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96559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8572.7

申请日:

2009.05.18

公开号:

CN101566089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01P 7/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2号大街301号变更后: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2号大街301号|||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01P 7/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变更后: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1大街60号变更后: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2号大街301号|||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F01P 7/1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浙江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1大街60号变更后权利人: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1大街60号登记生效日:20110512|||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01P7/16; F01P5/02

主分类号:

F01P7/16

申请人:

浙江三花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 晖; 尹 斌

地址:

310018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1大街6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翁霁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它是根据燃油流向,依次由燃料罐、出口的过滤器、燃油泵、节流阀、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管路、散热器和气液分离器组成;在所述的散热器进口处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和由其控制的、对散热器进行吹风散热风扇,并使回流的液化石油气低于某一设计温度;燃料泵从燃料罐内抽出贮存的液态、常温的液化石油气,经节流阀节流后降温降压,流入发动机缸套吸收发动机热量,其中一部分汽化;气液两相燃料再流入散热器向周围空气散热,散热器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部分气态石油气冷凝成液态回流至LPG燃料罐,另一部分气态石油气输送至蒸发调压器,作为发动机燃料;它利用发动机余热达到节能效果,并用燃料代替冷却液,降低了使用成本,使结构更加合理、紧凑,使用更加方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它是根据燃油流向,依次由燃料罐(1)、出口的过滤器(2)、燃油泵(3)、节流阀(4)、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管路(5)、散热器(8)和气液分离器(9)组成;在所述的散热器进口处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6)和由其控制的、对散热器进行吹风散热风扇(7),并使回流的液化石油气低于某一设计温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8)与气液分离器(9)集成设计,汽化的石油气接入蒸发调压器(10)用于燃烧。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器(8)与蒸发调压器(10)集成设计,散热器(8)内高温回流燃料预热蒸发调压器(10)内的常温燃料。

4、
  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它是在发动机运转时使用燃料罐内液化燃料来冷却发动机,使其在各种工况下保持在适宜的温度,燃料泵从储气罐内抽出贮存的液态、常温的石油气经节流阀节流后降温降压,流入发动机缸套吸收发动机热量,其中一部分汽化;气液两相燃料再流入散热器向周围空气散热,散热器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部分气态石油气冷凝成液态回流至燃料罐,另一部分气态石油气输送至蒸发调压器,作为发动机燃料。

说明书

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液化石油气(LPG)燃料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的方法及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是内燃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然烧过程中一部分的热能及时传导出去,使发动机各部分不受使用工况和气候条件变化一直处在最佳的互作状态,一般在80~90℃。如现有的水冷系统中使用加了防冻剂的冷却水作为传热媒介,在水泵的驱动下进行封闭循环,水泵出来的冷却水经机油冷却器后进入机体各个气缸缸套,再由此向上冷却气缸盖以后经出水总管流出至调温器,并根据水温高低选择是否流经散热器。
目前单一的燃料液化石油气发动机仍采用与柴油机、汽油机相同的冷却系统。在其燃料供给系统中液相LPG从燃料罐流出进入蒸发器,依靠发动机冷却液的热量预热,LPG吸收热量蒸发汽化后进入燃料气轨中,在气轨中保持一稳定压力,再由发动机电控单元控制燃气喷嘴定量定时地将燃气喷入发动机进气口处,然后进入发动机燃烧;正常工作时,发动机余热可用于预热LPG使之蒸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LPG燃料代替传统冷却液对发动机进行冷却的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是根据燃油流向,依次由燃料罐、出口的过滤器、燃油泵、节流阀、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管路、散热器和气液分离器组成;在所述的散热器进口处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和由其控制的、对散热器进行吹风散热风扇,并使回流的液化石油气低于某一设计温度。
所述的散热器与气液分离器集成设计,汽化的石油气接入蒸发调压器用于燃烧。所述的散热器与蒸发调压器集成设计,散热器内高温回流燃料预热蒸发调压器内的常温燃料。
一种使用上述液化石油气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它是在发动机运转时使用燃料罐内液化燃料来冷却发动机,使其在各种工况下保持在适宜的温度,燃料泵从储气罐内抽出贮存的液态、常温的石油气,经节流阀节流后降温降压,流入发动机缸套吸收发动机热量,其中一部分汽化;气液两相燃料再流入散热器向周围空气散热,散热器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部分气态石油气冷凝成液态回流至LPG燃料罐,另一部分气态石油气输送至蒸发调压器,作为发动机燃料。
本发明属于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良,它利用发动机余热达到节能效果,并用燃料代替冷却液,降低了使用成本,使结构更加合理、紧凑,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液化石油气发动机冷却系统配置图。
图2是散热器与蒸发调压器集成设计的液化石油气发动机冷却系统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图1中给出了本发明的最简实施方式。本发明是根据燃油流向,依次由燃料罐1、出口的过滤器2、燃油泵3、节流阀4、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管路5、散热器8和气液分离器9组成;在所述的散热器进口处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6和由其控制的、对散热器进行吹风散热风扇7,并使回流的液化石油气低于某一设计温度。所述的散热器8与气液分离器9集成设计,汽化的石油气接入蒸发调压器10用于燃烧。
燃料罐内LPG经过滤器被燃料泵抽出,经节流阀节流后降温降压,流入发动机缸套吸收发动机热量,其中一部分汽化。气液两相燃料再流入散热器向周围空气散热。散热器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部分气态石油气冷凝成液态回流至LPG储气罐,另一部分气态石油气输送至蒸发调压器,作为发动机燃料。散热器上装有强制通风的风扇。温控器测量散热器进口处的流体温度,根据流体温度和周围空气温度差值大小控制风扇转速,使回流的液化石油气低于某一设计温度。从而使燃料罐保持在安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
在图2的实施例中,散热器8和蒸发调压器10集成设计。高温两相石油气加热蒸发调压器内液态石油气,使之汽化,即散热器8内高温回流燃料预热蒸发调压器10内的常温燃料。
本发明所述的燃料罐内贮存液态、常温的石油气,除去进汽缸燃烧的出口管路以外,另一冷却回路也从燃料罐引出。燃料泵抽出LPG,经节流阀节流后降温降压,流入发动机缸套吸收发动机热量,其中一部分汽化。气液两相燃料再流入散热器向周围空气散热。散热器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部分气态石油气冷凝成液态回流至LPG储气罐,另一部分气态石油气输送至蒸发调压器,作为发动机燃料;散热器上装有强制通风的风扇,温控器测量散热器进口处的流体温度,根据流体温度和周围空气温度差值大小控制风扇转速,使回流的液化石油气低于某一设计温度;燃料罐内饱和蒸汽压力保持在安全范围。

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液化石油气燃料的发动机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它是根据燃油流向,依次由燃料罐、出口的过滤器、燃油泵、节流阀、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管路、散热器和气液分离器组成;在所述的散热器进口处设置有温度测量装置和由其控制的、对散热器进行吹风散热风扇,并使回流的液化石油气低于某一设计温度;燃料泵从燃料罐内抽出贮存的液态、常温的液化石油气,经节流阀节流后降温降压,流入发动机缸套吸收发动机热量,其中一部分汽化;气液两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