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及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965981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7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131763.4

申请日:

2008.06.27

公开号:

CN101615182A

公开日:

2009.12.30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17/30公开日:20091230|||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30; G06F19/00

主分类号:

G06F17/30

申请人:

西门子公司

发明人:

刘 宁; 陈 晨; 孙大明; 刘 琳; 毕丽莎

地址:

德国慕尼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张 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包括一个处理模块、一个中医标准数据模块和一个存储模块,其中:所述中医标准数据模块中存储有中医专业词汇以及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对所述短语进行匹配从而得到属于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词,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所述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并将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接收根据医生的任意语言习惯而记录的症状信息,降低了记录症状信息的复杂程度,便于医生的输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100),包括一个处理模块(110)、一个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和一个存储模块(130),其中:
所述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有中医专业词汇以及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
所述处理模块(110),用于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对所述短语进行匹配从而得到所述短语中属于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词,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所述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并将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130)中;
所述存储模块(130)用于存储所述结构化数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100)还包括一个接口模块(140),用于接收输入的所述中医症状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110)包括:
一个划分单元(310),用于将所述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
一个匹配单元(320),用于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对所述短语进行匹配,从而并得到所述短语中属于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词;
一个第一关联单元(340),用于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所述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
一个存储单元(360),用于将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130)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单元(310)包括:
一个句子划分单元(311),用于将所述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句子;
一个短语划分单元(312),用于将所述句子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还存储有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
所述处理模块(110)还包括一个分类单元(330),用于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对匹配得到的词进行分类。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110)还包括一个第二关联单元(350),用于利用当前短语之前或之后的短语,并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当前短语中未能与当前短语中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建立关联关系。

7、
  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360)还用于将所述短语中未能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130)中。

8、
  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
根据预先存储的中医专业词汇,对所述短语进行匹配,从而得到所述短语中属于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词;
根据预先存储的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所述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
将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句子;
将所述句子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对于当前短语中未能与当前短语中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利用当前短语之前或之后的短语,并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这种词建立关联关系。

11、
  根据权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短语中未能建立关联关系的词进行存储。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根据预先存储的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对所述词进行分类。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预先利用数字代码对所述中医专业词汇进行编码;
在匹配得到所述词之后,利用与所述词相对应的数字代码进行处理。

说明书

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及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和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获取病人的症状,然后用专业语言记录这些症状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逐渐应用到中医诊断中。例如,中国专利申请95111609.6公开了一种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与计算机所应用的大多数领域不同,中医医生在记录病人的症状信息时,语言的组织通常比较随意。例如,同样对于病人的鼻涕呈水样的症状,有些中医医生会记录为“水样鼻涕”,有些中医医生会记录为“鼻涕水样”,当这样的症状信息被记录在计算机中时,由于纪录的具体表述不同,会导致很难利用计算机对这些症状进行统计分析。
在中国专利申请95111609.6公开的中医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中,利用症状信息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作为症状信息的代码,要求医生记住这些代码,并在记录症状信息时输入相应的代码,这样系统接收到的就是统一的代码,而不适医生个性化的表述,从而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后续的统计分析。但是,由于代码不符合各个医生的语言习惯,非常不便于医生的输入,会导致降低输入症状信息的效率。另外,由于需要医生记忆这些代码,提高了系统的使用复杂度,增加了医生的负担,如果一时忘了某个代码,会导致无法输入相应的症状,耽误整个诊断流程。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用以降低使用的复杂程度,提高效率。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包括一个处理模块、一个中医标准数据模块和一个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中医标准数据模块中存储有中医专业词汇以及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对所述短语进行匹配从而得到所述短语中属于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词,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所述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并将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中;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结构化数据。
所述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还包括一个接口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所述中医症状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一个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一个匹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对所述短语进行匹配,从而得到所述短语中属于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词;一个第一关联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医标准数据模块中的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所述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一个存储单元,用于将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中。
所述划分单元包括:一个句子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句子;一个短语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句子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
所述中医标准数据模块中还存储有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一个分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对匹配得到的词进行分类。
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一个第二关联单元,用于利用当前短语之前或之后的短语,并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当前短语中未能与当前短语中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建立关联关系。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短语中未能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
根据预先存储的中医专业词汇,对所述短语进行匹配,从而得到所述短语中属于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词;
根据预先存储的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所述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
将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
所述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的步骤包括:将所述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句子;将所述句子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
该方法还包括:对于当前短语中未能与当前短语中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利用当前短语之前或之后的短语,并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这种词建立关联关系。
该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短语中未能建立关联关系的词进行存储。
该方法还包括:根据预先存储的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对所述词进行分类。
该方法预先利用数字代码对所述中医专业词汇进行编码;在匹配得到所述词之后,利用与所述词相对应的数字代码进行处理。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预先将医生输入的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短语,然后根据预先设置的中医专业词汇对短语中的词进行匹配,并在匹配得到属于中医专业词汇的词之间建立关联关系,从而形成结构化数据,便于计算机的后续统计以及其它处理。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接收根据医生的任意语言习惯而记录的症状信息,降低了记录症状信息的复杂程度,便于医生的输入。由于不需要医生改变习惯,也不需要医生进行额外的记忆转换等操作,因此本发明还能够提高症状信息的输入效率。另外,由于不需要医生额外地记忆任何内容,也就不会造成由于忘记代码而无法输入症状信息的问题。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利用数字代码对中医专业词汇进行编码,在匹配得到词之后,计算机可以利用相应的数字代码进行处理,而不是中文进行处理,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系统中处理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系统100包括一个处理模块110、一个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和一个存储模块130。系统100还可以包括一个接口模块140。
在图1所示的系统100中,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有中医专业词汇,这些中医专业词汇可以从相关官方标准(例如中国标准号为GB/T16751.2-1997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症候部分》)、中医领域的权威著作(例如《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获得。并且,根据相关中医标准、著作或临床实践得到的症状,在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一个词的关联属性表示该词可以与其它哪些词建立关联关系,从而表示中医症状。例如“头”的关联属性表示“头”可以与“痛”、“晕”等词建立关联关系,“痛”的关联属性表示“痛”可以与“头”、“肢体”、“疼”等词建立关联关系。
进一步,在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中医专业词汇进行分类,存储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信息。例如,中医专业词汇可以分为部位、性质、描述、程度、时间、原因和程度增减等类别。在中医症状信息“午后头痛如裂时轻时重随情绪变化而增减”中,“头”表示部位,“痛”表示性质,“如裂”为描述,“时轻时重”为程度,“午后”为时间,“情绪变化”为原因,“增减”表示程度增减。
存储模块130用来存储处理模块130处理得到的结构化数据。
接口模块140可以接收医生输入的中医症状信息,并将所接收的中医症状信息提供给处理模块110处理。如果处理模块110处理计算机中已有的记录中医症状信息的文件,可以不需要该接口模块140,而直接从文件中读取中医症状信息。
处理模块110将待处理的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的中医专业词汇对短语进行匹配,从而得到属于中医专业词汇的词,然后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的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短语中匹配得到的词建立关联关系,并将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130中。
在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短语时,处理模块110可以直接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短语,也可以先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句子,然后再将句子划分成短语。
当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有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时,处理模块110还可以据此对匹配得到的词进行分类,从而有利于更方便地进行后续的存储、分析以及统计。
由于医生的语言习惯,会使得在某些短语中可能存在与该短语内其它词未能建立关联关系的词。针对这种情况,处理模块110进一步可以利用当前短语之前或之后的短语中的词,并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的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这种词建立关联关系。处理模块110同样将通过这种手段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130中。
由于某些词单独可以表示一种症状,不需要与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因此,在某些短语中还可能存在既未能与该短语内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也未能与之前或之后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的词。针对这种情况,处理模块110进一步可以将短语中未能建立关联关系的词也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130中。
进一步,本发明可以预先使用数字代码为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的中医专业词汇进行编码,并在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与中医专业词汇相对应的数字代码。在处理模块110匹配得到短语中的词之后,利用与其对应的数字代码进行其它处理,例如建立关联关系、分类、存储等。那么由于计算机处理数字代码比处理汉字的速度快很多,因此本发明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整个存储过程的速度。
下面描述处理模块110的具体处理方法。图2是该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将待处理的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句子。
在中文描述中,通常由句号“。”或“.”、叹号“!”等标点符号来表示句子的结束,在中医领域也会通过分段来表示句子的结束。因此,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或者段落标记等标记来划分句子。
步骤220,将句子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
在一个句子中,通常由逗号“,”、顿号“、”、分号“;”等标点符号来隔开短语,或者通过“而”、“或”等连接词来隔开短语。因此,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这些标点符号或连接词来划分短语。例如,对于句子“肢体疼痛或不适”,可以根据连接词“或”将该句子划分为两个短语“肢体疼痛”和“不适”。
另外,也可以将步骤210和步骤220合并为一个步骤,即,直接根据标点符号、段落标记、连接词等将待处理的中医症状信息划分为至少一个短语。
步骤230,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的中医专业词汇,对短语进行匹配,得到该短语中属于中医专业词汇的词。
例如,对于短语“水样鼻涕”,由于在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在中医专业词汇中“水样”和“鼻涕”,所以可以匹配得到“水样”和“鼻涕”两个词。而对于短语“肢体疼痛”和“不适”可以分别匹配得到词“肢体”、“疼痛”以及词“不适”。
步骤240,可以进一步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的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对于匹配得到的词进行分类。例如,将“鼻涕”和“肢体”归类为部位,将“疼痛”、“不适”和“水样”归类为性质。这样可以便于后续的统计以及显示给他人阅读。
步骤250,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的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以表示相应的症状。
对于短语“水样鼻涕”中的词“水样”和“鼻涕”,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的“水样”和“鼻涕”的关联属性,这两个词可以建立关联关系,从而表示一个症状。对于短语“肢体疼痛”中的词“肢体”和“疼痛”也可以建立关联关系,从而表示一个症状。而短语“不适”中的词“不适”目前无法与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
如前所述,在某些短语中可能存在与该短语内其它词未能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因此本方法流程可以进一步包括步骤260。在步骤260中,结合当前处理的短语之前或之后的短语,为该词建立关联关系,以表示一个症状。
例如,对于“不适”,结合之前的短语“肢体疼痛”来为“不适”建立关联关系,在“肢体疼痛”包括两个词“肢体”和“疼痛”,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的“不适”、“肢体”以及“疼痛”的关联属性,“不适”不能和“疼痛”建立关联关系来表示一个症状,而可以和“肢体”建立关联关系来表示一个症状,由此建立“不适”和“肢体”的关联关系。
步骤270,将已经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130中。例如,将“肢体”和“疼痛”作为一条结构化数据,“不适”和“肢体”作为一条结构化数据,分别存储到存储模块130中。
进一步,对于某些短语中存在的既未能与该短语内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也未能与该短语之前或之后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的词(例如“咳嗽”),在本步骤中也将这种词存储到存储模块130中。
另外,在本发明的方法实施例中,还可以预先利用数字代码为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的中医专业词汇进行编码,用数字代码来表示这些中医专业词汇。那么在步骤230中处理模块110匹配得到词后,就以与匹配得到的词相对应的数字代码来表示该词,并且在后续步骤中,使用数字代码来进行处理。由于采用数字代码后,不再直接处理中文字符,而这里的数字代码远比中文字符简单,所以可以大大降低处理的复杂度,提高处理速度。
图3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模块1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处理模块110包括:一个划分单元310、一个匹配单元320、一个第一关联单元340以及一个存储单元360。还可以包括一个分类单元330和/或一个第二关联单元350。
其中,划分单元310将待处理的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匹配单元320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的中医专业词汇,对划分单元310所得到的短语进行匹配,从而得到短语中属于中医专业词汇的词。第一关联单元340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的的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存储单元360将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到存储模块130中。
如图3所示,划分单元310可以包括一个句子划分单元311和一个短语划分单元312。其中,句子划分单元311首先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句子,然后短语划分单元312将句子划分单元311得到的句子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
处理模块110中还可以包括一个分类单元330,并且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还存储有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分类单元330根据中医专业词汇的类别,对匹配单元320匹配得到的词进行分类。
另外,处理模块110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二关联单元350,该第二关联单元350利用当前短语之前或之后的短语,根据中医标准数据模块120中存储的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当前短语中未能与当前短语中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建立关联关系。
更进一步,存储单元360还可以将短语中未能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在只有第一关联单元340情况下,是指未能与该短语内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在同时有第一关联单元340和第二关联单元350的情况下,是指既未能与该短语内其它词建立关联关系、也未能与之前或之后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的词)存储到存储模块130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及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及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及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及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及中医症状信息存储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症状信息存储系统,包括一个处理模块、一个中医标准数据模块和一个存储模块,其中:所述中医标准数据模块中存储有中医专业词汇以及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将中医症状信息划分成至少一个短语,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对所述短语进行匹配从而得到属于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词,根据所述中医专业词汇的关联属性为所述短语中的词建立关联关系,并将建立了关联关系的词作为结构化数据存储到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