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容纳暗沟的道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道路装置和其安装,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覆盖暗沟的道路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这样的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纵梁和至少一个具有交叉的杆的护栅,所述纵梁分别包括一个在外部沿边缘伸展有竖直边缘的凹槽和一个平放的凸缘,该平放的凸缘在外面沿该纵梁的竖直边缘伸展,所述纵梁和护栅在覆盖该暗沟的位置采用了一些相对限定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中,通过相对的侧向边缘该护栅应用到彼此平行设置的纵梁的相应的凹槽上,所述纵梁以覆盖该暗沟的限定的结构被埋置在覆盖材料层中,该覆盖材料层在所述平放凸缘上面延伸直到在高度上掩盖所述纵梁的竖直边缘。
所述道路装置具有明显的安装问题。
事实上,在将限定该暗沟的平行的矮墙安装好之后,首先必须以均匀间隔,将栏板安装在所述矮墙的相对边缘上。
然后,在这些栏板的位置处,在每个矮墙上浇注快速凝固地混凝土垫板,从而能够使所述矮墙的上表面处于合适的位置。
在干燥之后,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垫块上,所述护栅设置在所述纵梁上。
每个矮墙然后通过一个新的混凝土层略微升高,从而将该纵梁的底部埋置。
然后围绕所述纵梁在所述护栅的外部浇注一个最后的混凝土层或者沥青层。
在干燥之后,取下所述护栅并且取出栏板以及其固定元件。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已知的道路装置的元件的安装耗时并且成本特别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装快速和简便的道路装置。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道路装置能够覆盖暗沟并且包括至少两个纵梁和至少一个带有交叉杆的护栅,所述纵梁分别包括一个沿外部边缘伸展有竖直边缘的凹槽和在外部沿该纵梁的竖直边缘延伸的平放凸缘,所述纵梁和护栅在该暗沟的覆盖位置采用了一些相对限定的位置,在这些相对限定的位置中,护栅用其对置的侧向边缘施加在平行设置的纵梁的相应的凹槽上,所述纵梁以覆盖暗沟的限定的结构埋置在覆盖材料层中,该覆盖材料层在所述平放凸缘上延伸直到在高处掩盖所述纵梁的竖直边缘,其特征在于,在覆盖该暗沟之前护栅用固定螺丝固定在所述两个纵梁的凹槽上,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螺纹连接到该纵梁的平放的凸缘中的至少三个位置调节螺丝,所述位置调节螺丝,为覆盖该暗沟的限定结构的该装置,限定了支持多边形。
根据一个实施例变形,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另外纵梁和至少一个具有交叉杆的另外护栅,所述两个另外纵梁分别包括一个沿外部边缘延伸有一个竖直边缘的凹槽和一个在外部沿该纵梁的竖直边缘延伸的平放凸缘,在覆盖该暗沟之前该另外护栅用一些固定螺丝固定在平行设置的两个另外纵梁的凹槽上,并且在覆盖该暗沟的位置,通过一些锁定装置所述两个另外纵梁分别与两个前面的纵梁端对端地连成一体并且与这些前面的纵梁对齐,该装置还包括至少三个螺纹连接在两个另外纵梁的平放凸缘中的另外位置调节螺丝,并且所述三个另外位置调节螺丝,为覆盖该暗沟的限定结构的所述装置,限定了支持多边形,使得所述两个护栅在同一个平面内彼此相互延伸,所述两个另外纵梁还以覆盖的限定结构埋置在覆盖材料层中,所述覆盖材料层在平放凸缘的上面延伸直到在高度上掩盖所述两个另外纵梁的竖直边缘。
最好,纵梁的端对端的锁定装置包括和同一对中的两个纵梁的相同侧面的端部连成一体的两个突出部分,或者包括和第一对中的一个纵梁的端部之一连成一体的突出部分和与不与与第一对中的纵梁对齐的第二对中纵梁的端部连成一体的突出部分,所述两个突出部分分别嵌入到在另一对的两个纵梁的端部中实施的两个互补的挖空部分中,或者分别嵌入到在该第二对的另外纵梁的端部中实施以及在该第一对的另外纵梁的端部中实施的两个互补的挖空部分中。
每个锁定突出部分最好为相对于相应的纵梁的纵向方向横向伸长的楔型形状,该楔型形状的倾斜表面沿该纵梁的竖直边缘的方向向高处汇聚。
根据一种实施例变形,所述两个护栅通过一些锁定装置可拆卸地彼此固定。
最好这些锁定装置包括两个护栅之一的端部杆,该端部杆可相对该护栅的其它杆弹性变形,并且含有一个销钉,该销钉可弹性卡接到与该另外护栅的刚性端部杆的连成一体的其它销钉下面,以便所述两个护栅彼此之间弹性固定。
最好,可弹性变形的端部杆包括一个杆部分,该杆部分的一个端部与该护栅的侧向边缘中的一个边缘相对该边缘横向地连成一体,而该杆部分的相对的自由端可向护栅的相邻的刚性内部杆的方向弹性变形,并且带有对应的锁定销钉,该可弹性变形杆部分延伸出刚性杆部分,该刚性杆部分的一个端部与该护栅的相对边缘连成一体而该刚性杆部分的相反端部与相邻的刚性内部杆连成一体。
另外,该可弹性变形的杆为一整体件,使得其端部连接到该护栅的两个侧边缘上,该可弹性变形的杆在其柔性中间部分附近带有锁定销钉。
所述两个护栅在其彼此锁定位置处通过两个固定元件保持,该固定元件为钩形,与该固定销钉两侧的另外护栅的刚性杆连成一体,所述两个固定元件接合到可弹性变形的杆下面或者在可弹性变形的杆部分和从该可弹性变形的杆部分延伸的刚性的杆部分下面。
另外护栅的刚性端部杆包括:一个与该另外护栅连成一体的,在可弹性变形的杆部分锁定在该刚性杆中时,支撑该弹性杆部分的自由端的支撑板。
从可弹性变形的杆部分延伸的刚性杆部分包括一个加强肋,该加强肋在该刚性杆部分下面延伸。
在所述相应的纵梁上的每个护栅的固定螺丝螺纹连接到在该纵梁的凹槽中实施的螺纹孔中。
可变换地,在所述对应的纵梁上每个护栅的固定螺丝被螺纹连接在设置在纵梁的承座中的螺母中。
对于接合在纵梁的一个凸缘的穿孔中的调节螺丝来说,该装置还包括一个在该螺丝和容纳该螺丝的穿孔之间插入的带螺纹件。
关闭暗沟的两个端盖固定在道路装置的纵梁的端部上。
本实用新型还针对于一种在一个空腔例如暗沟上安装如前所述的装置的安装方法,该空腔限定在两个平行矮墙之间,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用固定螺丝将每个护栅固定在两个相应的平行纵梁上;以安装结构,在所述两个矮墙上,设置纵梁和护栅组件,如果需要设置至少一个具有在第一组件的延伸部分上固定的纵梁和护栅的第二组件;操作位置设置螺丝以便将每个护栅固定在相对矮墙的预定位置;以及在纵梁的两侧设置一个覆盖所述矮墙的覆盖材料层,埋置所述位置设置螺丝并且覆盖所述纵梁的凸缘直到在高度上掩盖这些纵梁的竖直边缘。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进行的具体描述将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特征、细节和优点,在这里附图只是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覆盖一个暗沟并且包括三个护栅的本实用新型的道路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沿线II-II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箭头III的局部放大透视图,该视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彼此锁定的两个相邻护栅;
图4是示出处于彼此分开位置的图3的两个护栅;
图5是局部透视图,示出了彼此分开的两个护栅,并且示出了两个护栅的锁定元件和所述护栅之一的钩形元件,从而允许保持该护栅锁定到另一个护栅中;
图6是沿图3的VI-VI线的剖面图;
图7是沿图3的VII-VII线的剖面图;
图8是沿图3的VIII-VIII线的剖面图;
图9透视并且横向半剖表示了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对应的纵梁上的护栅的固定螺丝;
图10是分解透视图,示出道路装置的关闭端盖;和
图11是护栅的仰视图或者具有护栅的组件的仰视图,示出了关闭暗沟的两个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附图所示,该道路装置在投入使用之后,能够覆盖一个暗沟C,该道路装置包括至少二个纵梁1、2和一个带有交叉杆4、5的通过其对置的平行侧边缘6放置在所述纵梁1、2上的护栅3。
每个纵梁1、2包括一个凹槽1a、2a,一个在外部沿该凹槽边缘延伸的竖直边缘1b、2b和一个在外部沿相应的竖直边缘1b、2b延伸的平放凸缘1c、2c。
正如从图2可以看出的,每个纵梁1、2的横截面为大致直角梯形的形状,该直角梯形的上部小底包括竖直边缘1b、2b并且限定了凹槽1a、2a。
在使用时,所述纵梁1、2和护栅3采用了一些相对限定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中,该护栅3用其对置边缘6施加在纵梁1、2的相应凹槽1a、2a上,所述纵梁1、2彼此平行设置。另外,所述纵梁1、2埋置在覆盖材料层7中,例如混凝土层或者沥青层中,该覆盖材料层7在该凸缘1c、2c上面延伸直到在高度上掩盖所述纵梁1、2的竖直边缘1b、2b。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另外对纵梁1、2,其类似于上述的纵梁,并且以覆盖该暗沟的限定结构,彼此相互延伸地连接,从而用其相应的凹槽1a、2a支撑多个护栅3。正如图1所示,该装置因此可以包括三对纵梁1、2,它们彼此延伸并且支撑三个护栅3。
每个护栅3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平行于该护栅的侧边缘的杆5,所述杆5与相对于该护栅3的边缘6横向延伸的平行杆4铸造在一起。附图示出了带有一个纵向杆5的护栅。
在该装置采用其覆盖暗沟C的限定结构之前,每个护栅3用一些固定螺丝8固定在该纵梁1、2上。在图9中以纵向半剖视图表示了其中一个螺丝。正如图9所示,该螺丝8的头部8a埋置在该护栅的锪孔3a中,该螺丝的带有螺纹的杆部分8b穿过该护栅3的穿孔3b,使得带有螺纹的杆部分8b螺纹连接到一个螺母9中,该螺母9设置到在该对应的纵梁1、2中实施的互补空腔10中。每个螺丝头部8a盖有塑料材料的掩盖塞子11,该塞子11可拆卸地固定到该护栅3的锪孔3a中。图1示出每个护栅3通过两个盖有塞子11的对置的螺丝固定到其相应的纵梁1、2中。
该道路装置还包括三个或者四个位置调节螺丝12,该位置调节螺丝12螺纹连接到每对纵梁1、2的相应的凸缘1c、2c中,并且为覆盖该暗沟C的限定结构的装置限定了一个支持多边形。
附图2示出了四个调节螺丝12,其中两个螺丝螺纹连接到一个纵梁1的平放凸缘1c中,而另两个螺丝螺纹连接到另外纵梁2的平放凸缘2c中。
为了避免在纵梁1、2的凸缘1c、2c中攻螺纹,为每个调节螺丝12设计有一个构成插入到该螺丝12和容纳该螺丝12的凸缘1c、2c的穿孔14之间的螺母的元件13。该元件13的整体方形形状的倾斜侧边彼此相向汇聚,以便分别支撑在方形穿孔14的四个互补倾斜侧面上。
为了端对端地并且彼此对齐地锁定两对或者多对纵梁1、2,一对中的两个纵梁1、2包括两个分别与位于两个纵梁的相同侧面处的两个端部连成一体的突出部分15,该突出部分15能够分别嵌入到在另一对中的纵梁1、2的每个端部实施的两个互补挖空部分16中,从而将这两对中的纵梁1和纵梁2端对端并且彼此互为延伸地锁定。容纳锁定突出部分15的每个挖空部分16事实上是由相应的纵梁的中空部分形成的并且由该纵梁1、2的端壁1d、2d限定。正如由图5可以看到的,每个锁定突出部分15为沿相对该相应纵梁的纵轴横向伸长的楔型形状,使得该锁定突出部分15固定到该纵梁的壁1d、2d的下端上。另外,每个锁定突出部分15的楔型部分的两个倾斜侧面向高处汇聚,也就是说,向该纵梁1、2的相应的凹槽1a、2a的方向汇聚。因此,当两对中的两个纵梁1、2彼此对齐锁定时,其相应端壁彼此接合。
当安装该装置并且该装置包括至少两对彼此端对端对齐的连接纵梁时,所述护栅3在调节该调节螺丝12之后位于同一平面中,使得它们端对端对齐设置。
所述护栅3可以是彼此端对端可拆卸地锁定的。
因此,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两个护栅3之一的端部杆4,该端部杆4的一个端部与该护栅的边缘6中的一个连成一体使得相对该护栅3横向延伸,另一端为自由端,大致在护栅3的两个边缘6之间的中间距离处结束,带有锁定销钉17。该端部杆4在其自由端附近沿大致垂直于相邻内部刚性杆4的方向可弹性变形。
该可弹性变形的杆4的销钉17可以卡接到与另外护栅3的横向刚性端部杆4连成一体的另外销钉18下面,从而两个护栅能够彼此弹性固定。
可弹性变形的端部杆4具有销钉17,该端部杆4延伸有一个独立的杆的刚性部分4,和包含该可弹性变形的杆4的边缘相对的该护栅3的边缘6与该刚性部分4连成一体,该刚性杆部分的端部与相邻内部刚性杆4通过相对于该刚性杆部分4横向的刚性连接4a连接在一起,该刚性杆部分4位于带有销钉17的可弹性变形的杆的延伸部分中。
为了保持所述销钉17、18在其锁定位置,包括刚性销钉18的护栅3具有刚性端部杆4,该刚性端部杆4设有两个钩形固定元件19,其能够接合到在连接到护栅3的相应的边缘6的连接部分附近的可弹性变形杆4的下面,并且接合到延伸出该可弹性变形的杆4的刚性杆部分下面,并且该刚性杆部分还靠近与该护栅的相对边缘6相连的连接部分,从而这些杆部分4保持在所述钩形元件19中,从而防止用销钉17、18彼此锁定的两个护栅3的任何相对移动。
正如图4所示,具有销钉17的可弹性变形的杆的延伸部分的刚性杆部分4相对于其它杆4来说用一个在该杆部分下面突出的肋20被更好地加强,该肋20遵循一个大于其它杆4的通常的肋的高度。
在两个护栅的彼此锁定位置中,该可弹性变形的杆4在靠近其自由端处倚靠在支撑板21上,该支撑板21与带有固定销钉18的外部刚性杆4连成一体。该支撑板21因此设置在该销钉18下面靠近该销钉。
根据一个实施例变形,该相应护栅3的可弹性变形的端部杆4可以在该护栅的整个宽度上横向延伸,而与该相邻刚性内部杆4不连接,使得该可弹性变形的端部杆4可以沿相对于该刚性杆横向的方向在中间部分处变形,从而允许通过将销钉17卡接在另外护栅3的刚性销钉18下面而镶嵌。该销钉17因此大致位于可弹性变形的杆4的柔性中间部分处。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变形,两对纵梁中的相应的纵梁1、2的端对端的连接可以通过例如与该纵梁1连成一体的嵌在另一对中的纵梁1的互补挖空部分16中的锁定突出部分15,和通过与该另外对中的纵梁2连成一体的嵌在该第一对中的纵梁2的互补挖空部分中的锁定突出部分15实施,该第一对中的纵梁1包括锁定突出部分15。
另外,一个护栅3的固定在该纵梁1、2上的固定螺丝8可以简单地螺纹连接到穿过该相应纵梁的凹槽1a、2a实施的螺纹孔中(未示出)。
该道路装置还设有两个封闭该暗沟C的端盖22,该端盖22固定到纵梁1、2的对置端部上。
正如图10和11所示,一个端盖22包括类似于锁定突出部分15的在其端部附近的两个锁定突出部分23,该锁定突出部分23能够分别嵌在该纵梁1、2的两个互补的自由挖空部分16中。另外的端盖22包括两个在其端部附近的挖空部分24,在该挖空部分24中,能够分别嵌入两个纵梁1、2的两个自由锁定突出部分15。
所描述的装置可以被非常快速和容易地安装在一个空腔,例如暗沟C上,并且限定在两个平行矮墙M1和M2之间。
该安装首先在于用位于该护栅的每个侧面的固定螺丝8将一个护栅3固定在相应的两个纵梁1、2上;和将这个组件以安装结构设置在相应的矮墙M1、M2上。如果该暗沟具有的长度使得必须设计多个端对端的护栅3,则所述护栅首先通过固定螺丝8固定在相应的纵梁上,并且所述纵梁1、2通过锁定突起部分15端对端锁定,在安装位置在相应的矮墙M1、M2上该锁定突起部分15接合到其相应的挖空部分16中。
当然在此安装阶段,所述端盖22相对于该纵梁1、2横向固定到该纵梁1、2的相对自由端部上,以便确保封闭该暗沟。
然后,位置调节螺丝12单独地被拧紧或者拧松,以便使每个护栅3相对于矮墙M1、M2固定到预定的位置。
一旦进行该操作,该装置在矮墙M1、M2上是完全稳定的并且被固定成使得所述护栅3为水平的或者沿期望的斜度倾斜。该装置可以设置在期望的高度上。
覆盖材料层7可以设置在纵梁1、2的两侧直到覆盖该矮墙M1、M2,将所述位置调节螺丝12埋置并且覆盖纵梁1、2的平放凸缘1c、2c,直到在高度上掩盖这些纵梁的竖直边缘1b、2b。
当然,一旦所述纵梁1、2被限定地固定在该覆盖层7中,通过拧下固定螺丝8取下纵梁的每个护栅3就可以进入到该暗沟C。
将注意到所述护栅3能够不包括允许端对端锁定的装置。换句话说,这些护栅,在固定在其相应的纵梁上时,被端对端设置在与护栅的彼此靠近的相邻外部杆共平面的平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