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966343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20200121.5

申请日:

2009.11.12

公开号:

CN201598620U

公开日:

2010.10.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B8/02

主分类号:

E02B8/02

申请人: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发明人:

扈晓雯; 徐建强; 汤旸

地址: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代理人:

韩小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大坝泄洪闸、发电厂房进水口、船闸输水系统进出水口等的进水口处泥沙堆积问题,且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清晰、施工速度快、拦沙效果好等优点的倒L型拦沙坎结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倒L型拦沙坎结构,具有设置在船闸导航墙和大坝闸墩之间做基础用的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在混凝土底板上部布置有倒L形状的拦沙坎,该拦沙坎一端与船闸导航墙连接,另一端与大坝闸墩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水运交通工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具有设置在船闸导航墙(4)和大坝闸墩(5)之间做基础用的混凝土底板(2),其特征是:在混凝土底板(2)上部布置有倒L形状的拦沙坎(1),该拦沙坎一端与船闸导航墙(4)连接,另一端与大坝闸墩(5)连接。

2.
  根据权利1所述的倒L型拦沙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拦沙坎(1)与船闸导航墙(4)之间的夹角45°≤α<90°。

3.
  根据权利1所述的倒L型拦沙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拦沙坎(1)与混凝土底板(2)之间设有锚筋(3)。

4.
  根据权利3所述的倒L型拦沙坎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锚筋(3)直径为28mm,锚筋之间的间距为50cm。

说明书

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拦沙坎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水运交通工程。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一般由大坝泄洪闸、发电厂房进水口、船闸输水系统进出水口等组成,由于其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等优点,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工程的建设进程,越来越多的江河流域水利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如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河流,但这些河流不仅洪峰流量大、水流湍急,而且都属于多沙河流,如不能较好地解决泥沙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该类工程的开发建设和安全运行。
为做到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安全运行,特别避免泥沙对发电厂水轮机危害,保证发电厂房进水口的“门前清”以及泄洪闸的冲沙等问题,最常见的工程措施就是在进水口前沿设置拦沙坎。目前拦沙坎一般采用重力式或直立挡板式结构等,但在实践中发现,使用传统的拦沙坎结构设计原理发电厂房前沿泥沙淤积较为严重,厂房会较大量的沙泥进入,为了真正做到厂房“门前清”,不仅要将河流中的来沙拦住,还要将拦住的泥沙及时带走,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有必要研究一些有利有效的改进的拦沙坎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大坝泄洪闸、发电厂房进水口、船闸输水系统进出水口等的进水口处泥沙堆积问题,且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清晰、施工速度快、拦沙效果好等优点的倒L型拦沙坎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倒L型拦沙坎结构,具有设置在船闸导航墙和大坝闸墩之间做基础用的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在混凝土底板上部布置有倒L形状的拦沙坎,该拦沙坎一端与船闸导航墙连接,另一端与大坝闸墩连接。
所述拦沙坎与船闸导航墙之间的夹角45°≤α<90°。
所述拦沙坎与混凝土底板之间设有锚筋。
所述锚筋直径为28mm,锚筋之间的间距为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引水隧洞进水口、发电厂房进水口、大坝泄洪闸孔前沿、船闸输水系统进出水口的拦沙要求,采用倒L形状的拦沙坎结构,具有拦沙效果好、施工工艺简单、结构受力清晰等优点,尤其是在初期运行泥沙紊乱、水位经常发生变化时段,大量泥沙被L型坎拦在了坎外顺流而下,有效地防止了泥沙的堆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主要包括了大坝泄洪闸8、发电厂房进水口7和船闸6等,大坝泄洪闸8、发电厂房进水口7、船闸6前沿并列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船闸6一侧紧靠岸边,由于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为保证发电厂房进水口的“门前清”以及大坝泄洪闸的冲沙等问题,一般需要在发电厂房进水口7的上游设置拦沙坎,将上游河水中的来沙拦住,通过大坝泄洪闸8的泄洪孔导向下游,以防止泥沙流入发电厂房进水口7,影响发电机正常工作。
本例提供一种倒L型拦沙坎1结构,实施时,首先在船闸6的船闸导航墙4和大坝泄洪闸8的大坝闸墩5之间设置混凝土底板2,将其做为基础结构,并在混凝土底板2上每隔50cm预留Φ28mm的锚筋3,然后在锚筋3位置浇筑拦沙坎1,拦沙坎一端与船闸导航墙4连接,另一端与大坝闸墩5连接,其中拦沙坎1与船闸导航墙4之间的内夹角α为45°。
如图2所示,本例所述的拦沙坎1为混凝土墙体结构,其顶端具有混凝土上檐,上檐与墙体形成倒L形,上檐朝来水方向弯90°。
施工完成后拦沙坎1便可以有效拦住上游来沙,并且泥沙会顺着其上檐导入大坝泄洪孔顺流而下,有效防止泥沙的堆积,做到真正的厂房“门前清”。

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L型拦沙坎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大坝泄洪闸、发电厂房进水口、船闸输水系统进出水口等的进水口处泥沙堆积问题,且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清晰、施工速度快、拦沙效果好等优点的倒L型拦沙坎结构。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倒L型拦沙坎结构,具有设置在船闸导航墙和大坝闸墩之间做基础用的混凝土底板,其特征是:在混凝土底板上部布置有倒L形状的拦沙坎,该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