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96800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72563.9

申请日:

2014.04.28

公开号:

CN104054861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23F 3/14申请公布日:2014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14申请日:20140428|||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14

主分类号:

A23F3/14

申请人:

吴起县社会福利总厂

发明人:

张少斌

地址:

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洛源乡榆树坪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它涉及沙棘红茶生产技术领域,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沙棘鲜叶的选料;(2)萎凋;(3)揉捻20—30分钟使红茶形成紧结细长的外形;(4)发酵;(5)将发酵好的茶坯放置在烘干机中并在14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烘焙;(6)将烘焙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7)将茶叶再放置于烘干机中并在12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复烘;(8)将复烘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9)将茶叶进行割末挑选;(10)将茶叶分级包装。它采用理化工艺,无任何添加剂,包装时隔离沙棘鳞片,口感怡人,药用价值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  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沙棘鲜叶的选料,确保产品质量;(2)、萎凋,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在温度22—30℃的通风环境下晾晒6—8小时,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待水分散失10-12%后采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分级;(3)、将红茶在常温下揉捻20—30分钟使红茶形成紧结细长的外形,样进内质,揉捻的成条率要达到70%以上,空气的含水量为10—20%;(4)、在正常的萎凋和揉捻的基础上进行发酵,直至红茶达到九成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2—30℃;(5)、将发酵好的茶坯放置在烘干机中并在130-15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10—20分钟;(6)、将烘焙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两小时;(7)、将茶叶再放置于烘干机中并在110130℃的温度下进行复烘;(8)、将复烘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五小时;(9)、将茶叶进行割末挑选;(10)、将茶叶分级包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鼓风机吹晾或自然摊晾的方式对茶叶进行萎凋。

说明书

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属于沙棘红茶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沙棘是地球上生存超过两亿年的植物,能够在沙漠和高寒山区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完全在无污染环境中生长,世界植物群体中公认的VC之王,被中国中医药典和世界药典广泛入药,被国家卫生部确认为药食同源的植物。
沙棘红茶的主要成分是沙棘叶,目前沙棘叶在原料到生产过程再到成品上始终无法分离沙棘鳞片,致使生产的沙棘红茶色泽不理想,有浑浊物,影响茶的味道和销售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沙棘鲜叶的选料,确保产品质量;2、萎凋,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在温度22-30℃的通风环境下晾晒6-8小时,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待水分散失10-12%后采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分级;3、将红茶在常温下揉捻20-30分钟使红茶形成紧结细长的外形,样进内质,揉捻的成条率要达到70%以上,空气的含水量为10-20%;4、在正常的萎凋和揉捻的基础上进行发酵,直至红茶达到九成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2-30℃;5、将发酵好的茶坯放置在烘干机中并在130-15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10-20分钟;6、将烘焙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两小时;7、将茶叶再放置于烘 干机中并在110-130℃的温度下进行复烘;8、将复烘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五小时;9、将茶叶进行割末挑选;10、将茶叶分级包装。
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鼓风机吹晾或自然摊晾的方式对茶叶进行萎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它采用理化工艺,无任何添加剂,且采用国外最先进的三角包技术包装,隔离沙棘鳞片,口感怡人,药用价值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沙棘鲜叶的选料,确保产品质量;2、萎凋,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在温度25℃的通风环境下晾晒7小时,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待水分散失11%后采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分级;3、将红茶在常温下揉捻30分钟使红茶形成紧结细长的外形,样进内质,揉捻的成条率要达到70%以上,空气的含水量为15%;4、在正常的萎凋和揉捻的基础上进行发酵,直至红茶达到九成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5℃;5、将发酵好的茶坯放置在烘干机中并在14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15分钟;6、将烘焙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两小时;7、将茶叶再放置于烘干机中并在120℃的温度下进行复烘;8、将复烘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五小时;9、将茶叶进行割末挑选;10、将茶叶分级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鼓风机吹晾或自然摊晾的方式对茶叶进行萎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4861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4861A21申请号201410172563922申请日20140428A23F3/1420060171申请人吴起县社会福利总厂地址716000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洛源乡榆树坪村72发明人张少斌54发明名称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它涉及沙棘红茶生产技术领域,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沙棘鲜叶的选料;2萎凋;3揉捻2030分钟使红茶形成紧结细长的外形;4发酵;5将发酵好的茶坯放置在烘干机中并在14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烘焙;6将烘焙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7将茶叶再放置于烘干机中并在120左右的。

2、温度下进行复烘;8将复烘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9将茶叶进行割末挑选;10将茶叶分级包装。它采用理化工艺,无任何添加剂,包装时隔离沙棘鳞片,口感怡人,药用价值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4861ACN104054861A1/1页21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沙棘鲜叶的选料,确保产品质量;2、萎凋,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在温度2230的通风环境下晾晒68小时,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待水分散失101。

3、2后采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分级;3、将红茶在常温下揉捻2030分钟使红茶形成紧结细长的外形,样进内质,揉捻的成条率要达到70以上,空气的含水量为1020;4、在正常的萎凋和揉捻的基础上进行发酵,直至红茶达到九成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230;5、将发酵好的茶坯放置在烘干机中并在13015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1020分钟;6、将烘焙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两小时;7、将茶叶再放置于烘干机中并在110130的温度下进行复烘;8、将复烘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五小时;9、将茶叶进行割末挑选;10、将茶叶分级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鼓风机吹晾或自。

4、然摊晾的方式对茶叶进行萎凋。权利要求书CN104054861A1/2页3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属于沙棘红茶生产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沙棘是地球上生存超过两亿年的植物,能够在沙漠和高寒山区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完全在无污染环境中生长,世界植物群体中公认的VC之王,被中国中医药典和世界药典广泛入药,被国家卫生部确认为药食同源的植物。0003沙棘红茶的主要成分是沙棘叶,目前沙棘叶在原料到生产过程再到成品上始终无法分离沙棘鳞片,致使生产的沙棘红茶色泽不理想,有浑浊物,影响茶的味道和销售量。发明内容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沙棘红茶的。

5、生产工艺。0005本发明的沙棘红茶的生产工艺,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沙棘鲜叶的选料,确保产品质量;2、萎凋,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在温度2230的通风环境下晾晒68小时,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待水分散失1012后采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分级;3、将红茶在常温下揉捻2030分钟使红茶形成紧结细长的外形,样进内质,揉捻的成条率要达到70以上,空气的含水量为1020;4、在正常的萎凋和揉捻的基础上进行发酵,直至红茶达到九成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230;5、将发酵好的茶坯放置在烘干机中并在13015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1020分钟;6、将烘焙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两小时;7、将茶叶再放置于烘干。

6、机中并在110130的温度下进行复烘;8、将复烘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五小时;9、将茶叶进行割末挑选;10、将茶叶分级包装。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鼓风机吹晾或自然摊晾的方式对茶叶进行萎凋。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它采用理化工艺,无任何添加剂,且采用国外最先进的三角包技术包装,隔离沙棘鳞片,口感怡人,药用价值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具体实施方式000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

7、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0009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生产工艺流程为1、沙棘鲜叶的选料,确保产品质量;2、萎凋,将采下的鲜叶按一定厚度摊放,通过在温度25的通风环境下晾晒7小时,使鲜叶呈现萎蔫状态,待水分散失11后采用鲜叶分级机对鲜叶分级;3、将红茶在常温下揉捻30分钟使红茶形成紧结细长的外形,样进内质,揉捻的成条率要达到70以上,空气的含水量为15;4、在正常的萎凋和揉捻的基础上进行发酵,直至红茶达到九成发酵,发酵的温度为25;5、将发酵好的茶坯放置在烘干机中并在14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说明书CN104054861A2/2页415分钟;6、将烘焙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

8、,持续时间两小时;7、将茶叶再放置于烘干机中并在120的温度下进行复烘;8、将复烘过的茶叶进行自然摊晾,持续时间五小时;9、将茶叶进行割末挑选;10、将茶叶分级包装。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鼓风机吹晾或自然摊晾的方式对茶叶进行萎凋。001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CN10405486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