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通过密封唇将汽车或一般机械、产业机 械等中的旋转体的外周进行密封。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密封唇将旋转体的外周进行密封的密封装置,已知有油封。 图 6 是用 通过轴心 O 的平面剖开表示作为现有技术的密封装置的油封的单侧剖面图。
图 6 所示的油封 100,为由橡胶弹性材料成形的环状物体,外周的安装部 101 与其内周侧的密封唇 103 通过唇保持部 102 相互连接而形成,从安装部 101 到唇保持部 102,一体地埋藏设置有增强用的金属环 104。 此外,密封唇 103 的外周形成沿圆周方向 连续的槽状,装嵌有用于补充密封唇 103 的张紧力的卡紧弹簧 105。
并且,该油封 100 为这样一种物体,由于安装部 101 紧密嵌合于外壳 110 的内周 面,而该油封 100 的面向机内 A 侧的密封唇 103 的前端内周部与插通于外壳 110 的旋转轴 120 的外周面可滑动地紧密接触,因此能够发挥轴密封的作用,阻止机内 A 的润滑油从轴 周向机外 B 泄漏。
在这种油封 100 中,其密封唇 103 的滑动部相对于旋转轴 120 外周面的润滑,依 存于机内 A 密封对象的润滑油。 但是,在高转速和高温的环境中使用该油封的情况下, 是以密封唇 103 的冷却为目的,有必要向密封唇 103 的附近供给更多的润滑油。 因此, 现有技术有如下述的专利文献所记载的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通过机内的轴承的润滑油供 给至密封唇的附近的例子。 但是存在供给效率低,密封唇的冷却不一定充分的问题。
( 现有技术文献 )
( 专利文献 )
专利文献 1 :日本国特开 2007-247586 号公报
专利文献 2 :日本国实用新型登录第 2568533 号公报 发明内容 (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
本发明鉴于以上几点,其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将润滑 油充分地供给至密封唇的滑动部,由此能够抑制密封唇的发热和磨损。
(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
作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方案,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包括 :密封装置主 体,其面向机内侧的密封唇可滑动地紧密接触于旋转体的外周面 ;抽取装置,与该密封 装置主体并列设置。 该抽取装置具有 :螺旋槽,相比于所述密封唇位于机内侧,形成于 所述抽取装置上与所述旋转体的外周面的对向面上,在所述旋转体的旋转下将流体向所 述密封唇侧输送 ;排出流路,使所述密封装置主体和抽取装置之间的空间与所述机内侧 连通。
根据上述构成,因为在旋转体的旋转下,抽取装置的螺旋槽将机内侧的润滑油 向密封唇侧 ( 密封装置主体与抽取装置之间的空间 ) 输送,因此密封唇与旋转体之间的滑 动部被润滑。 此外,该润滑油从密封装置主体与抽取装置之间的空间通过排出流路回流 至机内侧。 因此,通过使润滑油产生一个方向的流动,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润滑油的滞留 所引起的劣化和油温上升,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密封唇的冷却效率。
( 发明的效果 )
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由于润滑油以充足的流量供给至密封唇的滑动 部,因此能够抑制密封唇的磨损,与此同时,还能够高效地冷却密封唇,其结果是能够 长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 1 是用通过轴心 O 的平面剖开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半 剖面图。
图 2 是表示本发明所使用的抽取装置中螺旋槽的截面形状变化的主要部分剖面 图。
图 3 是用通过轴心 O 的平面剖开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半 剖面图。
图 4 是用通过轴心 O 的平面剖开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半 剖面图。
图 5 是用通过轴心 O 的平面剖开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部 分剖面图。
图 6 是用通过轴心 O 的平面剖开表示作为现有技术的密封装置的油封的单侧剖面 图。
符号的说明
1 密封装置主体
11 安装部
13 密封唇
2 抽取装置
2a 螺旋槽
2b 排出流路
21 金属环
22 螺旋泵部
23 泵送环 ( ポンピングリング )
3、204a 外壳
4 旋转轴 ( 旋转体 )
206b 外圈 ( 旋转体 )
A 机内
B 机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图 1 是用通过轴心 O 的平面剖开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半剖面图,图 2 是表示本发明所使用的抽取装置中螺旋槽的截面形状变化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首先,在图 1 中,附图标记 3 为设备的外壳,附图标记 4 为插通于外壳 3 的内周 的旋转轴,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密封装置由面向机内 A 侧的密封唇 13 可滑动地密接于旋转 轴 4 的外周面的密封装置主体 1,以及与该密封装置主体 1 并列设置抽取装置 2 构成。 另 外,旋转轴 4 相当于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旋转体。
密封装置主体 1 具备作为所谓的油封的形状,为由橡胶材料或者具有橡胶弹性 的合成树脂与金属环 15 一体成形的物体,即,具有 :略圆筒状的安装部 11、从成为其机 外 B 侧的端部向内周侧延伸的唇保持部 12、密封唇 13( 以和安装部 11 以及唇保持部 12 一 起成为截面呈大致コ字形的方式从该唇保持部 12 的内径端向机内 A 侧延伸 )、从所述唇 保持部 12 的内周端向与密封唇 13 相反侧 ( 机外 B 侧 ) 延伸的防尘唇 14、横跨安装部 11 和唇保持部 12 而埋设的增强用的金属环 15、以及装嵌于密封唇 13 上的卡紧弹簧 16。
密封装置主体 1 中的安装部 11 为压入且紧密嵌合于外壳 3 的内周面上的部分, 在此安装状态下,该安装部 11 在金属环 15 与外壳 3 的内周面之间在径方向上被适当地压 缩。
在密封装置主体 1 中的密封唇 13 的前端部附近的内周上,形成大致呈 V 字形截 面的封边 13a,该封边 13a 以适当的过盈量与旋转轴 4 的外周面可滑动地紧密接触。 另一 方面,与密封唇 13 朝向相反的防尘唇 14,其内周缘以微小的间隙接近于旋转轴 4 的外周 面,或者以微小的过盈量可滑动地密接于旋转轴 4 的外周面。
卡紧弹簧 16 为将金属制的螺旋弹簧连接为环状而成的物体,装嵌于在密封唇 13 中的封边 13a 的外周侧上所形成的环状槽中,补偿密封唇 13 对旋转轴 4 的外周面的张紧 力。
抽取装置 2 由金属环 21、以及与其一体设置的螺旋泵部 22 构成。 具体地说, 抽取装置 2 中的金属环 21 由压入装嵌于密封装置主体 1 中的安装部 11 的内周面上的嵌合 筒部 21a、以及从其机内 A 侧的端部向内径方向延伸且内径比旋转轴 4 大的凸缘部 21b 构 成,螺旋泵部 22 为由橡胶材料或者具有橡胶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或者不具有橡胶弹性的 合成树脂材料在凸缘部 21b 形成的环状物体。 即抽取装置 2 以压入的方式预先一体地安 装于密封装置主体 1 的安装部 11。
在抽取装置 2 的螺旋泵部 22 中,在与旋转轴 4 的外周面接近且相对向的内周面 上,形成有通过旋转轴 4 向 R 方向的旋转将流体向密封装置主体 1 中的密封唇 13 侧输送 的螺旋槽 2a。 此外,在从螺旋泵部 22 露出的金属环 21 的凸缘部 21b 的外径部中,在圆 周方向上的多处地方开设有使密封装置主体 1 和抽取装置 2 之间的空间 C 与机内 A 连通 的排出流路 2b。
另外,将螺旋槽 2a 相对于旋转轴 4 的旋转方向的角度以 θ 来标记,可以将 θ 设定为 0 < θ≤45°。
此外,螺旋槽 2a 的截面形状除图 1 所示的矩形以外,也可考虑图 2(a) 所示的梯 形或者图 2(b) 所示的半圆形等,并没有特别限定。根据上述构造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主体 1 以密封唇 13 面向 机内 A 侧的方式将安装部 11 压入且装嵌于外壳 3 的内周面,与此同时,使密封唇 13 的内 周的封边 13a 可滑动地密接于旋转轴 4 的外周面。 此外,预先安装于密封装置主体 1 上 的抽取装置 2 为配置于密封装置主体 1 的机内 A 侧的状态。
在该安装状态下,密封装置主体 1 通过密封唇 13 的封边 13a 可滑动地密接于旋 转轴 4 的外周面,从而防止用于润滑例如未图示的轴承等而供给至机内 A 的润滑油从旋转 轴 4 的轴周向机外 B 的大气侧泄漏,并且,通过防尘唇 14,能够阻止机外 B 的大气中的 异物侵入。
并且,抽取装置 2 能够在旋转轴 4 的旋转下,发挥将介于旋转轴 4 与螺旋泵部 22 的螺旋槽 2a 之间的流体向密封唇 13 侧送出的螺旋泵的作用,即因为机内 A 侧的润滑油 经由所述螺旋槽 2a 被强制地向密封唇 13 输送,因此能够良好地润滑密封唇 13 与旋转轴 4 之间的滑动部。
此外,供给至密封唇 13 与旋转轴 4 之间的滑动部的润滑油,通过开设于金属环 21 的凸缘部 21b 的外径部的排出流路 2b,从密封装置主体 1 与抽取装置 2 之间的空间 C 回流至机内 A。 因此,在密封装置主体 1 与抽取装置 2 之间的空间 C 中,因为产生了从 螺旋泵部 22 的内周经由密封唇 13 与旋转轴 4 之间的滑动部向排出流路 2b 的一个方向的 流动,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润滑油的滞留所引起的劣化和油温上升,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 密封唇 13。 其次,图 3 是用通过轴心 O 的平面剖开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的第二实施方 式的半剖面图,图 4 是用通过轴心 O 的平面剖开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的第三实施方 式的半剖面图。
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与图 1 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 :抽取装置 2 为 仅由橡胶材料或者具有橡胶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或者不具有橡胶弹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成 形的泵送环 23 构成的物体,该抽取装置 2 并列设置于密封装置主体 1 的机内 A 侧,并通 过压入的方式安装于外壳 3 的内周面上。
泵送环 23 在其与旋转轴 4 的外周面接近且相对向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能够在旋 转轴 4 向 R 方向的旋转下将流体向密封装置主体 1 中的密封唇 13 侧输送的螺旋槽 2a,此 外,在该泵送环 23 中,在圆周方向上的多处开设有将密封装置主体 1 和抽取装置 2 之间 的空间 C 与机内 A 相连通的排出流路 2b。
在图 3 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排出流路 2b 为多个沿轴方向贯通泵送环 23 的 孔,在图 4 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排出流路 2b 形成分布在泵送环 23 的外周面沿轴方向 延伸的多个槽与外壳 3 的内周面之间。
另外,密封装置主体 1 基本具备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 ( 图 1) 相同的构造。
根据上述构造的第二或者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主体 1 以密封 唇 13 面向机内 A 侧的方式将安装部 11 压入且装嵌于外壳 3 的内周面,与此同时,使密封 唇 13 的内周的封边 13a 可滑动地密接于旋转轴 4 的外周面。 此外,使抽取装置 2( 泵送 环 23) 位于密封装置主体 1 的机内 A 侧,并压入装嵌于外壳 3 的内周面上。
在该安装状态下,密封装置主体 1 与第一实施方式一样,通过密封唇 13 防止用 来润滑例如未图示的轴承等而供给至机内 A 的润滑油从旋转轴 4 的轴周向机外 B 的大气
侧泄漏,并且,通过防尘唇 14 阻止机外 B 的大气中的异物侵入。
并且,抽取装置 2 能够在旋转轴 4 的旋转的作用下,发挥将介于旋转轴 4 与泵送 环 23 的螺旋槽 2a 之间的流体向密封唇 13 侧送出的螺旋泵的作用,即由于机内 A 侧的润 滑油经由所述螺旋槽 2a 被强制地向密封唇 13 输送,因此能够良好地润滑密封唇 13 与旋 转轴 4 的滑动部。
此外,由于供给至密封唇 13 与旋转轴 4 的滑动部之间的润滑油,通过排出流路 2b,从密封装置主体 1 与抽取装置 2 之间的空间 C 回流至机内 A。 因此,在密封装置主 体 1 与抽取装置 2 之间的空间 C 中,因为产生了从泵送环 23 的内周经由密封唇 13 与旋转 轴 4 之间的滑动部而向排出流路 2b 的一个方向的流动,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润滑油的滞留 所引起的劣化和油温上升,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密封唇 13。
( 实施例 )
图 5 是用通过轴心 O 的平面剖开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密封装置的具体的实施例的部 分剖面图。 在该图 5 中,附图标记 201 为内燃机的汽缸体、202 为通过第一轴承 203 以可 旋转的状态支撑于汽缸体 201 的输出轴、204 为通过第二轴承 205 与输出轴 202 可相对旋 转地设置于输出轴 202 的轴端的内齿轮 ( リングギア )。 详细地说,第二轴承 205 的外圈 205a 固定于内齿轮 204 的内径上,第二轴承 205 的内圈 205b 固定于形成在输出轴 202 的 轴端的凸缘 202a 的外周面上,内齿轮 204 与未图示的起动用发动机的小齿轮啮合。 此外,在内齿轮 204 与输出轴 202 之间,存在有从内齿轮 204 仅向输出轴 202 传 递旋转力的单向离合器 206。 具体地说,单向离合器 206 的内圈 206a 固定于内齿轮 204 的内径上,单向离合器 206 的外圈 206b 通过连接板 207 固定于输出轴 202 上,其中该连 接板 207 是在输出轴 202 的轴端的凸缘 202a 上,通过螺栓 202b 与飞轮 210 一同安装。
即,在内燃机起动时,当内齿轮 204 在未图示的起动用发动机的作用下进行旋 转时,其旋转力从单向离合器 206 传递给输出轴 202,由此内燃机开始驱动。 并且,在输 出轴 202 的旋转速度超过内齿轮 204 的旋转速度的时候,单向离合器 206 的卡合被解除, 进而,在上升到规定的旋转速度的时候,起动用发动机被停止,内齿轮 204 随之停止。
此外,润滑油在油压泵 208 的作用下,从未图示的油盘经由油路 209 供给至第一 轴承 203 与输出轴 202 之间的滑动部,该润滑油的一部分经由输出轴 202 的凸缘 202a 与 汽缸体 201 之间的间隙 G1 向外径方向流出,再者,其一部分供给至第二轴承 205,通过 该第二轴承 205 的外圈 205a 与内圈 205b 之间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连接板 207 与第二轴承 205 之间的间隙 G2 进一步向外径方向流出,从而供给至单向离合器 206 的滑 动部。
为了防止经由输出轴 202 的凸缘 202a 与汽缸体 201 之间的间隙 G1 向外径方向流 出的润滑油,或从所述间隙 G1 供给至第二轴承 205 和单向离合器 206 的润滑油,从单向 超越离合器 206 的外圈 206b 与内齿轮 204 之间的间隙 G3,经由所述外圈 206b 的外周侧 的空间以及内齿轮 204 与飞轮 210 之间的间隙 G4 向机外飞溅,并且为了将该润滑油可靠 地回收至未图示的油盘中,在单向离合器 206 的外圈 206b 与位于其外周侧形成于内齿轮 204 上的圆筒状的外壳 204a 之间设置密封装置。 本发明的构造能够有效地适用于该密封 装置。 即,该实例中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装置主体 1、与该密封装置主体 1 沿轴方向并列 设置的抽取装置 2,并且所述密封装置主体 1 和所述抽取装置 2 同时安装于外壳 204a 的内
周面上。 具体地说,密封装置主体 1 具备面向机内侧 ( 汽缸体 201 侧 ) 的密封唇 13,该密 封唇 13 可滑动地密接于作为旋转体的外圈 206b 的外周面。 另一方面,抽取装置 2 相比 于密封唇 13 位于汽缸体 201 侧,在其与外圈 206b 的外周面相对向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能 够在外圈 206b 的旋转下将流体向密封唇 13 侧输送的螺旋槽 2a。 此外,设置有通过开设 于内齿轮 204 的窗部 204b 使密封装置主体 1 和抽取装置 2 之间的空间与汽缸体 201 侧的 空间连通的排出流路 2b。
在这里,在如上所述的通过未图示的起动用发动机起动内燃机之后,因为内齿 轮 204 停止,在现有技术中,润滑油不易供给至密封唇 13 与外圈 206b 的外周面之间的滑 动部。 但是,如果应用本发明的构造,因为能够发挥螺旋泵的作用,即抽取装置 2 的螺 旋槽 2a 在外圈 206b 的旋转下,将通过第二轴承 205 以及单向离合器 206 而从单向离合器 206 的外圈 206b 与内齿轮 204 之间的间隙 G3 到达抽取装置 2 内周的润滑油,向密封唇 13 侧送出,因此能够良好地润滑密封唇 13 与外圈 206b 之间的滑动部。
此外,由于供给至密封唇 13 与外圈 206 之间的滑动部的润滑油,从密封装置主 体 1 与抽取装置 2 之间的空间,通过排出流路 2b 以及内齿轮 204 的窗部 204b 回流至机内 侧。 因此,能够防止由于润滑油的滞留所引起的劣化或油温上升,从而能够高效地冷却 密封唇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