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硬盘存取方法及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笔记型计算机等不占空间且可随身携带的移动装置也推陈出新。这些移动装置借助其轻薄短小的体积以及多元化的功能,逐渐获得广大使用者的青睐,一跃成为目前市场上最热门的商品之一。搭配高速的处理器以及高容量的储存媒体,这些移动装置能够集合各项时尚的功能于一身,除了一般的照相、通话、上网功能外,现在连多媒体播放、游戏、导航等高阶功能也都可以整合在移动装置上,因此能够提供使用者更为便利且多样化的功能。
对于这类移动装置来说,其电力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让系统在进入闲置状态时可以减少所消耗的功率,一般会进入一个比较省电的中央处理单元增强电源模式(CPU Enhanced Power Mode)。在此模式下,位于控制器的锁相回路(Phase Locked Loop,PLL)将会被关闭,直到硬盘发出中断(Interrupt)或是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的要求时,控制器才会发出电源管理事件(Power Management Event,PME)的信息,以唤醒中央处理单元。然而,在中央处理单元被唤醒之后,有可能会因为硬件设计上的缺陷,使控制器与硬盘之间传输信号的相位偏移,造成控制器的频率信号无法正确地同步于硬盘的频率信号,而产生硬盘存取错误的问题。此时就只能降低硬盘的传输速度以换取系统的稳定。
举例来说,目前整合驱动电子(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IDE)硬盘的标准规格可支持7个高速直接内存存取(Ultra Direct Memory Access,UDMA)模式,各个模式均对应特定的传输速率(如下表1所示)。其中,传输速率由模式0至模式6逐渐升高,而以模式6的传输速率133MB/s为最高。
模式 模式0 模式1 模式2 模式3 模式4 模式5 模式6
传输速率 16.7 MB/s 25.0 MB/s 33.3 MB/s 44.4 MB/s 66.7 MB/s 100 MB/s 133 MB/s
表1
图1所示为现有硬盘存取方法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假设目前使用的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为模式5的100MB/s,在系统进入省电模式之后,若欲再次唤醒系统来存取硬盘时,就有可能发生控制器与硬盘间传输信号的相位偏移。由于控制器与硬盘需要运作于同步存取的环境,所以,此时可以通过同时降低硬盘与控制器的传输速率来换取系统的稳定性,例如从模式5降到模式4,以对硬盘执行数据读取或是写入。然而,这样的作法将会牺牲掉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例如:传输速率模式5的133MB/s)。也就是说,在控制器读取数据时,硬盘原本可以以传输速率模式5的方式进行,但是基于相位偏移的考虑,所以只能以传输速率模式4的方式进行,而造成系统整体的效能下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及系统,利用软件方式造就出异步存取环境,可维持硬盘最高速率的存取。适应性调整控制器存取硬盘的频率信号,可在不影响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情况下,正常地读取及存取硬盘数据。
本发明提出一种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用于由一控制器存取一硬盘的数据,其中该控制器及该硬盘均支持多个传输速率,该硬盘存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取得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一最高传输速率;以及该控制器以不小于该最高传输速率的传输速率,且维持该硬盘的传输速率于该最高传输速率,以读取该硬盘的数据。
取得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该最高传输速率的步骤包括:
于一主机开机时发送一识别指令给该硬盘,以询问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该最高传输速率。
在取得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该最高传输速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该最高传输速率是否等于一预设传输速率;以及若等于该预设传输速率,填入比该预设传输速率低的传输速率于该控制器的一模式控制缓存器中,并宣告一进阶电源接口原始语言码,以将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该最高传输速率告知一操作系统。
在填入比该预设传输速率低的传输速率以及宣告该进阶电源接口原始语言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该操作系统进入一电源管理模式;由该控制器接收该硬盘发出的一存取信号;由该控制器发送一电源管理事件至一电源管理单元,以唤醒一处理器;以及回复该操作系统为一正常操作模式。
该控制器以不小于该最高传输速率的传输速率来读取该硬盘的数据的步骤包括:该控制器忽略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数值对控制器的控制。
维持该硬盘的传输速率于该最高传输速率以读取该硬盘的数据的步骤包括:将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该最高传输速率告知一操作系统。
降低该控制器的传输速率至比该最高传输速率低的传输速率,并维持该硬盘的传输速率于该最高传输速率,以写入数据于该硬盘。
降低该控制器的传输速率至比该最高传输速率低的传输速率,并维持该硬盘的传输速率于该最高传输速率,以写入数据于该硬盘的步骤包括:降低该控制器的传输速率至比该最高传输速率低一阶的传输速率,其中该控制器与该硬盘支持多阶传输速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系统,包括:一硬盘,支持多个传输速率,包括其最高所能支持的一最高传输速率;以及一控制器,支持该些传输速率,通过一传输接口连接至该硬盘,用以取得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该最高传输速率,其中该控制器以不小于该最高传输速率的传输速率,且维持该硬盘的传输速率于该最高传输速率,以通过该控制器读取该硬盘的数据。
于一主机开机时,通过该控制器发送一识别指令给该硬盘,以询问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该最高传输速率。
一模式控制缓存器配置于一控制器中,其中该系统判断该最高传输速率是否等于一预设传输速率,而在该最高传输速率等于该预设传输速率时,填入比该预设传输速率低的传输速率于该模式控制缓存器中,并宣告一进阶电源接口原始语言码,以将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该最高传输速率告知一操作系统。
该控制器以不小于该最高传输速率的传输速率以读取该硬盘的数据包括:该控制器忽略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数值对控制器的控制。
维持该硬盘的传输速率于该最高传输速率以读取该硬盘的数据包括:将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该最高传输速率告知一操作系统。
该控制器以比该最高传输速率低的传输速率,并维持该硬盘的传输速率于该最高传输速率,以通过该控制器写入数据于该硬盘。
降低该控制器的传输速率至比该最高传输速率低的传输速率包括:降低该控制器的传输速率为比该最高传输速率低一阶的传输速率,其中该控制器与该硬盘支持多阶传输速率。
维持该硬盘的传输速率于该最高传输速率,以读取该硬盘的数据包括:将该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该最高传输速率告知一操作系统。
基于上述,本发明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及系统藉由适应性提高控制器存取硬盘的频率以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而能够正常地自硬盘读取数据。此外,藉由适应性将控制器存取硬盘的频率降低至比硬盘更低的传输速率,而能够正常地将数据写入硬盘。藉由上述的软件方式即可造就出异步存取环境,而能够维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存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硬盘存取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流程图;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流程图;
图4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的范例;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系统方块图。
其中,附图标记:
500:硬盘存取系统 510:主机
512:处理器 514:控制器
516:模式控制缓存器 520:硬盘
530:传输接口
S202~S206: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的各步骤
S302~S320: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的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而言,控制器(例如:硬盘控制器)在存取硬盘时,都必须是在同步存取的环境进行,亦即控制器的频率信号与硬盘的频率信号同步。为了避免信号产生相位偏移,以往都是以控制器与硬盘一起降低传输速率的方式来解决。本发明利用软件的方式造就出异步存取的环境,来解决上述相位偏移的问题。所谓“异步存取的环境”是指:在读取数据时,控制器可以不小于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的传输速率(例如:硬盘标准规格中的最高传输速率、或是与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相同的传输速率),对硬盘进行读取,而不再受限于写入“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数值对于控制器的传输速率的控制;在写入数据时,则是藉由写入“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数值,将控制器存取硬盘的频率降低至比硬盘原本传输速率低的传输速率。据此,相较于以往的方式,不仅硬盘可继续维持原本的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以进行数据读取及写入,也可避免传输信号发生相位偏移的情况。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为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实施的范例。
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适于由控制器存取硬盘的数据,此控制器及硬盘例如是支持如表1所示的多阶传输速率。其中,所述控制器例如是位于南北桥整合的芯片组中或是南桥芯片组中,而硬盘可配置于主机(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笔记型计算机等移动装置)内或是连接于主机之外。配置于主机内的硬盘例如是整合驱动电子(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IDE)硬盘,而连接于主机的外部的硬盘例如可藉由传输接口转换而由控制器所控制的外接式硬盘,本实施例不限制其范围。
首先,主机在开机时,会先去取得硬盘最高所能支持的传输速率(步骤S202)。详细地说,主机在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执行开机自我测试(Power‑On Self Test,POST)的过程中,会通过输入/输出端口(Input/Output Port,IO port)发出识别指令(Identify Command)给硬盘,以询问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例如:传输速率模式5的133MB/s)。此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将会由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利用宣告进阶电源接口原始语言(Advanced Configuration&Power Interface SourceLanguage,ASL)码的方式,告知操作系统此硬盘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特别是,以往系统会参考写入“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数值来告知操作系统,进而控制硬盘的传输速率;然而,在本发明中,是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告知操作系统询问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的结果,进而控制硬盘的传输速率。
在控制器与硬盘间传输信号有可能发生相位偏移的情况下,控制器在读取硬盘时,本发明根据控制器本身设计架构的特性,可以忽略写入“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数值对于控制器的传输速率的控制,而以不小于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的传输速率,进行读取。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控制器可以以硬盘传输速率标准中最高的传输速率(例如高速直接内存存取(Ultra Direct MemoryAccess,UDMA)模式6的传输速率133MB/s),或是与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相同的传输速率(例如:传输速率模式5的133MB/s),对硬盘进行数据读取动作。此时,硬盘对于传输速率的设定仍可继续维持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告知操作系统的传输速率,即硬盘本身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步骤S204)。
详细地说,在硬件设计上,上述控制器可支持硬盘传输速率标准各种传输速率。此外,对于本发明的控制器与硬盘而言,高频率的装置具有可兼容低频率装置且可向下读取低频率装置信号的特性。因此,当控制器在读取硬盘时,基于上述的特性,控制器可以以硬盘传输速率标准中的最高传输速率(例如:模式6)、或是与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相同的传输速率(例如:模式5)进行读取;而对于硬盘而言,其对于传输速率的设定仍可继续维持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告知操作系统的传输速率,即硬盘本身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例如:模式5)。而且,基于上述的特性,控制器与硬盘之间并不会有相互冲突的问题。因此在本发明中,控制器可读取较低传输速率的硬盘,而不会发生信号相位偏移的问题,且可将硬盘的传输速率继续维持在硬盘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
另一方面,控制器在写入硬盘时,会将控制器本身的传输速率降低至比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低的传输速率,同时也将硬盘对于传输速率的设定维持在硬盘本身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进而对硬盘进行数据写入动作(步骤S206)。详细地说,为了确保硬盘可以读取到由控制器写入的数据,本实施例可将控制器的传输速率降低至比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低一阶或更低的传输速率(例如:模式4),而同样基于本发明的高频率的装置可读取低频率装置信号的特性,硬盘在接收由控制器写入的数据时,也就不会发生信号相位偏移的问题,且可将硬盘的传输速率继续维持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告知操作系统的传输速率,即硬盘本身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例如:模式5)。
藉由上述的硬盘存取方法,即可避免因控制器与硬盘间信号相位的不同步所造成硬盘存取错误的情形。在此需强调的是,上述信号相位不同步的情形通常发生在系统进入省电模式后再次唤醒处理器而处理器欲存取硬盘的情况下。针对此情况,本发明提供对应的方法以正常地存取硬盘数据,以下则再举一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考虑系统执行中央处理单元增强电源模式(CPU Enhanced Power Mode)等电源管理模式的情况,在确保硬盘维持最高传输速率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让控制器(例如:硬盘控制器)正常地存取硬盘数据。其中,所述控制器例如是位于南北桥整合的芯片组中或是南桥芯片组中,而硬盘可配置于主机(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笔记型计算机等移动装置)内或是连接于主机之外。配置于主机内的硬盘例如是整合驱动电子(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IDE)硬盘,而连接于主机的外部的硬盘例如可藉由传输接口转换而由控制器所控制的外接式硬盘,本实施例不限制其范围。
首先,主机在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执行开机自我测试的过程中,通过输入/输出端口发出识别指令至硬盘,以取得硬盘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步骤S302)。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系统进出电源管理模式时产生信号相位偏移,本实施例针对系统有可能出现存取错误的传输速率进行限制,当主机取得硬盘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时,即会将此硬盘最高传输速率与预设传输速率比较,而判断此硬盘最高传输速率是否等于预设传输速率(步骤S304)。其中,所述预设传输速率即是由业者先行测试,系统有可能出现存取错误的传输速率。
若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刚好等于预设传输速率,则可藉由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使控制器的传输速率降低至比预设传输速率低一阶或更低的传输速率(步骤S306),并在控制器所对应的模式控制缓存器中填入此传输速率相对应的数值,使其符合系统需求。而为了确保硬盘可以继续维持在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还会针对所取得的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宣告一组进阶电源接口原始语言码(ASL),藉以告知操作系统硬盘仍然能够支持此最高传输速率(步骤S308)。
若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不等于预设传输速率,或是模式控制缓存器中已填入比预设传输速率低一阶或更低的传输速率相对应的数值之后,就不会有传输速度不同步的问题,此时当操作系统闲置超过一预设时间时,即会进入电源管理模式(步骤S310),并等待下个事件以执行下个动作。其中,操作系统在进入电源管理模式时,例如会将控制器的锁相回路(Phase Locked Loop,PLL)关闭,藉以达到省电的功效。
然而,在操作系统进入电源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控制器仍会持续检测并接收硬盘发出的存取信号(步骤S312)。此存取信号例如是中断(Interrupt)信号或是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请求。而在接收到存取信号时,控制器即会发送电源管理事件至主机的电源管理单元,藉以唤醒主机的处理器(步骤S314),并将操作系统回复为正常操作模式(步骤S316)。
值得一提的是,在处理器被唤醒后,若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等于预设传输速率,且主机欲读取硬盘时,会忽略写入“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数值对于控制器的传输速率的控制,而以不小于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的传输速率,进行读取。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控制器可以以硬盘传输速率标准中的最高传输速率(即模式6的传输速率133MB/s),或是与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相同的传输速率(例如:传输速率模式5的133MB/s),对硬盘进行数据读取动作。此时,硬盘对于传输速率的设定仍可继续维持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告知操作系统的传输速率,即硬盘本身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步骤S318)。
另一方面,控制器在写入硬盘时,会将控制器本身的传输速率降低至比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低一阶或更低的传输速率,同时也将硬盘对于传输速率的设定维持在硬盘本身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进而对硬盘进行数据写入动作(步骤S320)。
举例来说,图4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示的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的范例。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假设目前使用的硬盘其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为模式5的100MB/s,且系统会发生存取错误的传输速率也是模式5的100MB/s。此外,系统进入省电模式的预设传输速率为模式4的66.7MB/s。在上述条件下,当主机取得硬盘最高所支持的传输速率(即模式5)时,即会检查其是否为可能发生存取错误的传输速率,而由于硬盘最高所支持的传输速率刚好就是可能发生存取错误的传输速率,此时主机会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将模式4对应的数值写入控制器所对应的模式控制缓存器中,以符合系统进入省电模式的条件并避开可能发生存取错误的模式,同时由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宣告一组进阶电源接口原始语言码,以告知操作系统硬盘仍能支持模式5,取代以往由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数值来控制硬盘的传输速率的方式。据此,即可在维持硬盘传输速率为模式5的情况下,让系统正常进入省电模式(即模式4)。
值得注意的是,在系统进入省电模式之后,若欲再次唤醒处理器来读取硬盘时,为避免可能发生的信号相位偏移(若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等于预设传输速率),此时由于本发明的控制器本身设计架构的特性,可以忽略写入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数值对于控制器的传输速率的控制,所以控制器会以硬盘传输速率标准中最高的传输速率(例如:模式6)、或是与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相同的传输速率(例如:模式5)进行读取。另一方面,由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已告知操作系统硬盘仍然能够支持此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所以硬盘的传输速率仍继续维持在模式5的100MB/s。然后,由控制器对硬盘进行数据读取动作,如此则可在维持硬盘最高速率传输的情况下,正常地读取硬盘中的数据并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在系统进入省电模式之后,若欲再次唤醒中央处理单元,并由控制器来写入硬盘时,为避免可能发生的信号相位偏移(若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等于预设传输速率),此时系统会读取控制器的模式控制缓存器的数值。由于模式控制缓存器中已填入比预设传输速率低一阶或更低的传输速率相对应的数值,所以对应的控制器的传输速率会降低至模式4的66.7MB/s。再者,由于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已告知操作系统硬盘仍然能够支持此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所以硬盘的传输速率仍继续维持在模式5的100MB/s。然后,由控制器对硬盘进行数据写入动作,如此则可在维持硬盘最高速率传输的情况下,正常地将数据写入硬盘并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藉由上述的硬盘存取方法,即使操作系统在进入电源管理模式之后又回复为正常操作模式,仍可藉由适应性调整控制器的传输速率,从而避免控制器与硬盘间信号发生相位偏移的情形,进而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上述的硬盘存取方法,本发明亦提供对应的系统架构,藉由控制器(例如:硬盘控制器)与硬盘间的沟通协调,并适应性调整记录于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传输速率数值,而能够藉由此传输速率参数来存取硬盘的数据。以下则再举一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5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系统方块图。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的硬盘存取系统500包括主机510、硬盘520及传输接口530。其中,主机510例如是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笔记型计算机等移动装置,硬盘520例如是整合驱动电子硬盘或是外接式硬盘,而传输接口530例如是整合驱动电子接口或是可使外接式硬盘由主机510中的控制器514控制的传输转换接口。在一实施例中,硬盘520与传输接口530可配置于主机510中,本实施例不限制其范围。上述各个组件的详细功能分述如下:
主机510例如是支持如表1所示标准规格中所有传输速率,而硬盘520例如是可支持这些传输速率的一部份,且包括支持一个最高传输速率。
主机510包括处理器512及控制器514,而控制器514则包括模式控制缓存器516。其中,控制器514(例如是:硬盘控制器),可通过传输接口530连接至硬盘520,而能够取得硬盘520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详细地说,主机510在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执行开机自我测试的过程中,通过输入/输出端口发出识别指令,并通过传输接口530传送至硬盘520,以询问硬盘520的最高传输速率。
在取得硬盘最高传输速率后,主机510将进一步判断此传输速率是否高于预设传输速率,而在此硬盘最高传输速率高于预设传输速率时,将预设传输速率对应的数值填入模式控制缓存器516中,并由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宣告进阶电源接口原始语言码,藉以将此硬盘最高传输速率告知主机510的操作系统。
为了避免信号产生相位偏移,控制器514在读取硬盘520数据时,可以忽略写入“模式控制缓存器516”中的数值对于控制器514的传输速率的控制,而以不小于硬盘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的传输速率,进行读取。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控制器514可以以硬盘传输速率标准中的最高传输速率,或是与硬盘520可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相同的传输速率,对硬盘520进行数据读取动作。此时,硬盘520对于传输速率的设定仍可继续维持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告知操作系统的传输速率,即硬盘520本身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
另一方面,控制器514在写入硬盘520时,会将控制器514本身的传输速率降低为比硬盘最高传输速率低一阶或更低的传输速率,同时也将硬盘520对于传输速率的设定维持在硬盘520本身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进而将对硬盘520进行数据写入动作。
上述硬盘存取系统架构可以应用在所有移动装置的系统上,而能够在不牺牲硬盘读取效能的情况下,以软件的方式来支持信号可能发生相位偏移的情况。特别是,在硬盘的运作上,对硬盘进行读取的次数明显大于对硬盘进行写入的次数,因此,本发明的控制器不受模式控制缓存器中的数值的影响,而使硬盘可以继续维持在其所能支持的最高传输速率,进而对硬盘进行数据读取动作。此外,此硬盘存取系统更可支持中央处理单元增强电源模式等电源管理模式下的信号同步,其详细的运作流程可参考先前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硬盘存取方法及系统藉由适应性调整控制器本身的传输速率,同时维持硬盘的最高传输速率,即使移动装置从省电模式下回复,依然可以支持硬盘最高传输速率的存取动作,而维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利用软件造就出异步存取环境的方式不但可以突破硬件的限制,也可以大幅减少硬件改动所消耗的成本。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修改,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