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压自密封式密封系统(以下简称正压密封)属于通风系统过滤装置的密封防漏技术领域。 传统的通风系统密封方法是用法兰加橡胶垫方法,此外还有各种胶类密封(见寿震东,谢砂毅编著《机械设备密封知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对通风系统上过滤器的安装密封有过负压密封、油槽密封、灌胶密封、“TS”式密封,此外还有本发明人在1985年8月27日申请并已剧烈动荡1986年7月2日公告的发明专利《封导结合的双环密封系统》(申请号85106378)(以上见该申请的说明书和建工出版社1983年版《空气洁净技术原理》一书)。
上述各法不足之处不外乎下面三方面:
1、因为有连续的接触面,所以一旦接触不良,则都有形成连续通道的可能,也就是存在漏洩的可能。
2、只针对胶条与框架一面的密封,而忽视了胶条与过滤器边框粘接面的是否严密问题,这个粘接面也有连续的接触不良的可能,也就是有漏气的可能。
3、工艺比较复杂,加工、安装不便,或只能用于水平方向的密封(如油封),费用和材料消耗可能增加。
本发明是针对核工程的负压排放系统上的漏洩而提出来的,当前核安全成为世人瞩目的问题,而安全地排放核工程的放射性废气则是整个核安全的组成部分。据清华大学核能所于1986年6月提交鉴定的《用于大风量空气净化系统地钠焰法现场检测和检漏装置的研究》报告指出:
“在大型有毒有害及放射性工厂企业的工艺流程系统、设备及操作过程中,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有害气溶胶,对工作人员以及周围环境污染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有效的高效空气过滤系统就是用于保护公众和运行人员免受空气中含有毒有害物质或放射性气溶胶的危害,所以高效空气过滤系统总是作为有限空间与其周围被控制的空间或向大气排放点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
该所用其研制的现场检漏装置“对一个装置有18台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排风净化系统进行更换安装后的验收试验。……拭到了最易产生泄漏的部位,……开始,过滤菠室内的18台过滤器结构为仿苏框架式过滤器,虽然在端面处贴有2公分厚的闭孔海绵并用螺栓压紧,但经检验总效率只有92%,用检测控头扫描结果发现端面密封不好。……其泄漏径迹如图12所示(图略)”“全部换上PB-O3型过滤器,将原来的闭孔海绵去除,换上软橡皮条,在橡皮条上又贴多层玻璃纤维滤纸,并将有接缝处用橡皮膏和玻璃纤维滤纸密封。经三次检验,并堵漏后才使总效率达到99.96%。
从上述可见,密封多么重要、困难,即使密封好了,现场检漏工作量也很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那些排放危险性极大的气体(如核工程的排风等)的工程,通过自密封的方式,排除万一漏洩的可能性。
图1表示双环或三环密封条。图中1:密封条,2:环腔,3:密封条间的联系。
图2表示不连续接触面的情况。图中4:脏空气,5:干净空气,6:高效过滤器(木框)。7:框架。
双环密封条贴于过滤器边框上,而在框架上相应于每台过滤器环腔的位置,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小孔,孔口焊有联接管嘴,以便用软管联起来接正压源或大气(见图3)。
图3表示出框架上焊好的管嘴。图中8:管嘴,9:胶管,10:正压气源,11:大气。
这样,环腔中的压力将大于缝隙外面的负压(因整个过滤器安在风机负压段),缘外的脏空气被阻止漏入缝隙而达到过滤器的另一侧。由于实际的缺陷一般要比正压接管的截面小得多,而且还可以在环腔上并联正压接管以扩大截面,正压压力又可以用正压气源保证,所以有了缺陷的万一的漏洩也是不会发生的,即使缝隙大到一个豁口,也是这样。
正压密封的优点是:
1、由于两环分开,所以在上、下两面形成不连继的接触面,这就割断了缝隙联通起来的可能。
2、由于两道环有双重“堵”的作用,减小了缝隙两边的压力差,即使可能漏,漏气量也减小了。
3、“正压密封”原理是过去任何密封方法都没有提到的,能最简单地(由于过滤器紧靠风机吸入端,所以只要几根几米长的橡胶管)利用系统见机自身的出口正压(必要时可加气泵)达到自动阻漏的目的。
4、几乎比任何密封方法都便宜。就以普通4条橡胶条来说,由于下料方法不同和人工费,有的工厂就比双环密封条的现成产品还贵,有的相近。而双环密封条现在因实施专利已有定型产品,每件(484mm×484mm)4.4~4.5元。但是单用橡胶条一般都不行,都需要再加硅橡胶封堵,而一筒703硅橡胶也要4~5元,一只484mm×484mm截面的高效过滤器要用一筒毅然。国内也有用美国发明的油槽密封,现在实践已表明它还漏油,一个槽要放4~7公斤油,每公斤油5~7元。槽子本身造价极高,高效过滤器还要带铝合金裙边,也大大提高了成本。所以相比之下,正压密封除了一付双环密封条外,每只过滤器再配1~2个管嘴,1~2米胶管即成,相当便宜。
实现本发明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本发明可用于排毒通风柜上的末端过滤安装密封、放射性操作的净化工作台上的末端过滤器安装密封、防止极毒的细菌和病毒扩散的生物学安全柜上的末端过滤器的安装密封、排放管道上末端过滤器安装密封以及负压抽风管防止外气渗入的管间密封。
具体做法有:
1、对于要求略低的场合,只要使环腔接大气,见图4。如有缝隙,环腔中虽是负压,但一定高于缝外负压,所以进入环腔的大气将从缝隙向外排,而阻止了缝外脏空气的渗入。
图中12:风机,13:风管,14:金属管。
2、要求高的场合环腔用胶管接风机出口静压箱,见图5。只要风机出口具有不大的静压(可另设增阻层),环腔中即可建立起大于大气压的正压,这个正压值视缝隙大小、系统阻力和风机出口正压不同而不同。
图中15:增阻层,其他符号同前
3、要求最保险的场合,环腔可以接压缩空气见图6。由于压缩空气压力都在几千毫米水柱以上,所以不论缝隙有多大(大到密封条上开一个豁口)都可保证环腔正压,即都可堵住缺口,阻止脏空气进入。
图中16:阀门,17:正压气源。根据缝隙的大小,除旁通管可自动调节一部分正有序地流量外,必要时再用阀门16补充调节。
如果不用正压气源,用三环密封条(见图7)肯定比双环密封条更保险,虽然后者已经阻漏了。
图中符号同前。
如果不用增阻层,也可使进气压管嘴直对出口气流,见图8。
图中18:进气正压管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