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810020599.X
2008.02.04
CN101504188A
2009.08.12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H 1/40申请日:20080204|||公开
F24H1/40; F24H9/18
F24H1/40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李 俊; 张学明; 何雁飞; 潘文龙
214181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城南路3号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顾吉云
本发明为一种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其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锅炉热效率,使得设备运行可靠。其包括锅炉尾部包墙内的冷却管,与锅炉尾部受热面对应的所述包墙内的冷却管向锅炉内部折弯后其端部搭接于位于其对侧的锅炉包墙上的支撑架,所述冷却管折弯后形成空档,钢板密封覆盖所述空档。
1、 一种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其包括锅炉尾部包墙内的冷却管,与锅炉尾部受热面对应的所述包墙内的冷却管向锅炉内部折弯后其端部搭接于位于其对侧的锅炉包墙上的支撑架,所述冷却管折弯后形成空档,钢板密封覆盖所述空档。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布置有检修门孔。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是由炉墙内的冷却管折弯而成。
一种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 (二)背景技术 锅炉尤其是热水锅炉其尾部布置有大量的对流受热面1,以往对流受热面1的支承主要是依靠由型钢或钢板组成的钢梁3,通过管夹固定来实现的,如图1、图2结构所示。由于钢梁3布置在高温烟道中,受高温烟气的烘烤,为防止钢梁3受热变形,影响刚度,在钢梁3外部包缚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内部进行通风冷却,系统复杂。另外,由于钢梁3支撑在两边的炉墙上,钢梁3受热后需膨胀,则在钢梁3与炉墙2间需留缝隙,这样就极易造成锅炉漏风,降低了锅炉热效率。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其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锅炉热效率,使得设备运行可靠。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锅炉尾部包墙内的冷却管,与锅炉尾部受热面对应的所述包墙内的冷却管向锅炉内部折弯后其端部搭接于位于其对侧的锅炉包墙上的支撑架,所述冷却管折弯后形成空档,钢板密封覆盖所述空档。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布置有检修门孔;所述支撑架是由炉墙内的冷却管折弯而成。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采用炉墙内部的冷却管折弯作支撑架,而该冷却管与炉墙之间预留有膨胀间隙,而这种间隙在炉墙内,而位于炉墙外部的冷却管搭接于内部的支撑架,解决了原结构中的膨胀和密封问题;而折弯后形成的空挡处设置的钢板布置检修门孔,可以解决尾部空间紧张的困难。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锅炉尾部受热面传统支承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锅炉尾部受热面自支承结构主视的示意图; 图4为图3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锅炉尾部受热面自支承结构密封与固定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3、图4、图5、图6,本发明包括锅炉尾部包墙内的冷却管2,与锅炉尾部受热面3对应的冷却管2向锅炉内部折弯后其端部搭接于位于其对侧的锅炉包墙上的支撑架6(支撑架6是由炉墙内的冷却管折弯而成),冷却管2折弯后形成空档,1为冷却管2向内的折弯部分,钢板4密封覆盖空档。钢板4布置有检修门孔5。图1-图6中的箭头代表烟气的走向。
《一种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锅炉尾部对流受热面自支承结构。其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锅炉热效率,使得设备运行可靠。其包括锅炉尾部包墙内的冷却管,与锅炉尾部受热面对应的所述包墙内的冷却管向锅炉内部折弯后其端部搭接于位于其对侧的锅炉包墙上的支撑架,所述冷却管折弯后形成空档,钢板密封覆盖所述空档。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