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式装饰板.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6646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92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118398.6

申请日:

2010.01.28

公开号:

CN201687159U

公开日:

2010.12.2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F 13/076申请日:20100128授权公告日:20101229终止日期:20120128|||授权

IPC分类号:

E04F13/076; E04F15/02; E04F15/04

主分类号:

E04F13/076

申请人:

陈明星; 刘毅

发明人:

陈明星; 刘毅; 张瑞霞; 郭斌斌

地址:

山东省北镇市中安镇土堡子村38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李桂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盖式装饰板,其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两连接部具有以基准凸部和基准凹部形成的导引部分和以中凸部和中凹部为主的连接部分,其中导引部分主要实现连接的定位和引导,连接部分主要实现的是其连接过程的引导和连接状态的可靠连接,该装饰板可满足多种形式的安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覆盖式装饰板,为选自硬木、竹木、中密度纤维板或高密度纤维板材料的具有预定厚度的板体,包括以厚度方向为法向的装饰面(n)和该装饰面的反面(m),且该装饰板至少相对的边缘各有一个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至少其一为上底面与所述装饰面同面的上连接部(w1),且其余为下底面与所述反面同面的下连接部(w2);
(1)所述上连接部包括:
基准凸部(d),该凸部的上表面与所述装饰面同面;
中凸部(b),位于所述基准凸部的内侧下方,其上侧主体为朝外的具有斜向下坡度的第一导引面(27),下侧主体为朝外的具有斜向下坡度的第二引导引面(23);
第一凹部(a),介于所述基准凸部和中部凸部之间;
第二凹部(c),位于所述中凸部下方,并延伸至所述反面;
(2)所述下连接部包括:
基准凹部(d1),安装状态时该基准凹部与对应基准凸部配合;
中凹部(b1),位于所述基准凹部外侧下方,用于在安装状态时嵌合与当前装饰板连接的装饰板的相应的中凸部,并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导引面的第一导向面(56),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导引面的第二导向面(53);
上嵌唇(a1)和下嵌唇(c1),形成所述中凹部,且所述下嵌唇的下底面与所述反面同面并与对应第二凹部配合,上嵌唇则与所述中凹部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凸部下侧面主体为以该基准凸部上底面外缘为轴线的柱面(29),相应地,所述基准凹部具有相应于所述柱面的导向柱面(59)。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凹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引面的末端的部分为第一竖直导引面(26),连接所述第二导引面末端的部分为第一水平导引面(24),相应地,所述 上嵌唇的外端面为对所述第一竖直导引面导向的第一竖直导向面(57),所述下嵌唇位于所述中凹部外侧部分的上端面为对所述第一水平导引面导向的第一水平导向面(52),且沿所述厚度方向或者正交于厚度方向安装时,所述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同时或者第二导引面先进入导向。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以及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为平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导引面,同时,两者也同平行于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面与装饰面的夹角大于0度而小于70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面通过一竖直过渡面(53b)和一基本平行于该第二导向面的先导面(53a)延于第一水平到相面;所述第二导引面通过一竖直的被嵌夹面(23a)延至所述中凸部根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面的倾角大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倾角。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引面为以所述基准凸部为外侧上边缘为回转轴线的弧面,同理,所述第二导向面具有所述第二导引面的相应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两装饰板在安装状态时所述中凸部与相应中凹部的配合留有顶隙,所述上嵌唇和下嵌唇与相应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配合也留有顶隙。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凸部的外侧面(30)及对应的基准凹部的内侧面(60)为从装饰面下延的竖直面。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连接部与相应下连接部相连状态时,至少包括第二导引面与第二导向面的配合、第一导引面与第一导向面的配合和上嵌唇的上底面(59)与对应基准突部的下地面(29)配合的面接触配合。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除基准凸部外的部分的实体上设有通气孔(k)。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包括均匀分布的通孔和数倍于该通孔数目的盲孔。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二凹部的内侧基体上设有辅助凸起(e),该辅助凸起具有朝外的斜向下坡度的第三导引面(20),相应地,对应的下嵌唇外下侧具有坡度相应的第三导向面(50)。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覆盖式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嵌唇和下嵌唇分居于以厚度方向为法向的中剖面两侧。

说明书

覆盖式装饰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盖式装饰板,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对覆盖式装饰板中连接部分的改进,其中的连接部分即本领域中所常说的锁扣或卡扣部,在此,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说的覆盖式装饰板更具体的表述为带有连接部的覆盖式装饰板。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适用于包括地板、墙面板在内的装饰板上。 
背景技术
装饰板中典型的代表是地板,而带有锁扣的地板逐渐成为地板的主流,该类地板基本上为尤尼林(Unilin)管理私营公司所垄断,该公司在中国有第971906920号发明专利,以及第021230064号发明专利及其分案计23项专利/申请,基本覆盖了公知的带有锁扣的地板。我国深圳市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则另辟了带有锁扣地板的途径,其第2006201125077号发明专利所记载技术方案是目前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代表。 
中国第200610090323X号发明专利是所述第971906920发明专利的分案,基本代表了尤尼林的管理私营公司的技术特点,该专利详细描述了之前地板之技术现状,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有限厚度的地板块,该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的边(实际使用中为了满足可靠的连接通常多于两个边设置连接部分)的边缘上设置有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基本上为舌状物和槽的形式,公知的地板锁扣都是此类舌槽结构,具体到该专利所述槽由上部凸出部分和下部凸出部分界定,从而这些连接部分使两个这样的地板块能够彼此连接,所述下部凸出部分延伸超出所述上部凸出部分,从而,所述下部凸出部分包括位于所述上部凸出部分下面的部分、以及延伸超出所述上部凸出部分的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设置有整体的机械锁定装置,防止两个连接的地板块在垂直于相对的边并平行于所述连接的地板块的底边的方向上移动分离;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在所述下部凸出部分中的凹槽、以及在所述舌状物下部边上的突出物,从而,在两个这样的地板块连接状态下,所述地板块中的一个的突出物能够与另一个所述地板块的凹槽相配合;所述凹槽一部分处于所述下部凸出部分的位于所述上部凸出部分下面的所述部分中, 一部分处于这个下部凸出部分的超出所述上部凸出部分的所述部分中。该方案解决了目前地板块自体连接的问题,但却存在以下问题: 
其结构决定了(其说明书中也明示了)该类地板块的安装只能是两板块相应连接部分相对,该对连接部分中连接部分为舌的地板块的上边缘与另一板块的相应边的上边缘接触,并以接触线为轴转动安装,安装方式比较单一;而这种安装方式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在空间狭小或者区域较复杂的地方安装非常不方便。此类安装是基于杠杆原理的安装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参考。 
旋转安装所进一步带来的问题是对地板块结构形态的限制,一对连接部分在俯视状态下的接触边只能是直边,不然安装过程会出现连接部分的抵触而无法完成安装,因而,基于本方案的地板不可能实现复杂的地板拼花,而只能是传统的图案拼花。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通常情况下,每块装饰板的连接部分要多于两个,一个是利于所形成的比如地板的可靠性,另一个问题则是维修。一个例子,基于上述方案的矩形地板块,若只有相对的一对边具有连接部分,因槽部分要提前固定,那么替换维修的板必须把此边割掉,安装后,此板只有一边受到限位,可靠性差。若四边皆有连接部,基于其安装方式,也必然需要割掉其中的三个边,仅保留带有舌的一个边,安装工作量大,且安装后可靠性差。此外,割掉过多的连接部分也有违锁扣连接的初衷,当然,这主要是从连接的方便性和可靠性上考虑的。 
再有一点,若此类板用于墙面装饰,由于其安装方式的限制,不可能把板做的过长,否则,难以完成板的安装,并且基于上述的考虑,拆卸与维修也很不方便。 
根据第2006201125077号实用新型专利的装饰板具有导向结构,可以完成垂直施力完成安装和锁定,但此类板也仅实现了安装的便捷,依然没有摆脱“舌与槽”观念的束缚,安装方式也比较单一,也不能解决不同板块的自由拼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局部更换问题。此外,当施工场所受到限制,施力空间不满足垂直施力时,必须大幅破坏其连接结构才能实施水平的安装,失去了连接结构固有的作用。这类装饰板的安装是利用连接部分的形变强行插入的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参考。 
下面对这两类装饰板的加工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由于舌槽结构的限制,使得开板只能是垂直于板面开板。因此公知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是 将预定尺寸的基材大板通过垂直开板,锯成预留有连接结构尺寸的小板块,然后通过铣削技术将连接部分铣削成形。由于通过垂直开板,连接部分的尺寸的存在增加了基材的用量,原材料用量大。由于开板后的坯板与装饰板的最终形态相差比较大,对后续工序的影响比较大,加工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多种安装方式的覆盖式装饰板,同时提供了该类装饰板的加工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一种覆盖式装饰板,为选自硬木、竹木、中密度纤维板、高密度纤维板材料的具有预定厚度的板体,包括以厚度方向为法向的装饰面和该装饰面的反面,且该装饰板至少相对的边缘各有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其一为上底面与所述装饰面同面的上连接部,且其余为下底面与所述反面同面的下连接部; 
(1)所述上连接部包括: 
基准凸部,该凸部的上表面与所述装饰面同面; 
中凸部,位于所述基准凸部的内侧下方,其上侧主体为朝外的具有斜向下坡度的第一导引面,下侧主体为朝外的具有斜向下坡度的第二引导引面; 
第一凹部,介于所述基准凸部和中部凸部之间; 
第二凹部,位于所述中凸部下方,并延伸至所述反面; 
(2)所述下连接部包括: 
基准凹部,安装状态时该基准凹部与对应基准凸部配合; 
中凹部,位于所述基准凹部外侧下方,用于在安装状态时嵌合与当前装饰板连接的装饰板的相应的中凸部,并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导引面的第一导向面,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导引面的第二导向面; 
上嵌唇和下嵌唇,形成所述中凹部,且所述下嵌唇的下底面与所述反面同面并与对应第二凹部配合,上嵌唇则与所述中凹部配合。 
基于该方案的覆盖式装饰板,若装饰板整体为多边形结构,则一板预铺,位置固定后,另一装饰板相应连接部在一定高度相对地水平推进,由于导向结构(所说的两个导引面、导向面)倾斜设置,那么此时水平施力时的第一导向面的反力有一个向下的分力,最终使上连接部斜向下运行,直至完成安装;基于同样的道理,当垂直施力时,基于本方案的装饰板也 可以垂直安装。这对于装饰板的整体轮廓是圆形或者其他具有曲线轮廓的装饰板来说都是可行的,而对于多边形装饰板来说,同样适用转动安装的方式,主要是这类导向结构也类同于200610090323X号发明专利所记载地板块的舌槽结构。从而,基于本方案的装饰板可以满足多种安装方式,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安装现场条件自由的选择以克服背景技术中现有装饰板受限于安装方式的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本方案可以满足圆形或者具有其他曲线轮廓的装饰板的两种安装方式,因此,装饰板拼花在此是可行的。 
关于装饰板的修补,本方案的多种安装方式决定了替换用的新板只需要割除下连接部就可以完成安装,而安装后,相比而言所保留的锁扣多,安装可靠性好,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小。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基准凸部下侧面主体为以该基准凸部上底面外缘为轴线的柱面,相应地,所述基准凹部具有相应于所述柱面的导向柱面。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中凹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引面的末端的部分为第一竖直导引面,连接所述第二导引面末端的部分为第一水平导引面,相应地,所述上嵌唇的外端面为对所述第一竖直导引面导向的第一竖直导向面,所述下嵌唇位于所述中凹部外侧部分的上端面为对所述第一水平导引面导向的第一水平导向面,且沿所述厚度方向或者正交于厚度方向安装时,所述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同时或者第二导引面先进入导向。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以及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为平面。 
上述的覆盖式装饰板,所述第一导引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导引面,同时,两者也同平行于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第一导引面与装饰面的夹角大于0度而小于70度。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第二导向面通过一竖直过渡面和一基本平行于该第二导向面的先导面延于第一水平到相面;所述第二导引面通过一竖直的被嵌夹面延至所述中凸部根部。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先导面的倾角大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倾角。 
关于第二导引面还可以是以所述基准凸部为外侧上边缘为回转轴线的弧面,同理,所述第二导向面具有所述第二导引面的相应结构。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两装饰板在安装状态时所述中凸部与相应中凹部的配合留有顶隙,所述上嵌唇和下嵌唇与相应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配合也留有顶隙。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基准凸部的外侧面及对应的基准凹部的内侧面为从装饰面下延的竖直面。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上连接部与相应下连接部相连状态时,至少包括第二导引面与第二导向面的配合、第一导引面与第一导向面的配合和上嵌唇的上底面与对应基准突部的下地面配合的面接触配合。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除基准凸部外的部分的实体上设有通气孔。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通气孔包括均匀分布的通孔和数倍于该通孔数目的盲孔。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形成所述第二凹部的内侧基体上设有辅助凸起,该辅助凸起具有朝外的斜向下坡度的第三导引面,相应地,对应的下嵌唇外下侧具有坡度相应的第三导向面。 
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所述上嵌唇和下嵌唇分居于以厚度方向为法向的中剖面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案,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覆盖式装饰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待加工的装饰板的结构,预留出加工余量以大于25度小于90度倾斜开板; 
b)按照待加工装饰板的结构形成加工曲线,对连接部铣削成型; 
此外关于上述覆盖式装饰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选择或者组合以下技术手段: 
→关于基准凸部的长度应大于5mm。理论上为保证连接结构的牢固性及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应为7mm至15mm。此外,考虑的使用状态和安装状态连接结构的主要作用是连接而非支撑,下连接部的总长度略短于上部连接结构的总长。 
→本方案的装饰板的主要构成是连接部与板材基芯一体,可以为硬木、竹木、中密度纤维板(MDF)或高密度纤维板(HDF),也可以是其 他具有相对硬度及相应弹性的材料。 
→板块的连接结构可以是板块本身生成常规的矩形形状,则两块板相邻的边延伸相对长度形成连接结构,该结构的外端为装饰板的最终外边可以节约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板块的最初开板可以通过倾斜相对角度开板,使连接结构部分的某部分耗材的到最大程度的重复利用,大大增加了板块利用率。 
→所述基准凸部的厚度为2-4mm,可以根据装饰板基芯的厚度进行选择。 
→除了本方案提到的凸起和凹如部分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增加一些附加的凸起和凹入部分,以利于连接的可靠性。 
→导向面和对应导引面的曲率或者斜率可存在略微偏差,即可以是加工误差所决定,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主要是装饰板的目前所采用的材料多数具有弹性,利用弹性形变依据上述结构还可以形成自然的锁定效果。 
→关于导引面和导向面若为平面,则斜面角度优选为30°至60°。 
→基准凸部可以通过以相对装饰板上表面边缘为支点(接触线转轴)旋转自由导入下部相应元件,当旋转到一个角度时,中凸部挤压下嵌唇和上嵌唇挤到一定程度而使之产生之弹性回复,并反作用使两板块轻松完成连接。 
→最好各连接部的表面摩擦系数小,便于拼接导入。 
→第一导引面和对应的第一导向面的切向的角度应当在0°到70°之间,既保证实施方法灵活也要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装饰板板块自身的整体厚度应大于等于8mm。 
→板块间的相互拼接结合在板块上表面连接点一侧完成。 
→关于下嵌唇,为配合倾斜开板可为一定厚度的平行于进刀方向的倾斜面。 
→上连接部的各部分不突出其上表面,同理,下连接部各部分不凸出该下连接部的下表面。 
→当常规矩形与其他形状拼接时,非常规形状板块上表面可附设优美图案,优化视觉观礼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是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实用新型,其中: 
图1为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矩形板块的一般形状。 
图2相应于图1的侧视图(正交于连接部突出方向)。 
图3至5作为混合拼花装饰时可生产的部分装饰板形状。 
图6为常规形状与非常规形状的装饰板相互拼接形成整体观礼装饰板系统的简易视图。 
图7至9为在解决安装及维修过程中达到单片单换效时的具体操作方式图。 
图10a-10d表示一种倾斜开板方法操作原理图。 
图11装饰板块的一种连接状态图。 
图12为基于图11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图13是图11改进连接部的一种连接状态图。 
图14为根据图11生成的一种优化连接结构。 
图15则是据图14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图16是图15连接指示图。 
图17和18表征图14所示装饰板连接结构的相关主要数据参数图。 
图19是根据图14所示装饰板改进的使其结合更为牢固另一连接结构。 
图20和21为在图19的结构基础上附设通气孔及该通气孔的放大截图。 
图22a-22d装饰板转动连接的一种优化原理图。 
图23为据图22原理连接的一种连接部连接状态图。 
图24和25为图23所示连接结构的一种安装过程示意图。 
图26详细表征图23的各结构形状图。 
图27为根据平行移动理论生成的一种安装方式示意。 
图28所示为根据图23连接结构生成的一种使板块之间拼接更为牢固新的连接结构。 
图29和30为图28所示连接结构可实施的两种最便捷实施安装方法。 
图31为图28的一类变形结构。 
图32为一种适合图31所示连接结构的实施方法。 
图33、34和图35、36为几个优化连接部的连接状态。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3、4、5,所示的覆盖式装饰板,为选自硬木、竹木、中密度纤维板(MDF)、高密度纤维板(HDF)材料的具有预定厚度的板体,包括以厚度方向为法向的装饰面n和该装饰面的反面m,且该装饰板至少相对的边缘各有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其一为上底面与所述装饰面同面的上连接部w1,且其余为下底面与所述反面同面的下连接部w2; 
(1)所述上连接部包括: 
基准凸部d,该凸部的上表面与所述装饰面同面; 
中凸部b,位于所述基准凸部的内侧下方,其上侧主体为朝外的具有斜向下坡度的第一导引面27,下侧主体为朝外的具有斜向下坡度的第二引导引面23; 
第一凹部a,介于所述基准凸部和中部凸部之间; 
第二凹部c,位于所述中凸部下方,并延伸至所述反面; 
(2)所述下连接部包括: 
基准凹部d1,安装状态时该基准凹部与对应基准凸部配合; 
中凹部b1,位于所述基准凹部外侧下方,用于在安装状态时嵌合与当前装饰板连接的装饰板的相应的中凸部,并具有对应所述第一导引面的第一导向面56,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导引面的第二导向面53; 
上嵌唇a1和下嵌唇c1,形成所述中凹部,且所述下嵌唇的下底面与所述反面同面并与对应第二凹部配合,上嵌唇则与所述中凹部配合。 
关于装饰板的材质上述材料都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并且这几类材料也是目前本领域常用的材料,自然,随着选材范围的越来越广,基于上述材质的性质和价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选用其他性质的类同物质。 
关于所说的边缘,发明人认为,在说到装饰板形状的时候,通常指的是比如地板的铺装状态的俯视图形状,在本方案中亦是如此。进而,关于所说的边缘,一个例子,若是所说的形状为多边形,正常情况下,主要包括矩形、正六边形,那么所说的边缘在本领域也常常说的是该多边形的边,通常认为连接部(上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的总称,一下类同)的宽度占据整个边长。而对于具有曲线形状的,包括圆形,以及图5所示的扇形,或者边缘具有多段弧组合而成的结构,那么关于连接部的长度,则需要根据拼花的需要进行选择了。 
说到方向问题,初始出现厚度特征,上面又出现连接部的宽度概念, 在此,关于导引面的限定,所说的向外指连接部向外延伸的方向,所说的向内则指相反的方向。 
关于连接部的个数,因为装饰板构成对象的是一个整体,通常情况下所说的连接部都多于两个,便于构成完整可靠的整体,自然,作为装饰板,单列拼装也是比较多见的,那么此时,相对的两个连接部便可以满足要求了。 
关于板块的厚度,可以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0.8mm-30mm。此外,所说的装饰面可以印刷花纹,也可以是单独的一层,比如装饰纹理材料或者硬度比较大的耐磨材料构成的装饰层,也可以直接在板块上喷涂粉刷油漆涂层。 
此外,涉及到连接部的最外端面,本方案中理想的结构是上连接部的外端面30应当是竖直面,便于装饰板的竖直安装,同时利于板块拼装后的可靠性。对应地,与所说的外端面30对应的配合面60也应当是竖直面。 
参考说明书附图26,所述基准凸部下侧面主体为以该基准凸部上底面外缘为轴线的柱面29,相应地,所述基准凹部具有仿形于所述柱面的导向柱面59。该结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选用也可以不选用,这个结构主要的对象是具有直边结构的装饰板,也就是可以应用转动连接的装饰板。所说的柱面29类似于滚轮,导向柱面则是相应的滚道,两者配合,以其轴线为轴转动,对应地,导引面(在此表示包括第一导引面、第二导引面在内的导引面的总称)和对应导向面(在此表示包括第一导向面、第二导引面在内的导向面的总称)形成导轨副,对应的安装方式比较容易定位,安装非常方便,这里所谓的基准凸部更多地体现在这里,主要是安装状态的定位,当然,名称不对技术方案构成具体限定,只是在此具有比较现实限定的表示。虽然这里提到所说的导向柱面和柱面所针对的是多变性结构的装饰板,但是对于其他形状的装饰板,该结构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在连接部外延方向上的锁定。当然,如果仅考虑竖直安装或者水平安装则需要平直的面也可以满足要求,还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以下关于装饰板的描述则是对其进一步的优选的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的选择或者组合。 
具体地,参考说明书附图11和12,所述中凹部连接所述第一导引面的末端的部分为第一竖直导引面26,连接所述第二导引面末端的部分为第一水平导引面24,相应地,所述上嵌唇的外端面为对所述第一竖直导引面 导向的第一竖直导向面57,所述下嵌唇位于所述中凹部外侧部分的上端面为对所述第一水平导引面导向的第一水平导向面52,且沿所述厚度方向或者正交于厚度方向安装时,所述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同时或者第二导引面先进入导向。对于后者,先后进入导向不能相差太多,这里必然的要求是两个导向都要进入,显然这里容许的差,需要满足连接部自身形变所可以满足的上述导入要求。竖直导引面或者水平导引面的引入主要是考虑安装初始定位的问题,便于工人很快得找到安装位置,以提高安装效率。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有以下考虑,就是关于中凸部的具体结构,两个平行的面斜面配以一个水平的面和一个竖直的面可以满足构建结构的需要。为了限制结构尺寸和形状需要的选择,这里可以用一个连接在此的竖直面和水平面的一个斜面25,简化一点的结构为该斜面垂直于所说的导引面。 
一个常用的手段,在本方案中具有更好的效果,就是所述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以及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为平面。 
为了提高安装后的可靠性,所述第一导引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导引面,同时,两者也同平行于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当然,这里的平行不是绝对的平行,一个是出于制造误差的考虑,另一个则是考虑了材质自身弹性的因素,安装后可以形成楔面配合,安装可靠性更好。 
同样地,本方案中类同于上述平行特征并没有绝对的限定概念,因本领域的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实用新型人认为在实际操作中也无必要,所谓基本平行的限定往往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接受。 
所述第一导引面与装饰面的夹角大于0度而小于70度,可以根据板材的弹性性能以及主要的安装方式所确定,若偏重于竖直安装,竖直施力,则可以选用角度偏小一点。 
参照说明书附图15,为了提高安装后的可靠性,所述第二导向面通过一竖直过渡面53b和一基本平行于该第二导向面的先导面53a延于第一水平到相面;所述第二导引面通过一竖直的被嵌夹面23a延至所述中凸部根部。据此所最终形成的连接结构具有了一个类似的锁扣,可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所述先导面的倾角大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倾角,形成了一种防倒退结构。 
一种改进的结构,参考说明书附图33,所述第二导引面为以所述基准 凸部为外侧上边缘为回转轴线的弧面,同理,所述第二导向面具有所述第二导引面的仿形结构,便于连接部的导入和导出。 
为了便于安装的调整和减少安装后的附加应力,两装饰板在安装状态时所述中凸部与相应中凹部的配合留有顶隙,所述上嵌唇和下嵌唇与相应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的配合也留有顶隙,自然顶隙的存在是通过连接部的结构所保证的。这里的顶隙引用了齿轮传动中的顶隙结构,具有较好的自调整效果。 
为了提高装饰板安装后的美观和便于竖直安装,所述基准凸部的外侧面30及对应的基准凹部的内侧面60为从装饰面下延的竖直面。 
所述上连接部与相应下连接部相连状态时,至少包括第二导引面与第二导向面的配合、第一导引面与第一导向面的配合和上嵌唇的上底面59与对应基准突部的下地面29配合的面接触配合。当两板块结合后存在众多个紧密接触面,确保了两板间结合的稳定性。 
参考说明书附图20和21,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除基准凸部外的部分的实体上设有通气孔k。当实施上连接部w1与下连接部w2导入时,可使相应部分更易弹性变形,使导入更方便,并使装饰板块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此附设通气孔元件适合本实用新型的所示其他连接结构。在图18中的下部连接结构w2的通气孔可以为下图右所示图K,有部分可以贯穿整体下部连接结构w2直至下表面,在有作业面供暖的施工场所,使本板块有更良好的导热功能和透气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包括均匀分布的通孔和数倍于该通孔数目的盲孔。既可以满足通气要求,也满足装饰板的强度要求。 
为了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形成所述第二凹部的内侧基体上设有辅助凸起e,该辅助凸起具有朝外的斜向下坡度的第三导引面20,相应地,对应的下嵌唇外下侧具有坡度相应的第三导向面50。据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其他的面上设置辅助突起,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整体连接的可靠性,所述上嵌唇和下嵌唇分居于以厚度方向为法向的中剖面两侧。 
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装饰板的特点是有别于公知的拼合方式,是一种板块之间的相互拼接咬合,在装饰面拼接点的一侧完成,这里的拼接点指相装饰板基体外侧,具体是连接部与基体竖直分界面外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中所述的形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 型原理和范围的条件下,也可制作成多种形状的板块和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各不同连接部也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中的结构特征,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设置于不同边缘,自然,也可以在各构造部分上辅设小的锁定结构。

覆盖式装饰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覆盖式装饰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覆盖式装饰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覆盖式装饰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覆盖式装饰板.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覆盖式装饰板,其包括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两连接部具有以基准凸部和基准凹部形成的导引部分和以中凸部和中凹部为主的连接部分,其中导引部分主要实现连接的定位和引导,连接部分主要实现的是其连接过程的引导和连接状态的可靠连接,该装饰板可满足多种形式的安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