气体的量,由此解决放炮问题。虽然上述方案能够比较好的解决放炮问题,但由于触媒较贵,一个消声器使用的触媒就要好几十元,因此增加触媒后消声器成本太高,不利于整车成本地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较低的成本解决回油放炮现象的摩托车排气消声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摩托车排气消声器,它包括排气管和消声器,在消声器后段筒体内设有尾管和导气管,尾管通过尾盖与后段筒体固定,导气管通过隔板与后段筒体固定。在导气管前端设有闷盖I,闷盖I和导气管前端管壁上分别设有若干排气孔。
进一步地,在尾管前端内增设有网孔尾管,网孔尾管位于尾管外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网孔尾管前端设有闷盖II。
也可以直接在尾管前端设置闷盖II(此时尾管适当加长),在尾管管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
在闷盖II上设有若干排气孔。
本发明由于增加有网孔尾管和闷盖等结构,使得排气间歇的空气回流分散,速度减慢,大大减缓了回流空气中的氧气与排出的可燃气体的接触时间,接触时可燃气体的温度降低,使得放炮几率大大减小,从而解决回油放炮问题。因此采用本结构的排气消声器可以不再使用触媒,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摩托车排气消声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摩托车排气消声器结构示意图;
图3-图2局部放大图。
其中,1-排气管;2-消声器;3-前段筒体;4-后段筒体;5-尾管;6-导气管;7-尾盖;8-隔板;9-闷盖I;10-排气孔;11-网孔尾管;12-闷盖II;13-内接管;14-触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和图3,从图上可以看出,本发明摩托车排气消声器,它包括排气管1和消声器2,消声器2由前段筒体3和后段筒体4两段构成。在后段筒体4内设有尾管5和导气管6,尾管5通过尾盖7与后段筒体4固定,导气管6通过隔板8与后段筒体4固定。在导气管6前端设有闷盖I 9,闷盖I 9和导气管6前端管壁上分别设有若干排气孔10,排气孔10位于隔板8之前。
在尾管5前端内增设有网孔尾管11,网孔尾管11的外径略小于尾管5内径,网孔尾管11位于尾管外的管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10,网孔尾管11前端设有闷盖II 12。
也可以直接在尾管前端设置闷盖II(此时尾管应当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加长),此时的若干排气孔就直接设在尾管管壁上(此结构省略图)。
不管以何种方式设置闷盖II和管壁排气孔,在闷盖II上均可以设若干排气孔,也可以不设排气孔,而闷盖I上通常设排气孔,这是根据排出的废气流速决定的。通常废气通过闷盖I时流速比较大,需要多设置排气孔以释放废气,在释放过程中降低流速同时降温,因此除了在导气管前端管壁上设排气孔外,还在闷盖I上设有排气孔;而当废气通过闷盖II时流速已明显降下来,故在网孔尾管或尾管管壁上设排气孔的前提下,不一定非要在闷盖II上设排气孔。事实上,闷盖I理论上也可以不设排气孔。
本发明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使得回流空气和排放的废气流动分散,速度放慢,两者开始接触的时间延后,由于时间延后,接触时可燃气体的温度会比以前降得更低,从而解决回油放炮问题。采用本结构的排气消声器就可以不再在内接管内安装触媒,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